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现代医学有生理学和心理学之分,生理学又分成许多学科,如内科、外科、心脏科、肠胃科、泌尿科……医生之中也有生理医生和心理医生之分。生理医生又分成内科医生、外科医生等等,各科只管本科的疾病,称为专科医师。例如,心脏科医生不管肠胃科的疾病。
中医理论不但生理方面不分科,心理和生理也是一体的,是互相影响而且不能分科的。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这是中医对于五种主要情绪和五脏之间关系的陈述。也就是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而怒伤肝,肝伤了人更容易怒。多数情绪都很容易进入这种恶性循环圈。
开始时可能偶尔发怒,随着“怒伤肝”肝火愈伤愈旺后,发怒的频率愈来愈高,本来一星期一次,慢慢的进展到两三天一次,最终演变成每天发怒,甚至经常处于怒气充盈的状态。这样的人是无时无刻不在“伤肝”,这时得肝癌的机会就很大了。实际上怒和急都会伤肝,得肝癌的人不是很容易发怒,就是性子很急。
脾主思,思的情绪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牛角尖,而且还时时记挂着不愉快的事。开始时只是略有这种倾向,偶尔钻牛角尖、生闷气。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愈来愈严重。最终发展成天天甚至时时都在钻牛角尖、生闷气,这时就有很高的机会演变成胃癌。
每一种情绪都会发展成这种恶性循环圈,而形成一个人强烈的情绪特征,俗称为习性。大多数重病症患者,都有很重的特定习性,就算找到了正确的生理调养方法,也只能略为提升人体的能量,其功效难以和特定习性所造成的伤害相抗衡。情绪所造成内脏的伤害,在相当长的时间,身体并不会有不适的感觉,只在气色或外观上有些微的变化。情绪上的变化,由于是渐进式的,自己和周围的人不太容易发现。现有的健康检查手段,并不检查这种性格上的问题。情绪所造成的生理伤害,通常都必须到非常严重时才会被检查出来。
身体在很长的时间里,不断在调养和情绪伤害所形成的拉锯战中度过,除非患者改变了习性,减少生气的频率,否则再好的调养手段都注定失败。几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是如此,患者必定在生活中执著于某种特定的习性,不断地在身体同一个脏腑造成伤害而不自知。
一个朋友婚姻不幸福,她全心爱着丈夫,到了完全没有自我的程度。丈夫却始终外遇不断,她仍然全心地爱着丈夫。当她谈到这里,我脑中浮现出“这个人大概得了子宫方面的疾病”,但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只是问她得了什么病?她说得了癌症,我立刻又问她,是不是子宫癌,果然猜对了。从性格推断疾病,大多数都很准确。
长期观察各种慢性病患者,发现几乎每一种病人都有一定的性格倾向。可以说“什么样的性格生什么样的病”。在这个例子里,一个完全忽略了自我的人,最可能得的重病是大肠癌和子宫癌。她最大的愤怒来源是她的性伴侣,生病的部位就会在和性有关的生殖器官上。因此,我排除大肠癌直接推断到子宫癌。
佛经里说:这个世界由心所造。这句话用在慢性病上确实如此,大多数的慢性病都和情绪有密切的关系,都是自己的心创造出来的。
生气的机制——生气是许多人创造疾病的另一种方式
从中医的概念,人体的各种情绪都是从心所发出,怒气也不例外(图42)。怒气产生的负能量会从“心”经由相克的途径,往其他脏腑发展。“心属火.肺属金,火克金”。怒气的负能量会从心转到肺,如果停留在肺,将会造成严重的肺积水,很容易致命。在重症病房里,常常有患者一生气.第几天就由于严重的肺积水而造成心肺衰竭,导致死亡。这种情形很可能是怒气的负能量无法转移至肝脏,而直接由肺来承受,才造成肺积水。也就是这种情形的患者,很可能是被气死的。当家中有重病患者时,家属应明了患者的愤怒是具有致命的危险,应该极力避免。
图42 生气产生的负能量,根据不同的生气方式,造成不同器官的伤害
