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 价值投资必读系列 | 阅读 ‧ 电子书库

同步阅读进度,多语言翻译,过滤屏幕蓝光,评论分享,更多完整功能,更好读书体验,试试 阅读 ‧ 电子书库

认知陷阱10:故事思维
永不散去的荷兰郁金香魅影

在几十万年前的地球上,同时存在着至少7种不同的人类。有来自欧洲,身材魁梧肌肉发达,适应白雪皑皑环境的“尼安德特人”;有来自东方的亚洲,存续时间约达200万年的“直立人”;有来自印度尼西亚,身材矮小,体重轻,适应热带生活环境的“梭罗人”“弗洛里斯人”;有来自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人”;有慢慢进化而成的“鲁道夫人”;还有唯一留存下来的我们——“智人”。

智人为什么能够存活下来?以前的解释是智人懂得使用工具和火。但是牛津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却提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解释。他认为,智人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为有独特的语言。在大约距今7万年到3万年前,智人发明了独特的语言,产生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从而引发了一场认知革命。

智人用独特的语言开始学会“讲故事”。举个例子,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都能大喊“小心,有狮子”。但在认知革命以后,智人却能说出“狮子是我们部落的守护神”。又比如你对一只猩猩说:“把你手里的香蕉给我,因为这个善举,死后你将进入猩猩天堂,那里有取之不尽的香蕉。”猩猩肯定不会理你,但是人类会。

赫拉利认为,会不会讲故事对于部落治理来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一个猩猩的部落最多也就能容纳20~30头猩猩,再多就肯定会出现混乱而导致部落分化。

故事也有等级,低等级的故事是“八卦”。赫拉利引用经典社会学研究成果“邓巴数字”来做解释,“邓巴数字”也被叫作“150定律”。根据这个定律,如果一个团体只靠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八卦”交流来维持,那这个团体的最大规模就是150人。只要在这个范围内,你不需要有什么制度规范,单靠人际关系就能维持其正常运作,比如一个小公司、一个小村落等。

但是一个组织要想跨过150人的门槛,就需要更高级的故事了。比如天主教,所有人都相信耶稣受难的故事,由此教徒之间建立起了强大的精神纽带。故事说得成功,便能够调动数以百万计的陌生人通力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可以说,讲故事是人类拥有的核心元能力之一。“人类和黑猩猩之间真正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那些虚构的故事,它像胶水一样把千千万万的个人、家庭和群体结合在一起。这种胶水,让我们成了万物的主宰。”1

叙事改变历史

故事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历史。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J.希勒(Robert J. Shiller)在《叙事经济学》一书中记载了许多类似的案例。在希勒的框架中,叙事与故事是同义词。

1907年,两个投机者操纵铜矿公司股价失败,导致一家信托公司倒闭。这件小事就像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引发了一场“完美风暴”,这场金融大恐慌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在1907年的大恐慌中,有一则影响力格外广泛的故事,是说美国当时最著名的银行家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 P.摩根)在美国没有设立中央银行的情况下,自掏腰包并说服其他银行家一起出手拯救了银行系统。这可谓现实版的“为国接盘”。这个故事被广为传颂,后来的美联储就是以J. P.摩根在1907年建立的银行家联盟为蓝本成立的。而自美联储成立以来,每一任主席都化身为J. P.摩根,融入这一叙事,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当中,他们纷纷效仿摩根出手拯救金融系统。2

“9·11”事件无疑给美国带来了重大打击。这次恐怖袭击发生在2000年科网泡沫之后的2001年,人们普遍担心经济可能会陷入持续衰退,因为大家都害怕再次发生这样的袭击,于是选择留在家中。

然而结果却恰好相反,当年11月,经济衰退结束,美国经济几乎立即复苏,这次经济衰退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短的经济衰退之一。希勒认为这与恐怖袭击之后的叙事反转相关。袭击发生两周之后,美国总统小布什向航空业雇员和全体国民发表了讲话:“我们必须通过重返工作岗位来对抗恐怖主义。这个重要行业中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明确宣告:恐怖主义不会得逞,这些作恶者吓不倒美国、美国雇员和美国人民……他们发动袭击的时候,是想营造一种恐慌气氛。这场国家战争的一个伟大目标就是恢复公众对航空业的信心。那就是,告诉出行的民众:请登机。”3

