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手记

1877—1894年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连续若干年写了有关自己的舞台表演的笔记,从那在十四岁时家庭业余演出的初次登台开始,到90年代初在艺术文学协会任演员和导演时为止。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手记是写在两本账簿里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还把他所参加的一切演出的节目、广告、剧评和观众来信中的意见贴在账簿里。这两本账簿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创作档案,说明他在艺术剧院建立前的演剧活动。经常性的手记于1892年4月中断。

《艺术手记》这个标题是初版时由编辑柳·雅·古列维奇拟定的,曾得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本人同意,因为这个文献的性质并不是一般的日志。如柳·雅·古列维奇所发现,最初几年的手记并不是在紧接演出之后记下的,而是在几年以后根据回忆记下的同样,在往后的日记体手记中也夹杂着一些回忆。

初版(《艺术手记,1877—1892年》,莫斯科—列宁格勒,1939年)的编辑力求反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十五年间的全部演员活动。为此目的,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手记一起,编入了有关他参加的演出的报道,可是这些都不见于他的手记。这种适合专题学术出版物任务的发表原则,不符向文集提出的要求。这次的版本只刊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本人的文字,而且在早经发表的材料中补充了属于1893年和1894年的新材料。

现在作为发表基础的,是柳·雅·古列维奇编辑的采纳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指示并在他的同意下作了许多修辞上的改动的版本。在这个版本中,根据原作作了校订,恢复了第一次发表时所作的删节,凡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文章被误释或被编者作了缺乏充分根据加以改动的地方,都进行了还原手稿原作的更正。

注解中部分地采用了叶·尼·谢缅诺芙斯卡娅为初版所加的注释。

〔1〕“我第一次登台表演,是在母亲的命名日,即1877年9月5日那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的艺术生活》中这样写道。

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父母的庄园留比莫夫卡演出的这个戏,开始了阿列克谢耶夫一家的起名“阿列克谢耶夫剧团”的家庭演剧活动。

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亲手写的节目单,可以看到在这天演出了不知名作家的喜剧——通俗笑剧《外省女人》,尼·伊·库利科夫的独幕喜剧《二者之一》,通俗笑剧《老数学家,又名在县城里盼彗星》和《一杯茶》。在后面两个戏中,十四岁的柯斯嘉·阿列克赛耶夫扮演了退休的数学教师斯杰潘·斯杰潘诺维奇·莫洛托夫和官吏斯图科尔金。参加演出的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父亲、兄弟、姊妹、亲戚和家庭教师。导演是伊·尼·利沃夫。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对“初次登台”作了描述。

〔2〕季·谢·索柯洛娃在自己的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回忆中谈到:“柯斯嘉在自己的《手记》里写道,《老数学家》没有获得成功。不完全是这样,不如说是他自己不满意,而事实上从第一个戏起,他就比别人演得更自然,而且一点看不出他紧张或者腼腆。”

〔3〕关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饰斯图科尔金一角的表演见全集第1卷,第43页。

〔4〕,沃尔安科娜维·特斯伊卡莉娅杰方索夫娜,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妹妹(季娜伊达·谢尔格耶芙娜和安娜·谢尔格耶芙娜)的家庭女教师。

〔5〕就沃洛是佳弗拉基米尔·谢尔格耶维奇·阿列克谢耶夫,在通俗笑剧《老数学家》中扮演司里的官员格沃兹杰夫。

〔6〕这次演出了两个独幕剧。其中第一个是用法语演出的《睡仙女》,参加者有扮演林中妖怪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他的妹妹季娜伊达、安娜,弟弟格奥尔基(1869—1921)、鲍里斯(1871—1906)和帕维尔(1875—1888)。在第二个戏《和睦的瓜分,又名两张床的房间》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皮索。

〔7〕在印刷的节目单上,指出这晚上演出的三个戏:《真不错,法国话!》——尼·奥尼克斯的独幕戏谑剧,《诱人的美味》——克雷洛夫的三幕戏谑喜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日尔金)和《水性杨花的女人》——彼·弗罗洛夫的独幕喜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剧中扮演仆人谢缅内奇。

《水性杨花的女人》是在晚会开始时演出的(见本卷第55页)。

在萨波日尼柯夫家的演出,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第一次在自己家庭以外的演出。

〔8〕,舒谢姆尔斯盖基·瓦西里耶维奇(1821—1878)是小剧院的著名演员,谢普金的学生。

,特列尼嘉古柯拉夫·谢尔格耶维奇(见本卷第609注〔5〕)在《诱人的美味》中扮演地主巴尔金,较晚在1881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此角。

〔9〕在戏谑笑剧《和睦的瓜分,又名两张床的房间》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皮索;在独幕通俗笑剧《静寂的夜,又名斯杰尔巴柯夫胡同的骚乱》中,他扮演慈善的先生。

〔10〕在彼·谢·费多罗夫的戏谑笑剧《阿和费》(《阿兹和费尔特》)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奥古斯特·卡尔洛维奇·费施,在彼·伊·格利哥利耶夫的通俗笑剧《理发厅》中,扮演理发师维达里。

〔11〕这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公开演出的戏中的初次登台。

以“谢克列塔列夫卡”闻名戏剧界的谢克列塔列夫剧院已租出,用作晚会和各种业余剧团的演出。这次演出包括独幕通俗笑剧《太太出租》、克雷洛夫的三幕戏谑笑剧《诱入的美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戏中扮演地主巴尔金,以及独幕通俗笑剧《脆弱的琴弦》(彼·巴塔舍夫译自法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哲学家卡里福尔逊;这个角色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于1881年夏在阿列克谢耶夫剧团初演。

在谢克列塔列夫剧院的演出,除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参加的还有阿列克谢耶夫剧团的其他成员:卡什卡达莫夫弟兄,费·德·约拉洛夫,以及弗·谢·阿列克谢耶夫在拉扎列夫学院的同学艾·阿·希德洛夫斯基。

〔12〕,勃安连娜科·阿列克谢耶夫娜(1849—1934)是话剧演员,1874到1879年是小剧院演员。1880年各帝国剧院垄断制废除后,她在莫斯科创立了第一个私人话剧院,它不久就获得“普希金剧院”的称号。

〔13〕在阿列克谢耶夫剧团与这次演出有关的印刷节目单上写明了三个戏:莫里哀的喜剧《强婚》即由德·连斯基译出名为《挣来挣去,还是得结婚》中的几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剧中扮演哲学家潘克拉司;克雷洛夫的两幕喜剧《怪物》和两幕通俗笑歌剧《春药,又名诗人理发匠》(德·连斯基译自法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数年间在剧中成功地扮演了理发匠拉维尔日。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父母参加了演出。

