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宁王胆小的第一个细节
朱宸濠收到了军事谍报,称勤王之师有二十四万,克日即到。南京已经做好了充分防御准备。朱宸濠倒吸一口凉气,感觉到了一种沉重的压迫感。
朱宸濠犹豫了,假如二十四大军真的来了,他将如何抵挡?他所谓的十万精兵,其实是乌合之众,根本没上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实战能不能行他也没底。就这样,朱宸濠在惶恐不安中等了十多天,一看没动静,才知道上当了。气急败坏的朱宸濠一身戎装,亲自出马。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七月初一,朱宸濠留宜春王朱拱、内官万锐等守南昌城,亲自率领大军北上,进攻南康、九江,继而安庆、南京。
第一个目标,与南昌府挨着的南康府。
知府陈霖听说宁王有十万精兵,来势汹汹,做出了一个高明的决定——跑路。南康府里那点保安不够人家一刀切的,根本无法抵抗。陈霖以保全实力为由转身就跑。朱宸濠顺利拿下南康,情况相当乐观,继而进攻九江府。九江不同于南康,这里有驻军,不多不少,真要背水一战能给朱宸濠带来一定阻力。可是情况出奇的顺利,九江知府汪颖、指挥刘勋听说南康知府跑了,他们这里成了首当其冲的防御屏障,你以为谁傻呀?汪颖与刘勋等官员一合计,觉得保住脑袋远比力挽狂澜来得实惠,也跑了!就这样,朱宸濠轻而易举拿下了南康、九江,并在此地驻军。
朱宸濠率领造反大军顺流东进,直逼安庆。
安庆府,南直隶的门户,距离南京直线距离二百四十公里,途经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安庆是南京上游的屏障,它一旦失守,五百多里的长江沿岸再无险可守。叛军占领南京则有了称帝的政治资本。太平天国时期,安庆争夺战成为太平天国和清王朝之间的决定性战役,陈玉成死守安庆,曾国荃全力猛攻,战斗异常激烈,持续二十日,终破安庆。没过多久太平天国的天京(南京)被拿下。
安庆知府张文锦,山东青州府安丘(今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人,弘治十二年进士,与王阳明同榜,二甲第六十人,全国第六十三名,成绩不错。山东大汉撮盐入火自古不怕硬。张文锦与都指挥杨锐一合计,朱宸濠浮江而来剑指南直隶。安庆若守不住,整个江南就乱套了,势必死守。
朱宸濠派人去劝降,他也不白痴,能不打尽量和平解决。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任如何虎狼之师在冷兵器时代总会有损耗的。张文锦直接把劝降的人剁了,从城墙上扔了下去,看得贼众触目惊心。只见安庆守备军全部登上城墙,就在朱宸濠愣神儿的工夫,闻听城墙上骂声不绝。所有人都看傻了,第一次见过这么打仗的。也不放箭,也不扔石头,就是骂你,污言秽语,啥词儿难听骂啥。一边骂,一边还敲锣打鼓,井然有序。安庆守备军在知府张文锦的指挥下,上演了一次犀利的国骂。
骂得朱宸濠脸红脖子粗,他大叫道:“攻城——”
贼众心里这个痛苦,早该如此了,招降不成功惹来一顿骂,现在舒服了。宁王部队奋勇登城,安庆守备军不是吃干饭的,顽强抵抗。双方由激战进入鏖战,终不能克。
朱宸濠的事业一直很顺利,起兵之后,一路向北,水陆并进,势如破竹,直到他收到了王阳明的密信,停住了脚步。信是朝廷写给李士实、刘养正、吴十三等人的,表扬他们内应做得好,一定要引宁王打南京,并称家眷一切安好,你们可以放心引诱宁王。朱宸濠心里发堵,特别“南京”二字刺激了他的多疑的神经,最初他们计划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直捣南京。昔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占领南京才有称帝之资。一直向往去南京,此时他竟犹豫了。
李士实见状问道:“陛下如何停止了进攻?”
