同步阅读进度,多语言翻译,过滤屏幕蓝光,评论分享,更多完整功能,更好读书体验,试试 阅读 ‧ 电子书库
“最令人头疼的事莫过于看到朋友发大财”
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曾说过一句投资名言:“10月,是股票投资最危险的月份之一。其他最危险的月份是:7月、1月、9月、4月、11月、5月、3月、6月、12月、8月和2月。”
只有了解了马克·吐温的生平之后才会知道这并不是大文豪的经验总结,而是他的切肤之痛。马克·吐温是当时美国稿费收入最高的作家,本来可以过很富足的生活,却成功地通过投资把自己搞得负债累累,后半生只好通过马不停蹄的全球演讲来还债,真是靠才华赚钱、又靠实力赔光的典型案例。
马克·吐温在投资上称得上是屡战屡败。他早年曾经买过俄勒冈铁路公司的股票,在78美元的高点买入,然后在12美元的低点卖出。
他曾经投资过一个发明家,这个发明家号称在做一款蒸汽机。马克·吐温每周给这个发明家提供35美元,作为他的“天使投资人”。这个发明家也会每两周和马克·吐温沟通发明进展。最后发现,这个人居然每周花36美元买酒喝。
他还曾经投资过一种新型打字机,先是投资了2万美元。然后这个投资项目就变成了一个无底洞。在此期间,马克·吐温多次感觉到不对。但是对方总是说,你已经投了那么多钱了,就再多投一些,马上就要成功了。马克·吐温不断进行“补仓”。结果却是其他竞争对手更早把最新打字机研发出来并且实现了商业化。在这笔投资中,马克·吐温赔掉了17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500万美元。
为了版税不被出版公司截留,马克·吐温又想到了开自己的出版公司。帮助他开出版公司的是他外甥。一开始,公司发展很顺利,马克·吐温自己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尤利西斯·格兰特的《格兰特将军回忆录》都大获成功。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马克·吐温决定扩大出版业务。其实他的外甥根本不懂如何经营一家公司,马克·吐温更不懂,两个外行矛盾越来越多,最后他外甥一走了之。马克·吐温只好亲力亲为,但是他一看到账目就头疼,而且他又好面子,经常不计回报甚至倒贴钱为朋友出书。出版公司勉强维持了10年,最后在1894年的经济危机中彻底坍塌。马克·吐温为此背上9.4万美元的债务,他的债权人竟有101个之多。他的投资活动彻底宣告失败。
贪婪的伏隔核像马克·吐温这么聪明的人本来完全可以凭借才华过得很好,为什么还如此沉迷于投资呢?被称为最懂投资心理学的贾森·茨威格的分析非常特别,他说马克·吐温可能控制不住自己,因为他对财富的贪求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被激发出来了。早在1862年,也就是马克·吐温27岁的时候,他同一位合伙人在内华达州发现了一个银矿。于是,他“就像一个电池给自己充满了电一样”,开始天马行空地幻想自己的财富:“我将在旧金山的核心地带建造一个占地两英亩的庄园,还要去欧洲游历三年。”这样的想法让他彻夜难眠,马克·吐温也的确因为银矿的发现在短时间内成了纸面上的千万富翁。然而,不久后,合伙人对银矿的所有权突然因为法律上的问题被否定,马克·吐温因此病得很重,很伤心,也很绝望。每当马克·吐温想到钱的时候,可能银矿的记忆就会让他的大脑反馈回路超速运转,结果形成了一种对一夜暴富的终生性的迫切渴望。1他后来在文学作品中写到,“矿井无非是一群骗子拥有土地上的一个洞而已”,这同样是由切肤之痛凝结而成。
贾森·茨威格所说的大脑反馈回路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个名为伏隔核的反射性区域,它位于眼睛后面的深处、大脑额叶的后部,卷曲着伸向头部中心,它是大脑中负责体验预期收益快感的区域。神经实验证明,当我们面对马上能够获得收益的机会时,伏隔核会变得十分活跃。有意思的是,如果即将获得收益的机会是确定的,伏隔核并不会变得明显活跃,也就是说可能获得收益的预期比确定的收益更能够刺激伏隔核。2这与《洞见》一书所展现的逻辑相通,这种“预期”正是进化机制所造成的一种“幻觉”。
让每个参与者都“预期能够赚一大笔钱”正是彩票或者赌博机制的心理奥秘所在,虽然参与者知道彩票中奖的概率微乎其微,但仍然有许多人乐意参与其中。投资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相似之处。投资虽然专业度很高,但是参与门槛却很低,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体会一下幻想一夜暴富的快感。这种幻想激发了我们的贪婪,而贪婪将投资者推向深渊。
贪婪有个“近亲”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俄罗斯某个农村有两个农夫是邻居,两个人都穷得叮当响,区别是其中一家多了一头又瘦又干的驴子。有一次,没有驴子的那个农夫身上发生了一桩奇事,他遇到了一个神,这个神允诺可以帮助他实现一个愿望,这个愿望的内容不设限。农夫想了想说,希望神把他邻居家的驴子弄死。神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农夫说,这样他就和他隔壁那个家伙平等了。这个故事不由让人想起巴菲特的一句话:“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嫉妒。”
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中专辟一节写嫉妒。他推测,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难免有某个物种的成员会挨饿,当这个成员看到食物时,就会产生占有食物的冲动。如果被看到的食物实际上已经被同物种的另外一个成员占有,那么这两个成员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3这个进化机制留下了“嫉妒”的人类心理特征。这一特征在儿童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一旦兄弟姐妹得到了一个新的玩具或者父母的额外表扬,儿童会表现出强烈的嫉妒。