〔14〕据弗·谢·阿列克谢耶夫证实,1876年春在小剧院舞台音乐学院毕业生演出莫里哀的剧本《强婚》(《挣来挣去,还是得结婚》),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产生了“巨大的,激动人心的印象”。伊·弗·萨马林的学生伊·阿·布尔金在剧中扮演潘克拉司。弗·谢·阿列克谢耶夫在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回忆中写道:“我们热衷这个剧本,有一次当柯斯佳忽然开始念出哲学家潘克拉司整段冗长的台词的时候,我真是惊讶之极……原来他掌握了这个剧本,而且几乎把它完全背熟了。”(《回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第46页)莫里哀的喜剧是阿列克谢耶夫剧团上演的第一个古典剧。

〔15〕多年以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向尼·叶·埃弗罗斯承认,理发匠拉维尔日是他“最喜欢的角色”。玛·费·安德烈耶娃回忆说:“他无与伦比地扮演了法国通俗笑剧《春药》中的理发匠,而且很细致、愉快和轻松地表达了讽刺歌,极其精湛而优美。”(《回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第231页)《春药》的成功是这样有意义,以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这个通俗笑剧列入了艺术文学协会的上演剧目。

〔16〕(罗加顿别尔),维克多·伊万诺维奇从1870s年代起是米·弗·连托夫斯基的喜歌剧中的笑剧演员。他的特点是无穷的幽默,很高的趣味和即兴表演的本领。他以引人入胜的讽刺歌和加进角色台词中的锋利话而博得盛誉。

〔17〕在《春药》中季·谢·阿列克谢耶娃扮演庄园主人卡杰琳娜。

〔18〕稍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回忆道:“还需要导演;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人才,而大家想演戏又都想得那么厉害,就只好亲自来担任导演。生活本身迫使我们学习,给我们提供了实践的场所。”(见全集第1卷第48页)

〔19〕演出是在红门阿列克谢耶夫家进行的。演了独幕喜剧《大力士》(独幕戏谑剧彼·诺维科夫译自德文)、《在墙外边》(勒·姆泽自法文)、《奇特的不幸》(弗·别尼柯夫根据德文改写)、约那斯的二幕喜歌剧《热沃塔》(康·谢·阿列克谢耶夫配词)和威尔第歌剧第三幕在尼尔家的一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这次演出的导演,而且扮演以下的角色:杂技演员——大力士普尔茨列尔,医生尼洛夫(《奇特的不幸》),小偷尼克(《热沃塔》)并唱祭司拉姆菲斯歌词(《阿伊达》)。

〔20〕安·谢·阿列克谢耶娃在喜剧《在墙外边》中扮演叶夫根尼娅。

〔21〕,索康柯士洛坦夫丁·康士坦丁诺维奇(1857—1919)是外科医生,季·谢·阿列克谢耶娃未来的丈夫,有才华的业余演员,阿列克谢耶夫剧团的积极参加者。在《热沃塔》中扮演普卢姆‐普金格、警官和侍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重视康·康·索柯洛夫很自然的表演,喜剧的幽默,邀他参加了艺术文学协会和艺术剧院。

〔22〕,杰亚康历斯基山大·巴甫洛维奇是医生,康·康·索柯洛夫的同事,阿列克谢耶夫剧团成员,有很好的嗓子(男高音),成功地扮演了许多喜剧角色。在《热沃塔》中扮演小偷贝特朗。

〔23〕,切阿尔尔诺卡夫季·雅科夫列维奇(1864—1904),著名的喜歌剧和歌剧演员,外貌标致,有优异的嗓子和很好的气质。他在连托夫斯基剧院上演喜歌剧的时候,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见到他。

〔24〕,连亚斯历基山大·巴甫洛维奇(1847—1908),小剧院卓越的演员和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的艺术生活》中对作为演员的连斯基作了热情的评价。(见全集第1卷,第39页,中译本第41页)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尼洛夫一角时,一般地以演员连斯基为榜样,但没有模仿这个角色的表演,因为连斯基没有在《奇特的不幸》中登台。

〔25〕这次演出有弗·吉雅琴柯的四幕喜剧《讲求实际的先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剧中扮演季洪·格利哥利耶维奇·波克罗夫采夫;有费·阿·卡什卡达莫夫的两幕喜歌剧《莫干身外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剧中扮演邮递员洛连佐。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父母参加了《讲求实际的先生》的演出。

〔26〕,萨米多哈夫依斯基尔·普罗维奇(1847—1910),小剧院的杰出演员,著名的普罗夫·萨多夫斯基的儿子。在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天才与崇拜者》中扮演大学生麦卢佐夫,这是他的演员创作中最完善的一个角色。放弃了演麦卢佐夫时对萨多夫斯基的模仿以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善于有效地从别处采用性格特征,并创造真实的有生活说服力的形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写道:“我学着他那种用内八字脚走路的笨拙的步态,近视眼的样子,笨拙的手势,捻着刚刚长出的胡须、整整眼镜和用手梳理那长卷发的习惯。这些在我是不知不觉中模仿来的东西,随着时光的流逝,先是成为习惯,后来就变成我自己真诚体验过的东西了。”(见全集第1卷52页,中译本第56页。)

这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第一个富有特色的角色,演这个角色他达到了对形象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27〕季娜伊达·谢尔格耶夫娜在《讲求实际的先生》中扮演维罗奇卡。

在阿列克谢耶夫剧团,季·谢·索柯洛娃在通俗笑剧、喜歌剧和话剧中表演。1888年组织艺术文学协会的时候,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安排她作话剧角色的扮演者。他于1888年在致季·谢·索柯洛娃的一封信中写道:“从我所见过的所有业余演员中,我只知道你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演员,善于优美地而不是刻板地表演,能够胜任重要的角色,善于保持一种调子,并把它提供给同你一起表演的人。”

在1912—1913年,季·谢·索柯洛娃用米尔托娃‐阿列耶娃艺名在艺术剧院扮演《哈姆雷特》中的乔特鲁德,和《那儿薄,那儿破》中的利班诺娃。

〔28〕是飞费飞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卡什卡达莫夫的绰号(见本卷第612页,注〔17〕他曾为喜歌剧《莫干身外事》作曲,其中部分借用其他喜歌剧的歌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卡什卡达莫夫作词)。

〔29〕,达亚维历多山夫大·达维多维奇(1849—1911),著名的喜歌剧演员。以演唱茨冈人的抒情曲著名,他极诚挚地并以完美的分句法歌唱这些曲子。从1878到1884年服务于小剧院,在喜剧剧目中演唱。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谈到亚·达·达维多夫(在《初次旅行彼得堡》一章)。弗·谢·阿列克谢耶夫说:“在米·瓦·连托夫斯基任班主,喜歌剧兴盛时期,科斯佳非常欣赏达维多夫,并发现了他的极完美的表演。”(《回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第52页)

