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页 | 重塑自我 | 阅读 ‧ 电子书库

同步阅读进度,多语言翻译,过滤屏幕蓝光,评论分享,更多完整功能,更好读书体验,试试 阅读 ‧ 电子书库

第四节 减法一:如何事半功倍做选择

我们从六座的飞机上走出来,沿着金属梯一步步下来。深邃碧蓝的天空像壁纸一般笼罩在世界的上空,举目望去,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金黄色麦田。

皮特·阿斯顿是欧洲一家服装连锁企业的首席执行官。飞机落地后,由我负责陪同他参观大卖场折扣店。

三天的时间里,我们乘坐飞机飞越了五大湖,飞越了嶙峋的巨石,还飞越了茂密的森林。

15分钟后,我们从出租车上下来,走进了一家大卖场,开始四处考察。他提了许多问题,拍了许多照片,我在旁边一边帮他做记录,一边帮他补充。

当我们走到服装区的时候,皮特突然停下了脚步。他满脸惊异的表情,两只眼睛鼓着。随即,他迅速掏出了手机,迅速拍下了几张照片,一副兴奋的模样。“服装区的生意多红火啊!”他说。

“顾客挤得水泄不通的,刚才那几个区可没这么热闹。注意到了没有,上两个大卖场的布局可没这么井井有条,服装的款式、颜色、品牌、标签都是混杂在一起的。在他们那儿买件衣服得拿出寻宝的劲头。”

我点了点头。同是一家连锁企业旗下的卖场,这家的整体感觉就是与众不同,生意也红火很多。

“这家店的服装区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衣服从总公司运过来,卸完货后,按照款式、主题、颜色的不同分类摆放。衬衫摆在这边,裤子摆在那边,裙子摆在后边。三种颜色的分类亦是如此。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服装区之一,比许多海外店面强太多了。”

启程飞往另一座城市去考察几家新开业的卖场时,我就问皮特那家店的布局到底有何精妙之处呢?

“顾客在意的是商家的口碑。值得信任的人的选择自然是靠得住的。谁有那么多时间如大海捞针似的去细细挑选呢。否则,顾客要么宁可不买,要么准就是吃亏上当。

“而这家店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将服装的颜色、款式分得清清楚楚。顾客来了,有相中的就买,没看中的扭头就离开了。这种二选一的简单选择既给了顾客信心,又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我刚刚出道那会儿,打了一份暑期工,是帮美国一家超市连锁店的采购解决鱼的问题。”他继续说道。“那家超市的鱼应有尽有,调料品更是琳琅满目。鱼全都是实打实的鲜鱼,绝对称得上是物美价廉。可就是无人问津。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们终于发现原来顾客对买鲜鱼还是存有疑虑。哪种鱼味道最鲜美?如何给鱼调味?如何烹制?面临的选择有点太多了。于是,我们改变了策略。一次只上3种鱼,而不是10种、15种。另外,每种鱼只配一种调味品。

“这样,顾客只需要做一道选择题就够了。阿卡迪亚鳟鱼、照烧三文鱼还是柠檬鳎鱼?挑好鱼后,卖鱼的就会将鱼蘸上调料,并附上烹饪指南。

“这么一来,销售额增长了500%。”

由此,我意识到,少即是快。这样,在选择时,我们的大脑就不必为了每一个选项反复思量、谋划、算计、迟疑。

所以,少即是快。

奥巴马和扎克伯格是如何事半功倍做选择的?

抉择的时间越短,干其他事的时间就越多。

奥巴马总统是如何评价选择的呢?“大家可以看到,我的西服不是灰的就是蓝的。”他在2012年《名利场》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说道。

“我正在尽力减少选择,不肯在吃穿上花什么心思,因为有太多太多重要的抉择需要我拍板、拿主意。你需要集中你的决策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而不能被那些不值一提的琐事所纠缠。”

说得多好啊,不能被那些不值一提的琐事所纠缠。

那么,马克·扎克伯格,这位脸书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所持的又是何种态度呢?

