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陈言边务疏》合理不合适
今天我们看月食、日食、彗星明白那是天文现象,是宇宙天体的正常运转,在当时出现一次天文奇观非常了不得,统治阶级将其当成上天之预警。皇帝写罪己诏,装模作样地骂自己一顿。当时西北边疆,蒙古小王子多有袭扰——这个困扰朱佑樘一辈子的问题后来竟然被他那个爱玩的儿子朱厚照搞定了,朱佑樘向广大朝臣征求意见,议西北边务。命令一出,大臣们纷纷上书言事。像这种事儿经常会有,皇上假意言事,大臣们假意上书,彼此心照不宣,因为边患骚扰时有发生,对明帝国构不成威胁,习以为常了。王阳明也跟着凑了回热闹,但他是认真的,热血青年以报效祖国之宏愿,上了一封《陈言边务疏》。全文三千五百言,文章结构总分总,条理清晰,观点鲜明。
王阳明针对当时的国防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八条合理化建议。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第一,储备人才,以备急用
开篇一段客套话后,然后直入主题,一语切中国防要害,精兵不缺,只缺良将,一旦敌人突破防线,何人可以御之?当年宗泽、岳飞、韩世忠尚不能止金人侵袭,何况帝国今日没有能与他们相提并论的将才。今之武举仅可以得骑射搏击之士,而不足以收韬略统驭之才。王阳明建议培养帅才,而不是录取一些打手。另外,兵部干部要下基层,上前线,形成有效轮换机制,坐在指挥部里喝茶水看地图,谁都能干。
第二,尽弃前嫌,唯才是举
文中指出很多武将因为作风问题被罢免。王阳明替他们鸣不平,当年吴起杀妻求将,时人强烈鄙视之,最后他终成名将。陈平贪财受贿,还是一代谋臣。就连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管仲,也曾临阵脱逃过。所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武将原本大老粗,让他们天天之乎者也,还能打仗吗?国家用人之际,罢免军事干部要特别慎重。被摈弃之久,必且悔艾前非,以思奋励,能让他们戴罪立功最好。
第三,裁军省费,犒赏边士
王阳明指出边疆与京城兵力部署失衡,边疆少,京城多。边疆士兵待遇低、京城士兵待遇好,本末倒置了。敌人一来,戍边士卒也想干一场,可是人不够,唯有被动防守。时间一长,问题非常严重,敌人一来他们就跑,但凡有点军功,打破脑袋争抢。兵贵精不贵多,裁掉一部分京军,把费用放在戍边士卒身上,一来省钱,二来便于调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闲时屯田,节省给养
针对京畿戍卫部队,王阳明建议让他们种地,自给自足,减少从地方向京师运粮的费用。帝国西北、东北皆有部队驻守,不发生“土木堡之变”京师戍卫部队就派不上用场。短时间内来看,蒙古强大的可能不存在。所以,京师戍卫部队需要屯田种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五,行法振威,加强军纪
目前帝国军队最大的纪律问题是士兵怕死,一听说打仗,跑得比谁都快,也难怪,他们体质比普通人好些。没有严明的纪律焉能振疲散之卒,而摧方强之虏。不然,虽有百万之众,徒以虚国劳民,亦无所用也。
第六,激励士气,加强教育
王阳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士兵毫无斗志?因为被杀的反正不是他的爹妈、他的兄弟姐妹,所以毫不关心。能在战场上活下来拿粮饷才是最重要的。基于此,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吴起在这方面做得最好,士卒乐意为其死。我们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多放抗战片,夸大敌虏之残忍。最好能让士兵咬牙切齿,一见到敌人跟见到杀父仇人似的拼了命往上冲。如此,兵势日张,士气日奋,区区丑虏之兵力焉能顶住天朝虎狼之师。
第七,以资诱敌,主动出击
这条军事建议,最有营养,最具杀伤力。
王阳明通过分析总结出,我方部队之所以疲于奔命,被人家牵着鼻子走,是因为我们没让敌人知道疼。换言之,是我们做家长的太惯着孩子了,长久下去,孩子打爹骂娘,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兵法有云“欲要取之,必先与之”,敌人也深谙此道。所以他们出精锐之师来边界挑战,采用大肆抢掠或者弃牛马物资假装逃跑,诱我军出战等一系列方法,旨在试探我军虚实。我们一直按兵不动,谴责再谴责,反而助长了敌虏气焰。是以我军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咱们也来个试探诱敌,瞅准机会,主动出击,往死里揍他们一顿。只要他们舍得死,咱们就舍得埋,让敌虏知道我们不仅会吟诗作对,还会杀人灭口。
第八,固守城池,以逸待劳
上面所有的意见,要在这条巩固的情况下才得以实施贯彻,这条便是守好大门。中国工于自守,胡虏长于野战,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犯不上。我们先守住城池再研究其他的。然而,如何去守自有方法。我们不要抱残守缺,要以守转攻。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成熟的那一天,以坚破虚,以锐攻钝。所谓胜于万全,立于不败之地。
朱佑樘本意让群臣走个过场,明白事儿的大人们随便写了两句便交上去,可是王阳明却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写了这封奏疏。《陈言边务疏》上去后,并未引起朝野震动。道理大家都明白,有具体操作的方法吗?我们要的不是战略,而是战术。虽没引起轰动,但朝臣心里都有一个共识——王阳明这小伙子行!特别引起了时任河南布政使(河南省省长)王琼的高度重视。二十年后,他们将联手戡乱。
《陈言边务疏》出自新科进士王阳明手笔,小伙子不简单,有前途,就是有点年轻气盛,需要下放基层历练。奏疏一上去,任命下来了,组织上对他工作能力表示高度认可,对他的工作态度表示非常赞扬,正式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一职,这标志着王阳明的政治生涯真正开始了。
这一年,他二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