正常的情形,如果血气能量充裕,身休会将负能量进一步往下一个脏腑转移。“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怒气的负能量会循着相克的途径转移到肝脏,肝脏是人体再生能力最强的器官,足以承受怒气的负能量所造成的伤害。因此,当怒气发作时,肝就成为最终负能量着落的器官。
有些人的怒气并不发作,而是隐忍下来,也就是生闷气,这时怒气的负能量又循着相克的逻辑往下一个脏腑转移。“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隐忍的怒气会进一步转移到脾胃,这时有两种可能的发展方向。
血气能量很充足的人,会由脾脏承受怒气的负能量,使人体产生许多白血球。过多的白血球会攻击本来就存在于肠胃的细菌,造成高烧不退。如果血气很高,则可能突然间增加数万至数十万白血球。许多被医生判定为白血球过多症的人,可能只是生了闷气而已。从中医的血气能量观点,血气不够高的人,没有能力在短期间产生大量的白血球。大多数这种疾病都出现在本来身体非常强健的年轻人,或血气很高的儿童身上,说明这种推论的可能性。
这种隐忍怒气的行为,对于血气不太高的人,脾脏没有能力承受,转而由相应的腑(胃)来承受,这时就很容易形成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一如所有的情绪都会进入不断恶化的恶性循环,这种隐忍怒气的行为逐渐成为习惯之后,最终就很容易演变成胃癌。大多数的胃癌患者,其性格上的特征就是经常生闷气,而且久久不能忘怀。
另有一种怒气,既不发作,也不隐忍,而是忽略。在怒气从心转到肺之后即消失了。这些怒气是由与肺相应的大肠所吸收,这种情形则很容易形成便秘。
癌症患者的调养,常常无法克服的问题,是如何改正患者的这种习性。生理上的治疗,主要为了争取足够的时间让患者有机会改正习性。
生气发作了伤肝,隐忍了伤脾胃,忽略了伤大肠,血气太低时还会造成致命的肺积水。似乎只要怒气产生了,就无从避免对身体的伤害。可是人总有七情六欲,不可能不生气。最好我们能了解自己生气的模式,就能找出减少生气伤害的方法。想象我们胸中有许多怒气的小瓶子,每一个瓶子对应着我们周围的一个人,我们经常生气的对象,多数是和自己非常亲近的人。当我们对某一个人有什么不满意,可是又不好意思明说时,就把这点不满意放进了对应这个人的瓶子里。今天放一点,明天又放一点,有一天瓶子放满了,又出现了一件不满意的小事,可是瓶子已经满了。这时你的情绪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于是怒气就发作了。这时不是只把最后的那点不满发作出来,而是把长期点点滴滴放进瓶子里的怒气,一股脑地全倒了出来。对方这时常常会出现一脸的茫然,心想:“又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以前这种事又不是没出现过,怎么生这么大的气”。我们自己则常常在脾气发作到一半时,已经不记得今天生气的真正原因,只觉得这个人太可恶了。
这是大多数人生气的模式,多数情形怒气的发作都是这种“零存整付”的模式。中国人的儒家思想,教导人们温、良、恭、俭、让,忍让成为美德的一种。人和人相处,总会发生摩擦,大多数的中国人从小就被教导要把许多小的不满隐藏起来,“这怎么好意思说,算了!”是许多人经常在心里嘀咕的。其实许多小不满,只要适当地沟通,最多小吵两句,就能化解。这种小吵的争执,对肝的伤害会比真正的大怒小得多。充分地沟通,就会把瓶子里的小不满倒掉了。学习不再累积不满,是避免生气造成伤害的最好方法。
工作场所和家庭是大多数人最容易产生怒气的地方,这两个地方的对象都是非常熟悉和亲近的人,最好大家事先沟通好,有小事就直说,建立健康的沟通环境。夫妻之间,更要建立好“床头吵、床尾合”的默契,才能让大家都减少许多怒气的伤害。
当无法避免的怒气出现后,无论是发作或隐忍或忽略,肝火都会上升,这时最好能及时的按摩肝经的太冲穴和背后膀胱经的肝俞穴,或泡泡热水脚,疏泄肝气。经常发怒的人,则最好天天做这些保养的工作,避免肝火的上升,不但能降低怒气的伤害,更能减少怒气出现的频率。
便秘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现代医学把它归类为生理疾病。在观察了许多便秘患者,发现便秘也和性格有密切关系。一个朋友带她十四岁的女儿来找我,这个女儿长期便秘,总是三四天至一星期才上一次大号,常常要借助甘油帮助。
我问她母亲:“她是不是老幺?”
