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10.1.4 Berkeley UNIX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是早期获得UNIX第6版的众多大学之一。由于获得了整个源代码,Berkeley可以对系统进行充分的修改。在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赞助下,Berkeley开发并发布了针对PDP-11的UNIX改进版本,称为1BSD(First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Berkeley软件发行第1版)。这个版本之后很快有另一个版本紧随,称作2BSD,它也是为PDP-11开发的。
更重要的版本是3BSD,尤其是其后继者,为VAX开发的4BSD。虽然AT&T发布了一个VAX上的UNIX版本称为32V,这个版本本质上是UNIX第7版,但是,相比之下,4BSD包含一大批改进。最重要的改进是应用了虚拟内存与分页,使得程序能够按照需求将其一部分调入或调出内存,从而使程序能够比物理内存更大。另一个改进是允许文件名长于14个字符。文件系统的实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其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信号处理变得更为可靠。网络的引入使得其使用的网络协议TCP/IP成为UNIX世界的实际标准。因为Internet由基于UNIX的服务器统治,TCP/IP接着也成为了Internet的实际标准。
Berkeley也为UNIX添加了许多应用程序,包括一个新的编辑器(vi)、一个新的shell(csh)、Pascal与Lisp的编译器,以及很多其他程序。所有这些改进使得Sun Microsystems,DEC以及其他计算机销售商基于Berkeley UNIX开发它们自己的UNIX版本,而不是基于AT&T的“官方”版本System V。因此Berkeley UNIX在教学、研究以及国防领域的地位得到确立。如果希望得到更多关于Berkeley UNIX的信息,请查阅参考文献(McKusick等人,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