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页 | 价值投资必读系列 | 阅读 ‧ 电子书库

同步阅读进度,多语言翻译,过滤屏幕蓝光,评论分享,更多完整功能,更好读书体验,试试 阅读 ‧ 电子书库

54 价值机器

如果大家不介意的话,我们首先来做个小测试:请描述一下排在“最受赞赏公司”榜单前10名的企业各自在你心目中的样子。

大多数读者可能对前10名中8家公司都了若指掌。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接触到它们,比如,大型超市沃尔玛,证券经纪商嘉信理财以及制造电脑芯片的英特尔公司等。通用电气公司有点儿不好描述:它既提供金融服务,还运营着电视网络和电气设备,甚至还涉及航空领域,而且很快就要收购霍尼韦尔(Honeywell)了。不过,最难以解释的还是排名第七的这家公司:来自奥马哈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给你一支笔,你能否在500字之内将该公司的业务写明白、解释清楚呢?

如果你和其他人一样,或许这句话你一定不会漏掉:“那是沃伦·巴菲特的企业。”对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铁杆粉丝来说,估计要几辆重型大卡车才能装载下对它的细节性描述:我们所讲述的是一家非比寻常的高收益综合性企业,其中保险业占据着核心,还包括很多其他行业。首席执行官是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正是他决定着公司的资金投向哪儿。一直以来,他在全球投资界都声名显赫,被誉为股神。

每股账面净资产是衡量保险公司成就的最佳指标。在巴菲特执掌公司的36年内,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每股账面净资产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3%。当然这期间也有成绩不佳的年份,特别是1999年。不过,无论如何,36年中的32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每股净资产收益率都战胜了标准普尔500指数,而且是大幅度的胜利。巴菲特一直不愿分拆公司的股票,在给某个朋友发去的生日祝福中,他说:“希望你活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分拆的那一天!”公司股价见证了公司这么多年的成长之路。在漫长的36年里,每股价格从12美元攀升到71000美元,平均每年的涨幅达到27%。

尽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成绩显赫,但是很多参与“最受赞赏公司”投票的商业人士并不理解主张价值投资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究竟是怎么运行的。尽管有些人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是在为一家保险公司投票,但是很显然,他们喜欢这家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连续5年位居“最受赞赏公司”前10名。

现在我们中断一下这个话题,说点儿别的。我也是巴菲特的崇拜者,更是他的老朋友,而且还一直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当编辑,当然巴菲特是主要的作者。另外,我持有该公司股票已经有几十年了。巴菲特和我一直都在讨论合作出版一本关于他的商业传奇的书,但就实际写成的东西来看,实在有点打肿脸充胖子。不过,这个计划却给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这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我更近距离地接触到了他的思想。

据我目前所知,2000年对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来说注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尽管很多人还未意识到这点。我不是在谈论股票问题,虽然股票一直是该公司追随者关注的焦点。随着高科技股在今年年初“一飞冲天”,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却陷入了低谷。3月份更是跌到了40800美元,当时巴菲特说:“在做空者评出的‘最受赞赏公司’名单中,我们的名字赫然在列。”不久股票就反弹到71000美元,这比低谷时期的价格大涨了74%。2011年1月底,其股价为68000美元,也就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00年内爬升了26.6%,而这一年对大多数企业,包括“最受赞赏公司”前10名中的7家来说,都是相当不景气的一年。

那又怎么样!我要讲述的是发生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事情,而非股票。资本配置是最能体现巴菲特的天赋异禀的领域。在一次大手笔的操作中,巴菲特已拿下的或意图拿下的公司不下8家。因此,我们不在这儿讨论股票(虽然很多股票是公众持有的),而是着眼于整个公司。

宾夕法尼亚州韦恩市(Wayne)的美国责任保险集团(U.S.Liability Insurance Group)是最新被收购的企业之一,这次收购又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保险帝国添砖加瓦。其他的收购案例也呈现出种类纷繁的局面,而且主要集中于传统的经济领域:位于沃思堡市(Fort Worth)生产砖块和靴子的贾斯丁工业(Justin Industries)、总部在西雅图的高级珠宝商本·布里吉连锁店(the Ben Bridge chain)以及佐治亚州道尔顿市(Dalton)的地毯生产商萧氏地毯(Shaw Industries)等。总收购价格为80亿美元。虽然,这个价格比1998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时所支付的价值220亿美元的股票低了不少,但这80亿美元主要是以现金形式支付的。该公司史上最大的一笔现金投资投向了美国运通公司,而这次收购所涉及的金额是其投资额的五倍之多。不仅如此,这80亿美元完全出自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腰包,没有一分是借来的。巴菲特只是静静守候着出手的时机,然后递上一捆又一捆的钞票。

