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 | 雪球名家带你价值投资(套装共6册) | 阅读 ‧ 电子书库

同步阅读进度,多语言翻译,过滤屏幕蓝光,评论分享,更多完整功能,更好读书体验,试试 阅读 ‧ 电子书库

误读33:大众情人

主要误读: 巴菲特似乎从不买属于“大众情人”的股票。

我方观点: 这要看我们如何定义“大众情人”。其实就“佳人”的品质而言,巴菲特选中的大多是如假包换的“大众情人”。

记得几年前的某一天,当时我们正在筹划为某家证券报编制一个策略型股票指数,一位报社领导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据他说已思考了很久的问题:市场上有那么多的专业机构每天都在深入研究和挖掘值得投资的股票,你们还能有多大的价值发现空间?对于这个让他想了很久的问题,我们倒是很快给出了回答:买入和持有的时间不同。

这个小片段引出了我们本节要讨论的话题:如何去定义“大众情人”?为何通过买入“大众情人”也能积累财富?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毋庸置疑,一个有着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的女人一定是人们理想中的大众情人。接下来的问题是:(1)如果她因偶患小疾或偶遇坎坷而一时显得蓬头垢面、面带憔悴,还算不算大众情人?(2)如果她因生活中的一个小小不慎而导致暂时性毁容,还算不算大众情人?(3)如果仅仅是因为人们观赏的角度不同而被一时看走眼,她还算不算大众情人?(4)如果人们只是因为另有所忙而暂时失去了观赏所有美人的兴致,她又算不算大众情人?

我们用上面的比喻道出了人们在股票市场中几乎每天都会面对的问题:当一家质地原本优良的公司因为遇到了暂时性困难,或者只是因为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被错误地估值,抑或是因为股票市场的又一个熊市降临而使人们暂时离开了股市,公司的质地会因此而发生任何根本性的改变吗?如果你是一个企业价值投资人,答案就应当很简单:不是。

在讨论巴菲特是否从来不买“大众情人”式股票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他已经坚守了数十年的四项投资标准:(1)能被我们所了解。(2)清晰而良好的经济前景。(3)德才兼备的管理人。(4)吸引人的价格。对于第二项和第三项标准,巴菲特都相继给出过较为明确的定义。每当读到这四项投资标准时,我们就仿佛见到一位优雅的男士正在深情款款地向人们描述着自己的择偶标准:纯洁、美丽、贤惠、简朴……那么请问,这些是否符合“大众情人”的标准?

以下是我们从巴菲特历年致股东的信以及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挑选出来的有关他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所使用过的关键词:特许权、过桥收费、消费独占、光彩的历史、美丽的城堡、宽广的护城河、超级明星、令人垂涎三尺的事业、高资本回报、高利润边界、低财务杠杆、小资本、大商誉、低投入、高产出……如果将这一串让人眼花缭乱、心痒难耐的“品质”放在任何一位“佳人”身上,是否能令她符合“大众情人”的标准?

显然,答案应当是不言自明的。那么为何巴菲特会让许多人觉得他从不买“大众情人”式股票呢?我们认为问题就出在人们在“大众情人”定义上的混浊不清和莫衷一是上面。今天,当我们再次面对巴菲特曾经买过的和仍在持有的股票时,除了那些被巴菲特称为“看走眼”的以及1~2家曾濒临死亡、需要起死回生的公司股票外,我们很难找出不符合“大众情人”标准的股票。特别是曾经或仍在被巴菲特长期重仓持有的华盛顿邮报、大都会/ABC、盖可保险、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刀片、富国银行等,按照我们上面给出的定义,它们都理应是如假包换的“大众情人”!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既然买入的大多是“大众情人”,巴菲特又靠什么取得高额回报呢?我们对此的解读是:(1)在这些股票因各种原因而暂时“失宠”或者尽管没有失宠,但是被市场因各种原因而给出错误定价时买入。(2)买入后就长期持有,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买就是为了能尽快卖。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即使在市场监管和投资理念较为成熟的美国股市,又有多少人能对自己心仪并且曾有过充足信心的股票动辄就持有10年、20年、30年呢?而正是这些被巴菲特长期持有的股票,为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被人们容易忽略却又无比神奇的“复利”神话,使他的“财富雪球”越滚越大。

按照不少人的看法,“大众情人”应当是那些正在被大众追逐和热捧的股票。像巴菲特这样聪明的投资人应当尽量避开这些股票,去寻找和挖掘那些已被市场遗弃或者还没被市场发现价值的“冷门”股票。而我们的看法是,这种观点尽管立意不错,但却充满了风险,更不是巴菲特的操作风格。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巴菲特几乎从不去碰那些长期以来相貌普通的股票,更不要说是“形迹丑陋”的。对那些看似不错但还未有足够的数据证明其确为“绝代佳人”的股票,巴菲特也是鲜有染指的(短期套利除外)。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他的早期投资阶段,遵循其导师格雷厄姆的指引,他也曾经买入了不少被市场遗弃的“烟蒂”型股票,但正是由于这样的一段经历,让他很快明白了一个道理:“所谓有‘转机’的公司,最后鲜有成功的案例。所以与其把时间与精力花在购买廉价的烂公司上,还不如以合理的价格投资一些体质好的企业。”(巴菲特1979年致股东的信)

人们也许可以把暂时失宠的股票统称为“冷门”股票,但为了避免出现误导,我们认为需要强调一点:它们至少过去曾经是“大众情人”,或者至少其身上已经具备了能被识别的“大众情人”潜质,只是暂时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而被市场冷落或遗弃而已。也就是说,对一个立足于企业内在价值的投资者来讲,当我们决定去买入一只“冷门”股票时,必须注意的是,除了价格已被大幅向下修正之外,其“质地”必须仍然是优秀或良好的,至少没有出现根本性的改变。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挑选市场上各式各样的“大众情人”,其数量能构成“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就已经足矣(巴菲特一生曾经买过的股票不过也就数十只,同时持有的重仓股更从未超过八只),千万不要因为太过“花心”或为了所谓的“分散风险”再弄出个“粉黛三千”来。那样的话,不仅你的选择标准会大幅度降低,而且当你有如此多的“佳人”时,你将“永远不清楚她们每一个人都正在干什么”(巴菲特语)。

本节要点:

(1)巴菲特从不买“大众情人”式股票的观点只在“价格”层面上有可能成立,在“品质”层面上则恐怕不能成立。

(2)投资取得成功,不仅在于你是否买入了“大众情人”,还在于你是否能与其“长相厮守”,如果是“一夜情”式的拥有,即使是绝代佳人,你最终也不会赚到大钱。

(3)投资切不可太过“花心”,拥有过多的“情人”,这样做即使没有加大你的投资风险,也会拉低你的投资回报。

请支持我们,让我们可以支付服务器费用。
使用微信支付打赏


上一页 · 目录下一页


下载 · 书页 · 阅读 ‧ 电子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