美国总统的策略显然是成功的,他把恐怖袭击描绘成了一场战争并激发了国民的斗志,勇气战胜了恐惧,推动了经济复苏。

这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演讲的翻版,在最艰苦时刻,丘吉尔发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精彩的一场讲话,他说:“这次战役尽管我们失利,但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战斗,我们将在海洋上战斗,我们将充满信心地在空中战斗!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在田野和街头作战!在山区作战!”这样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军队和国民的勇气和信心。

根据政治学家斯蒂芬·范·埃弗拉(Stephen Van Evera)的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至少也要部分归因于一条虚假叙事的病毒式传播。被他称为“进攻崇拜”的这则叙事提出了一个理论,即对另一国发起进攻的国家往往有先发制人的优势。这一理论最终导向了局势的不稳定:各方都想先发制人。德国就认为自己有“机会”成功地对俄国发起“先发制人的战争”。在这样的叙事之下,其后果就是各大国之间规模巨大的军备竞赛。4

永不散去的荷兰郁金香魅影

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之前流传着一个故事,说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在股市中赚了许多钱。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鞋子需要擦一擦了,就找来了鞋童,当他坐在椅子上时,鞋童主动给他提了一些建议,告诉他应该买哪些股票。连鞋童都在玩股票,这让约瑟夫·肯尼迪大吃一惊,回家之后赶紧清空了股票,从而躲过了股市大崩溃。

不只是鞋童,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传播着一夜暴富的故事:有位经纪人的男仆在股市上赚了将近25万美元;一位训练有素的护士按照心存感激的病人提供的秘诀,获得了3万美元的收益;有位年轻的银行家拿出为数不多的资产,投资奈尔斯–比门特–庞德公司的股票,过上了富足舒适的生活;有个寡妇从肯尼科特铜业公司获得的收益,足够买一所气派宽敞的乡间别墅;甚至连思想反叛的知识分子也置身其中,他们一边为标准化和批量生产对美国人生活的可怕影响而长吁短叹,一边却在准备收获股市的丰硕成果……51929年10月15日,也就是美股大崩盘前的两周,耶鲁大学著名教授欧文·费雪在纽约采购代理商协会发表讲话,表示美国股市已经登上了“永久的高原”,报纸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反复报道了这一观点。6

1929年离我们太远了,但只要回顾一下2007年和2015年中国A股的牛市,就会发现情形何其相似。各行各业的人都以炒股为乐,甚至僧人都耐不住寂寞,下水开户炒股。两次牛市中都流传着众多一夜暴富的案例。

有一些故事显得十分隐蔽,比如2015年股市疯狂时有人根据国家领导人某次出行时伸出的一根手指而杜撰出“股市要上10 000点”这样的隐喻,以对应“改革牛”的愿景。不可思议的是类似这样的隐喻竟传播得十分广泛。事实上,“改革牛”本身也变成了一个故事,它非常容易调动起股民们的集体幻想,似乎勇敢地冲进股市是为改革事业添砖加瓦,殊不知却变成了“接盘侠”。股市有本身运行的规律,物极必反,它不因个人的美好愿景而转移。

股灾当中同样有形形色色的故事推波助澜。1929年美国股灾当中流行的是什么故事呢?自杀的故事。10月24日是股价暴跌的著名“黑色星期四”,当天下午,令人难以置信的流言蜚语就开始四处蔓延:11个投机商自杀身亡,布法罗和芝加哥交易所已经关闭,军队被调集到纽约证交所外与愤怒的暴徒剑拔弩张。7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在《1929年大崩盘》中专门考据了股灾之后的死亡人数,他的结论是无论是在发生崩盘的几个月里还是1929年全年,自杀人数都没有急剧增加,但是在大萧条以后的几年里,自杀率有所上升。然而,各种自杀的情形却被大众报刊描述得有鼻子有眼,比如“投资者从高楼窗口往下跳,行人灵巧地在坠楼身亡的金融家尸体之间穿行”之类。8股灾两个月后,路易斯维尔《信使报》(The Courier Journal)的一篇报道这样写道:“别对自己开枪!每每看到有人在50岁的年纪自杀身亡的消息,我都倍感震惊。”