刘养正也劝说:“此时敌军已疲惫,我军全力攻城。破了安庆,南京唾手可得。”
朱宸濠敷衍道:“看看再说。”
听两位谋士一说,朱宸濠心里更加坚定两个白眼狼真是朝廷的内应,南京有防备,去那儿等于送死。事成面南称帝,退一步大不了裂土称王。这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致使部队停留,裹足不前。
就在朱宸濠的人马在安庆城下停滞时,王阳明的义兵已集结于樟树,三十万人马。
七月十五日,临江知府戴德孺,袁州知府徐琏,赣州知府邢珣、都指挥余恩,瑞州通判胡尧元、童琦,南安推官徐文英,新淦知县李美,泰和知县李楫,宁都知县王天与,万安知县黄冕,各领兵马到来,不管远近,谁也没迟到。这些队伍七拼八凑,成色各异,有农民、有乡兵、有土匪,加上吉安府伍文定、丰城知县顾的人马,实际上只有八万来人。老王喜欢虚张声势,虚虚实实,外人谁能看出来有多少人?八万人中,具备战斗力的其实不足四万人。
部队集结的速度远比老王想象中的要快,这要归功于前期他做的工作。十家牌法的贯彻,谁家有什么人一目了然,征兵工作非常顺利。还有一部分招安的,本是不安定分子听说去打仗挣钱,抄起烧火棍就去报名。关键是南赣各府县官员多为王阳明旧部,上下级关系融洽,遂老王一声令下,一呼百应。
其时,朝廷的命令还没传到老王手里,顾不了那么多了,该出手时就出手。老王誓师樟树,前往丰城与知县顾兵合一处,召开临时军事会议,主题是先打哪儿。
尚未开始讨论,来了一条重要的军事谍报:宁王勾结招安义军叶芳,准备在王阳明后院点火。
叶芳是江西众多匪军中的一个小头目,老王在剿匪时顾不上他,一纸招降书,人家投降了。叶芳部势力不大,可是一旦从背后捅刀子,也受不了。现在这种情况,任何一个微小细节都有可能左右战局。
众人开始紧张起来,是否要分兵看着后面的叶芳?
老王说:“放心吧!叶芳不可能造反。”
“为什么?”
“一个细节可以证明。以往的贼人住茅草屋,官军一来,他们烧房子走人。我路过他那儿看到他们正伐木造屋,这么大的成本,不可能焚毁。”老王咳嗽一阵,他的病越来越厉害了,咳嗽起来像破败的鼓风机,上气不接下气。
众人开始讨论,有人提议趁我军士气正盛当直扑安庆,与安庆之兵合围宁王。大家一致认为这个主意不错,适合目前局势。
老王不同意,他有他的看法:“今有六万人进攻安庆,安庆守军能否挺住还得两说。南康、九江皆为贼据,我军若越这两座城而直扑安庆,贼必回军死磕,是以我军腹背受敌,届时就是我们被夹攻了。”老王一指地图上的南昌城,“不如先破南昌,贼失内据,势必归援。”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谁能保证不出意外?
老王拖着病重的身子,缓缓地站起来,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坚定地说:“朱宸濠一定会回来。因为……他胆小!”
众将领蒙了,敢造反的人胆子还能说小?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贼人实际不足十万,对外竟号称十万,这证明什么?”
战场上一切细微变化都有可能左右战局,老王注意到了那个左右战局的细节——宁王的“十万精兵”。就目前的军事情报分析,安庆尚在固守,贼人未破,进攻停了下来。安庆城里没多少守备军,宁王朱宸濠号称的十万精兵为什么攻不克?一方面安庆易守难攻,一时半刻打不下来。另一方面,朱宸濠的部队人数有水分,算上后勤补给和跟着起哄的,实际人数不足十万。南昌、南康、九江等均有留守,进攻安庆的人马折半。另,朱宸濠停止进攻,还证明一点——内部出了问题。问题定在朱宸濠身上,也就是说先前做的舆论信息战起了作用。侧面反映出朱宸濠虽然敢造反,但关键时刻,胆子小。朱宸濠太实在了,接近十万人马就对外宣称有十万精兵,吹牛逼都没底气,事儿要能成才怪了。众人恍然大悟,说得没错,朱宸濠号称的十万精兵暴露出了他的心虚,再看面前一脸病容的王大人,手里只有八万乌合之众,就敢吹有三十万大军。
“朱宸濠回师南昌,安庆自然解围。其实,这只是他必须回师南昌的第一个细节。”
打南昌,计议已定。
老王作出了周密的部署,分兵十三路,进攻南昌:吉安知府伍文定、赣州府知府邢珣、袁州府知府徐琏、临江府知府戴德孺、瑞州府通判胡尧元、赣州卫都指挥余恩、泰和县知县李缉、抚州府通判邹琥为进攻主力,攻城南昌城重要门户;万安知县王冕、宁都知县王天与、新淦知县李美、吉安通判谈储,负责策应。总兵力共计三万五千人。
“总攻命令一下,所有将士当奋勇当先,如有不用命者,就地斩首。”王阳明沉声道,“朝廷官军到来之前,我们要干出点精彩来,给他们个惊喜!”
王阳明见众将领士气高涨,心里也没底,朝廷的勤王官军能不能来八字还没一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