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阅读进度,多语言翻译,过滤屏幕蓝光,评论分享,更多完整功能,更好读书体验,试试 阅读 ‧ 电子书库
第十三章 軍閥割據
年輕時我注意到文官總比武官高些。朝廷命官紅纓帽的頂子分幾種不同的顏色。階級最高的是紅頂子,其次是粉紅的,再其次是深藍的,翠藍的和白色的,最後是金黃的也就是最低的一級。我常常看到戴粉紅頂子的武官向階級比較低的藍頂子文官叩頭,心裡覺得很奇怪。據說歷朝皇帝深恐武官擅權跋扈,所以特意讓文官控制武官。歷史告訴我們,國家一旦受軍閥控制,必定要形成割據的局面。晚唐的歷史就是最好的教訓,俗語說:「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因此大家都瞧不起軍人。記得鄰村有一位品行不端的人去當兵,在他告假返鄉時,大家把他看做瘟神似的,都遠遠地避開他。我們有個牢不可破的觀念,認為當兵的都是壞人。可鄙可怕而且可憎。
在另一方面,國家的武力如果一蹶不振,碰到外來侵略就毫無能力抵抗了。宋朝亡於蒙古人,明朝亡於滿洲韃靼,情形就是如此。前臨深淵,後是魔鬼,我們究將何去何從?
最要緊的是救中國——北方由陸路來的和東南由海道來的強敵都得應付。那末,怎麼辦?趕快建立一支裝備現代武器的現代化軍隊吧!士兵必須訓練有素,而且精忠報國。我們怎麼可以瞧不起軍人呢?他們是保衛國土的英雄,是中國的救星,有了他們,中國才可以免受西方列強的分割。鄙視他們,千萬不可以——我們必須提高軍人的地位,尊敬他們,甚至崇拜他們。不然誰又肯當兵?
大家的心理開始轉變了。窮則變,變則通:我們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裝備外國武器,穿著新式製服,而且還有軍樂隊。我見過這樣的一隊現代軍隊的行軍陣容,洋鼓洋號前導,精神飽滿,步伐整齊,令人肅然起敬。我看得出神,恍惚自己已經成人長大,正在行列中邁步前進——向勝利進軍,我站在靜靜圍觀的群眾中,心裡喜不自勝。這是我首次看到現代的軍隊。是的,我們必須尊敬士兵和軍官。從此以後,只有好男才配當兵。我們必須依賴他們恢復中國過去的光榮。從前的舊式軍隊中,士兵穿著馬甲,佩著弓箭,或者背著歐洲國家廢棄不用賣給中國的舊槍。與今天的現代軍隊比起來真是差得太遠了!
我在杭州浙江高等學堂讀書時,一位高等學堂的老學生剛從日本士官學校回來探望師友。他穿著嶄新的軍服,腰旁佩著長劍,劍鞘閃閃發光。這就是中國軍隊的未來將領,我們無不懷著敬欽的心情熱烈地歡迎他。
許多這樣的未來將領正從日本回國,受命組織新軍。幾年之內新軍部隊漸次建立,駐在國內各軍略要地。中國已經武裝起來保衛她自己了。
不久辛亥革命爆發,革命軍的訓練也許不及政府軍那樣精良,但是革命的將領和士兵卻充滿著愛國熱情,隨時準備為國犧牲。革命號角一響,政府新軍相繼向孫中山先生投誠。短短幾個月之內,統治了中國幾百年的滿清帝室就像秋風掃落葉般消逝了。全國人民歡欣鼓舞,中國已經獲得新生,前途光明燦爛。滿清政府訓練新軍,結果自速滅亡,讓他們去自怨自艾吧!讓我們為這些受過現代訓練的將領的優越表現歡呼!
但是勝利的狂歡不久就成為過去。慶祝的燭光終於化為黑煙而熄滅。新軍將領們對滿清反目無情,對革命更無所愛。他們已經嚐到權勢的滋味,絕不肯輕易放棄;而且食髓知味,渴望攫取更大更高的權勢,結果你搶我奪,自相殘殺起來。
孫中山先生已經在民國元年即一九一二年回國。革命軍和滿清政府談判結果。宣統皇帝決定退位,民國接著成立。革命軍同意讓小溥儀仍舊住在紫禁城裡。革命人士準備草擬憲法,成立參議會,選舉總統,不久臨時參議會選舉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中山先生不久辭職,讓位給袁世凱。後來新選的國會選舉袁世凱為總統,不過,那多少是威脅利誘的結果。於是政權又再度落到反動分子的手裡去了。袁世凱原來是清朝的官吏,負責訓練新軍,他一度失寵於清廷。革命爆發後被召回北京。
孫先生認為他對國家所能提供的貢獻,最重要的還是建築鐵路,因此他甘願主持國有鐵道而讓袁世凱統治國家。但是孫先生不久就覺醒了。
袁世凱上台時,他很清楚他的實力在於他所控制的軍隊。他把國會看做一個惹人討厭卻又無可避免的東西,不過他想,只要他能夠控制軍隊,國會除了給他一點小麻煩外,絕對奈何他不得。這位國家的新元首在強大的軍隊支持之下,竟然篡竊了許多並不屬於總統的權力。他隨時威脅恐嚇異己,甚至不惜採取卑鄙的暗殺手段。在政治上,他很懂得「分而治之」的那一套。竭力在中山先生的國民黨內部製造摩擦。他更進一步鼓勵成立許多小政黨,企圖削弱國民黨的勢力。
他接著採取步驟來削除國民黨的武力。他首先暗殺國民黨的政治領袖宋教仁,接著下令解除南方各省所有國民黨將領督軍職務,企圖激起各省的反抗,然後加以武力掃蕩。孫中山先生想發動二次革命而沒有成功。這時候袁世凱差不多已經以武力控制全國,於是藉口這次「叛變」,預備取消國會中國民黨籍議員的資格。南方被他鎮壓住以後,他的野心愈來愈大;亟欲攫取更大的權力和尊榮。民國四年(一九一五年)他正預備自立為皇帝時,各省紛紛通電反對,因此被逼放棄皇帝夢,旋即憂傷而死。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建立根據地,希望在那裡成立一支軍隊的核心,發動新革命而推翻軍閥,不料在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反被廣州軍閥陳炯明所推翻。不過翌年孫先生終於在廣州成立新政府,國民革命運動聲勢得以重振。但這僅是一個開端。自從野心勃勃而不擇手段的袁世凱死了以後,中國一直四分五裂,各省之間內戰頻仍,政局擾攘達十二年之久,直到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年)蔣總司令北伐成功,國家才重歸統一。
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十六年來中國一直掌握在軍閥手裡。內戰一次接著一次發生。這些內戰多半還是外國勢力慫恿和支持的。內戰的結果,國力損耗,民生凋敝,並且為日本侵略鋪了路。革命前途似乎黑暗一片。內戰中獲勝的軍閥趾高氣揚,野心愈來愈大,不斷爭取更大的權力。被擊敗的軍閥則夾起尾巴躲在天津和上海的租界裡待機再起,機會一來就重啟戰釁,使人民又增加一場災禍。
一度被鄙視,後來受尊重的軍人,現在又再度被人鄙視了。
请支持我们,让我们可以支付服务器费用。
使用微信支付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