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 | 雪球名家带你价值投资(套装共6册) | 阅读 ‧ 电子书库

同步阅读进度,多语言翻译,过滤屏幕蓝光,评论分享,更多完整功能,更好读书体验,试试 阅读 ‧ 电子书库

误读60:内部记分卡

主要误读: 内部记分卡在巴菲特投资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其知名度不相匹配。

我方观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内部记分卡就没有今天的巴菲特。

生活中,当我们的某些行为被自己的家人、朋友或同事误解时,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问心无愧”。这说明大多数人都有一张进行自我评估的内部记分卡。这张内部记分卡让我们在看待和处理各类事物时,能够按照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去做。反过来,如果没有自己的主见,事事都要看他人的眼色行事,是非常可悲的。

生活如此,投资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在生活中人们大多已经建立起了“内部记分卡”并自然地据此行事。投资中的人们却并不总是如此,他们对自己的成败得失的判断通常基于“外部记分卡”,如外界的评价、他人的投资回报以及股价短期的涨跌水平等。人们在投资中经常表现出的轻率、盲从、犹豫、困惑、焦虑以及多变等,也大多源自于此。

内部记分卡对投资成功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当人们仰慕巴菲特的投资传奇时,关注的大多是他的投资哲学、逻辑、理念、方法、策略和准则等。这些当然都很重要,只是内部记分卡,作为辅助巴菲特成功走到今天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却往往被忽略掉了。

关于内部记分卡,巴菲特是这样为我们定义的:“人们行事的一大问题在于,他们是拥有内部记分卡还是外部记分卡。如果内部记分卡能令你感到满意,它将非常有用。我想说的是:‘听着,你想做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却让大家认为你是世界上最差劲的人。或者,你想做世界上最差劲的人,但却让大家认为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这两者之间,你想做何选择?’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无视你的成果,那么,你是想被当作世间最伟大,但实际上投资记录却是全世界最糟糕的投资者,还是愿意被当作全世界最无能,而实际上却是最优秀的投资者?我认为,这取决于人们年幼时父母的关注重点。如果父母忽视或抹杀你真实的行为,重视的是全世界怎么看你,那么,你最终将会使用外部记分卡。而我的父亲,他是百分之百的内部记分卡使用者。” [1]

尽管在今天,巴菲特被公认为过去100年来全球最伟大的投资者。但不要忘记,人们只是在最近这十几年才开始给予他这项荣誉的。而在这之前,巴菲特一直饱受着人们的质疑、否定甚至嘲讽。即使是这最近的十几年,人们还是没有停止对他的猜疑。姑且不说科网股泡沫中对他铺天盖地的攻击,就是在最近的金融海啸期间,关于巴菲特“不行了”的言论也是常常见诸报端。试想,如果没有内部记分卡的支撑,巴菲特怎能在飞短流长中成功地走到今天?

既然是“记分”卡,那么它的主要作用就应当是用来做行为基准的。这一行为基准,比我们在本书“标尺”一节中讨论过的内容还要宽广和深入许多。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作出讨论。

首先,内部记分卡包含着科学、理性的目标回报基准。这一项基准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业绩评估结果,更影响着人们的投资行为模式。一个将股票投资回报预期定在年复合增长率15%的投资者,与一个将投资回报预期定在30%或者更高的人,很难有相同的行为模式。那些长久以来总是在股票市场频繁进出的投资者,其行为偏好的背后,是因为他们相信通过 “勤奋而聪明” 的买与卖,完全可以获取远高于企业经营性收益的投资回报。然而,巴菲特却把自己的投资回报预期设定在15%这个水平上,并相信这一水平的复利效应足以让他实现年轻时的财富梦想。基于这样一个内部记分卡来进行投资操作,不但给他带来了平和的心态,也让他把市场绝大多数的投资者远远甩在了后面。

其次,内部记分卡包含着科学、理性的评估对象基准。通过长期的观察,巴菲特发现股票市场中一直存在着三个主要矛盾:(1)企业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的矛盾。(2)多数人的看法与少数人的观点的矛盾。(3)长期投资绩效与短期业绩表现的矛盾。基于对这三大矛盾的充分认识,巴菲特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投资评估对象基准。

既然股票价格不总是与其内在价值相一致而又总是围绕着内在价值波动,一个企业投资者就应当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企业的内在价值发展趋势而不是股票的短期价格变化上;既然由于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心理素质以及游戏规则的影响而使得真理往往掌握在市场少数人手里,那么要想取得持久的成功,就不能总是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起;既然短暂的辉煌并不代表最终的成功,那么对短期投资表现的淡漠和对长期投资表现的关注,就是一个自然的逻辑选择。

最后,内部记分卡也包括一个科学、理性的时间基准。在巴菲特眼中,股票更像是一艘驶向彼岸的航船,而不是冲浪的舢板;股票投资就像一场财富人生的马拉松比赛,而非短跑竞逐。因此,巴菲特在规划自己的投资目标时,通常以5~10年为一个周期,而不是像市场上的大多人那样,以年、季、月甚至是周来规划自己的投资。

在本书的相关章节,我们借用“龟兔赛跑”的故事来提醒投资者,对于看起来巴菲特已经失败的行动,不要总是那样快地给出结论。因为,巴菲特本人采取行动的着眼点大多是“5~10年后我在哪里”,而我们的思维习惯却大多是“1年后我在哪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规划周期。用短期的表现去评价一个基于长期规划的行动,龟兔赛跑的情景就将一再上演。

真正的投资大师,都会有一张内部记分卡。无论是格雷厄姆的“总是做一些显而易见的事,你就赚不到钱”,或是费雪的“跟在别人背后,事后往往证明是错的”,还是芒格的“逆向,一直逆向”,抑或是巴菲特的“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讲的都是一个道理:选择性逆向操作。而这正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必要前提。试想,如果行为轨迹都是逆向的,那么用于评估行为轨迹的“记分卡”怎么可能不是“内部”的呢?

本节要点:

(1)生活中的人们大多都有一张承载个人价值观的内部记分卡,投资中的人们则大多缺乏这样一张内部记分卡。

(2)凡是投资大师,都有自己的内部记分卡。

(3)投资者要想在股票市场中取得持久的成功,应当尽快建立一张属于自己的内部记分卡。

[1] ㊀ 摘自 《滚雪球》。

请支持我们,让我们可以支付服务器费用。
使用微信支付打赏


上一页 · 目录下一页


下载 · 书页 · 阅读 ‧ 电子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