母亲:“是啊,这和便秘有关吗?”
我:“是的,老幺比较容易便秘”。
在台湾,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两个孩子,其中老幺似乎便秘的几率比老大来得高,每次我这么猜很少出错。虽然老幺常常是家里最受宠爱的孩子,但是也是家里意见最不受重视的孩子。大多数情形老幺表达意见时,父母和兄长都会为他的童言童语而觉得他可爱,却不会认真地听他说些什么,总认为他不懂事,他的话一定不重要。
可是对于老幺幼小的心灵而言,只觉得他真正想表达时,都没人听。反而说了某些话,却引来大家开心大笑,这样的环境变相地鼓励他经常讲些大家会笑的话。慢慢地了解了家人想听的是什么,就尽量的讲些别人想听的话。久而久之,他不再表达自己的意见,特别是不满的意见更不会轻易说出来,情绪上的垃圾就开始在心里累积。心理上的垃圾不能排除,生理上的垃圾排泄也跟着出问题。这样的性格,我称之为便秘的性格,心理上的便秘性格,会引发生理上的便秘。
我继续问母亲:“她是不是很少表达自己的意见?”
母亲:“才不会呢,她是家里最多话的一个。”
我:“我们试一下吧。”
转头问孩子:“你觉得便秘好不好?”
孩子看着母亲回答:“还好啊!”
我:“你想不想改善目前的便秘问题?”
孩子还是看着母亲回答:“都可以呀!”
我:“你不觉得目前的便秘对健康不好吗?”
孩子:“还好啦!”
母亲这时脸上才露出惊讶的表情,她总算明白为什么我说她的孩子不表达意见,孩子的多话并不表示她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主要是母亲没有给她暗示。长期以来,她总是回答母亲期待的答案,今天母亲没有意见,她只好小心地回答。察言观色是这一类孩子的专长,是他们讨得家人欢心的法宝。当一些聪明的孩子,很懂得察言观色时,父母就要小心了,很可能他的便秘性格已经形成,已经开始隐藏自己的想法。
这种便秘的性格,往往在幼年时就形成了,当孩子长期无法表达负面的情绪时,为了生存,会发展出忽略这些负面情绪的逃避型性格。这种性格最终会发展成对自己的健康漠不关心,生病时除非父母强烈要求,不会自己求医诊治。即便生了病需要治疗,也不是为了使自己恢复健康,而是为了满足周围亲人的要求。这样的病人最大的麻烦是当其生命受到疾病威胁时,根本没有丝毫的求生意志。当病人没有求生意志时,再好的医疗技术也很难发挥作用。
这样的性格在幼年成形,长大之后很难改正,使得这种便秘的治疗变得非常困难。除了必须从生理治疗着手之外,还要做心理的治疗,从纠正孩子模棱两可回答问题的方式开始,同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好在孩子很小时,就要对待他像个成人一样,认真地听孩子每次的说话,并给予正面的响应和鼓励。
家中除了老幺特别容易有便秘的性格之外,有时老大也很容易有便秘的性格,这种情形多半出现在父母非常强势的家庭,虽然在家排行老大,一样没有表达的机会。有一个孩子严重便秘,原来是他的母亲很强势,总是要求孩子依着自己的想法做事。还有一次遇到一个父母早逝的孤儿,由姑姑带大。姑姑忙于工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很少有对象可以表达心里的想法,长时间累积的结果,就形成了严重的便秘。
虽然家中的老幺比较容易形成便秘的性格,但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经常处于表达压抑的状况,无论他处于哪一个排行,都有机会形成便秘的性格。而且这些性格的养成往往在两三岁或更早之前。因此,为人父母者不可不谨慎。
有些工作环境也会创造出便秘的问题。一个做了十几年秘书的朋友,由于老板很强势,她面对老板时经常只有听的份。还好老板常常出国,只要老板在办公室多待几天,她就感觉有压力而开始便秘。老板一出国,大便就特别顺畅。秘书和老板在表达上是不平等的,秘书只能听命行事,没有抱怨的权力。
一个朋友得了一种怪病来找我,十天之内满头的头发快掉光了。到医院去,医生告诉她是情绪上受了严重的打击。但是她始终找不到情绪上的问题。
