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准备演出

当演员感觉到角色的作为主导动机的神经,同时出现角色在各种情况下的形象的时候,体验的创作过程便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果戈理把这个基调叫作重心,演员在上场之前应当把它印入脑中〔1〕

在其他一些角色中,有些融合在一个共同的占重要地位的和音中的情感,构成了这个基础。角色的这种重心或者精神上的和音尚未找到之前,所创造的形象便缺乏完整性和实质。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没有这个基础,角色的单独的所体验的部分便不能联系成一个共同的有生命的机体。

这种局部地体验的角色,就不配称为创作,也不是本文所要谈的。

角色的重心或者精神上的和音,乃是角色的入口或者契机,借助它们便可深入所创造的形象的内心深处。显然,演员尤其应当珍视角色的这种重心或者精神上的和音,而且最密切地同它亲近起来〔2〕

演员只要在创作上聚精会神,并且强使自身能发出已习惯起来的角色的精神上的和音,或者在自己的头脑里感觉到角色的重心,那么演员的整个心理生理机体就会适应已习惯起来的所创造的形象的体验。同样,就使情感适合于身体解剖学的结构的某种方向,这种结构,按照在创造角色时养成的力学的习惯,就会产生习惯起来的身体动作。

每一个真诚创造出的形象,都有自己的、它所固有的习惯、动作、步态、风度等特点。

如果它们不是臆造的,而是从角色的内心体验中生发的,那么,角色所有这些外部特点就跟角色的心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

这联结是那样有力和不可分割,以至于角色的生理的习惯会引起演员内在的心理活动,反过来,角色的心理上的情感体验,又产生演员身体上的为角色而习惯起来的生理状态。

为了准备演出或者再度创造角色,演员应当遵循他所建立的这个途径去接近角色。

化好装和穿上角色的服装以后,他在走出自己的化装室之前,还应当在创作上聚精会神,并在自身感觉到角色的精神和音或者重心。

依靠演员内心技术和习惯,借助创作上的注意集中,这是不难达到的。演员的惯于适应的生理对内心体验的机械的反应,除了演员的意志之外,也因为他的外部表达者亦即所创造的形象的习惯、动作等,乃是随情感而出现的。

演员往往带着更为任性的意志相反地行动,也就是从角色的外在习惯在自身找到形象的心理活动。

所创造的角色的心理生理联系是这样有力,以至这种对角色的处理方法是可能的,但它是不顺心的,因为自然的创作过程的破坏,就可能最终导致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