“嫉妒”还有个非常有趣的特征,它只会发生在相邻的阶层,而不会跨越多个阶层。举例来说,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通常不会嫉妒电影明星,不会嫉妒姚明或刘翔,也不会嫉妒马化腾或马云,因为他们离普通人太远了。嫉妒他们的可能是跟他们的财富地位有一定落差,但是差距又不是太大的那些人。而普通人则嫉妒普通人,正如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所说的:“鞋匠嫉妒鞋匠,木匠嫉妒木匠。”
嫉妒可以说是贪婪的孪生兄弟,但是芒格认为相较于贪婪,嫉妒在心理学中所受的重视不够。事实上它对投资有十分直接的坏影响。《疯狂、惊恐和崩溃》作者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有一句话十分经典,他说:“最令人烦心、最令人头疼的事莫过于看到朋友发大财。”4霍华德·马克斯也说过类似的话:“嫉妒比贪婪更具负面影响,是人性里危害最大的一个方面。投资者大多难以接受别人赚钱比自己多这一事实。”为什么股市里“羊群效应”特别强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资者看到周边的人赚了钱,会在羡慕、嫉妒心理的驱动下走向追涨之路。这样的心理刺激连牛顿、马克·吐温这样杰出、聪明的人都难以避免。
尤其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一夜暴富的财富故事天天占据着人们的眼球,贪婪与嫉妒就如同插上了会飞的翅膀,“树欲静而风不止”,不贪不妒何其难!
破解之道2:保持理性“战胜他人不如战胜自己”
看巴菲特传记,有两个细节令笔者印象深刻。一个是关于他打高尔夫的。巴菲特投资做得很好,但是高尔夫打得不怎么样。有一次,他参加了一场户外高尔夫运动,在三天内一杆进洞的成绩为零。于是,巴菲特的球友们决定同他打一个赌:如果他不能一杆进洞,只需付出10美元;而如果他做到了,可以获得20 000美元。在场的每个人都接受了这个建议,但巴菲特拒绝了。
另一个细节是关于巴菲特与比尔·盖茨的故事。众所周知,他们两位是忘年交,经常一起打牌、一起旅游、一起谈论商业,可以说无话不谈。可是当比尔·盖茨建议巴菲特投资微软的股票时,巴菲特先生却不为所动。不过为了友谊,巴菲特在比尔·盖茨生日的时候买了100股微软的股票,用的还是自己的钱,而不是公司的钱。5
从普通人的角度看第一个故事,似乎觉得巴菲特挺无趣,不就是小赌一下嘛,又不是输不起,还娱乐了朋友,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在巴菲特看来:“如果你不学会在小的事情上约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上也不会受到内心的约束。”6
从第二个故事看,巴菲特似乎挺小气,对朋友不仗义。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巴菲特不仅对老朋友不小气,还将大部分资产捐给了盖茨基金会,价值约合310亿美元!全世界也没有几个人像巴菲特那么慷慨大方。巴菲特之所以不买微软股票是因为他要恪守不熟不投的能力圈原则。
投资的要义是要认识到自己的种种心智缺陷,然后用坚定的自律精神使自己尽量保持理性。芒格说过:“在生活中不断培养自己的理想性格(投资性格):毫不妥协的耐性,自律自控——无论遭受多大的压力,也不会动摇或者改变原则。”
高度的自律是巴菲特和芒格免于随波逐流的法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们绝不会因为潮流或者嫉妒别人赚了大钱而改变投资决策。还以拒绝投资科技股为例,不妨再引一句1999年巴菲特致股东函中的表述:“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将会改变整个社会,但问题是就算我们想破头,也没有能力分辨出在众多的高科技公司中,到底哪些公司拥有长远的竞争优势。”
正是由于他充分知道自己的长处,所以他并不慌张。“缺乏对科技的洞察力丝毫不会使我们感到沮丧。……如果其他人声称拥有预测高科技产业中的企业经济前景的技巧,我们既不会嫉妒,也不会模仿他们。”
良好的自我认知加上强大的自律性,使巴菲特在长达6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回避了众多的市场诱惑,躲过了20世纪60年代的“电子风潮”,80年代的“生物概念”“垃圾债券”,也躲避了20世纪末的“科网泡沫”。
战胜他人不如战胜自己巴菲特和芒格为何能保持如此强大的自律精神?这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不停地自我提升密不可分。巴菲特和芒格都是学习机器,芒格如此描述巴菲特:“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观察他,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在看书。他把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跟一些非常有才干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有时候是打电话,有时候是当面,那些都是他信任且信任他的人。仔细观察的话,沃伦很像个学究,虽然他在世俗生活中非常成功。”
说到学习能力,芒格比之于巴菲特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直到95岁的时候,芒格每周还是要看20本书,看到兴奋时可以熬夜阅读到凌晨。芒格的孩子们嘲笑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他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传递给毕业生的人生经验不是别的,而是让自己成为一部“学习机器”,以便“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而只要能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如果足够长寿,大多数人都会获取应得的回报。