“我有大约20件一模一样的T恤。这就是说,我每天穿的都是一模一样的。”他在接受《今日秀》的访谈时说。

马克是不会关注什么时装走秀的。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他的目标是建立世界最大的社交媒体公司。每天,心思多一分钟花在挑选T恤上,就少一分钟花在公司上。

本杰明·李的新奇案例

减少抉择、砍掉抉择、放弃抉择。

这得从我多年前的第一份白领工作谈起。当时,我才22岁,刚刚从大学毕业。宝洁公司雇我做封面女郎和蜜丝佛陀化妆品的品牌经理助理,从那年夏天开始入职。

本杰明·李是我入职第一天见到的第一个人。

他是名华裔,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身材瘦瘦的,眼神中透着股紧张不安,一头短发,穿着紧身的黑色衣服。我猜,他一定是在修禅。不然,怎么桌子上连照片、艺术品甚至办公用品都没有,上面孤零零地就摆放着一小碟石头,其间点缀着三两根嫩竹。

他的桌子就挨着我。一起共事了几周之后,我开始留意到他的着装风格,黑鞋、黑袜、黑裤然后搭一件色彩鲜亮的衬衣,真是帅极了,简单又得体。

“我能问你个问题吗?”一天晚上加班的时候我问他。“你的衣服都是哪儿买的?”

他笑道:“说了你肯定不信。我一年买一次衣服:30条白内裤、30双一模一样的黑袜子、15件亚洲尺码的正装衬衣还有5条黑裤子。一个月才洗一次衣服。我从来不用操心袜子的搭配。我周末从不购物,也从不花时间考虑着装的问题。我衣柜里的衣服都是轮着穿。两三星期后,你很可能看到我再次穿着这件蓝衬衣来上班。”

这让我回想起了几个月前的一个星期天。我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逛街,为的就是买一身第一天上班穿的衣服。此外,每天早晨光挑衣服就得花好几分钟。每个周末还要干洗衣服,而每次洗完后又都忘了把同一双袜子收拾在一起。

“我算了算,每天仅这些就可以节省平均15分钟的时间”,他接着道“这还没算思维跳跃时的‘摩擦时间’。这样算下来,我一个月可以省出来8~10个小时,一年等于又挤出了一周的时间。你知道这多出来的一周可以干多少事情吗?”

我当然知道这多出来的一周对他意味着什么。

他在公司里平步青云、业绩出众、备受同事和领导的赏识。尽管他和其他人一样每天都是工作很长的时间,但工作时长顶多是和别人持平。他的撒手锏就在于决定时讲究少而精,讲究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我有几个朋友,他们把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挑选袖扣上,领带和袜子的搭配上,还有追求时髦的衬衣上。我知道,我的这些朋友就算是拿整个世界跟他们换,都不肯牺牲购物时间的。浪费时间?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他们简直是乐在其中。

但具体到我,我可不会去想穿什么的问题,我还是好好想想其他的事吧。

那么,我每天用来做决定的时间是多少呢?

哪些决定是不重要的呢?

最令我伤脑筋的主意

我决定花一整天的时间将我所做的决定全部写下来,然后看看到底有哪些是可以删掉的。本杰明将穿衣服的决定排除了!而我该如何取舍的问题就成了排除决定的第一步。过程虽然煎熬,但的确是值得的。以下就是我在一天之内所做过的决定:

你现在为何疲劳的285个理由

真是紧锣密鼓的一天啊!

285条决定。搅得我是筋疲力尽。这些决定都是关于什么内容的呢?我不得不难为情地承认,其中有75条是在健身房做下的决定,62条是关于查邮件的,还有32条是和饮食息息相关的。

仅这三类就占去了一半,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当然,健身是很好的。但不遵循科学的健身方法却是说不过去的。

没错,我的工作态度是积极的。但积不积极跟你是不是一有时间就老想着查邮件却毫无关系。每天抽15分钟查两次邮件并不代表就不积极。

我喜欢吃,不想落下任何一顿饭,也不想在办公桌上进餐。但每天清晨预先打好的奶昔,还有拿头天晚上剩下的晚餐当午饭,既可以给我提供喜爱的食物,又可以帮我省下32条决定。

这些决定意味着什么?

为何每晚回到家中都是身心疲惫?