〔30〕,施安杰德克尔烈·格尔马诺维奇,一个商行的职员,后来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妹妹安娜·谢尔格耶夫娜的丈夫。

〔31〕就尤是拉阿列克谢耶夫,格奥尔基·谢尔格耶维奇,在这次演出中扮演卡什卡达莫夫的喜歌剧中的小酒馆老板别波。

〔3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克雷洛夫的三幕喜剧《恶作剧,取自意大利旅行者的画册》中扮演画家博托夫;在什·列柯克(根据《卡玛尔戈》改写)的两幕喜歌剧《弗伦吉尔伯爵夫人》中他扮演强盗头目。

〔33〕1880年11月30日,亚·巴·连斯基在玛·瓦·伊里英斯卡娅的搭桌戏演出的喜剧《恶作剧》中初次扮演博托夫一角。

〔34〕在《恶作剧》中,费·阿·卡什卡达莫夫扮演画家维尔巴托夫,康·康·索柯洛夫扮演富商扎鲁金。

〔35〕就玛是莎阿列克谢耶娃,玛丽娅·谢尔格耶芙娜(1878—194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妹妹;在喜剧《恶作剧》中扮演德国人家庭里的女儿。她有很好的嗓子,后来在歌剧和喜歌剧中演出。

〔36〕,马瓦卡西舍里夫·叶菲莫维奇(见本卷第617页注〔68〕)。

〔37〕,别谢松尔诺夫盖·彼特罗维奇,是弗·谢·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学同学。

〔38〕亚·巴·连斯基并没有在《卡玛尔戈》中扮演强盗头目。

〔39〕在弗·艾尔维的四幕喜歌剧《尼突施》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教堂风琴手弗罗利多尔,在艾·奥德兰的喜歌剧《红太阳》(《玛斯柯达》)第一幕中,扮演牧羊人皮波。

〔40〕关于在卡尔津金家的演出,见第1卷第454—455页(中译本第531页)。这次演出包括独幕通俗笑剧《娘们家的事》,果戈理的喜剧《结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剧中扮演波特柯列辛。这是他首次在俄国古典剧作中表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初次作专业演员(小剧院演员米·阿·列希莫夫)的导演。

〔41〕在米·巴卢茨基的三幕喜剧《大亨》(阿·克留科夫斯基译自波兰文)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老单身汉鲍罗达夫金。1886年《大亨》曾由他在阿列克谢耶夫剧团演出。

〔42〕这天晚上演出了克雷洛夫的四幕喜剧《切莫玩火自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剧中扮演普列桑斯基,和喜剧《家里的淘气》。参加演出的有亚·伊·波米亚洛娃(艺术剧院未来的演员)和她的姊妹玛·伊·波米亚洛娃。

波瓦尔斯卡的涅姆钦诺夫剧院,是像谢克列塔列夫剧院那样一种类型的小剧院。

〔43〕,费格多利托克娃里亚·尼古拉耶芙娜(1846—1925),小剧院出类拔萃的女演员,谢普金的学生。她强烈地影响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创作个性的形成。他把她归入这样一些戏剧教育家之列:他们成功地传达了俄罗斯民族戏剧的先进的民主主义传统的“精神实质”。他在自己的技艺已臻成熟的时候,怀着感激之情写信给她说:“在我们演员生涯的关键时刻,您时而是一个关怀备至的母亲的角色,时而是一个足智多谋的顾问的角色,时而又是一个艺术上的朋友和同事……在帝国戏剧学校时,我敲过您教室的门,是您把我领向舞台。”(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文、讲演、谈话、书信集》第235页,中译本第257页)

在这个手记边上粘贴着一纸收据,由“帝国剧院办公室给阿列克谢耶夫先生,因他在莫斯科戏剧学校话剧班1885—1886上半年学习,收到他37卢布50戈比”。

在考试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朗诵了诗歌:普希金的《拿破仑》和莱蒙托夫的《遗嘱》。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话剧班没有学多久(大约三周)。关于离校的原因他曾写进《我的艺术生活》。(见全集第1卷,第71—72页,中译本第63—64页)

〔44〕,普奥拉西夫普金·安德烈耶维奇(1849—1921),小剧院名演员和戏剧教育家。

〔45〕涅克留日夫,阿·帕里姆的《我们的朋友涅克留日夫》中的人物。

〔46〕在这一片段之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很长一段时间(约三年)没有再写“艺术手记”。他仅限于收集阿列克谢耶夫剧团的演出剧目单(其中有喜歌剧《莉莉》和《日本天皇》),以及自己在各种公开的业余演出(在德国俱乐部舞台、“天堂”剧院等处)的剧目单。

〔47〕艺术文学协会是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亚·菲·费多托夫、费·彼·柯米萨尔日夫斯基(见注〔65〕和〔66〕)、费·里·索洛古布(见注〔54〕)共同组织的。

协会的第一次演出,或者如戏报所说,首次“表演会”,是于1888年12月8日,在特维尔大街(高尔基大街)金兹布尔格家的协会会址举行的,这里从前是安·阿·勃连科经营的普希金剧院。

由亚·菲·费多托夫组织的演出,包括普希金的悲剧《吝骑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男爵,亚·菲·费多托夫的悲剧《戈都诺夫》中的几场,莫里哀的喜剧《乔治·唐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剧中扮演索丹维尔,《吝骑士》的布景和服装草图是费·里·索洛古布制作的;他还绘制了《乔治·唐丹》的服装草图,而布景是康·阿·柯罗文所绘。

在莫里哀的喜剧中表演的,有艺术剧院未来的两个女演员,玛·彼·李琳娜(饰克洛金娜),和曾饰柯连的、艺名别任的阿·阿·萨宁(宪别尔格)。

〔48〕稍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评价自己在协会舞台上的初次表演时,认为吝骑士一角是自己不成功的创作,而索丹维尔却有一定的成就(《我的艺术生活》)。评论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初次登台表示赞许,突出他在业余演员中的首要地位。评论强调指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许多专业演员”远远地抛在自己的后面,在普希金的《吝骑士》中,“正确控制的声调,表演上真挚的动作紧张性,非常优美的手势,以及穿戴服装的本领”,使他成为一个“完全活生生的人物”。在其他报刊评语中指出,“这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先生无可指责地富有才华地表演了男爵;在第二场,地窖里的箱柜上面,他演得非常精彩。”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的索丹维尔也获得高度的评价。关于《乔治·唐丹》,评论写道,在剧中“这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先生比其余的演员高出一头(这既是一种譬喻的说法,也是按所谓招募新兵的标准而言)”,在这里他表现出了“自己的才华中喜剧的一面”。

