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 重力使命 | 阅读 ‧ 电子书库

同步阅读进度,多语言翻译,过滤屏幕蓝光,评论分享,更多完整功能,更好读书体验,试试 阅读 ‧ 电子书库

  第七章 石头防卫

  第八章 治愈恐高症

  第九章 陡坡

  第十章 巧取独木舟

  第十一章 险遇暴风眼

  第十二章 风之飞翼

  第十三章 失言遭疑

  第十四章 独木舟遭难

  第十五章 高地遇险

  第十六章 风谷发难

  第十七章 妙用升降机

  第十八章 造山救火箭

  第十九章 新条件

  第二十章 凯旋而归

  书评

  作者简介

前言

  科幻作品向来有“软”、“硬”之分,不少读者都直言更青睐“硬”科幻,而以科幻“硬汉”形象现身于世的作家也总是更易于名垂青史,如阿瑟·克拉克、拉里·尼文等,这其中,最为“纯正”的硬科幻作家首推哈尔·克莱蒙特。

  哈尔·克莱蒙特(hal clement)原名哈里·克莱蒙特·斯塔布斯,1922年5月30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东部城市萨默维,童年在波士顿地区度过。1943年,克莱蒙特从哈佛大学天文学专业本科毕业,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正值热血青春的克莱蒙特毅然加入了美国空军预备部队,成为一名b241解放者轰炸机驾驶员,他数十次参加执行飞行作战任务,因战功显赫,多次获得嘉奖。

  二战结束后,克莱蒙特继续深造,陆续取得了教育学硕士学位和化学硕士学位。随后,他开始在马萨诸塞州米尔顿高级中学教授自然科学和数学,直至1987年退休,克莱蒙特把毕生的光和热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教学之余,克莱蒙特还以其扎实的专业背景为报刊撰写科普文章,并以乔治·理查德为笔名,发表了许多描绘天空的画作。同样的,使克莱蒙特声名鹊起的科幻小说创作也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之一。

  克莱蒙特的科幻之路始于1942年。那一年,还在上大学的克莱蒙特在《惊奇科幻小说》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处女作《证据》。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克莱蒙特发表了第一部长篇作品《针》(needle)。这部作品最初发表在1949年的《惊奇科幻小说》上,1950年出版单行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发现一个外星警察寄居在自己身体里,这名外星警察到地球来是要追捕一名潜逃的外星犯人,外星警察希望能得到小男孩的协助。这部轻松童趣的小说还有一部续集《通过针眼》(throughcthec eyecofcthec needle)。续集的故事发生在八年之后,这时的“小男孩”已经22岁,由于长期被寄生,他的身体患了重病。如果寄居的外星警察此时停止寄生,他会立即死亡。这部小说有个弊病,就是长篇累牍地叙述如何克服技术困难,使得情节推进非常缓慢,小说也因此颇受批评。

  但克莱蒙特并未因此退却。1954年,他的《重力使命》(missioncofc gravity)一书得以出版。正是这部硬科幻经典作品,奠定了克莱蒙特在科幻史上崇高的地位。

  故事发生在一颗叫做麦斯克林的行星上。这颗星球的奇异之处在于,它的重力远远超过地球。另外,它极高的自转速度造成了行星表面的巨大重力差异。该星球赤道地区的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两三倍,而南北两极的重力却是地球重力的700倍。由于高重力,人类发射到麦斯克林南极的科学实验飞船坠毁了。人类探险家只好乘坐飞船在赤道附近降落,求助于当地形似蜈蚣的土著麦斯克林人。个头小小的、技术落后的麦斯克林人于是踏上了横跨整个星球的长旅,前往极地,为人类回收实验飞船。

  通过这个旅途,作者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高重力星球的种种奇景异事。为了描写这颗奇异的星球,克莱蒙特采用了最“笨拙”的方法:提出高重力的基本设定,再推想在这个设定之下,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的形态会有什么表现。这样一来,种种奇景异事无不合乎科学规律。

  直接描写麦斯克林星球的同时,作者还表现了人类与麦斯克林人的种种冲突。冲突起于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又是因为所处的不同环境造就的。用这种方法,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对这颗重力之星进行了深入描述。直接描写外星,同时通过外星人与人类的不同、从另一方面凸显外星异于地球之处——这种手法为后来的许多科幻作家所借用。

  1971年,克莱蒙特出版了《重力使命》的续集《星光》(starlight)。在《星光》中,克莱蒙特设想了一颗大气中含氧、重力比地球高40倍的星球。这部小说虽然也获得不少嘉许,却始终无法超越前作的地位。

  从上面的作品可以看出,克莱蒙特非常擅于创造离奇的异星生物,以出奇的想象力弥补叙事节奏缓慢的不足。他笔下的外星种族与它们生活的外星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具有自己的个性,它们的种族也具有鲜明的特色,显得真实可信,在作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情节要素。克莱蒙特探讨外星文化的优秀作品还包括《火环》(cyclecof fire,1957)、《接近危急点》(closectoc criticall,1964)、《固氮》(the nitrogenc fix,1980)、《静静的河流》(stillc river,1987)等,这些作品都有不错的反响。

  1996年,克莱蒙特因1954年发表的短篇作品《不同寻常的感官》(uncommonc sense)获得“回顾雨果奖”,1999年,美国科幻与奇幻协会为克莱蒙特颁发了“大师奖”,该奖项是科幻小说作家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其获奖者都是像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这样的响当当的人物。

  在克莱蒙特去世的那年年初,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噪音》(noise)得以面市,给他辉煌的一生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如果我还有机会访问中国,希望能提前几个月得到通知,我至少要花几百个小时学习中文。我知道我的中文不可能学得多么流畅,但我强烈地认为语言能够表达思想。没有一个民族的语言知识,就不可能学习并理解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1994年4月6日,在致《科幻世界》杂志社前社长杨潇女士的信件中,克莱蒙特诚挚地表达了希望来中国做客的愿望。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天永远不可能实现了。2003年10月29日晚,克莱蒙特在睡梦中安详逝去,永远离开了这个他热爱的世界,以及永远拥戴他的读者……

请支持我们,让我们可以支付服务器费用。
使用微信支付打赏


上一页 · 目录下一页


下载 · 书页 · 阅读 ‧ 电子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