其实答案就在你我的面前。

早与晚,得与失

想象一下,每天早上一睁眼,脑子里就带着一块被移植的亮黄色海绵。听起来恐怖吧,其实却不然,因为这是一块神奇的海绵!你所有的决定都是由这块亮黄色海绵支配的。就像这样!每做一项决定,就会有一小块海绵脱落。一整天都是处于这种状态当中。那海绵掉完了怎么办?没有了就是没有了,就没有办法做决定了。要想使海绵再生,只有两个方法,一是靠吃,一是靠睡。

不吃不睡,脑子就容易犯迷糊,决定时就容易犯错。

约翰·蒂尔尼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意志力: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的作者之一。

他说:“决策疲劳解释了为什么富有理性的普通人会朝同事和家人发火,会疯狂地买衣服,会在超市买垃圾食品,会无法抵制经销商的蛊惑为新车做防锈保养。无论你多么理性、多么高尚,都不可能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连续不断地做决定。这和普通的身体疲劳迥然不同,尽管不觉得累,但实际上你的精力已经严重下降。”

许多人都对逛商场的痛苦并不陌生。为了购买婚礼清单上的物品,在大商场里转个不停。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和莱斯莉10点钟的时候到的哈德逊湾,浑身充满了能量。黄色的碗还是蓝色的碗?深黄色还是浅黄色?亮的还是不亮的?杯子呢?是要8个还是要12个?重的还是轻的?高杯还是矮杯?设计要什么样的?还有红酒杯,也要12个吗?要什么形状的呢?什么牌子的搅拌器?要买几条毯子?几个枕头?几条毛巾?毛巾要什么颜色的?

最后,我们累得简直快吐血了。大脑里的海绵已经到了支离破碎的地步了。结账前,我记得当售货员问我们是否要加一把价值300美元的冰桶时,我们俩竟然张着大嘴、呆若木鸡似的点头同意了。

“一旦精力耗尽,人就不愿权衡利弊了”,约翰说,“因为这牵涉到一种复杂的、繁重的决策形式……妥协是一种复杂的人类能力。

“故此,一旦意志力衰竭,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就是这种能力……购物时,很容易只从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比如,价格的高低:只要是最便宜的就行……决策疲劳使人极易受到商家的误导。

“因为他们知道该如何把握销售的时机……为何将甜食放在收银台这一醒目位置呢?一则是顾客在经历了一番决定、排队结账时,早已累得筋疲力尽;二则是随着意志力的下降,他们更容易受到诱惑,尤其是糖果、汽水和一切含糖的东西。”

人人都要毫无选择地服从自己的规则

我苦苦投资了数年有余。

我读过一本教人投资的书。从中,我学会了应该将收入的一小部分存入一个投资账户,然后再将其放入一个多元基金。

没有理由不去投资啊!可等到每年行将结束的时候,我的钱还是一分没动地放在那里。不投资,就没有增值,没有回报,总之是什么都没有。只能眼看着手里的钱被通货膨胀一点点蚕食。

为此,我感到愚蠢、感到懒惰、感到健忘。

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回头想想,我惊奇地发现自己对身上的决策疲劳竟然是浑然不知。发生这种情况时,人一般只有两种选择:

1.不做决定

2.做错误的决定

我存钱的银行没有自动投资服务。所以,一切都得自己来。我每月都会设置时间提醒,尝试着拿一部分钱做投资。

可是,……一到每月的一号,总会有状况发生。我看着基金的牌价,如果比前一天、前一周或者前一月有涨幅,我就会告诉自己:“现在可不是买进的时候。太贵了。等过几天跌下来再说吧。”

就这样,我每天都会查看牌价,一天会看上好几次。偶尔降下来一点,我就买入一些。但有时候牌价却是在持续增长。于是,我就一边看着它涨,一边告诉自己只要一有回落就果断出手。

第一天是50美元,下一天是51美元,再下一天又涨到了52美元。即使后来回落到51美元,我还是会告诉自己这还是没有开始时便宜。所以,我就在不断地观望。

最后,一个月过去了,时间提醒的闹钟再次响起,提示我投资的日子又到了。而上个月我什么投资都没有做!现在,我攒了两个月的薪水,这就意味着什么时机入手更得掂量着办了。

在决定投资与否时,我的脑子里充满了无数的选择。我不过是尝试着买一只基金而已。而我却难以克服这种心理上的恐惧。不久,又一个月过去了,接着又是一个月。唯恐投资失败的焦虑涌上心头。一天晚上,我在惶恐中给我的朋友弗雷德打了电话。