〔49〕,杰德列金米特里·弗拉基米罗维奇,用艺名多林在《吝骑士》中扮演阿利别尔。

〔50〕,梅娜德杰维日捷娃达·米哈依洛夫娜(1832—1899),小剧院杰出的演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的艺术生活》中指出,梅德维捷娃已达到他的老师的某种程度,对他有过极大的影响。梅德维捷娃高度评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才能,以及对戏剧的忘我精神。玛·菲·安德烈耶娃在回忆录中曾谈到梅德维捷娃参加艺术文学协会的工作。(《回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第226—227页)

〔51〕,波拉杰伊欣萨娜·阿列克谢耶夫娜(1862—1890),小剧院的演员,剧作家阿·阿·波杰欣的女儿。

〔52〕,布帕拉维朗尔堡·伊万诺维奇(1841—1907),作曲家,艺术文学协会理事。,列米麦特佐罗夫凡·尼洛维奇(1835—1901),小说家,曾在《俄罗斯思想》杂志撰文的评论家,艺术文学协会理事。

〔53,〕希康洛士夫坦斯丁基·斯杰潘诺维奇(1848—1893),1888年起是小剧院演员,演出时用艺名洛希夫斯基;多种艺术的涉猎者——诗人、音乐家、歌唱家、画家、雕塑家,剧本、芭蕾和歌剧脚本的作者(其中包括与柴可夫斯基合写的《叶夫盖尼·奥涅金》)。曾是艺术文学协会成员,在协会附属的歌剧话剧学校中教授化装服装艺术。

1891年《演员》杂志刊载他的《戏剧化装教学经验》。

〔54〕,索费洛奥古多布尔·里沃维奇(1848—1890),画家,诗人,艺术文学协会组织者之一,作为美术师和演员参加协会的演出。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艺术审美感的形成起过很大影响。对艺术、历史和以往各时代的风习有广泛的知识,所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多次指出,在这方面他是索洛古布的学生和追随者。

〔55〕看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这里谈的是角色的逐渐发展,以及演员为最充分深刻地展示形象而配置自己的表现手段和气质的能力。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中,有关于演员和角色的远景的篇章,就是研究这个问题的。

〔56〕(尤苏仁姆巴托夫),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1857—1927),小剧院的卓越演员,剧作家,戏剧活动家,后来是小剧院的领导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演员。

〔57,〕乌玛斯利特罗娅斯·卡娅费多罗夫娜,用艺名马列娃在协会演出。

〔58〕,菲谢利尔波盖夫·尼基季奇(1863—1910),小说家和批评家。

〔59〕在亚·菲·费多托夫导演的阿·费·彼森姆斯基的悲剧《苦命》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极其成功地扮演了佃农阿那尼·雅柯夫列夫,这使他获得演悲剧方面的声誉。在《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他对这个角色的表演是作为自己创作经历的重要阶段来估价的。

〔60〕,尼娜库杰琳日娜达·阿列克谢耶夫娜(1845—1923),小剧院的名演员。

〔61〕,杜谢迪尔什盖金·根纳季耶维奇(1852—1901),戏剧评论家,新闻记者,翻译家。

〔62〕,波德波夫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艺术文学协会成员,主持财务,有时任演员。

〔63〕1889年1月29日纪念普希金逝世五十二周年的演出,有悲剧《石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唐·璜;有《鲍利斯·戈都诺夫》中的两场(“神秘寺院中的修道室”和“立陶宛边境上的小旅店”)。亚·菲·费多托夫导演。也演出了由费·里·索洛古布导演的普希金的故事《牧师及其工人巴尔德》活画。晚会结束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伊·伊·列维坦的冬日森林的布景前朗诵了莱蒙托夫的诗歌《诗人临终》。

〔64〕1889年1月15日在艺术文学协会初次演出《石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用自己的真姓阿列克赛耶夫)在剧中扮演唐·卡尔罗斯。

〔65〕,费亚多历托山夫大·菲利波维奇(1841—1895),演员、导演、剧作家和戏剧活动家。第一次是与格·尼·费多托娃结成夫妇。

在艺术文学协会任总导演,也是协会附属的歌剧话剧学校的话剧部主任。

从费多托夫身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初次见到对他演员天赋的发展起了巨大影响的专业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与费多托夫的交往以及和他的排练看成是自己的最好的学习,虽然当时已感觉到费多托夫导演艺术的否定的一面:他直接走向最后结果,有时把他个人对形象的理解强加给演员。

〔66,〕柯费米奥萨多尔日尔夫·斯彼基特罗维奇(1838—1905),艺术文学协会创立人之一,协会所属学校歌剧音乐部主任。卓越的歌剧歌唱家和演员。柯米萨尔日夫斯基成功地演唱了达尔高梅日斯基的歌剧《石客》中唐·璜音部,穆索尔斯基的《鲍利斯·戈都诺夫》中的僭称王者,李姆斯基‐柯尔萨科夫的《五月之夜》中的列夫科等。担任过莫斯科音乐学院声乐班的教授。

〔67〕,费亚多历托山夫大·亚历山德罗维奇(1863—1909),格·尼·费多托娃和亚·菲·费多托夫的儿子,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同学,用菲利波夫艺名在艺术文学协会演出,自1893年起是小剧院演员。

〔68〕,波彼戈得热夫·瓦西里耶维奇用艺名莫尔恰诺夫在协会参加了许多戏剧演出。这次演出他在《鲍利斯·戈都诺夫》一场戏中扮演米萨伊尔。

〔69〕,库费玛奥宁多尔·亚历山德罗维奇(1855—1896)。《演员》杂志出版者,翻译家。用艺名卡列宁在艺术文学协会表演。在这次演出中扮演(《石客》)劳拉家的客人,《神秘寺院中的修道室》(《鲍利斯·戈都诺夫》)一场里的皮缅。

〔70〕雅沙就是格列米斯拉夫斯基,雅柯夫·伊万诺维奇(1864—1941),化装美术家。大约1882年在阿列克谢耶夫剧团开始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起工作,后来一同转入艺术文学协会,最后进艺术剧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谈到他的时候说:“我同他认识后,就再没有和他分过手。雅柯夫·伊万诺维奇·格列米斯拉夫斯基是注定了要在戏剧界担任一个重要角色的人物。他把化装艺术提到了很高的水平上,使欧洲和美国都对他的工作感到惊讶。”(全集第1卷第45页,中译本第47页)

〔71〕,阿安梁娜奇科·娃米哈依洛夫娜,歌唱家和著名歌剧导演彼·谢·奥列宁的母亲,用艺名洛尔季娜在艺术文学协会表演,这次演出在《鲍利斯·戈都诺夫》中扮演小旅店店主。