在所有的收购完成之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员工数量将翻倍,而且收入将增加130亿美元,虽然其中的50亿美元来自中美能源控股公司(MidAmerican Energy Holding Company),因为监管限制的问题,这些不能合并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账目中。即便如此,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00年度的收入也将接近300亿美元。今年,该公司将首次跻身《财富》500强企业的前50名。其利润也将达到30亿美元左右,这包括了该公司在本年度内卖掉部分股票所实现的资本收益,但究竟卖掉了哪些股票,巴菲特并未透露。

巴菲特从未打算要爬上《财富》500强企业前列。“并不像你在电话中说得那样。”巴菲特说,2000年的一系列收购绝不是有计划的,他并没有什么宏大的收购计划。显然,在如何为股东创造价值的问题上,他与同侪产生了分歧。他不会关注公司的股价,甚至可能根本不知道公司某日的股票行情。他也不想寻求协同效率,他喜欢购买能够产生健康现金流的公司并保持它们的独立性。他还是一位“左右手都能胜任的击球员”:他总是表达出购买整宗生意的意愿,或者购买某公司一定比例的股票。唯有2000年,他掀起了一股收购热潮。

那么,他现在是不是正往股市中投入新资金呢?不。他一直在购买垃圾债券,比如菲诺瓦公司(FinovabGroup)发行的债券。虽然最近出版的某些刊物报道他购买了康赛克公司(Conseco Inc.)的债券,但这并不符合事实。在2000年以及此前的4年里,他确实是一位净卖方。这一举动暗合了他那番著名的观点:未来股市的回报不可能再与20世纪80年代或者90年代相媲美。众所周知,在过去这些年中被他“砍掉”的股票中,包括麦当劳和迪士尼这种公司的股票。

事实上,作为驰名全球的股神,巴菲特一直不希望,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主要依靠购买有潜来的股票来取得增长,他更愿意将发展引擎构建在新企业的加入上。虽然引入新企业也会带来问题,而且他已经碰到了不少,但他还是矢志不渝。

这种偏好显然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他更喜欢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子公司的管理者沟通,并建立一种真实有效的业务关系。当然,这种偏好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原因就在于税金。试想一下,如果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一家子公司,比如时思糖果,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税后利润,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公司获得了1.25亿美元的税后利润,这就意味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根据自己占有的股份(8%的可口可乐公司股份)将会分走1000万美元的利润。显然,思糖果赚得的1000万美元将全部属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而可口可乐公司的1000万美元里却埋着一个“陷阱”。如果要获取可口可乐这笔收益,无论是可口可乐公司的股息还是通过售卖可口可乐公司股票获得的资本收益(当然还没出售过任何股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都要支付额外的税金。如果可口可乐公司内部存在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将利润用于再投资就能获得更高的收益,那么,巴菲特会很乐意接受这样的税收制度。如果情况相反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倾向于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内部获得的那1000万美元收益。

巴菲特喜欢现金,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他已经营建起了一架能生产大量现金的“机器”。机器的动力来自公司的保险业务。保险业务为公司带来美妙的“浮存金”,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这笔钱进行投资,而投资的增值又可以用来支付索赔。巴菲特用浮存金购买的诸多企业最终变成了“价值机器”的重要部件,为后续的投资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

巴菲特喜欢价位合理的公司,这使他不用去参加投资银行家们举办的拍卖会,省去了很多麻烦,当他买到这样的公司时,就一掷千金,雇用一批能干、诚实、信得过的人来经营。他希望看到扎实可靠的利润,这是一定的,但他又毫不在意这种利润是否连贯,他说:“我宁愿利润率在起伏中达到15%,也不希望它稳定在12%。”他还偏爱自己能懂而且不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企业。高科技领域的日新月异令他敬而远之。他感到自己不能确定10年之后一家高科技公司能够创造多少现金流,所以,他选择了“绕道而行”。

