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第十一章舞台自我感觉
这一部分收集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外部舞台自我感觉》和《总的舞台自我感觉》这两章(在1935年的提纲中指明的顺序编号为22和23)而写的材料,以及阐述在舞台上即在当众创作条件下检查和巩固舞台自我感觉问题的原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题名为《外部舞台自我感觉》和《总的舞台自我感觉》的原稿,只是他所构思的两章的未完成的片断。阐述舞台自我感觉的检查和确立的在内容上互有联系的三篇原稿比较接近完成些,我们在《舞台自我感觉的检查》这一假定的标题下将它们连在一起了。
1外部舞台自我感觉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根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作过修改的三页打字稿(第475号)排印。卷首页上注明的号码XXII,确定了这一章在本卷中的位置,标题底下括号内写着“整个体现领域的最后的、结尾的部分”,再往下一些写着“这以后应该是关于心理生活三动力的一章”。
2总的舞台自我感觉
根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作过修改的打字稿(第274号)排印。卷首页上注明的号码XXIII,确定了这一章在本卷中的位置,此外还写着:“《心理生活三动力》一章的最后的、结尾的部分和本书的末尾。”
正如从第475号和第274号原稿卷首页上写明的字样所看到的那样,在关于外部和总的舞台自我感觉的原文中间本应是关于心理生活三动力(智慧、意志和情感)的文字。但是这个问题在《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里已经有专章论述。必须指出,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文献档案中也保存有关于《三动力》一章新方案的草稿(第459号),可是由于这些草稿完全属于原始性质,我们就没有在本卷内予以发表,况且在1935年的提纲中,《总的舞台自我感觉》一章是紧接在《外部舞台自我感觉》一章后面的。
作为《总的舞台自我感觉》一章本文的原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从另一篇内容更为丰富的手稿里划出来的,在那篇原稿中对“体系”诸元素相互影响的图样进行了分析(见附录部分的《“体系”图》)。
〔1〕在保存下来的图样草稿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体系”诸元素描画成垂直柱子的形状,有如管风琴的管子。坐在那两架管风琴——内部和外部舞台自我感觉——面前的三位音乐家,就是演员的智慧、意志和情感的化身。
〔2〕这里描出来的图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画在《总的舞台自我感觉》原稿的方案之一的卷首页上的。(见本卷第273页即中本第268页前面所刊的作者亲笔画)
〔3〕这些字句后面删去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移到结尾一章《如何运用“体系”》一节里去的一段原文,也删去了很大程度上是重复托尔佐夫在《舞台自我感觉的检查》一章中的谈话的那段原文。
3〔舞台自我感觉的检查〕
这里按顺序发表论述这个问题的三篇原稿。
第一篇保存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文献档案中,共有两份,一份是打字稿,卷首页上写着:《第三卷。总的舞台自我感觉》(第498/1号),另一份也是打字稿,上面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作的修改,并由他标明“未写完的一课”字样(第437号)。在这两份打字稿中,原文编排的顺序是不同的。
现在是按照第一份打字稿排印原文,并估计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第二份上所作的修改,在那里,例如,特沃尔佐夫和拉苏多夫已改成为托尔佐夫和拉赫曼诺夫,这就使我们有可能判别这篇原稿是在1932年以后写成的。
《第三卷。总的舞台自我感觉》等字样证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意把这个起先为全集第二卷《内部舞台自我感觉》一章而写的原文,移到第三卷的相应一章里去。
这个片断最初发表(文辞稍稍有些不同)在《演员自我修养》第二部的附录里(1948年版)。
第二篇原文,即从“黑板上挂着一份通知,邀请我们这些学生去参加剧本的排演”等字开始,是根据一份纸张规格很小,订成拍纸簿样子的手稿(第476号)排印的。这是第一次发表。
第三篇原文在情节上与第二篇相联系,是从“我不明白,今天的排演是怎样的”等字开始的。手稿是一些订起来的普通规格的纸张(第478号)。手稿与其他材料一起在《舞台初步》这一总标题下,初次发表于1947年《莫斯科艺术剧院年鉴》。
第二篇和第三篇手稿是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第三卷而准备的材料中找到的。根据这些手稿的内容可以推测,它们是属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写作活动的末期的。(关于在舞台工作条件下培养青年演员的可能性的想法,他在晚年时期不止一次地谈到过,而且在发表于1937年5月8日《消息报》的《技巧的道路》一文中得到了反映,第478号手稿的打字抄本之一注明1937年11月27日)
在我们已知的第三卷各章编排方案中,作者并未把现在所发表的这个原文算作独立的一章,然而在本卷的最后几章中列有《总的舞台自我感觉》一章,这是与发表于本章内的三篇原稿之一的标题相符合的。
在所发表的这些材料中,正如托尔佐夫同学生们谈话时所确认的那样,对已经学过的“演员自我修养”的全部课程作出总结,并且与随后的课程——“演员创造角色”——建立联系。
〔1〕类似的使演员们准备好开始排演和演出的为时十五分钟的练习,曾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本人或他的助手们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歌剧话剧研究所(1935—1938年)内推行过。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力求把这种“调整性的梳洗”运用到戏剧工作实践中。
〔2〕手稿上缺剧本的名称——《炽热的心》,而代之以删节号。我们根据它同《道德与纪律》一章以及本手稿结尾部分的情节上的联系,姑且添写上这个名称。
〔3〕此处和后面都提到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喜剧《炽热的心》的第三幕,那是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于1926年在艺术剧院的舞台上演出的,设计布景的是画家克雷莫夫。
在剧本原文中作者提供了如下的情景说明:广场位于出城的地方。观众左边是市长的带有台阶的官邸;右边是监狱,铁窗,门旁站着一个残废的兵士;正面是一条河和泊船的小码头;河那边是乡村的景色。
〔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审阅这篇手稿的打字抄本的时候,在这里作了一个富有特色的旁注:“经过一次排演怎么就能演出呢?……粗制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