我看到她的鼻翼两侧有点泛红,再三确认她没有感冒、打喷嚏,那应该是十二指肠或胃溃疡的症候。说明她正在生闷气,而且这种闷气不是来自她先生,或和她感情有关的人。这是很少见的情形,因为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生的闷气多来自她的另一半。但这种闷气不会造成溃疡,却会形成乳房的肿块,严重时会转化成乳癌。只有工作上持续的闷气或压力才会造成溃疡,但是她却是个不上班的家庭主妇。
我怀着满心的疑惑问她:“请你想想,最近一、两个月来,有没有哪件事惹你生很大的闷气?这件事你没有人可以倾诉,也没有办法解决,心里却始终放不下。而这次的生气和你的先生或男女的感情无关。”
她立刻问:“你是如何知道的,确实有一件令我生气了两个月的事,哪件事也确实和我先生无关。”讲到这里,她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原来她参加社区活动时,和一起活动的人发生肢体上的冲突。由于事出突然,使她不知如何应付,在冲突中吃了亏,事后又不知如何讨回公道。只能离开那个她很喜欢的社团,觉得非常委屈,又因为她先生长期在外地工作,无处申诉。
当医生问她有没有情绪上的问题时,她只想到先生或家人,觉得几个月来都没有异状,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这件事。她不讨回公道实在心有不甘,问我该如何处理。
我建议她有两个方向可以考虑。第一个是再去和对方理论或打一架,直接讨回公道,但这个方法有很大的风险,很可能架吵不赢,再一次受到伤害。第二个方向是用另一个角度看这件事,把这件事作为自己修行中的一个课题,设法改变自己的习性。
首先请她衡量那次肢体上的冲突,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和目前掉头发的伤害,哪一个比较大?实际上那次的肢体冲突,被对方推了一把,在生理上并没有实质的伤害,只是在心理上受到重创。而目前她却被从来没有出现的掉头发给吓坏了。当然是现在的伤害比较大,而且大得多。
我告诉她,其实她本来就有生闷气的习性,这件事只是突显这个习性,应该把握这个机会,正视自己的这个问题。对方既不是亲人,也不是必须每天共事的伙伴,在人生的旅程中,不过是个不相干的路人甲。那个冲突并没有造成实质的受伤,可能在场的人如今都已经忘记了。只剩下她自己还记着,还在生气,更糟的是还造成掉光头发的重伤害。从这个角度看来,她自己都觉得愚蠢。
我的劝说使她跳出长久以来心理上被困住的窠臼。回想自己的性格,确实很容易生气,而且持续很长的时间都无法忘怀。但是从来没想到生气会对自己造成这么大的伤害。那次的冲突,像个照妖镜一样,使她看到自己从来没看到的缺点。经过这次的倾诉,长久郁积在心里的委屈和怒气慢慢消失,鼻翼两侧的泛红褪去了不少。
过了半年,再一次遇见这个朋友,她的头发已经长出来了。这半年来她经常反省和检讨自己的人生态度,回顾自己生闷气的习性,潜心修正自己待人处世的心境。同时也注意调养生理和作息,身体整体的状况更比以前年轻得多,连本来困扰多年的皮肤问题,也改善许多。
这次的掉发危机成了她人生反败为胜的重要转机,这个疾病冲击完成了它的真正任务。在生命中出现的疾病,不一定是完全负面的意义,如果正确地面对,常常可以成为人生修行中非常重要的转变机会,就看我们如何面对。
在这个例子里,说明运用中医望诊和情绪理论能够对疾病作出精确的判断。找到正确的病因.有时不需要任何药物就能去除疾病。病理的分析才是中医最重要的精华。
常常听到朋友或社会上的名人罹患乳癌辞世的消息,总是让人感到震惊和惋惜。许多患者在发病之前,旁人都以为她们生活美满,但是罹患乳癌才暴露出她们婚姻生活不快乐的真相。大多数乳癌患者是夫妻之间较弱势的一方,在彼此的沟通中只有听的份,很少有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加上夫妻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才会成病。外遇是最常见的矛盾,受害的一方多数在很早期即能察觉问题,却无法求证,更无人可以讨论和疏解,形成长期的闷气。