一位商人的妻子也说道:“我觉得这阵狂热好像不是真实的。大萧条是如此真实,以至于显得不真实了。它令人恐惧,有人为之跳窗自杀。”9

金融市场中类似的癫狂与覆灭的故事起码可以追溯到近400年前的荷兰“郁金香泡沫”。1637年2月,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6 700荷兰盾,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而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

“永远的奥古斯都”,听听这名字就知道郁金香已经被神化了,正如历史学家查尔斯·麦基所描述的:“谁都相信,郁金香热将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钱人都会向荷兰发出订单,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都会有人付账。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兰,贫困将一去不复返。无论是贵族、市民、农民,还是工匠、船夫、随从、伙计,甚至是扫烟囱的工人和旧衣店里的老妇,都加入了郁金香的投机。无论处在哪个阶层,人们都将财产变换成现金,投资于这种花卉。”10

后来英国“南海泡沫”中有关南美洲巨大的金银矿藏的故事,法国“密西西比泡沫”中有关贸易特许权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日本房地产永远上涨的故事、2000年科网泡沫中新经济的故事,包括离我们最近的乐视网的故事等,其实都是荷兰郁金香故事的翻版。荷兰郁金香的魅影每隔若干年就要重临一次人间。

看过股市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就不难发现,股市某种程度上是被故事或者说叙事推动的,故事和叙事改变着人们的心理预期,心理预期导致了股市的涨跌。《仅仅是昨天》一书作者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Frederik Lewis Allen)总结得很好:“繁荣不仅是经济形势,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大牛市不仅是商业周期的顶峰,也是美国民众的思想和情感周期的顶峰。在这个国度,几乎每个人的生活态度都受到大牛市的感染,如今他们也受到希望瞬间破灭的打击。随着大牛市和繁荣时代悄然远去,美国人发现自己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变,需要新的调整、新的观念、新的思想习惯和新的价值观念。”11

故事容易深入人心,许多投资者会被故事所捕获,结果在市场疯狂时被卷入旋涡,又在市场暴跌中被推入悬崖。可见,简单的故事思维要不得。

破解之道10:概率思维
价值投资就是做大概率正确的事情

在投资实践中,有些顶尖高手可以在故事的世界里如鱼得水。乔治·索罗斯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有一句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通俗地说就是识别泡沫,参与泡沫,然后在泡沫破裂之前离开泡沫。

不过索罗斯的话本身已经指出了在故事中获利的难处,因为故事是真真假假的,其中往往掺杂着夸张的成分甚至是谣言,索罗斯将它概括为“假象”可以说十分精到。《科学》杂志上曾发表过一则研究,这项研究通过社交媒体数据对比真实故事的传播率与虚假故事的传播率。研究者研究了经由300万人传播的126 000条谣言,发现虚假故事在推特上的转发率是真实故事的6倍。在当今这个流量时代,故事的讲述者更是用尽心思,充分挖掘一个事实的矛盾冲突点并进行夸张和极端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海量的信息流中获得眼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越是阅读量达“10万+”的文章可能离真相越远。

故事的背后是人性所组成的大众情绪,所以要识别故事的真假就要识别大众情绪。但是正如中国老话所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了解一个人的心尚且不易,何况要识别由亿万个体组成的群体情绪。

由于故事或叙事在股市运行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故事,如果能够识别其发展程度,那么就可以借助逆向思维加以利用。但无论是索罗斯还是巴菲特,都是绝顶高手,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如果你没有高超的技能,那么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从基本功做起。

