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睁眼看世界的潮人们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

谢晋导演在20世纪90年代拍过一部叫《鸦片战争》的电影,纪念鸦片战争155周年。电影末尾,林则徐充军伊犁。实际上朝廷几年之后就把他召了回来,林则徐后历任山西布政使、河南巡抚,最后死于剿灭太平军途中。林则徐被认为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广东设立译馆,组织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为了对抗西方战舰,林则徐提议建设新式海军。可惜这些都没有付诸实践。

林则徐去世时,咸丰皇帝刚刚继位,咸丰帝很看重他,对于他的离世无比悲痛,亲题挽联,把他比作诸葛亮,谥号文忠。影片中林则徐被充军时,亲朋好友去送行,路遇力主同英国人签约的琦善。琦善因为同英军签约,被当成卖国贼,也被充军。林则徐上前跟琦善打招呼,琦善见到林则徐就放声大哭,说你看你充军落一个民族英雄,你看我弄一个汉奸的名声,我哪儿说理去,都是为皇帝尽忠啊。林则徐就安慰他,说我这一去就再没有机会见到皇上了(他后来做地方官确实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皇上),但因为你是宗室,你还有见皇上的机会。如果你再次见到皇上的话,林则徐说着就从自己车上抱出一个地球仪,交给琦善,说麻烦你把这个交给皇上,告诉皇上当今世界群雄并立,不能再做天朝上国的迷梦了。林则徐认识到中国当时在很多地方已经落后了,他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在鸦片战争不久后的1865年,西方铁路之父麦克唐纳·斯蒂芬在金碧辉煌的皇宫琉璃瓦下,向龙椅上的同治小皇帝提出了一个发展中国铁路的宏伟计划:以扬子江流域的华中商业中心——汉口为出发点,修建一条东通上海,西至四川、云南等省,直达印度的铁路。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斯蒂芬特意在宣武门建造了一条一里长的小铁路,试验了一列火车。当这个怪物拉响汽笛时,京华震动。皇帝龙颜大怒,因火车震动了山川鬼神,不利于庙堂社稷,深感不安,没收了“怪龙”。斯蒂芬失望地离开了中国,临行前,斯蒂芬感慨,中国的火车时代尚未到来。中国从自我沉睡的美梦中醒来,终非易事。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墙里不香墙外香

林则徐编的书,给了他的朋友魏源,魏源根据《四洲志》编写出《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翔实的专著。魏源写了这本书,在中国基本上无人问津。为什么没什么人看?科举不考。高考不考历史,谁还学它?据说十年也没卖多少本,但被日本人拿回去之后,翻译成日文,一年就卖了6000册,一定程度上为明治维新奠定了思想基础,《海国图志》可谓蜚声东邻。

《海国图志》内容非常庞杂,有点百科全书的意思。从政治到经济、地理、情报、军事、天文都有涵盖。对于鸦片战争,魏源从议守、议战、论款三方面,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战败之后所应该采取的防患于未然的措施,论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对策,并且对严禁鸦片、广开贸易、大办工厂等问题,提出了自己崭新的见解。

书中有一部分是世界地图及各国地图,这是对“中国是天下的中心”这一陈腐观念的突破。该书还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政治制度、物产矿藏、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中西历法、中西纪年对照通表。情报、船、炮、枪、水雷等武器的制造图样、西洋技艺、望远镜做法资料、用炮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等,此书也有所涉猎。

阅读 ‧ 电子书库

睁眼看世界


该书还系统地介绍了地球形状及其运行规律,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魏源通过整理资料,认识到西方非但不野蛮,而且有更先进的文明。魏源在《海国图志》里非常自觉地倡导具有近代因素的思想观念,大胆地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命题,明确界定“夷之长技”有三个方面:“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还认为诸如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火轮机、自来火、自转碓、千金秤之类“凡有益于民用者”都应当学习引进。

观念改变最重要

最初士大夫阶级看到的洋人的长技,只是洋人的技术,而且还只是军事技术,他们对洋人的认识还是很皮毛的。所以要学洋人的火器,洋人的造船,你得知道那船不是作坊里造出来的,随便找一个铁架子焊一个大炮,不可能,得在有大机器的工厂里面才可以做出来。另外,这些主张还得付诸实践。

姚莹是台湾兵备道〔27〕,在鸦片战争当中抗击英国,写过一本《康阅读 ‧ 电子书库纪行》。姚莹对西南形势进行了全面考察,《康阅读 ‧ 电子书库纪行》对于加强西南边防作用甚大。

徐继畲是福建巡抚,因为在《瀛环志略》中说外国的东西不错,而且尤赞外国制度,所以被弹劾罢官。徐继畲盛赞华盛顿,认为他造反比陈胜吴广都牛,割据比曹操刘备都厉害,但是他不当皇上,不传子孙。非常像咱们中国的尧舜,尧舜搞禅让。华盛顿治理国家,推崇谦让,致力于培养良好的传统,而不崇尚暴力征服,这跟许多国家截然不同。徐继畲说自己曾看过华盛顿的画像,其气度坚毅,相貌雄伟,超凡脱俗,不能不说是一位人中俊杰!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国家,幅员广大,既不分封王侯,也不搞权力世袭,公权交由公众来执掌,开创了古今未曾有过的先例,真是个奇迹!西方的历史人物,实在不能不推华盛顿为第一!