生闷气对健康有很大的威胁,在工作上的闷气,会造成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或出血。生“性伴侣”的闷气,则很容易形成乳房的肿块,严重时就转变成乳癌。中医称这种情形为“肝气郁结”。
图43 生闷气伤的是胃的系统,女人生不同对象的闷气,伤在不同的部位。生性伴侣的闷气,伤在乳房附近的胃经;无关感情的闷气,则造成胃溃疡。
如果按摩胃经胸前从气户穴到乳中穴的一段,会有疼痛感,就表示已有不少这一类的闷气积聚在身上了。虽然乳癌多数发生在女人身上,但是男人生配偶的闷气时,按摩胸前的胃经,同样会出现疼痛的感觉。这时就要开始调理,等到演变成乳癌,常常都已经太晚了。
调理的方式分生理和心理双管齐下。生理方面,调养血气当然是最基本的。同时要经常按摩肝经的太冲穴和胸前胃经的部分,以及背后膀胱经的肝俞穴,或泡热水脚,疏泄肝气,把生气所造成生理上的直接伤害减到最低。
心理的问题是疾病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心理的调理是祛病的重点,必须从改善夫妻关系开始。特别是男方必须做大幅度的调整,花更多的心思倾听女方真正的心声。这种倾听并不是单纯地听,而是要真正理解女人的心事,做到女方要求的实际改变。
例如,一个忙于事业的男人,自认为全心全力为家庭而忙碌。其实家中的财富早就足够,继续增加的财富多数对家庭不再有太大意义。这时男人的忙碌早就已经不再是为家庭,而是为自己自私的理想而已。
女人的眼里只有老公和孩子。男人的眼里却充满了全天下的竞争对手,唯独少了妻子和子女。他把妻子和子女当成自己的耳鼻一般亲密而重要,但是却常常忘了把他们放在眼里和心里。许多女人很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让他的伴侣了解。虽然财富充裕,但是精神生活却极为贫乏。这种情形只有男人放下对财富、权力的无止境追求,身心都真正地回到家庭里,女人才会感觉到她存在的价值。
聪慧的女人很早就知道财富的真义。
没有钱时,金钱能带来财富和快乐;
生活无虑时,金钱只能带来财富;
当钱多到需要专人管理时,金钱会带来财富和烦恼。
男人和女人在思维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多数女人的灵性远较男人为高,男人的动物性较强。从灵性的角度来看,可以说“男人是介于女人和动物之间的一种动物”。如果一个灵性较其他女性为高的女人和一个动物性较其他男人为强的男人结合,这种结合表面上看是“十足女性化的女人”和“十足阳刚性的男人”的梦幻组合,却是最不容易沟通的一种搭配。
女人总是从女人的角度看男人,弄不懂男人为什么不能理解她。男人则从男人的角度看女人,根本不明白女人脑子里想的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女人必须学习从男人的角度看男人,男人也必须学习从女人的角度看女人。很可能这门功课,女人和男人永远都学不到100分,但是只要双方都有20~30分的进展,沟通就不再是问题了。
沟通不良并不代表双方没有爱,双方都知道对方爱自己,自己也爱着对方,就是气对方为什么不理解自己。
大学时期曾经读过一本西方国家出版有关照片分析的书,知道一个人的左右脸常常是不同的。当时书中以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例,他的左右脸差异很大,几乎不像是同一个人的脸。分析的结论认为他的心理有很大的问题,行事亦正亦邪、阴晴不定,所以出现水门案也就不足为奇。
平时我们的脸上有着各种不同的表情,而且讲话时不停地动,许多细微的部分很难观察。但是摄影可以撷取某一瞬间的形象,定了格的脸比不停运动的脸能够透露出更多的讯息。