弗雷德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时师从约翰·纳什攻读经济学,在投资银行工作数年,更为重要的是,他是我值得信任的人,和他分析我经济上的失败是完全靠得住的。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他说,“我给自己制定了约法三章。我将这三条写在一张纸上,放在桌子上。无论情愿与否,都必须严格执行。”

规则1:如果活期账户超过1000美元,就要将超出的部分转入投资账户。

规则2:如果投资账户超过1000美元,就要将超出的部分用于投资。

规则3:切莫违反前两条规则。

“因为不再执着于那种综合的考虑,这种方法果然奏效了。我别无选择,只能逼迫自己对这种投资方式乐在其中。

“假如基金涨了,我就会告诉自己早点出手是明智的,增值的部分又转化成了资本!

“比如,当市场持续走高,没有太好的机会入手时,我就会告诉自己:‘小伙子,我敢肯定现在不买太多是明智的,千万不能把棺材本都押上。’反之,如果是跌了,我又会宽慰自己说,把钱存到这会儿以低价买入真是太明智了。

“所以说,这是种双赢的方式。现在,我所有的钱都用于投资了。我不但不需要向任何顾问支付费用,还不用为这件事操心。”

规则、限制、障碍。铸起一座精神的壁垒阻断决策吧,就像超市里调整卖鱼的策略那样删除所有的选择。

我们何不为自己的大脑制定规则呢?还是将我们的决策力用在重要之处吧。就像是遵循指导地科学健身还有清晨那杯预先打好的奶昔。

当我们不再给自己那么多选择时,究竟会发生什么呢?

深陷困境时的意外之喜

《跌倒的幸福》的作者丹尼尔·吉尔伯特对此也很好奇。在TED演讲中,他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他在哈佛校园所做的一次实验:

我们开了门摄影课程,专教黑白照片的拍摄,还教他们如何使用暗房。

我们发给他们相机到校园里拍摄12张照片,可以是他们最喜爱的教授,可以是他们的寝室,也可以是他们养的狗。

他们交回相机后,我们制作了一张联系表,然后他们挑出最满意的两张照片。

现在,我们花6个小时的时间教他们使用暗房。胶片冲洗后,他们各自就有了两张10英寸大小的照片,拍摄的对象对他们都是很有意义的。

这时,我们问他们:“你要舍弃哪一张?”他们反问道:“必须这么做吗?”我们答说:“是的,我们需要一张作为上课的凭证。你们必须给我留一张。你们必须做出选择。自己留一张,给我留一张。”

这个实验将学生分成了两组。其中一半的学生被告知:“你必须明白,即便改变了主意,我无论如何都是会拿走另一张的。在未来的四天里,在我还没将这些照片寄去总部之前,你们随时可以找我交换照片……为保证清楚无误,我再声明一次,要改变主意,随时可以退给你们。”

另一半学生被告知的内容完全是相反的:“做出你们的选择。两分钟之后邮件就会被寄到英国。你们的照片将插上翅膀飞往大西洋彼岸,永远也见不到了。”

就这样,一半的学生……开始思量到底喜欢哪张照片,而另一半学生则回到寝室欣赏、揣摩着留在手里的这张照片。看看我们都发现了什么吧。

首先,……(学生们)认为他们可能会更喜欢留下的那张照片。但这并不是主要的差别。喜欢的程度只是小幅度地有所提高,而且可不可以改变主意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否则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些不过都是些皮毛而已。真正的区别在于,无论是在交换照片之前还是在五天之后,那些对照片没有选择权,无法反悔的学生反而对照片更加喜爱。

而那些还在反复思量的学生——“该不该换呢?我选对了吗?这张是不是不太好呢?那张是不是更好些呢?”——却被弄得是焦头烂额。

他们不喜欢手里的照片。即使是错过了留给他们犹豫的机会,他们仍然还是心存不爽,对照片总是不满意。原因何在呢?就是因为“可以改变主意”那条是不利于幸福感的产生的。

在实验的最后阶段,我们又吸纳了一群天真质朴的哈佛学生,并且告诉他们:“你们知道,我们在开一门摄影课。我们有两种方式。一是将两张照片拿走,给你们四天的时间考虑是否改变主意,或是拿着两张照片现场拿主意,而且不能反悔。你们愿意接受那种方式呢?”

