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有时候中暑的症状很像感胃,也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水和头痛。许多人在夏天打高尔夫球,常常在打完球后一、两天就出现感冒的症状,我们戏称是“高尔夫球症候群”。这些人在打完球之后,进入温度调得很低的空调休憩区,环境冷热的迅速变化,导致心脏的热散不出去,结果中暑,伤害了心脏。在夏天运动之后喝冰水也会造成类似的伤害。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图38 运动后身体和心脏都呈现高温,经过逐渐冷却之后,身体和心脏都慢慢回到正常的温度。
当身体运动之后,心脏由于高负荷而需要不断地散热,因此,身体会透过大量的流汗把热量排出去。当过热的心脏温度降低回到常态之后,流汗才会慢慢停止。在这个过程中身体有一个自动控制的体系,可以从各个部位感知热是不是散了,也就是感知身体是不是变凉了。此时如果喝几口冰饮料,或进入低温的冷气房,或用冷水冲洗体表的皮肤,会在口腔或皮肤瞬间造成强烈的冰凉感,这种冰凉感会很快传到大脑,使大脑产生身体已经变凉的判断,随即停止散热的工作。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满头大汗时喝了冰水,汗很快就止了,就是这个道理。
图39 运动后心脏呈现过热的状态,需要不断地散热。这时如果喝冰镇饮料,会使身体局部呈现低温的状态,造成大脑错误的判断,以为身体已经变凉了,因而,终止了心脏的散热工作,使心脏因过热而造成损伤。
但是这些冰凉感来自口腔和皮肤,心脏周围仍处于高热之中。也就是大脑被口腔和皮肤的冰凉感误导了,以为全身都凉了,因而终止了散热的程序。实际上这时心脏仍处于高温之中,心脏表面的肌肉很可能会由于过热而造成了损害,形成了心肌炎,严重时会立即晕倒,轻则出现中暑的症状。
传统上中国人认为冰水对健康是很不好的,特别是在运动过后全身发热时,如果喝了冰水很容易造成心脏的伤害。心脏的受损必定使其功能受到影响,造成血液循环以及全身各个组织的机能和新陈代谢变差,自然形成了肥胖。
有一次我把这种观点和一位美国朋友分享,他的反应让我极为惊讶,他认为冰水的热量很低,不可能会让身体发胖。他的想法代表了西医的普遍概念,从化学的观点,把人体当成一个单纯的机体,吃进去多少热量的食物,扣除了身体的消耗,剩下来就是多余的热量,也就成了肥胖的来源。
中医把身休当成一个有生命的机休,具备高智能的自动控制休系。冰水进入身体之后,中医的想法就不会像西医那么单纯,除了化学的因素之外,还必须从物理学和自动控制学来思考。
肥胖已经成为美国医学和社会上的大问题,去过美国的人都知道,大多数的美国人,整天喝的都是冰箱里的饮料,就算运动后满头大汗,也一样拿起冰水大口大口地灌。很可能他们喝冰水的习惯才是肥胖的真正原因。
十九世纪是化学的时代,二十世纪是物理学的时代,我想二十一世纪应该是系统学的时代了。也许等哪一天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检测指针“比重”,进入体检的项目时,医学体系才算真正进入物理学的时代。等到西方医学开始思考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时,建构人体的完整系统模型,才算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
实例
一个朋友才三十四岁,就得了心肌梗塞,我和他一起回忆从小到大的病史,找到了一个可能的病因。他在高中时很喜欢打网球,有一次打了网球之后,在很热的情形下喝了一罐冰饮料,才喝两口就当场晕倒送医急救。从那次晕倒之后的第二年开始,每到夏天旱晨他都很不容易起床,而且起床之后都很累,总有愈睡愈累的感觉。这些是身体修复曾经受损心脏的症状。很可能那杯冰饮料,是他后来得了心肌梗塞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