为了能以好价格拿到好公司,拥有“好东家”的名声一定是大有助益的,而巴菲特就是这样优秀的“好东家”。他旗下有许多家具零售商,这或多或少是依靠口口相传获得的,第一家在奥马哈,然后是犹他州、得克萨斯州、马萨诸塞州,接着是爱达荷州。对于很多卖家来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一座“避难所”,是停泊的港湾。比如,家族企业中的某些家庭成员急需现金,而其他人却想继续经营公司。如果巴菲特想收购这样的公司,他会承诺保证公司的独立性,并将尊重继续经营公司的人的决定,除非出现了什么不可调和的问题,不然他就会直接拿出收购合约。巴菲特说:“我们周围没有任何MBA跑来跑去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天地为证,我根本不知道要告诉他们些什么。”上市公司也可能存在因家庭纠纷而出售的情况,或者只是为了逃离冰冷可悲的股市,逃离不切实际的季度需求和心怀恶意的买家(suitor),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对这种寻求庇护的公司来说堪称天堂。

通常情况下,那些影响收购的因素都保持在合理区间。然而,2000年,整个金融环境变得严酷起来,这使得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收购企业方面占据了巨大的优势。随着这一年的时间慢慢流逝,市场上可用于收购的钱越来越紧缺,垃圾债券很难出手,而有实力的股票投资者又如惊弓之鸟一般。事实上,一位纽约的投资银行家前来拜访巴菲特并告诉他,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美国唯一一家有能力拿出50亿美元进行收购的公司。

约翰斯·曼威尔公司(Johns Manville)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今年收购的第八家企业,对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优势,这笔交易就是最好的证据。显然,巴菲特非常善于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2000年,约翰斯·曼威尔公司的保温和屋顶产品的销售收入为20亿美元,利润超过2亿美元,这家公司的控股股东是一家信托基金。约翰斯·曼威尔公司在1982年申请破产时,专门成立了一支基金负责石棉索赔。在2000年年中,有财团提出以28亿美元收购该公司。然而,该公司的业务紧接着就出现了周期性的下滑,而财团也遇到了融资问题。于是在12月8日,一个星期五,该财团退出了收购。这笔交易的“搁浅”让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杰里”·亨利(Charles“Jerry”Henry)严重受挫,他本身就是收购财团的一员,而且一直在努力使公司与信托基金脱钩。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一直通过wind关注着整个事件,观察着约翰斯·曼威尔公司的一举一动。三天之后的星期一,他们打电话给信托基金,提出以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约翰斯·曼威尔公司,而且是以现金的形式。双方在短短的24小时内,通过电话达成交易,并于12月20日发表了声明。那天下午,亨利来到约翰斯·曼威尔公司丹佛分公司的员工面前,称颂道:“朋友们,圣诞老人来了!但不是北极的那位,他住在奥马哈。”

时年59岁的亨利与巴菲特在奥马哈长谈了6个小时。去开会的路上,亨利说,如果他发现有任何无法与巴菲特共事的苗头,一定会想办法退休,并为“我要走了”做好时刻的准备。不过,事实与他想的大相径庭。他说,这场会面令他大受鼓舞:“结果,我又充满了斗志。人们很容易看到巴菲特的公司正发生着什么。最后你只想说,你不想让这位好东家失望。”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收购的这8家公司的高管都谈过话。我从未听到有人对他们的新东家说过任何抱怨的话,只有赞美。当然,人们不会公开对自己的老板说三道四,特别是在老板的朋友面前。不过,我也听卖家们谈到过,很多交易之所以失败并不只是钱的问题,唯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一家值得托付的交易伙伴。

44岁的埃德·布里吉(Ed Bridge)是本·布里吉珠宝公司的第四代联合负责人。在多年之前他得过一次病,这期间,他曾考虑过出售自家珍爱的珠宝产业、上市、杠杆收购或者引入“战略性”买家。不过,堪萨斯城的巴内特·赫尔兹伯格(Barnett Helzberg Jr)一直劝他考虑一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因为他自己就在1995年将自营的珠宝企业出售给了巴菲特。不过,本·布里吉珠宝公司只是在11个州拥有65家门店的小企业而已,布里吉不认为巴菲特会对自己的小企业感兴趣。虽然如此,布里吉还是在去年上半年和巴菲特通了电话,并给他发去了财务数据。巴菲特热情地回复了布里吉,据布里吉回忆,巴菲特在信中说:“你们太棒了,太棒了,太棒了!”