早些年除非自己有暗房,这种照片分析的工作,只能想想,根本不能动手自己做。现代计算机科技发达,可以将定了格的相片进行处理,做更深人的分析和观察。
第一次使用Photoshop软件时,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张照片进行分析。几分钟就可以从一张大头照,衍生出一张左脸照和一张右脸照来。所谓左脸照,就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切下大头照的左半边脸,再利用翻转的功能,将左半边脸转成右脸,贴回原来的照片,则新的照片,左右两边都是左半边脸的影像,称为左脸照。用同样的方法,再创造一张右脸照。再把原来的照片放在中间,左右脸的照片放在两侧,就很方便比对左右脸的差异。
图44原形是从《读者文摘》上拿下来的,我们可看出左脸和右脸气质不同的意义。
大多数人左右脸的气质都会有一些不同,有一边会较另一边顺眼,自己照镜子或面对别人时,都会选择性的只看那半张较和善美丽的脸,而看不见另外半张较不顺眼的脸。如果差异很大时,最多只会感觉这个人的脸好像不太正,看不出其气质的差异。通常这种差异会随着年龄的日渐增长而愈来愈明显。根据多年观察的经验,差异愈大的人,其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差异就愈大。这种差异会形成长期的心理压力,使脸部的左右失去平衡,差异的大小和压力成正比。
根据经验,大多数男人左边的脸和女人右边的脸,都是比较不开心的(也有少数相反)。通常我们只会看到比较顺眼的那半张脸,所以我们比较常看到男人右边的脸和女人左边的脸,却很少看到男人的左脸和女人的右脸,形成了隐藏着的半张脸。第一次看到自己左右两张脸的人,多数都很惊讶自己有半张非常陌生的脸。那张比较顺眼的脸,则由于去除了不对称的一半,显得好看多了。可是那张不顺眼的脸则比原来的脸难看了许多。
图44这张男生的脸,左脸嘴角微扬,呈现笑脸。右脸则无笑意。显然他的意识控制着左脸。照相时想呈现笑意,却只能控制左脸嘴角上扬。左脸略有心机,右脸却很单纯而显得年轻。这个人可能是用心机来装成熟;或者他很希望自己有点心机,可是他的本性却很单纯。因此,就算有心机.也不深沉。
我比较喜欢用数字录像机摄影,让对方从不笑开始微笑,拍下整个过程,取其将笑未笑瞬间的影像,这样最能显现一个人两种完全不同的气质。通常刚开始笑时,不会两边的嘴角同时上扬,一定是一边先朝上,另一边不动或朝下,就取下这个影像,这样做成的左右两张脸,将会出现一张笑脸和一张没有表情或是哭丧的脸。
左右脸的气质显现一个人显性和隐性的两种不同性格,可以说一张是意识的脸,另一张是潜意识的脸。通常自己和旁人都比较熟悉显性的性格。隐性的性格有时候连自己都不熟悉。左右脸的气质差异愈大,性格愈不稳定,愈难相处。左右脸相差很大的人,整体而言生活得并不开心,差异愈大愈不开心。有一个朋友,平时相处很随和,从外表看是一个性格随和的人,但是经照片分析之后,才发现他隐藏着半张极度精明的脸。原来他外表的潇洒与随和不是本性。实际上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平常的点点滴滴都记在心里,有一天为了一点小事,把所有的账一股脑地发了出来,就翻脸了。
一个同事结婚的前几天,才把未婚妻的照片让我分析,那是一张左右脸很不对称的照片,左右脸两张照片几乎看不出是同一个人。由于婚期太近了,我什么话也不能说,结果婚后这位妻子果然让这个同事吃尽了苦头。
通常我们照相时都会有意识地微笑,似乎我们的意识只能控制半张脸,大多数的微笑,都是一边的嘴角先上扬,随后另一边嘴角才被牵动跟着上扬,有时另半边脸根本笑不出来。因此,显相的一半多数是笑脸,另一半则会显出各种不同的表情,有愤怒、忧郁、悲伤、犹疑等各种负面的表情。研究这些隐藏的表情,可以找出一个人心理的问题,也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状况。
