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理即人欲,就是狼吃羊

拿同事的脑袋,纳投名状

剿匪的第二个核心问题解决了,卢珂、郑志高这股势力只能拉拢。他们距离官军根据地赣州府太远,中间隔着池仲容,采取军事行动颇为吃力。像这种情况,远交近伐为上策。况且,卢珂情况特殊,他之所以落草为寇完全被逼无奈,左近有池仲容那山大王,一心一意想拉他下水。卢珂在龙川是大户,他哪里瞧得起土匪,于是纠集一帮家丁乡民组成保安团,专门对抗池仲容的骚扰行动。一来二去,势力渐渐壮大到土匪拿他没办法地方政府也管不了的地步。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双方高层会晤,欢迎宴会在热情洋溢的氛围中进行,双方对彼此关心的问题亲切地交换了一下意见。王阳明对他们以往的过错一笔勾销。酒过三巡,老王突然问道:“卢首领,你们前来受降,本院十分钦佩你们的勇气。但,你们的诚意何在?”

喝高了的卢珂浑身一激灵,酒醒了!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虽然带着热情扑面而来,但王大人要的不光是那玩意儿。在道上混了那么久,规矩还用人家提醒吗?

卢珂说道:“王大人,你说打谁吧!”看来卢珂没喝多,明白道上纳投名状的规矩。

“大庾岭,陈曰能。”

王阳明那封劝降信虽有杀伤力,但各股土匪势力均有对策,远的且不论,譬如赣州府眼皮底下的陈曰能一伙,地盘在大庾岭(今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陈曰能距离老王的根据地很近,听说官军破了福建詹师富、温火烧,挑起了他的怒火。接到老王的招降信时,陈曰能不感冒,非但没表示洗心革面,反而加固防御,摆出一副老子跟你拼了的架势。在众多土匪中,陈曰能算一股小势力,打也可以,不打也中的那种。

对待敌人不能轻视,任何对手都值得重视,尤其处在赣州附近的陈曰能。他既然如此嚣张,背后一定有撑腰的。陈曰能在大庾岭有后方的乐昌高快马支持,左近与崇义县(平贼后由王阳明申请设立崇义县)的谢志珊、蓝天凤呼应,湖广的桂阳还有一些从贼。如此一来,南安府崇义、南安府大庾岭、广东韶州府乐昌、湖广郴州桂阳,四个地盘连成线即是这伙土匪的势力范围。南安府在土匪控制之内,土匪经常侵扰广东韶州府、南雄府、湖广郴州桂阳以及江西漳州府等地。摆明了就是钉在老王面前的一根钉子,所以陈曰能势力必须铲除,他正好处在乐昌和崇义之间,把他干掉,方能切断土匪之间的联系,为后面剿匪工作做铺垫。

卢珂一口答应,率领兄弟们朝着大庾岭进发。

不管此战结果如何,需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卢珂必须接受,因为老王从不做亏本的买卖。打陈曰能,一来检验卢珂投降的诚意,一旦打起来,土匪翻脸,即便是诈降也变成真的了。届时官军不理他,土匪也放不过他。二来土匪打土匪,自相残杀,死一个少一个。彼此杀伐,消磨人马,有利于朝廷对招降贼首进行控制。

卢珂心里明镜似的非常清楚这笔账,他别无选择必须接受,还要打好。跳槽到一个新公司,总得有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此一战,旨在向王大人表决心,不能让他瞧不起。有这种心理作祟,卢珂部士气高涨,到了大庾岭废话不说,直接开打!

陈曰能开始纳闷了,没想到官军来得如此突然,摆开阵势开打吧!两军对垒,相持鏖战。陈曰能部渐渐支持不住了,他还不清楚对方头领是谁,但一定是个优秀的指挥官,对他的每一处防御设置了如指掌,就好像在他的大本营刻意进行过考察似的。陈曰能步步后退,僵持之后,干脆龟缩防守,不出来了,官军毫不客气地采取火攻。于是,陈曰能的好日子红火火地结束了。山寨十九处全被焚毁,陈曰能被生擒活拿。

陈曰能很想知道对手是谁,当他看到时,心头一惊:“卢珂,是你……”

“没错,是我!”