〔72〕,宪亚别历尔格山大·阿基莫维奇,在艺术文学协会参加演出时,起先用艺名别任,后来用萨宁。从艺术剧院建立时起(1898)就任演员和导演,工作到1902年。从1917年到1919年再任莫斯科艺术剧院导演。萨宁曾在亚历山德拉剧院、小剧院、斯塔林剧院以及俄国和国外其他话剧及歌剧院担任导演。他在欧洲和美国传播俄国古典歌剧剧目上起过巨大作用,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创作的热情景仰者。(全集第7卷刊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致亚·阿·萨宁的信)

〔73〕,特尼列古嘉拉柯夫·谢尔格耶维奇。(见本卷第609页注〔5〕)

〔74〕,金塔库季洛娃娅娜·谢苗诺夫娜是协会所属学校歌剧部的学生。在《石客》中扮演劳拉,后来是大剧院演员。

〔75〕,波厄萨恩特斯特(1841—1921),著名德国悲剧演员,曾多次到俄国旅行演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波萨特是“卓越的性格演员”,外部再体现的大师。关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波萨特的会见以及向他学习的情况。(见全集第1卷附录第419—422页,中译本第436—439页)

〔76〕,列伊维萨坦克·伊里奇(1861—1900),杰出的风景画家,曾是艺术文学协会成员,参加过活画、化装舞会以及协会其他设施的装饰工作。

〔77〕,卡帕普维尼尔斯特·亚历山德罗维奇,伯爵(1840—1904),莫斯科教育区督学。曾就学校和教育问题写过文章。

〔78〕·玛利安德诺·巴(基1拉842—1906),著名歌剧歌唱家,上低音,曾到俄国旅行演出。莫扎特歌剧中唐·璜的杰出演唱者(见全集第1卷第24页,中译本第28页)。

〔79(〕别舞列台渥兹上契的科娃李琳娜),玛丽亚·彼得罗芙娜,艺术文学协会的演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未来的妻子。(关于玛·彼·李琳娜见全集第1卷第456页注释,中译本第475—476页)

〔80〕1889年2月2日重演《乔治·唐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男爵索丹维尔(安·米·阿梁奇科娃扮演他的妻子男爵夫人)。玛·彼·李琳娜在彼·费多托夫的通俗笑剧《家里着火》中扮演维拉·亚历山德罗夫娜。在翻译的通俗笑剧《女人的秘密》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了自己演的最好的通俗笑剧角色中的一个——大学生麦格里奥。他最初扮演这个角色是在1881年阿列克谢耶夫剧团的演出中,而且在艺术文学协会一直成功地扮演了若干年。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同台演出这个通俗笑剧的,有叶·瓦·亚柯夫列娃(伊叶夫列娃)扮演洗衣女工塞扎林娜,弗·阿·库曼宁(卡列宁)扮演画家安尼巴尔。

〔81〕讽刺歌《尽人皆知……》是按华尔兹舞曲主旋律进行的通俗笑剧三部合唱。

〔82〕亚·亚·费多托夫在《女人的秘密》中扮演看门人拉卢埃塔。

〔83〕在莎士比亚的喜剧《无事烦恼》中,亚·巴·连斯基成功地扮演了裴尼狄克。当裴尼狄克偶然窃听到故意编出的关于琵特丽丝爱他的谈话时,他面部表情的静场特剧出名。对这个静场的描述,见尼·佐格拉弗著《亚历山大·巴甫洛维奇·连斯基》(莫斯科,1955)一书第69页。

〔84〕,雷康巴士科坦夫丁·尼古拉耶维奇(1856—1916),格,利伊科夫万·尼古拉耶维奇(1849—1919)和,杜米尔哈诺依沃尔·亚历山德罗维奇(1837—1914),都是小剧院的演员。从1889—1890年演剧季起,在亚·菲·费多托夫离开后·伊·尼·格利科夫任艺术文学协会导演。米·亚·杜尔诺沃在艺术文学协会附属学校教发音、朗诵和表演练习。

〔85〕·萨普多罗夫夫斯基·米哈依洛维奇(1818—1872),小剧院最杰出的演员,以扮演奥斯特罗夫斯基剧中人物闻名。在通俗笑剧、包括《春药》和《里夫·古雷奇·辛尼奇金》中也演得非常成功。

“我记得有名的老人萨多夫斯基,童年时代见过他一次。他表演某个通俗笑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美国出版的《我的艺术生活》(My  Lifein  Art,波士顿,1924,第93页)中这样写道。

,热瓦沃亚基里尼·伊格纳基耶维奇(1808—1874),小剧院杰出的喜剧演员,演通俗笑剧极为精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的艺术生活》一书(《小剧院》一章)中描述的他少年时见到的热沃基尼的表演给他的印象。

〔86〕,柯康罗士文坦丁·阿列克谢耶维奇(1861—1939),著名的写生画家,戏剧美术家。他是这些戏的布景设计:阿列克谢耶夫剧团演出的《日本天皇》、艺术文学协会演出的《乔治·唐丹》和《浮玛》(《斯捷潘奇科沃村》),在这里他也参加活画的装饰。柯罗文作为舞台美术家在音乐剧院——莫斯科的马蒙托夫私人歌剧院(1885到1900年)和大剧院等处的工作,特别富有成果。

〔87〕1889年2月5日重演了阿·费·彼森姆斯基的《苦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阿那尼·雅柯夫列夫,还重演了有玛·彼·李琳娜参加的通俗笑剧《家里着火》。

〔88〕切格洛夫‐索科夫宁是《苦命》剧中人物,年轻的地主,阿那尼的妻子利扎维塔的情人。

〔89〕,洛弗帕拉钦基米尔·米哈依洛维奇(1861—1935)在《苦命》中扮演尼康舅舅。在艺术文学协会表演时用艺名弗拉基米罗夫,1912年起在艺术剧院改用艺名米哈依洛夫。

〔90〕扮演村长卡利斯特拉特·格利戈利耶维奇的是亚·亚·费多托夫(菲里波夫)。

〔91〕尼·谢·特列嘉柯夫(塞尔格耶夫)扮演切格洛夫‐索科夫宁。

〔92〕,阿尼尔古希波拉夫·帕夫洛维奇,律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父亲的朋友。

〔93〕,什弗马拉罗基文米尔·格奥尔基耶维奇(1850—1924),业余画家,曾于1886年联合一批画家组成一个名为“礼拜三”的团体。

,佩列瓦普西列里特·奇瓦科西夫里耶维奇(1863—1918),风景画家。

〔94〕,萨伊马万林·瓦西里耶维奇(1817—1885),小剧院杰出的演员,教育家。他的妹妹伊丽莎白·瓦西里耶夫娜·萨马林娜因为《苦命》剧中人阿那尼的表演,曾致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使我满意是困难的,但是我可以由衷地对您说,您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演员在表演。您给自己的角色带来多少微妙的色彩啊!一个农奴,可是,是什么样的人的尊严啊,您高于受过教育的人们,对妻子的爱和憎的斗争处理得多么好啊,您的面部说明了许许多多,一切痛苦、忧患和深沉的辛酸都表现出来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这封信贴在他的手记的正文里。

