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间日记,抓住“时间窃贼”

我们对时间的主观感知常常与客观实际相去甚远,因此,有意识地记录自己每天的行程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每天事无巨细地记录所有细节也是没有意义的。请大家随意找出几个工作日来,详细地记录自己是怎样度过的。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有了这些实际依据,你就可以避开主观的影响,客观地分析自己分配时间的惯用方式,找出其中的缺漏。

记录的内容越详尽越好,尽量不要遗漏任何一个不起眼的细节。

在开始记录之前,你首先需要准备一大张白纸,并且由上至下画出纸的中线。

在左边一栏中,你需要记下自己干过的每一件事,在右栏中则填入相应的起始时间与结束时间。

不要忘记,即使是休息或是无所事事的时间也要详细记录在案。

因为这份记录越详尽,你能够从中分析出来的结果越真实。

你会发现,在记录的过程中,你逐渐倾向于用大块的时间来处理同一件事情,其原因或许非常简单,只是为了避免反复记录各种不同的任务。

这种抽出整块时间处理同一事务的做法,恰恰是科学统筹工作的核心

如果我们总是允许自己被电话和电子邮件等琐事打断,整体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受影响,不知不觉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而如果你能够将全部工作划分成几大类,用固定的时间来处理每一类任务,那么用于每种工作的准备时间和在不同工作之间切换的时间就会減少许多,整个人的注意力可以更好地集中在同一类任务上。

如果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给自己的时间记录加上第三栏,用來记录自己选择某个特定时间来处理某件事情的具体原因。

你会发现,当你必须向自己说明原因的时候,你会突然改变态度,对很多事情轻重缓急产生不同的看法。

记录完毕,下一个步骤是分析其中的数据。请你筛选出其中的同类工作内容,然后计算一下你用在每类工作上的时间。

仔细分析一下最终得出的结果,看看有没有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

在整个分析的过程中,提纲挈领的问题是:

我的时间分配究竞是否符合自己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如果不符,我需要怎样改正?

回答了这些问题以后,下一步我们要开始“捉贼”了!

“时间小偷”、“时间窃贼”、“时间掠夺者”……随便怎么称呼它都可以,这种无形的贼,不偷钱,不愉车,从表面上看,我们从不会因为它而失去什么,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确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捣乱,尤其是偷走了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与工作时间。

要说这些“时间窃贼”究竟是什么,我们只能举一些笼统的例子:不期而至的客人、没用的信件、数不清的电子邮件、混乱的环境、不现实的计划,冗长的会议、电话闲谈……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能列出一张长得吓人的清单,现在,有了一份详尽的日程记录,我们就能抓住自己的“时间窃贼”,然后将它们彻底赶出自己的生活。

等到你为这些闲杂事务留出了必要的时间以后,即使其中有些事务确实不能不处理,我们也能将它们对重要事务造成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经过几天的详细记录和分析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对时间更加敏感了。

在处理任何事物的时候,你都会更加淸楚地感知到自己为之消耗的时间长短,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具体目标來安排日程了。

对于整体读书的学生来说,这种记时间笔记的方法也是十分有益的。

你会发现,即使自己一整天都待在家里,來自周围环境的干扰仍是源源不断的。有了一份详尽的时间笔记,你就可以在一天的学习结束以后,从另一个角度來观察一下自己的这一天。

刚开始的时候,分析的结果或许会让你感到无比失望,你发现自己真正高效学习的时间简直少之又少,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偷走了你的学习时间呢?

仔细研究一下这一天的记录,你就能找到答案。

不可否认,时间记录在刚开始的时候难免会成为另一种干扰因素,但是从长远來看,这项工作绝对是值得的。因为只要抓住了自己的“时间窃贼”,我们就能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到学习和工作上,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