结果有66%,也就是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了前者。这不是开玩笑吧?竟然有高达66%的学生会做出最终将令他们痛苦不堪的选择。

难怪会被决定折腾得筋疲力尽,这完全是我们自找的。

看电影,专挑影院最忙的档期;选餐厅,菜品单一的不去;逛个鞋店,还得要求鞋的款式多种多样。殊不知,选择越多,幸福感就越低。我们就会为决策疲劳所困。

每到这时,做任何决定都准保坏事。此外,我们还总是担心做了错误的选择。这不仅是我为何一再错过投资时机的症结,还是我和莱斯莉当初纳闷的根源所在。购买婚礼清单时,究竟是谁选了那些没用的东西?后来,我们不得不又用新鲜的海绵重新捋了一遍。

“自由与自主是我们幸福的关键,而选择又是自由与自主的关键”,《无从选择》的作者巴里·施瓦茨如是说。“然而,尽管现代的美国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拥有更多的选择,想必自由和自主亦是如此。但从心理上,我们似乎并未因此而受益。”

牢记四点,分清主次

决定越少,办事效率就越高,可能高5倍,可能高10倍,也可能高得更多。但总而言之,都必须当机立断,分清主次。你可以看一下你每天所做的决定,然后决定哪些需要放手、哪些需要规范、哪些需要践行、哪些需要权衡。

Ruby Watchco.是多伦多最受欢迎的餐厅之一,在这座城市的上千家餐厅中名列前十。这家餐厅的老板是明星厨师林恩·克劳福德。在开餐厅以前,林恩曾是曼哈顿四季餐厅的行政总厨、主演过《餐厅大换装》、还写过两本畅销的烹饪书。

在多伦多,这家餐厅的经营是独一无二的!

每天只在两个时间段接受预订,每人只需花50块,包含四道菜的套餐天天不同。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可点的吗?答案是没有!

顾客们没得选择。根本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可选,而且还没有菜单,也不用考虑价格,餐后还有免费甜点。而厨房呢,只需照顾到有过敏体质的顾客就可以了。

整个烹饪过程都是流水线式的,菜品的菜量相同,也避免了大量的浪费,而且结账还很方便,这一切都大大提高了餐厅的翻台率。

上菜时,盛在大盘子里的“家常菜品”摆在餐桌的中央。每天晚上,微光映照下的餐厅中总是座无虚席,客人们边吃边聊,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环球邮报》评论道:“这种方式下所呈现出来的菜品完全是厨师自然而然的流露,不必为提供花样繁多的菜品而冥思苦想,而且还免去了囤积、烹饪不同食材所带来的成本和压力。一切都是那么游刃有余!”

林恩谈道:“在餐厅里,决定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我就怕别人说:‘让我替你烧菜吧。’”

免除了一切延迟,免除了一切选择!像Ruby Watchco.这样的生意怎能不红火呢?

猜猜看,在斯坦福研究人员希娜·艾扬格的报告中,当宝洁公司将货架上的飘柔洗发水从26种砍为15种时,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呢?是不是顾客看到洗发水的数量少了一半,销售额就急转直下了呢?

当然不是。非但如此,销售额反倒是增加了10%。

面对太多的选择时,我们:

一、什么都不做。

在大脑极其疲劳的情况下,我们完全放弃了抉择。

这时,我们会走出去以示抗议!譬如,当我们需要从25种不同的投资基金中选择一种作为养老金的投资门路时,或者当我们需要从26种洗发水中选择一种时,我们就会是这个样子。

人们会怎么办呢?对一切置若罔闻,弃之不顾。我们累到这种程度时,就会彻底放弃。

二、表现差劲。

不喜欢放弃?好吧,那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做出糟糕的决定。

在疲劳状态下,你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做决定而做决定。

比如,在你的婚礼清单上加一把价值300美元的冰桶。在杂货店结账前顺手拿一支超大的雀巢棒棒糖。这些是敷衍了事的表现。

大脑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财富。灵机一动,就可以产生改变世界的思想、创造美轮美奂的艺术,探知不为人知的生命奥秘。