〔95〕1889年2月6日在莫斯科旧大学生协会的义演中,公演了克雷洛夫的三幕喜剧《淘气鬼》和通俗笑剧《一杯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剧中扮演巴隆(1877年在阿列克赛耶夫剧团扮演剧中的官员斯图柯尔金)。文中谈到的娜·格·萨勃琳娜在《淘气鬼》中扮演维拉,在《一杯茶》中扮演男爵夫人。

〔96〕1889年2月9日,在协会上演了亚·菲·费多托夫的四幕喜剧《一个卢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剧中扮演经纪行老板奥布诺夫连斯基,还上演了通俗笑剧《奇特的不幸》,有玛·彼·李琳娜、亚·亚·萨宁参加,亚·菲·费多托夫导演。

关于奥布诺夫连斯基一角的表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的艺术生活》的《性格化》一章中有所叙述。在有关这次演出的评论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饰的这个角色的表演获得高度的评价:“表达奥布诺夫连斯基这个典型,不可能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达他更好的了。他的表演是这样自然,与过火的任意的表演是这样大相径庭(其实他的角色是难于避免过火表演的),他给予观众的印象是这样完整”(《戏剧与生活》,1889年2月16日)。另一篇剧评(《俄罗斯信使》,1889年2月17日)指出:“奥布诺夫连斯基是在最近几个十年的生活条件下出现的不同寻常地令人瞩目的人物。他是经纪人,代售商,抵押人。他只有一个生活的目的。就是谋取暴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饰的这个角色的表演,根据一个批评家的话说,“是非常典型的,刻画入微的。天才的‘演员’创造了一个生动的人物,给原作者补充了许多细腻而典型的细节。从化装和语气到挥洒自如的倔强的举止态度,这一切都高度睿智地从生活中观察得来,而同样表现在舞台上。可以肯定地说,这种出类拔萃的表演也表明了表演者无可怀疑的才华。”

〔97〕,萨米多哈夫斯依基尔·普罗维奇,于1885年在小剧院扮演奥布诺夫连斯基。

〔98〕,萨尼宗古诺拉夫·费多罗维奇(1843—1902),阿列克谢耶夫剧团的演员。在《一个卢布》中扮演彼得·维肯季耶夫。康·阿·瓦尔拉莫夫扮演奥布诺夫连斯基。

〔99〕亚·亚·费多托夫扮演斯杰潘·伊波利托维奇·维肯季耶夫。

〔100〕1889年2月12日,重演克雷洛夫的三幕喜剧《天之骄子》,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剧中扮演德国人弗列杰,还重演通俗笑剧《女人的秘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剧中扮演麦格利奥。

〔101〕1888年2月29日,《天之骄子》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天堂”剧院业余剧人慈善演出时初次上演。艺术文学协会于1889年1月10—11日演出此剧。

〔102〕安·米·阿梁奇科娃(洛尔季娜)在《天之骄子》中扮演斯维塔耶娃,索·亚·费多托娃(尤丽叶娃)即亚·菲·费多托夫的第二个妻子,扮演尼娜。协会附属戏剧学校话剧部的学生什塔姆和涅麦尔查洛娃扮演切普雷日尼科夫家的莉扎和纳佳。

〔103〕1889年2月14日,重演亚·菲·费多托夫的喜剧《一个卢布》,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奥布诺夫连斯基,还有通俗笑剧《奇特的不幸》。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接替生病的德·弗·多林在剧中扮演医生尼洛夫,这个角色他于1883年在阿列克谢耶夫剧团扮演过。

〔104,〕小就费是多托娜娃塔莉娅·尼古拉耶夫娜,亚·亚·费多托夫的妻子,在小剧院用艺名瓦西里耶娃第二进行演出。

〔105〕剧评中指出亚·亚·费多托夫成功地扮演了斯杰潘·维肯杰耶夫一角。

〔106·〕佩瓦尔西洛夫里·谢苗诺维奇,革命前著名的“瓦西里·佩尔洛夫父子”茶行的业主之一。

〔107〕这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艺术文学协会的第一次导演工作。像亚·菲·费多托夫那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这时期同演员们工作时也是用示范的方法。

〔108〕玛·彼·李琳娜(别列渥兹契科娃)在通俗笑剧《奇特的不幸》中扮演维拉·叶戈罗夫娜,医生尼洛夫之妻。

〔109〕亚·亚·宪别尔格当时用艺名别仁在《奇特的不幸》中扮演卡皮顿的女仆。

〔110〕1889年2月16日重演普希金的《石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唐·璜,新劳拉由奥·阿·波兹德尼亚科娃(福斯)扮演。这次演出了《鲍利斯·戈都诺夫》中的几场,和独幕通俗笑剧《学校教师,又名杜拉科夫教人给死人治病》。

〔111〕上次是1889年1月29日在协会演出《石客》。

〔112〕1889年2月18日,在贵族俱乐部大厅(现在的联盟馆北)举行了由艺术文学协会组织的化装舞会。参加舞会装饰的美术家有康·阿·柯罗文、伊·伊·列维坦、费·利·索洛古布、瓦·瓦·佩列普列特奇科夫、阿·谢·斯杰潘诺夫等。客人中有安·巴·契诃夫、弗·伊·涅米罗维奇‐丹钦科、格·尼·费多托娃、阿·伊·尤仁。

〔113,〕戈弗利拉齐恩基米尔·米哈依洛维奇,当时莫斯科的省长。

〔114〕格·尼·费多托娃是奥斯特罗夫斯基的《瓦西里萨·梅连季耶娃》剧中人瓦西里莎的杰出表演者,她从1868到1898年扮演这个角色。“观众面前的瓦西里莎‐费多托娃是迷人的、庄严的、狡猾的魔法师,机灵、聪明,非常幽默、热情、诡诈……”“妩媚的恶人,滑头、天真、凶狠和温情。”(引自格·戈扬著《格利克莉娅·费多托娃》,莫斯科‐列宁格勒,1940,第146页)

〔115·〕萨利阿德斯·图,尔叶涅夫米根尔尼·安德烈耶维奇(1840—1908),长篇小说作家,若干伪历史小说的作者,以叶夫根尼·图尔为笔名的著名女作家之子。

〔116,〕巴埃甫米洛夫利斯亚卡娅·卡尔洛夫娜,著名歌剧演员,戏剧抒情女高音,柴可夫斯基的友人,他的歌剧中许多主要声部的杰出表演者。她的丈夫谢尔盖·叶夫格拉福维奇是歌剧演员。