徐继畲热情地歌颂了一番华盛顿,朝廷就有人弹劾,他说我们大清制度不好,说我们儿子传孙子,徐继畲就惨了,可见那时候保守势力是非常强大的。中国天朝上国的观念、闭关锁国的政策没有改变,可谓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最早涉及制度革新的是《资政新篇》,这本书具有资本主义性质。1859年由“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玕提出。他原来是拜上帝会骨干,到外地传教,朝廷通缉他,他就躲到了香港,香港当时已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洪仁玕见过一点资本主义的皮毛,回来以后写了一本《资政新篇》。

对于《资政新篇》,学者潘旭澜先生曾指出:这并不是洪秀全主动“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产物,而是出于压服诸将领的现实需要。从书中罗列一些外国人名字,称“与弟相善”,以自我炫耀,尤能说明这一点。洪秀全看过后批准刻印,直接原因是为洪仁玕树立威信,并表示自己善于擢拔能人之英明。

还有一个深层原因是,奏章开头及贯串全文的“权归于一”、“强本弱末”,即希望“天王”高度集权,他防止各地将领叛乱的办法,很合洪秀全的胃口。尽管如此,洪秀全却在几处作眉批明确表示不同意,同时仅仅将这个“以广圣闻”的奏章批准印发给将官做参阅资料而已。所以,包括李秀成在内的高级将领都对《资政新篇》不屑一顾。更值得注意的是,在1862年,洪秀全重新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这个具有根本性的政策文件,将作为参阅资料的《资政新篇》加以否定,至少是取消了。

注 释

〔1〕 工业革命于18世纪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资本主义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它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亟待打开亚、非、拉落后国家的大门,把整个世界纳入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体系。

〔2〕 越南古称,安南一词,最初作为地区名出现于中国载籍,是唐代初叶的事。

〔3〕 明清以来的中外贸易,中国规定以货易货,中国金银不准流出去,只准西洋的银两流进来做交易。

〔4〕 绿营兵主要由招募的汉人组成,因用绿色旗而名绿旗兵,以营为主要基层编制,也称绿营兵。绿营兵除在京师五城戍卫以外,绝大部分分驻全国各省。提督为各省绿营的最高武官。

〔5〕 明朝崇祯年间,加派的赋税名,辽饷、剿饷、练饷,合称三饷。

〔6〕 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防范日本的需要,和经济上重商主义的考量,杜绝贵金属外流,在对外贸易上除允许部分国家或部族通过“朝贡”的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永乐以后,随着中国海防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禁令渐弛。后随抗倭状况禁令时紧时松,开放海禁后,为资本主义的萌芽提供了条件。

〔7〕 英国东印度公司操纵着中国的对外贸易。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工业资产阶级越来越不满由东印度公司操纵的垄断性贸易,他们想直接参与对东方的贸易,1833年,议会又通过法案,取消该公司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

〔8〕 从17世纪末叶到19世纪中叶,印度、东印度群岛同中国之间的贸易叫港脚贸易,这些商人叫港脚商,其中主要是经过东印度公司特许的从事贸易的私商。

〔9〕 募兵制也就是雇佣兵役制度。招募者与应募者是雇佣关系,从宋代开始,应募的多是些地痞无赖,无组织纪律性。

〔10〕 战列舰,又称为战斗舰、主力舰、战舰,是一种以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力与厚重装甲的防护力为主要诉求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

〔11〕 墨西哥从1823年自铸银元,成色重量皆仿本洋,因镌有鹰徽,俗称鹰洋。鸦片战争后,鹰洋大量流入中国,在南方、中部各省几乎成为主要货币。据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户部调查统计,当时流通的外国银元约有11亿枚,其中1/3是墨西哥鹰洋。

〔12〕 十三行是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它是清廷实行严格管理外贸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防止中外商民自由交往,由封建官府势力“招商承充”并加以扶植,成为对外贸易的代理人,具有官商的社会身份,也是清代重要的商人资本集团。十三行作为清代官设的对外贸易特许商,代海关征收进出口洋船各项税饷,并代官府管理外商和执行外事任务。

〔13〕 治外法权是指免除本地法律司法权的情形,一般是互相给予。

〔14〕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

〔15〕 礼仪之争是在天主教向中国传播时,围绕对孔子和祖先的崇拜、对天的祭祀、关于天主的名称及内涵问题发生的争论。这一事件几乎危及天主教在中国的存在。

〔16〕 引自《中国人史纲》,柏杨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17〕 咸丰上任后,查处了一批在鸦片战争中主和的官员。叶名琛之前,咸丰起用的两广总督徐广缙也是个不愿与外敌妥协之人。

〔18〕 “马神甫事件”,是指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违法进入中国内地活动,于1856年2月在广西西林县被处死一案。

〔19〕 保正是宋朝开始设置的意在加强民间统治的官职。500户设一保正,掌管户口治安、训练壮勇等事。

〔20〕 潘旭澜(1932-2006),汉族,福建南安人,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其所著《太平杂说》在史学界影响很大,是一部不多见的优秀作品。

〔21〕 参阅潘旭澜《色情、贪腐与杀戮:揭开洪秀全的历史真面目》,原载于《炎黄春秋》2005年第2期。

〔22〕 参阅《追寻历史的真相》,张秀枫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

〔23〕 据潘旭澜《色情、贪腐与杀戮:揭开洪秀全的历史真面目》,原载于《炎黄春秋》2005年第2期。

〔24〕 引自英国人富礼赐所著《天京游记》。原载于《华北先驱周报》,简又文译,1935年收入《太平天国杂记》第一辑。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富礼赐以英国翻译官身份访问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后以其见闻写成此书。

〔25〕 团练是中国地方武装的一种,是在正规军之外就地选取丁壮、加以训练的地主武装组织。

〔26〕 名教,一般指以正名分、定尊卑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和道德规范。

〔27〕 兵备道是明朝设置的整饬兵备的官职,置于各省重要地区,清代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