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利

公司经营只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获利。无论它们是公有制或是私有制,被单一股东控股或是为一百万个股东所有,它们想要获取利润这个目标都是相同的。

支付完所有账单后所留下的那些钱,就是所谓的利润。它能在任何生意往来的所有者中进行分配,不管它是通用电气、百事可乐、美国漫画出版社(Marvel Comics)或是清洗你那辆周末曾在路上飞驰过的汽车的洗车场。如果你不打算获利,你就不会愿意拿着水桶和一块沾满肥皂的海绵站在烈日下帮人洗车,可能你很享受洗车的感觉,因为每一次你都能用水管迅速地淋湿自己,在夏天让自己保持凉爽,但那并不意味着你就会免费劳动。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对于公司的股东来说也同样如此。他们购买公司的股票,不是仅仅为了被邀请去参加年会的那点乐趣,或是为收到一份寄给他们的公司年报副本。他们之所以会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就是希望公司能盈利,并且迟早会把一些利润分配给他们。

为富不仁的错误观念仍然广为流传:那些为了获利而做事的人通常被认为是贪婪和卑鄙的,他们总是尽可能地从世上赚取快钱,而当一个人赚取大笔财富时,他必定是以造成大多数其他人的损失为代价。

虽然拥护这种观点的人正在日渐减少,但现在这种想法仍然隐存于许多人的心中。有人有所得就有人有所失,这是共产主义基本的观点,这种观点也曾经在校园或中盛行,他们从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去谴责那些先己后人、把自己的财富建立在工薪阶层痛苦之上的资本家们。

在此之前,我们提到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本著作在200年后仍广为流行。你可能想对此进行抨击,但只要我们是资本主义并具有逐利性,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就会引导资金流向最能盈利的地方。

个人电脑的发明应用,就是近期能够验证“看不见的手”理论的一个真实例子。电脑发明之后,人们逐渐被它吸引,相关的新公司相继成立,随后大批投资者排队竞相购买电脑公司的股票,从而投入数十亿美元进入电脑行业。其结果是促使物美价廉的电脑更快地面世,激烈的竞争促使各种成本下降。与此同时,残酷的竞争使许多电脑厂家惨遭淘汰,也使生存下来的企业能够生产更加物美价廉的产品。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不只存在于动物世界,也同样存在于资本市场。经营管理好、盈利能力强的企业能在股市中得到回报,因为企业如果经营业绩优良,股价自然就会随之上升,这样一来,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以及其他持股投资者就会坚定持股信心。

如果企业管理较差,结果自然不容乐观,它的股价自然就会不断下跌,所以糟糕的管理就会得到市场的惩罚。股价的下跌会使投资者愤怒,甚至迫使公司董事会解雇那些糟糕的管理人员,或是采取一些其他手段来保持公司的盈利能力。

总之,盈利能力强的公司较之盈利能力弱的公司更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投资。仅靠更多的资金投入,盈利能力强的公司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去扩张和成长。而盈利能力较弱的公司将会遭遇融资困难,在缺乏资本供给的情况下慢慢消亡。

公司经营必定出现优胜劣汰,这说明没有多余的资金会被浪费投资于盈利差的公司,随着业内盈利能力最差者的退出,资金会流向那些能够更好地利用资金的公司。

所有的员工都应该树立以盈利为导向的观念,因为一旦他们工作的公司不能盈利,员工将很快失业。利润是业绩的标志,它意味着公司的产品物有所值,能够创造利润的公司总是被激励不断地去重复它们的成功,并扩展到更大的领域,进而意味着公司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和更多的利润。

如果资本家和投资人都是自私自利和贪婪的,只是想着如何充实自己的腰包,那么富甲天下的美国又为什么最乐于做慈善事业呢?美国是世界上捐款最多的国家,而且其中个人捐款占据了大部分。以1994年为例,美国居民自掏腰包捐款1050亿美元去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弱者、失业的年长者、医院、教堂、博物馆、学校以及退伍老兵,并捐款给联合劝募协会(United Way)和杰瑞儿童收容院(Jerry's Kids)等公益事业。

资本主义并非一个零和博弈,除了一些无赖骗子,大多数有钱人不愿把财富建立在他人的贫穷之上。如果富人越来越富有,果真会使穷人越来越穷困,那么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将理所当然地产生出世上最穷困潦倒的人,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美国的确也有相当数量的穷人,但其贫穷程度却不像你在印度、拉丁美洲、非洲、亚洲或东欧等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国家所看到的那样严重。当公司获得成功并变得更具盈利性,这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将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越来越少的贫穷,这种情形与政客所言刚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