〔117,〕科鲍尔戈索米夫尔·鲍戈米罗维奇(1845—1919),著名的歌剧演员,男中音。

〔118〕1889年3月11日的“同仁晚会”的节目中有歌舞(艺术文学协会附属学校歌剧部学生参加),有彼·彼·格涅吉奇的独幕喜剧《正在烧毁的信》,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他在剧中扮演克拉斯诺库特斯基),以及活画。

这个同仁晚会,或称家庭晚会,是专为协会成员举行的。

〔119,〕维谢诺尔库罗盖夫·米哈依洛维奇,用米哈依洛夫艺名在协会舞台表演,在这个戏中扮演奥利霍夫斯基。玛·费·乌斯特罗姆斯卡娅扮演季娜伊达·谢尔格耶夫娜·瓦西里齐科娃。

〔120〕“Comédie  Francaise”(“法兰西喜剧院”),法国最老的剧院,建于1680年。1880年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自己的演员和导演工作中,成功地运用了他在巴黎看到的该剧院演出的许多手法。他没有采用程式化的朗诵腔和不自然的感情洋溢的表演方法,这是法国演员演悲剧时习以为常的。在他们所表演的法兰西喜剧院古典喜剧和现代剧目中,吸引他的是演员表演的自然、细腻和优美,对话的轻松和从容不迫,等等。

〔121〕在《正在烧毁的信》导演本里,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绘的布景图,大体上跟这里所写的一致。就在导演本的正文下边的设计草图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规定了演员在台上的位置和走动路线。在这艺术文学协会第一次独立的演出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使演员们做到了细致的心理表演,并创造了有生活说服力的舞台环境。

〔122〕,科尼任古拉·米哈依洛维奇,艺术文学协会秘书。用艺名霍尔明演出。

〔123〕1887年11月15日在莫施宁剧院业余演出伊·施巴任斯基的正剧《少校夫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磨房雇工卡利亚金。

〔124〕即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波波夫(见注〔62〕)。

〔125〕《阿和费》又名《阿兹和费尔特》,是彼·谢·费多托夫的通俗笑剧。

〔126,〕戈帕卢维勃科尔夫·伊万诺维奇,三山啤酒厂经理,用艺名格拉戈列夫在协会演出。

〔127〕1889年4月13日重演彼森姆斯基的《苦命》和克雷洛夫的通俗笑剧《熊为媒》。这是为莫斯科玛丽亚医院附属医士学校学生演出的。在《苦命》中,巴任诺娃顶替玛·亚·萨玛罗娃扮演斯皮里顿涅夫娜,德·尼·波波夫顶替费·阿·彼特罗夫扮演县警察局长。

〔128,〕戈维利克采托夫尔·亚历山德罗维奇(1856—1906),著名的政论家和批评家,《俄罗斯思想》杂志的编辑。

〔129〕从“露易莎一角以后……”开始到“这一回……”这段文字,在《艺术手记》第一次发表时省略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这个手记,看来与排练席勒的悲剧《阴谋与爱情》有关,玛·彼·别列渥兹契科娃(李琳娜)在剧中扮演露易莎(《阴谋与爱情》的首演是在1889年4月23日)。

在通俗笑剧《熊为媒》中,玛·彼·李琳娜扮演莉莉一角。

〔130,〕涅尼克古拉索拉夫·德米特里耶维奇(演出时名克拉索夫),在通俗笑剧《熊为媒》中扮演动物学教员巴尔索夫。他后来成了职业演员。1904—1906年在维·费·柯米萨尔日夫斯卡娅的话剧院工作。

〔131〕1889年4月20日,艺术文学协会举行义演,为莫斯科未成年获释犯补贴金协会募款,演出了四个独幕剧;库利科夫的通俗笑剧《乡村秋夜》,德国作家帕乌尔·海杰创作、埃·马杰尔恩翻译的正剧《光荣的义务》,莫里哀作、德·特·连斯基翻译的《挣来挣去,还是得结婚》,以及克雷洛夫的通俗笑剧《熊为媒》。

在《光荣的义务》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男爵古别尔特·逢·阿尔得林亨。亚·菲·费多托夫导演。

〔132,〕普伊罗万科菲·耶亚夫历山德罗维奇,艺术文学协会的活跃分子之一,这里的演员和导演。后来是艺术剧院的股东。

〔133〕这里第一次得出一个结论,演员应当学好“话剧艺术的基础文法”,就是说要掌握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后来从本世纪十年代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定他一生的中心任务就是认识舞台创作的规律和制定话剧演员的“文法”,他称之为自己的“体系”。

〔134〕在《光荣的义务》一剧中。

〔135〕特列嘉柯夫(谢尔格耶夫)在《光荣的义务》中扮演医生马季阿斯。

〔136〕,巴路尔得奈维希(1842—1924),著名的德国演员,许多古典剧目角色的扮演者(《裘力斯·恺撒》中的安东尼,以及奥瑟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威廉·退尔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见到巴尔奈是在梅宁根剧团的演出中以及他在莫斯科进行的其他旅行演出的时候,推崇他是具有高度专业技术的天才演员。这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回忆巴尔奈在大仲马的传奇剧《凯恩,或称天才与放荡》中一场的表演,在这场戏里,夜间狂饮之后,人们叫醒凯恩。

〔137〕席勒的悲剧《阴谋与爱情》在1889年4月23日由亚·菲·费多托夫演出,而且是演剧季最后的首演剧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斐迪南,玛·彼·李琳娜扮演露易莎。这次演出以后不久,李琳娜就成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妻子(他们在1889年7月5日结婚)。

关于《阴谋与爱情》演出的文字,性质上不同于《艺术手记》的其他文字,它写在单另的纸上,大概是供玛·彼·李琳娜阅读的。

〔138‐〕格拉索多夫科,洛列昂夫尼德·伊万诺维奇(1845—1890),歌剧和话剧演员,曾在米·瓦·连托夫斯基的歌剧团并于1882年起在费·阿·柯尔什的话剧院工作。

〔139〕‐凡赞,特玛丽亚(1861—1919),著名歌唱家,抒情花腔女高音,1880—1886年是巴黎喜歌剧院演员。在俄国巡回演出很久。曾在彼得堡的玛丽亚剧院和莫斯科马蒙托夫私家歌剧院登台演出。非常成功地扮演了朱丽叶、密阿拉,玛格丽塔,奥菲莉霞,特别是纳克梅——作曲家德利勃专为她写的音部。

同时代人从凡‐赞特的表演中一致注意到声乐艺术与戏剧艺术的巧妙结合,外形素质、面部和眼睛的表现力,“能传达最细微的、几乎难以觉察的心理活动,以及手势的优美……”(《戏剧与生活》1886年1月3日)