随后,事情开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然而,“战略”买家在听说布里吉有出售公司的意向后,又提供了一份报价。布里吉说:“相比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我们本可能从这位买家手里多收20%。不过,我觉得如果真的那么做,会毁掉自己的企业。”因此,2000年5月初,他和巴菲特就交易的细节达成了一致(包括未被公开的售价)。他们没有握手,因为当时两人根本没有见过面。这也符合巴菲特一向通过电话购买公司的风格,但是布里吉非常希望能见一见巴菲特本尊。五月末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巴菲特在去参加微软公司会议的途中,抽空见了布里吉。

据那天和巴菲特交流过的管理者和员工说:一旦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他就会表现出非凡的耐力。当然他们也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巴菲特”:他是典型的中西部长相,戴着一副眼镜,顶着一头略显凌乱的花白头发,穿着一条背带裤和一件没系扣的外套,似乎还戴着一条近一个月未曾更换过的领带,语态平淡却暗藏玄机。巴菲特当日所给的“指令”,他手下的所有公司都耳熟能详:“你们只要继续做你们正在从事的工作就可以了,我们永远不会让一位击中率四成的棒球手改变他的球风。”

布里吉还回忆说,他和巴菲特开车经过时思糖果的一家门店时,巴菲特脱口说出了其销售额。巴菲特的记忆力令布里吉赞叹不已,而巴菲特回复说:“我只是很热爱数字而已。”这让布里吉想起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一家子公司的负责人曾经“警告”过他的一句话:“不要让他看到任何你不想让他看到的数字,因为他会记住的。”

巴菲特的收购热潮自然而然地引发了一个疑问:他以前收购的那些公司表现如何?总的来说,都是很成功的,但也不能说100%。比如,在1998年他用220亿美元股票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之后,遭遇了再保险市场的一个艰难期,直到2000年才恢复元气。然而,很多保险业专家还是分析说,巴菲特的这次收购其实搞砸了。他自己很不情愿用股票来进行收购,因为他非常舍不得出让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任何一份股权。不过,巴菲特也说了,他非常确信通用再保险公司会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珍贵的一分子。

巴菲特手中非保险类的公司,比如制造业、零售商和服务性企业,利润率总体看起来很好,特别是考虑到这些公司大多数都是传统产业。1999年,这些公司创造了7亿美元的税前利润和57亿美元的总收入。税后利润率约为7.7%,大幅超过了《财富》500强企业平均5%的水平。

不仅如此,很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子公司的管理层都依照激励协定来工作,这鼓励他们珍惜自己的资金,并将多余资金给奥马哈总部。巴菲特说:“这也就是我常常周六到办公室亲自打开邮件的原因。”顺便提一下,一旦资金到了总部,并不会进入巴菲特的腰包,他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收入是10万美元,而且不会涨。另一方面,他拥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31%的股份,近期价值是320亿美元。因此,我们不需要为他巨大的付出感到歉意。

在他的制造业大军中,令巴菲特最失望的是德克斯特鞋业公司,这家位于缅因州的公司,是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价值4.4亿美元股票交换来的。在与国外公司展开的严酷竞争中,德克斯特鞋业公司一直设法坚持植根于美国本土,然而大幅锐减的利润和损失让公司痛苦不已。巴菲特本人也几乎没有经历过这种痛苦。他在公司年报中指出,支付给德克斯特鞋业公司的价钱无疑过高了,而用股票支付又加重了错误的后果。他还补充说,他不认为德克斯特鞋业公司的管理层有任何过失。

不过,管理层偶尔也会出现明显的过失,这时,他也不得不去“救火”,甚至还要解雇某些管理者。有些问题出现在他收购的那些家族企业中,原本负责经营的老一辈很有能力,但他们的后代没有同样的能力。巴菲特认为,这或许就是老一辈变卖家族产业的原因。这种问题他在费切海默兄弟公司身上就碰到过,这是辛辛那提一家生产制服的厂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于1986年收购了它。当时,这家公司由60多岁的两兄弟经营着,兄弟中的一人退休了,另一位,也就是首席执行官生病了,首席执行官的儿子接手了公司,但是可惜他能力不足,被罢免了职务。多年以来,首席执行官的人选一直摇摆不定。最终,在1999年,巴菲特采用了少有的“异花授粉”的方式,从他旗下的保险公司中挑选了一位管理者布拉德·金斯勒(Brad Kinstler)来执掌费切海默兄弟公司。“他真的不负众望,”巴菲特宽慰地说,“或许我们应该经常试试这种方法。”

