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系统复习法打造超级记忆

没有什么比辛辛苦苦学了半天却发现自己一无所获更让人沮丧的了。

可是,大多数人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向狗熊掰苞米一样,学了新的就把原来的抛到九霄云外了。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久而久之,不仅学习的动力大不如前,精神状态也会一落千丈,学习新知识时无法集中注意力,谈不上什么学习乐趣了。

因此,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绝对不能忽略复习的重要性,要把同样分量的精力投入到科学的复习中,只有这样,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才会有安全感,才能踏踏实实地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说到复习,不得不提记忆的三大类型:超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

前文我们已经了解了第一重信息过滤机制

可是,究竟怎样才能突破第二重过滤机制,进一步深化短时记忆,使知识能够长期留在大脑中呢?

在第一个步骤,电脉冲经过处理,变成了有物质基础的短时记忆。

但如果我们没有趁热打铁,在恰当的时候将其转化成长期记忆,这些信息同样会慢慢淡出我们的记忆,让我们在学习的慢慢长路上空手而归,因此记忆历久弥新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些短时存在的RNA基质蛋白,它是将信息永久储存在大脑中的化学基础。

大脑能否生成RNA基质蛋白,关键在于信息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否足够深刻,读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人脑最本能的原理是保全性命,我们也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本能地学习各种各样的生活技巧,识别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危险。

举个例子,如果你小时候曾经被滚烫的铁锅烫伤了手指,那么这次事故就会给你留下极深的印象,不管多大你都能够回忆起当初疼痛和恐惧的感觉。这是不需要使劲儿回想也能够记住的信息。

没有哪个小孩会为了记住这个教训,傻乎乎地故意把手再次伸到热锅里,我们之前讲过的肯尼迪遇刺和“9.11”恐怖袭击事件的例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怎样才能加深印象呢?

秘诀在于科学运用自己的五大感官,可是,不管我们是哪个专业的学生,现代知识体系都极端复杂,无法通过调动感官的方式处理所有信息。

因此,科学的复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学会了复习,我们才能有效避免RNA基质蛋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分解,使知识转化成永久性蛋白,长期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之中。

在开始学习具体的复习方法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项关于记忆模式的研究成果,进一步阐明学习流程与知识储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