这基本功是什么呢?在价值投资者看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便是概率思维。

价值投资就是做大概率正确的事情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数学分支,是一门研究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学问。概率论的起源与赌博问题有关,后来逐步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经济学、医学、金融保险甚至人文科学中。

概率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这里只简单介绍几个在投资中经常涉及的概念。

数学期望值:巴菲特曾指出,“我们所要做的全部就是,将盈利概率乘上可能盈利的数量,减去亏损概率乘上可能亏损的数量”。

投资本质上是对未来的预期以及概率的结合,变成公式就是:Ea=E1×P1+E2×P2+E3×P3+……其中E代表对这项投资的预期回报率,P代表这项投资成功的概率。这样便可推算出来预期回报Ea是多少。

简单说,如果投资一只股票有80%的可能性赚钱,股票上涨幅度可能是2美元,那么同时这也意味着有20%的可能亏钱,假设它下挫的幅度是4美元。用预期收益就是1.6美元减去预期亏损的0.8美元就得出0.8美元(2×80%–4×20%=0.8)的数学预期收益。只要这个数学预期收益为正,那么这就是一项值得的投资。不少投资者会被动听的故事所左右,比如,听信传言说某只股票即将迎来重组,一旦成功,股价将翻倍,这当然很诱人,但是他对这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却一无所知。如果发生的概率只有10%,不发生的概率却有90%,那么根据公式,这项投资极有可能是失败的。

大数定律:在随机事件的大量重复出现中,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换句话说,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于它的概率。偶然中包含着某种必然。比如抛硬币游戏,如果抛的次数足够多,那么正面或反面落地的概率会无限接近50%,这就是“大数定律”。

有些人总是格外相信自己的运气或者被少数成功的案例所诱导,觉得硬币落地的那面一定会有利于自己,实际上具备最基础的概率思维就知道,每一次抛掷硬币正反两面落地的概率都是50%。所以在这场游戏中你很难获胜,即使获胜也仅仅是因为运气。

幸存者偏差:1940年,在英国和德国的空战中,英国损失了不少轰炸机和飞行员。因此当时英国军部的一大课题就是研究在轰炸机的哪个部位装上更厚的装甲可以提高飞机的防御能力。当时的英国军方研究了那些从欧洲大陆空战中飞回来的轰炸机。经过统计,飞机上的弹孔主要集中在机身中央,也就是两侧的机翼和尾翼部分。因此研究人员提议,在上述三个弹孔最密集的部分加上装甲。这一建议被美国军队统计研究部的统计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Abraham Wald)否决。沃尔德连续写了8篇研究报告,指出这些百孔千疮的轰炸机是从战场上成功飞回来的“幸存者”,因此它们机身上的弹孔对于飞机来说算不上致命。但是“死人是不会说话的”,要想救那些轰炸机飞行员的性命,更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去研究那些被打中并坠毁的轰炸机。经过研究,那些坠落的轰炸机被击中的主要是油箱和发动机的位置。

知道了“幸存者偏差”可以免去很多麻烦,比如不要拿姚明的篮球水平与自己相比。投资也是如此,要时时考察自己买的股票或者基金是不是由某种特殊原因造成的幸存者偏差。

概率思维的终极启示:不过度押注

赌场为什么长盛不衰,赌徒为什么十赌九输?赌徒们不知道,他们并不是输在运气上,而是输在不懂概率上。他们不知道赌场的设计原理背后站着的是一群神一般的数学家:高斯、凯利、伯努利……

来看一个被投资界广泛使用的凯利公式,它被誉为“资金管理神器”,被巴菲特和比尔·格罗斯等投资大佬频繁使用。

凯利公式很简单:f*=(bp-q)/b。

f*为现有资金应进行投注的比例;b为投注可得的赔率;p为获胜的概率;q为失败的概率,即1-p。

用这个简单的公式,你就可以知道在一个赌局当中应当下注的比例。举个例子,扔硬币下注,硬币为正面得3元,为反面则输掉1元。那么这个赌局的赔率为3赔1(成功时的盈利3/失败时的亏损1)。同时我们知道硬币抛出正反面的概率都是50%,所以p、q的概率都是0.5。所以答案f就是(bp-q)/b=(3×50%–50%)÷3=33.3%。也就是你应当拿出本金的33.3%来下注,才能使赌局收益最大化。如果有1 000元本金,那么下注333块是最合理的选择。