早期的工程师经验,让我习惯于从人体设计者的角度来看人体,学习了越多的身体知识,越惊叹于人体设计的完美。但是在学习中医里谈到人体情绪反应时,发现这个部分的设计,和生理上的完美设计有很大的出人,甚至完全相反,好像是造物者故意留下的不完美部分。
“怒伤肝”,肝伤了脾气会更不好,更容易发怒,这是大多数中国人都理解的常识。可是这样的生理变化,会让身体走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圈,肝会因此越来越差,脾气也跟着越来越坏。环顾身边的许多老人,脾气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坏,越来越顽固,最后就出现了和肝相关的疾病。
情绪反应的这种设计和生理的设计完全相反.生理上出现了一个伤口,身体会自动修复伤口。可是情绪上出现了伤口,身体却故意在伤口上洒盐,这是非常不寻常的现象。
除了“怒伤肝”会造成肝的问题之外,“思伤脾”则是众多忧郁症形成的原因之一,同样的“思伤脾”,脾伤了人更容易思、忧郁症的患者,总是不断地往牛角尖里钻。“悲伤肺”,肺气虚弱的人总是特别容易掉眼泪,就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似的,林黛玉最终死于肺痨。另外还有“喜伤心”、“恐伤肾”等,这些情形不如发怒普遍,大多数人比较不熟悉这些情绪反应,也有类似的恶性循环性质。
完美的情绪设计,应该让“怒伤肝”,肝伤了,脾气就会好些,不容易发脾气,那么肝就有机会自行修复了。“思伤脾”,脾伤了,就不再那么容易钻牛角尖。“悲伤肺”,肺伤了,人应该更开心。如果能这么设计,那么这个世界的病人就会少了很多。也就是在情绪上加进和生理自愈能力类似的功能,人体就更完美了。
我相信能力强大的造物者,能够设计出完美的生理结构,应该也有能力在情绪上做出同等完美的设计。可是为什么要把情绪设计成这种破坏性的结构?让大多数人都免不了掉入这个陷阱,而陷入无边的痛苦之中。这种情绪的破坏性设计,不但使情绪很容易陷入难以回复的境地,也带来众多的疾病结果,使得完美的生理设计前功尽弃。
在研究人体的设计时,我始终秉持一个基本的概念“人体的设计必定是完美的”。面对人体在情绪方面存在的破坏性设计,我猜想这和人生存在的意义有密切关系。这样设计,并不是设计者的失误,应该是蓄意设计成这样的,透露出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当一个人陷人了情绪的恶性循环圈,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将使情绪日益恶化,相应器官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最终成为不治之症。但是,有些人在陷人情绪的恶性循环圈时,及时醒悟,改正自已的习性,则有机会跳出恶性循环圈。这有点像现代电子游戏中的“过关”,有些人能过,有些人过不了。
原来这种破坏性的设计是一种考验,考验每一个人能不能经常回顾自己的行为。生了病有些人怨天尤人,情绪越来越坏,自然掉入恶性循环圈的陷阱之中,不能自拔。有些人则相信疾病是自己创造的,一定是自己的行为中有某些问题,自我反省、调整,改变自己的性格、脾气,去除了疾病的原因,自然有机会跳脱悲惨的命运。
中国人讲究“修身、养性”,养生必须从这里做起,没有良好的心性,就不会有好的健康,什么样的性格生什么样的病。从这个角度来看,疾病是修身养性中非常重要的工具,生了病,才知道原来自己在性格上还有这么大的缺陷。
慢性病很像佛家所说的业力,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就算神佛愿意也没有办法帮你改变业力。只有自己改变了,业力才会改变,恶业才会消失。世界上没有任何医生能够真的帮病人去除慢性病,所有的慢性病都必须病人自己改变了,才有机会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