巴菲特在“修理”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架庞大机器或者做任何事情时所表现的巨大活力,与他70岁的高龄很不相符。他的年龄也是公司股东们常常思考和探讨的问题。鉴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未来,他们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伯克希尔哈撒韦拥有一笔硕大无朋的资产,如果没有巴菲特的操持,资产价值能否延续?其次,将资产所得的现金流进行投资是他的才能,而这种才能或许是无可替代的。

去年夏天,年龄的话题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因为巴菲特做了一次手术,摘除了结肠中的息肉(都是良性的)。不过,他迅速恢复了健康,又开始在跑步机上晨跑了,又回归到了吃汉堡和炸薯条的生活,偶尔还去吃点儿冰雪皇后的圣代,日常生活在樱桃味可乐的气泡中彻底恢复了。

虽然如此,媒体还是挖掘出他在年报中提及的关于管理继承的问题。如果他于今天去世,他46岁的儿子霍华德·巴菲特将会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非执行董事长。霍华德现在是一位农用设备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也是一位亲身耕作的农民,“大老板”的工作将会分配给两个人。现年64岁的路易斯·辛普森(Louis Simpson)目前管理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他很有可能接管公司的投资组合。而监管伯克希尔哈撒韦各家子公司运营情况的工作将会交给巴菲特挑选好的另一位内部人士,但究竟是谁,巴菲特还未公开。据《华尔街日报》10月份发表的一篇文章分析,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子公司中的三位高管最具优势:时年49岁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再保险业务负责人阿吉特·贾因(Ajit Jain);时年57岁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负责人托尼·奈斯利(Tony Nicely)以及56岁的利捷公务航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圣图利(Richard Santulli)。

巴菲特说,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比他更能胜任这份工作,“不过,不要把消息传播出去,”他有一个办法,“忘记分拆股票吧,我们只要‘分拆’我的年龄就行了。”

事实上,认真严肃地讨论继任者的问题是很难的,因为巴菲特和他的医生认为他的健康无虞,只要好好规划接下来的工作就可以了,不用考虑期限。而他也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地爱着它!杰克·韦尔奇也是这样的人,但是通用电气公司有退休条例,幸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没有。最近,“顽皮”的巴菲特就在韦尔奇刚刚度过自己65岁的生日之后,给他发了一封略带玩笑性的提示信。韦尔奇曾在《金融时报》上讨论过年龄的问题:“投资者最不想见到的情况,莫过于,一位年老体衰还流着口水的董事长坐在台上了。”巴菲特把这段话传真给了韦尔奇,还潦草地附加了注解。“杰克,我们不能允许此类言论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存在。我会让查理跟我一起留在台上,”查理是指时年77岁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台上”指的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的舞台,“这样投资者就会看到更糟糕的情况,董事长和副董事长一起在台上流口水”。

如果询问一位77岁的老人,他70岁的老朋友是不是依旧“犀利无比”,可能有点不合时宜,但我们真这样做了。在众人眼中,芒格可是一个聪颖机敏的人。我们问他,他是否发现巴菲特的智力或者创造性思维有任何下降?芒格的第一反应相当直截了当:“没有。”然后他详细解释说,今天的巴菲特或许还比以前的巴菲特“更棒一点儿”。“因为他的见识更广了,”芒格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身上的变化发生得相当快,这种事我见得太多了。比如,有的人能够以每小时145公里左右的时速前进,然后就会像一棵橘子树一样进入了快速衰退的阶段。然而,你很难在这件事上做出推断,对巴菲特的头脑而言,我没有看到一丁点儿退化的迹影。”芒格还补充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声誉优势,这也给了我们捷径……收购约翰斯·曼威尔公司的过程很顺利,我们几乎没有会见过对方公司的任何人员。”

那些了解巴菲特的人,总觉得他经常能迸发出新点子。除了帮助时思糖果研发新口味的糖果之外,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基本上并未在产品研发方面进行过创新。不过,该公司在创新性地处理股东关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如,将“股东手册”分发给大家,说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经营原则;允许他们个人决定(基于个人持股的数量)公司的慈善捐款走向;甚至建立一套系统,在股东大会上给股东5个小时的时间,来问巴菲特和芒格任何与经营相关的问题。

每年在奥马哈举办的股东大会都相当特别。大约有1万名股东参加,其中有很多是董事会成员。大家整个周末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其中的节目包括:一场由巴菲特开球的棒球赛,当然他球技往往不佳;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的波仙珠宝商店的疯狂购物,“希望能如此”,巴菲特说;最后是每次股东大会的压轴好戏:聆听巴菲特和芒格的“教诲”。