在这个公式中,(bp-q)为期望值。当它为负时,你不具备任何优势,自然不应下任何赌注。当它为0时,显然也不应下任何赌注。只有当(bp-q)为正时,方可以下注。最关键的是,凯利公式告诉我们:除非能够确保100%赢,那么任何时候都不应下全部赌注。

过度押注是赌徒们的亏损之源,运用凯利公式可以避免这一点。如果更谨慎一点,还可以使用“半凯利公式”。也就是当凯利公式告诉你使用20%资金的时候,你只用10%。这与投资中安全边际的概念原理相通。价值投资,说到底就是做大概率正确的事情。

当然,关于这一点也是辩证的。巴菲特虽然十分注重安全边际,主张不过度押注,但是当机会来临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他也主张“应该用大桶去接,而不是用小小的指环”。这个时候为什么巴菲特敢于下重注呢?因为在那种特殊情况下,股价被大幅错杀,即使全仓押上,也仍然是安全的。

重阳实践:全概率接力法

作为国内老牌的价值投资私募机构,重阳投资也是概率思维的深度践行者。

重阳投资创始人、首席投资官裘国根曾概括,成功投资的前提是深入地进行“全概率”的基本面分析。“理性投资有三个层次:概率思维、算期望值和防黑天鹅。”裘国根说,概率思维是理性投资中最初级的层次。长期来看,较高的投资期望值源自“知行合一的数学思维”和“良好的基本面判断能力”的结合。

具体在个股选择中,重阳会选择收益率数学期望值最大的标的。举个例子,假设针对股票A未来有三个情景模式,每个情景模式都有一个相应的概率和不同的预期收益率。将这三种情景下的收益率和概率的乘积求和就得到了股票A的期望收益率。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他股票的期望收益率,最后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重阳内部,投资标的被分成了四大类型:

1.成功概率很高、成功后收益率中等,失败概率很低、失败后亏损率很低。

2.成功概率很低、成功后收益率很高,失败概率很高、失败后亏损率很高。

3.成功概率中等、成功后收益率很高,失败概率中等、失败后亏损率很低。

4.成功概率很高、成功后收益率很高,失败概率很低、失败后亏损率很低。

“重阳做投资,进入组合的股票肯定是第一、第三、第四类的机会,如果发现了第四类机会,那就要重仓出击,两个脚往上站。”裘国根说。投确定性更大的标的,并长期坚持下去,胜率自然就高,绝对收益就高。

通过比较期望值确定投资标的后,持有多久卖出呢?重阳投资提出了“价值投资接力法”,即投资标的达到预期收益后不再简单机械地长期持有,而是通过“接力”的方式换成另一个安全边际更大的投资标的。

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思路是买入并持有,然后伴随公司共同成长。而重阳认为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市场有效性越来越强,把价值投资简单地理解成长期投资是一个误区,接力法更符合A股市场特点。裘国根说:“重阳不简单梦想在一只股票上赚8倍,但通过‘接力’的方式先后在3只股票上赚1倍,同样可以达到赚8倍的效果,而且后者容易得多,现实得多,流动性也好得多。”12

重阳要赚的是上半场的钱,而不是下半场的钱,尤其不赚最后一部分的钱。这一理念的背后,有对收益率的考虑,更多的是对风险的考虑。上半场和下半场的收益率即使是一样的,但风险肯定不一样。如果长期坚持“赚上半场的钱”,那么收益率一样的情况下,波动率就更小。概率思维贯穿重阳投资实践的始终。

请支持我们,让我们可以支付服务器费用。
使用微信支付打赏


上一页 · 目录下一页


下载 · 书页 · 阅读 ‧ 电子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