“卢大当家的……”

“老子现在是官军,不是土匪。”

“是是是……”陈曰能赔笑道,眼珠子一转悠,喜上眉梢,大家同在道上混过,看情面或许能留条活命。陈曰能跟卢珂套近乎,希望能够刀下留人。是啊!都在江湖里谋生,看在那些年我们一起混过的情面上,卢珂答应了陈曰能的请求——为他保留全尸。

陈曰能就这么死了!

消息传到赣州,王阳明甚为高兴,亲自率队迎接卢珂凯旋归来。此时,王阳明已兵屯赣州西南二十五公里处的南康县。

“恭喜卢将军,你的任务完成了,回你的老巢去吧!”

“王大人,您别开玩笑,我已经归降了……”

“尽管回龙川,我自有安排,等待我的命令。”

“遵命!”

卢珂、郑志高带领着他们那支官军打道回府,听候巡抚大人随时调遣。

卢珂对陈曰能用兵的两个月时间,老王没闲着,从民兵选拔一批士兵,重新整编部队。规定每25名士兵编为一伍,长官为小甲;50名士兵编为一队,长官为总甲;200名士兵为一哨,设有哨长一人,副哨长二人;400名士兵编为一营,营有官一人,参谋二人;1200名士兵编为一阵,阵有偏将;2400名士兵编为一军,军有副将、偏将(无定员,临时设置)。

休整部队的同时,老王汇总平詹师富的大小数百场战役资料,经过剖析,他发现了军队中的一个巨大漏洞,对部队作战能否取得胜利有着决定性作用,那个漏洞是——赏钱。打仗赢了有赏赐天经地义,无可厚非,赏赐制度使用了一百多年,没人提出过异议,而老王却看到了弊端。

赏钱没错误,关键看怎么赏?

士兵临阵对敌,为了能够一举战胜敌人,这个时候通常先给赏钱,很多电影电视剧也有过类似的片段。士兵做慷慨激昂状,但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兵败。战争失败有很多原因,赏钱这一点常被忽略,甚至不算左右战争的因素。在老王看来,赏钱极为重要,赏不好直接导致一败涂地。

王阳明指出:古者赏不逾时,罚不后事。过时而赏,与无赏同;后事而罚,与不罚同。况过时而不赏,后事而不罚,其何以齐一人心,作兴士气?虽使韩、白为将,亦不能有所成。

说得非常明白了,赏钱要讲究个时机。士兵上战场打仗朴素的愿望是为了挣钱,没等开打钱先到手,等敌人上来哪个士兵还往上冲,早作鸟兽散了,脑袋远比几两银子值钱。这种情况,就算白起、韩信活着也白扯。老王调整了赏罚时间,赏罚既明,人心激励。

王阳明把当前南赣地区剿匪情况上奏兵部,请求给旗牌,便宜行事。奏疏上去后,兵部王琼立即批复:“江西南安、漳州二府,与福建汀州、漳州二府,广东南雄、韶州、潮州、惠州四府,及湖广彬州桂阳县,壤地相接,山岭相连。盗贼经常发生,东追则西窜,南捕则北奔。盖因地方各省,事无统属,彼此推调,难为处置。”特改王阳明巡抚为提督,提督四省军务,给八面旗牌,便宜行事。

期间发生一件小事,镇守太监毕真(英宗正统年间各省各镇皆有镇守太监,掌军事)一看王阳明干得风风火火,他本人近来与朱厚照打得火热,请求去监军,希望借老王捞点功劳。兵部尚书王琼直接拒绝,奏请皇帝说在外行军打仗,最忌讳遥控指挥。朱厚照迅速批复,两个字:同意!由这件小事得出两个结论:其一,朱厚照绝非等闲之辈;其二,在帝国体制内想要干成大事太难了,首先上面得有人罩着,譬如后世平倭寇的胡宗宪总督,累立战功,想为国家干点事业,可严嵩一垮台,他登时完蛋了。然后你得行,最主要的是大领导不糊涂。

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官军从福建战场下来,重新整编,元气恢复。王阳明兵屯南康县,距离谢志珊、蓝天凤盘踞的贼巢不到五十公里,又一场硬仗,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