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鱼

Trichiurus lepturus是一种样貌丑陋的鱼,它身形纤长侧扁,无鳞,也被人们称为白带鱼。它们生活在开放性大洋温暖水域,以猎捕小鱼:甲壳类为食,长着锋利的齿和微凸的眼,相貌凶残。

但作为食物,它的肉质是上乘的,中国任何大城市的市场都有卖的。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似乎只有兰州除外。

“非得要带鱼吗?”海产区的售货员一脸疑惑地指着面前品种繁多的鱼,大小胖瘦,多得几乎侵占了超市的半个铺面。冻僵了的死鱼眼一双双直盯着我,几只螃蟹正吐着哀伤的小气泡,空气中有些酸味。

我还得给售货员从头说起不成?我跟小象开玩笑说,如果她答应做我女朋友,我就送她一条鱼。结果她哈哈笑着问,那能不能送她一条丑巴巴的带鱼?

我冲着售货员摆了摆手,掏出手机发短信,肯定还有别的办法。

正要离开超市,我从一堵电视墙边经过。有许多人手里拎着购物袋站在屏幕跟前,一动不动地注视着不同的荧屏中播放的相同的画面:浓烟滚滚的废墟,哭花了的脸孔,那些数字及言辞似乎在试图解释前天发生的一切。四川地震的遇难人数已上升至六万,还不断有更多尸体被挖掘出来。所有电视机都是静音的,人群中也没有半点声响。我手里的购物袋发出干瘪的窸窣声,听来尤其通透。

再次上路的这一天,我站在宾馆的电梯里,目光偶然落在地毯上,这才发现今天是星期五。每天更换地毯,是宾馆宣扬其卫生程度的一种低调的方式。我也做了不少准备:鞋、短裤和衬衣都是新买的,我刚洗过澡,两周时间没有走,有几分懒散滞留了。我走出宾馆大门,抬脚迈进五月里。前台服务员欢悦地朝我挥手道别,他们都知道我的徒步计划,我的胡子,也知道我去找小象,所有这一切都让他们觉得有趣。“祝你赶快找到带鱼!”有人高声喊了一句,友善的笑声跟随在我脚后。

兰州的天空和半年多前的北京一样湛蓝。走过中山桥,我第二次跨过了黄河。这里的河床不及风陵渡宽,河水汩汩地从铁架桥下淌过。光凭观察,谁也不会想到这座桥上所有的钢筋梁柱都是一百年前从德国直接海运过来的。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当时的黄河上再找不出第二座钢铁材料的桥了。现在,与兰州城内其他的桥或是河两岸的高楼大厦比起来,它便显得如此微小。不过也没有关系,这里的人们依旧对它钟爱有加。小卖部老板问我来自哪个国家,然后就竖起大拇指咧嘴笑起来,“德国人修的东西,质量好啊!”

我走在河岸边,穿过公园、新区,侧身从清真寺旁挤过,钻进小巷抄近道,但脚步并不如我原本希望的那样轻松。也许是因为我太长时间没走路了,也许是这双新鞋的错。

大雨袭击了我,那是第二天下午,我还没走出兰州市郊。起初,天边微泛起一副病恹恹的颜色,紧接着,乌云呼啦啦从山坡压下来,疾风横扫路面,豆大的雨点打在我脸上。我忽然想到从北京出发到现在,是否正儿八经地下过一次雨呢?一把阳伞飞过马路,一个女人拉着一个小男孩埋着头追了过去。远处传来震耳的雷声,我连忙躲进一家小饭馆里。

本来,我只打算在这里穿上外套,但一转念点了份饺子。门外的雨点像鞭抽般打在柏油路上,饺子腾起腾腾的热气。还没等我吃完,天空已经放晴,又魔术般地变回了先前的模样。只还有几处水洼见证了刚过的阵雨。

我看见手握着双节棍的小胖子时,他已经立在我跟前了,直愣愣地盯着我看了好一会儿,他才深吸了一口气问我在这儿干吗,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颤颤的,他身边还站着一个小丫头。

“我在找晚上住的地方,”我答道,又指指饭店老板娘说,“但是那个阿姨说这儿没有旅馆。”

小胖子的眼睛在我和老板娘之间滴溜转了两圈,似乎顿时没了词儿,然后,他的小脸一亮。

“这儿当然有旅馆啦!”他指指我来的方向。

“多远?”“大概一百米吧!”饭店老板娘只笑笑,耸了耸肩。我带上行李,踏着凯旋的脚步走向门外,经过一家家店铺也目不斜视,直到我们来到一扇大门前。

我傻眼了。

“这儿有旅馆?”我指着围墙内的火电厂区问,几座圆挺挺的冷却塔矗立着,一团团白烟袅袅升起。

我向后退了一步,但已经晚了:门卫发现了我,从玻璃门后走了出来。我到这里做什么,他想知道,紧张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不做什么,”我又朝后退一步,举起手说,“真的不做什么!”

我全然忘了身边的小胖子,他懒洋洋地晃了晃手里的双节棍,叫道:“这个叔叔要住招待所!”

我慌张地瞥了门卫一眼:他窄窄的胡须微微一动,眼睛出于猜忌而眯了起来。我连摇着头,又向后退。这时发生了我意料之外的一幕:门卫点了点头,转身走回了警卫亭。

进入电厂的路畅通无阻。

小胖子满意地哼了两声,迈步朝厂区走去。小丫头见我还畏畏缩缩地立着没动,便挥手招呼我过去。顾不上那么多了,我跟着他们俩走进了厂区。

经过冷却塔,我们转过弯,被一位头戴安全帽的老人叫住了。他一边听两个小朋友说,一边叫我出示护照,但最后还是点头放行了。我们走进了一栋高大的混凝土楼,所有窗玻璃都是深色的。

“招待所。”小丫头说着,跟在小胖子身后跑上楼梯。

我得一步迈两个台阶才能跟上孩子们敏捷的速度,五楼,我们站在长走廊前的接待台边。

“阿姨!”小胖子叫道,小丫头也跟着叫起来。他俩声音的回声越来越小,不过阿姨总归还是出现了。她愣了一下,刚伸出食指指向我,小胖子已经说开了。尽管她从头到尾一直在摇头,但还是拿出张表格放到我面前的台子上。

这里只接待电厂内部职工。我填好表格,在“工作单位”那一栏写上了“北京访客”。二十块钱放到台子上,阿姨为我开了房间门。

两个小朋友走了,我倒在床上,足足做了几分钟深呼吸才让那紧张发颤的感觉完全消失。

“早点睡觉,好好休息!”小胖子最后还说,并带着一副慷慨的表情指了指床。我走到窗边拉开窗帘,冷却塔、烟囱和货运火车站,一辆载满煤的火车正突突进站,起重机臂来回动作着,阀门栓里直滋着蒸汽。响亮的轰鸣声填满了夜的空气,这是火电厂心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