如果说持续学习是让自己保持理性自律的法宝,那么“自我批判”则是另外一件利器。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掌握这件利器。艺术家达·芬奇就是这样,他说:“我们都很清楚,我们更善于从别人的作品中发现错误,而非自己的作品。所以,画画的时候,应该准备一个平面镜,时常从镜子中审视自己的作品,作为备用观点。因为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作品似乎出自别人之手,没有什么办法比这种方式更能发现作品的瑕疵了。”
科学家达尔文也是这样,他早年就刻意训练自己重视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同的证据,而且他对自己的哪个假说越是珍视,就越是重视关于这个假说的不同证据。爱因斯坦也是类似,他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有四个,其中“自我批评”的排名比“好奇”“专心”“坚持不懈”都要高,是重中之重。
东方的圣人先贤也拥有类似的特质。孟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为了防止自己骄傲,发展出了一个个人习惯。每当哪一天自己说了过头话,出现了骄傲的苗头,回到家里,他就会对着镜子严厉地斥责自己:“混账!”然后又说:“神啊!对不起!我向您认错。”又说:“神啊!谢谢您,因为是您让我意识到自己不对。”
芒格和巴菲特也非常善于自我批判,芒格说:“我们常常需要改变错误的决定。可以说,这是让生活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的重要一部分。人孰能无错?如果你能及时认识到并采取补救措施,常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巴菲特则说:“如果发现自己掉到洞里,那首要的任务就是停止继续往下陷。”
大师们说起来似乎很轻松,其实自我否定和自我批判极为不易,因为这种做法逆人性。凯恩斯对此有精彩论断,他说:“新思想之所以很难被接受,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太过复杂,而是因为它们与原有的思想不一致。”7
所以,投资与其说是为了战胜市场,不如说更重要的是战胜自己。很多人把战胜别人作为人生的目标,其实那是搞反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世上永远有比你更强的人。以战胜他人为目标,你的内心将永无宁日。投资之道更重要的是战胜自己,一个能够克服自我弱点、不断自我进化的人才是投资中的强者。
看巴菲特和芒格的传记,他们很少谈及战胜他人或是战胜市场,而是经常谈及自我管理,可以说他们都是自胜者的典范。
用系统2战胜系统1克服贪婪与嫉妒无疑需要回到第一篇中所讲的自知之明,即首先认识到我们具有这样的认知缺陷,同时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也得到了第二项法宝,即通过自律以及自我批判让自己时刻保持理性。理性为什么如此重要?其背后有科学的依据。
在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2002年获奖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色列籍教授丹尼尔·卡尼曼(3)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弗农·史密斯显得与众不同,他们因“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而得奖。
在丹尼尔·卡尼曼之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研究人类决策行为上有着极大的区别: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外在的激励形成人们的行为,而心理学恰恰相反,认为内在的激励才是决定行为的因素。卡尼曼在不断修正“经济人”假设的过程中,看到了经济理性这一前提的缺陷,发现单纯的外在因素无法解释复杂的决策行为,由此正式将心理学的内在观点和研究方法引入了经济学,并成为这一新领域的奠基人。
在他的代表作《思考,快与慢》中,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人的大脑存在两个系统,他称之为系统1和系统2。两个系统分别有快与慢两种做决定的方式。系统1代表直觉,系统2代表理性。系统1的操作是快速的、平行的、自动化的、不耗费资源的、联结的、内隐的(无须反省),并且通常是情绪驱动的,它经常为习惯、经验、刻板印象所支配,因此很难控制或修正;系统2的操作则是缓慢的、系列的、控制的、耗费资源的、不容易出错的、存在意识控制的。
系统1和系统2地位孰高孰低呢?通常来说,系统2会默认自己是当家作主的人,但其实系统1才是真正的主人;系统2比系统1高级,但系统1具有决定性。进化过程中,往往越原始、越本真的东西,越具有决定性,系统1的模式内置在基因中,可以快速且自动地启动,而系统2的启动则很难。
卡尼曼提醒,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衣食住行”等98%的日常决策依然可以使用系统1;人生最重要的20~30次决策,则要使用系统2。8投资决策属于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工作,需要高度的自知之明,所以更需要依靠系统2而不是系统1的力量。如果使用直觉进行决策,就会掉进种种认知误区之中。
属于系统2的思维方式包括逆向思维、长线思维、周期思维、概率思维、辩证思维、未来思维、价值思维等,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们将一一阐述。
请支持我们,让我们可以支付服务器费用。
使用微信支付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