不过,除了这些,我们的头脑里还有那些无足轻重的决定在没日没夜、无休无止地躁动着。它们就如同闪烁的光芒,逼得我们无法深入思考。

当我们——铃!——时,如何能——叮!——思考——乒!——呢?这些没完没了的决定仿佛窃贼一般偷走了我们的深思。

用句粗俗的话,这些琐碎的决定简直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它们无须付费、无须道歉。它们无耻地窃取了我们的脑力。当然,许多时候,这都是我们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造成的。

《纽约时报》畅销书《浅薄》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谈道:“互联网带来的交互性是我们查询信息、表达自我、与人聊天时的一件新的强有力的利器。但与此同时,它也把我们变成了实验鼠,通过不断按压杠杆汲取少量的社会或智力滋养。”

我平均每天做出285项决定。我醒着的每一分钟,大脑都在思考、权衡、判断、抉择。

然而,这里面却有一条秘诀,一条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选择,事半功倍地做出决定的秘诀。

在以常青藤毕业生的成功人士、《财富》全球500强的首席执行官和畅销书作家为对象,仔细研究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领导力特质后,我慢慢发现,凡是最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即每天给他们的大脑清除数百条额外的决定负担。

这很简单。

只要按照下图做就可以。

请看,就是这么简单。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可以在这张图中找到。

时间或长……或短!重要……或不重要!无一不在其中。

现在,请看表格里的具体内容。

放手

——买手纸和洗涤剂、支付电话费、决定上班路线、计划健身流程。凡是这种耗时少、重要性小的决定,都可以听之任之。转移大脑的注意力,不去为这些问题伤脑筋。

为此,可以每月网购一次手纸和洗涤剂,在手机银行上设定自动支付话费的服务,下载路况应用软件跟着导航开车上班,安排健身流程并且身体力行。

总之,解放你的大脑,千万不要给那些不重要的决定鸠占鹊巢的机会。比如,决定每天健身当然是重要的,但接下来举哪个哑铃就算不上了。

践行

——去幼儿园接孩子、每晚与家人共进晚餐、每天早上向你的团队成员问好。

践行尽管看似是个很大的词,但却很容易理解:就是做完、完成、只管去做的意思。

凡是耗时少、重要性大的决定,就必须完成。你没得选择,只管做就是了。

规范

——查邮件、安排日程、干杂活。

凡是耗时多、重要性小的决定,就要规范起来。制定规则并且依此行事。

为此,可以设置一个单独的电子邮件窗口、安排一次日程规划会议、每周日集中处理一次杂事而不是天天为一两件事而发愁。

权衡

——买房子、选配偶、找工作、跳槽。类似这种耗时多、重要性大的决定必须花最多的时间考虑。

为此,可以在脑子里做一权衡、给信任的朋友打电话、或者分析比对其中的利弊。

总之,务必三思而后行,真正做到权衡再三。毕竟,这些决定都事关重大。

放手、规范以及践行将决定从大脑中清除干净了。

那你还剩下什么呢?

自然是权衡。

权衡就是要深思熟虑、刨根究底、追本穷源。

之所以要权衡重大的决定,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错误的产生。

时不时想想人生中所做出的决定并将它们在这张图中对号入座有助于我们分清什么是轻重缓急。哪些是可以听之任之,不需要再费心去想的?哪些是需要规范,可以在固定时间、固定窗口去做的?哪些是可以践行,放手去做的?哪些又是必须权衡利弊、反复思量以确保万无一失的?

久而久之,你自然就会养成这么做的习惯,根本无须再费心去想。同时,你的肌肉自然也会养成习惯,砍除那些不必要的决定。

眼下,这条秘诀还并不完善。一些小的决定偶尔会成为漏网之鱼,最终演变为了不得的大事。不过,这都没有关系。毕竟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完美。只要状况比以往有所改善这就可以了。总而言之,放手、规范以及践行既可以解放思想,又可以节约时间。

备受煎熬的大脑将为此对你感恩戴德。

请支持我们,让我们可以支付服务器费用。
使用微信支付打赏


上一页 · 目录下一页


下载 · 书页 · 阅读 ‧ 电子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