总的来说,这是一家将股东权益放在首要位置的公司,尽管在某些事上巴菲特和他的部分同仁存在分歧。除了巴菲特,几乎任何一位首席执行官都会认为自己的股价被低估了。尽管如此,巴菲特还是经历了几个特殊时期。一次是在1998年,当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价升至8万美元,他觉得股价被高估了,并为此感到苦闷,因为他不希望公司的股东在买进或者卖出股票时超出他认为的合理范围。“我会这么说,”他最近谈道,“相对于股价被低估而言,当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价过高时,我反而更加焦虑。”他的这番“异端邪说”会不会导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从“最受赞赏公司”的前10名中除名呢?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看来,最重要的新点子可能均出自该公司的核心,即国民保险公司(National Indemnity)。多年以来,国民保险公司已经建立起享誉全球的好名声,因为只要溢价令人满意,公司就原意承保各式各样的风险。计算赔付率是巴菲特和贾因的共同任务,两人都非常适合这种工作,而且他俩还常常合谋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领向旁人难以理解的奇特领域。如果要写出全部的细节,估计要好几页纸才能说清楚,但我们这里试举一例:去年他们制定了一份保单,旨在保护Grab.com免于支付10亿美元的奖金,该网站的市值约为1.7亿美元。Grab.com曾经以巨额奖金来吸引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登录网站,以此来搜集对于市场营销人员有用的信息。浏览网站的人们可以参与一个游戏,在1~77的数字中选取7个;公司告示上说,选出正确数字的概率是相当大的。可没人比巴菲特和贾因更明白其中的原委,事实上,几乎没有人能在游戏中胜出。不过,一旦有人在游戏中获胜,就有可能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利润造成重创。巴菲特说:“假如我们要全部付清,恐怕就没有派对可开了。”“然而我们每次都能判断准确、抓住机会,这是因为我们做了其他任何人都不愿去做的事情。”

贾因的办公室位于辛辛那提,他真切地见证了巴菲特身上发生的改变。20世纪90年代初,两人每天直至奥马哈时间晚上9点左右都在谈论保险公司白天的运营情况。然而巴菲特现在几乎每天晚上9点钟都在网上玩桥牌,无一例外。贾因说这个改变还是挺好的:“我们现在的谈话基本是在他玩桥牌之前或之后。”

由于常常和巴菲特一起玩桥牌,作为他的牌友和对手,我观察到他的牌风在某些方面和他的商业投资风格很相似,尽管他对桥牌对手比对手下的管理者要强硬很多。在桥牌中,他不太使用大多数人当作标准的、某些比较流行的叫牌惯例。他懂得游戏的所有概率,不论是叫牌还是出牌都尽在他的掌握之中。尽管他并不是桥牌圈所谓的“专家”,但他善于分析而且全神贯注,所以水平一直在提高。当他犯了低级错误时,就会对自己毫不留情。“真不相信我竟然那么做了,”在最近一次失误之后,他对自己说,“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他自责的话让我想起某次商业失败之后他对自己的评价:“别人知不知道对我来说无关紧要,关键是我自己知道。”

光辉的历史记录告诉我们,失误只是鲜见的情形。尽管年事已高,但巴菲特的身体依旧很硬朗,很有可能继续刷新他的卓越纪录。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大的三家参股公司,即可口可乐公司、美国运通公司和吉列公司,都有了新的首席执行官,他们分别是:可口可乐公司的道格拉斯·达夫特;美国运通公司的肯尼斯·钱纳特(Kenneth Chenault)以及刚刚入职吉列公司的纳贝斯克公司前任总经理詹姆斯·基尔茨(James Kilts)。这又给了巴菲特待在一旁的机会。他兴致盎然地说:“这些企业实在太棒了,我只要待在一旁看着就足够了。”

他手中还握有巨额现金。“我们的情况让我想起《幻想曲》(Fantasia)中作为魔法师学徒的米老鼠,它的问题是泛滥的洪水,而我们的是源源不绝的现金流。”不过,灼热的现金并不会将巴菲特的口袋烧出破洞,因为耐心是他的强项。现在他又进入连续收购的时期,不过你应该不会想要打赌他会不会突然停止收购,除非你自己为此购买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保单。

请支持我们,让我们可以支付服务器费用。
使用微信支付打赏


上一页 · 目录下一页


下载 · 书页 · 阅读 ‧ 电子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