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论演员和观众的相互影响〕〔72〕
1
幕间休息时间,在化装室里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演员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哭得伤心伤意的,而观众却那样无动于衷。
导演 你身旁的那些演员哭了没有?
演员 不记得了。我没有注意。
导演 你的体验是不是传达给他们了,这一点难道你没有感觉到?
演员 我当时很激动,一股劲儿注视着观众,所以没有注意其他演员。我跟您说,在表演的时候,我的情绪非常高,除了自己和观众之外,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导演 你连为什么到舞台上来也都不记得了吗?
演员 什么,我为什么到舞台上来?
导演 你到舞台上来,是为了同作者给你指出的剧中人物进行交流。一个演员出场时还能有什么别的目的呢?
演员 那么观众呢?
导演 如果你的情感传达给了对手,使他们激动起来了,那么你就完全可以放心,观众自然会被你抓住,自然会不放过你的体验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地方,然而,如果你的情感甚至都还没有传达到你身旁的对手那里,那你怎么能希望离你有二十排座位远、精神不集中而又嘈杂不休的观众会感到你的情感呢?要少想观众,多感觉你身旁的剧中人物。
演员 我认为,一个演员首先是为观众,而不是为自己的演员同事去表演,对于同事,他在排演中本来就已经够腻烦了。作者把自己的作品交给我们,是让我们把这些作品传达到群众中去的。
导演 你不要贬低我们的艺术。难道我们是经纪人吗?难道我们仅仅是作者和观众间的中介人吗?
我们本身就是创作者。
难道创作就是向观众报告角色,同他们谈话吗?
我们首先是为了自己而生活在舞台上,因为我们能在那里体验角色的情感,把这些情感传达给那些跟我们一起生活在舞台上的人们,而观众不过是偶然的目击者。为了让他们听见你,你要大声说话,为了让他们能看见你,你在舞台上要选择适当的地方;至于其他方面,你永远也不要记住观众,只应该记住剧中人物。
不是演员应当对观众感兴趣,相反的,是观众应当对演员感兴趣。
同观众交流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与剧中人物的交流。
2
活的对象
“对不起,您是知道的,不能完全不理会观众!”戈伏尔柯夫提出抗议。
“你根据什么得出结论,说我是这样对待他们的呢?”托尔佐夫不明白。
“您不是命令我们不看也不去注意观众吗?这样,到头来演员就会忘记他是在舞台上,就会说出完全不同的和不合适的话,或者就做出不体面的、只有他一个人在屋里才会做出来的事。对不起,这样做是不行的!”
“你相信这可能吗?”托尔佐夫不直接回答,却反问了戈伏尔柯夫一句。
“什么——可能?”
“就是站在成千观众面前,同时又完全忘掉他们呀,”阿尔卡其·尼古拉耶维奇解释说。“要知道这根本是那些浅学无知者和不负责任的理论家的无稽之谈。别无缘无故地担心。你不会忘掉成千观众的,他们会使你想起他们。你和观众厅是分不开的。观众厅是一块强有力的磁铁。不管我怎么努力转移你对它的注意,你终究还是会很牢固地记住它的。比所应当的要牢固得多。
“你知道你的顾虑使我想起谁来了吗?我想起了我的八岁侄女——她是她那许许多多玩偶的母亲。她也很担心,家庭女教师给她上课会使她照应不过来她作为玩偶妈妈所应负的责任。
“我还想起了别人告诉我的一件事:有个人疯了,因为他害怕会飞上天去,就用绳子把自己捆在地上。
“你也同样害怕把自己交给角色,害怕飞到创作领域中去,所以千方百计要加强自己同观众的联系。不要害怕,这个联系本来就是牢靠的。万有引力定律不让你飞上天去,而把你紧紧地吸地地上,观众也是不会放弃对你的控制的,不管你多么想离开观众而把自己交给角色,观众总归要吸引你。
“对于反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为什么要这样担心呢?
“最好拿舞蹈家或耍武艺的来作例子。他们不怕飞上天去,恰恰相反,他们很清楚地知道地心吸力的定律,一生都在学习那种哪怕只是离开地面一瞬间而在空中飞行的艺术。你也应该在学习离开观众,哪怕只是短暂的几分钟也好。经过顽强的劳动之后,你也许可以把自己交给角色的,但是,我再说一遍,只能是短暂的几秒钟和几分钟。
“把关于像万有引力定律那样反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的种种无谓的顾虑抛开吧!
“为了掌握观众,为了使观众发生兴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的艺术生活》这本书里介绍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跟你的手法恰恰相反的手法,他说:
“演员越是不去注意观众,观众就越是对演员感兴趣。
“相反,演员越是讨好观众,观众就越是不理会演员。
“演员为了角色的生活而转移对观众的注意,这样他就会把观众的注意力更加吸引到舞台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