歌剧演员和导演,弗·彼·什卡费尔在自己的回忆中对凡‐赞特作了如下的评述:“她那出众的才华,迷人的柔和的音色,极高的造诣,动人的外貌,她的一切艺术素质的综合,征服了这位歌唱家的观者和听众。……《纳克梅》一剧有凡‐赞特参加以及由夏里亚宾扮演尼拉坎特,这是歌剧舞台上一种不可多得的现象。”(弗·彼·什卡费尔:《俄国歌剧舞台四十年》,列宁格勒,1936,第145页)

〔140〕最后还有几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手稿即将付印而进行校阅时删掉了,现刊载如下:“我这方面同意:作为奖励,可以在未来充分分析您在《阴谋与爱情》一剧中所扮演的露伊斯一角时加以补充。现在我就不说了,怕您厌烦。”

〔141〕1889年11月26日,阿·费·彼森姆斯基的五幕悲剧《作威作福的人们》开始了艺术文学协会第二演剧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主角——大元帅普拉东·伊姆兴公爵。玛·费·乌斯特罗姆斯卡娅(玛列娃)扮演公爵夫人,普拉东公爵的妻子;尼·谢·特列嘉柯夫(谢尔格耶夫)扮演谢尔盖·伊姆兴;谢·格·戈利科夫(萨布罗夫)扮演青年军官雷科夫;玛·彼·李琳娜扮演侍女乌莉娅莎。此外,参加演出的还有弗·米·洛帕钦(弗拉基米罗夫)、亚·亚·费多托夫(菲利波夫)、亚·阿·宪别尔格(萨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兄弟鲍·谢·阿列克谢耶夫(鲍林)等。

最后表演了,“日常生活场面”——《离婚》,特罗菲莫夫作。这戏由小剧院演员帕·亚·里亚鲍夫导演。

在扮演伊姆兴时取得的重大的表演成就,促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1895年把《作威作福的人们》重新上演于艺术文学协会舞台,1898年上演于艺术剧院,这两次新的演出都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担任导演。

关于扮演伊姆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的艺术生活》一书的《扮演坏人,要找他好的地方》一章中有所叙述。在那些大概属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代初的手稿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写道,他“曾被上世纪末的一些肖像所鼓舞”,开始想要表演这个悲剧角色,他创造了一个外貌威严的形象,他好像“叶卡杰琳娜时代的战士,而且如果只表现她的典型的同人中的一个,我是不满意的。我的任务还要广泛些。我想要体现她那整个时代。”(第701号)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饰演的伊姆兴一角,曾引起报刊的一系列反应。尼·彼·基切耶夫在《每日新闻》上写道:“在《作威作福的人们》中,硕大无朋的人物伊姆兴公爵盖过了其余的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先生具有天赋才能,令人惊讶地跟角色…融成…一体他透彻理解,伊姆兴公爵绝不是熊,要毁坏落入他脚掌下的每一个人。结果出现了内痛心苦而不是自尊心受到损害的写照。”尤·尼古拉耶夫在《莫斯科公报》中指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再体现技巧,他创造了“一个仿佛已复活的、从像框中走出来的出色的老人肖像,这位叶卡杰琳娜时代的‘大元帅’也许就是奥尔洛夫们和波将金的敌手。”(1895年12月10日)

稍后·著名批评家谢·瓦·瓦西里耶夫(弗列罗夫)在评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艺术剧院舞台对这个角色的表演时写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普拉东“不是观众所希望看到的那样。这不是凶猛的野兽,有一双充血的眼睛,无情地蹂躏周围的一切,发出动物的吼叫使人恐怖。不,我们眼前这个人,是不懂得自己性格表现的障碍的。”瓦西里耶夫特别强调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中形象的历史准确性,“有权势的执迷不悟者”—农奴主的特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心理描写的表演的深度和多面性使批评家认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的普拉东公爵一角,为通过俄罗斯演员以了解俄罗斯文学创作的形象的历史作出了伟大贡献。”(《莫斯科公报》,1898年11月30日)美术家维·安·西莫夫1898年11月5日观看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莫斯科艺术剧院舞台上扮演的伊姆兴之后,写信给斯坦尼斯控夫斯基说:“……我第一次在这样高度的艺术性再创造中看见您,就不能不和您分享我的愉快、自豪和欢乐。”

〔142〕1866年1月21日,《作威作福的人们》第一次演出于小剧院,最后一次是在1867年9月17日演出。伊·瓦·萨马林扮演伊姆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当然没能看见他扮演此角。

〔143,〕里帕亚维鲍尔夫·雅科夫列维奇(1837—1906),小剧院演员。亚·巴·连斯基重视里亚鲍夫的表演才能,并认为他能停滞在一些小角色上的“被戕害了的才赋”,“而根据他的才能,理应占有我们的任何一个首席演员那样显著的地位。”(《亚·巴·连斯基论文、书信、笔记集》,增订第二版,莫斯科,1950,第206页)

亚·菲·费多托夫离开以后,里亚鲍夫担任艺术文学协会导演。他曾演出《作威作福的人们》、《切勿随心所欲》、《没有陪嫁的女人》,并重新上演了《吝骑士》。

〔144〕在《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自己饰演伊姆兴公爵的工作同重要的创作规律的发展联系起来,他用“扮演坏人,要找他好的地方”这样一个公式来加以表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这个说法被一些批评家错误地解释为企图为反面形象进行“辩解”。但是,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来,这个手法并不是作为减轻与缓和所扮演人物的内心矛盾的手段,恰恰相反,是造成鲜明对比的手段,以便有助于衬托人物的最重要的典型特征。这种方法能促进生动的多面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而不是死板的公式。

不仅是帕·亚·里亚鲍夫,而且还有格·尼·费多托娃都曾警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防对角色作片面的阐释。在一份手稿(第702号)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引用了费多托娃的讽刺性评语:“我们欣赏您,亲爱的朋友!您演得很精彩,朋友。唉,这些作威作福的人简直是野兽!而我这蠢人,却以为他们是人……我有一条用链拴着的狗,它也是这样发脾气,发一阵脾气又停下来。您大概疲倦了,我的朋友。难道悲剧是闹着玩的!谢谢您的十分、十分好意。我很担心啊!唔,上帝保佑您吧,我的朋友!……可要保护好嗓子!……”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写道:“……许多年以后,我想起这位聪明的女演员的话,便开始遵循这样一条经验为我制定的规则:扮演坏人,要找他好的地方,反之亦然;扮演勇敢的人,要找他胆小的地方,诸如此类。”

〔145〕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创造伊姆兴这个角色时不止一次想起萨尔维尼扮演的奥瑟罗,这不是偶然的;他为之折服的是萨尔维尼‐奥瑟罗的悲剧性的深度,内涵的丰富性,以及那确定不移的顺序,奥瑟罗正是以随着这种顺序陷入“自己嫉妒的深渊”。

伊姆兴一角,包括遭到欺骗的信赖、爱情、嫉妒的痛苦等主题,成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掌握莎士比亚悲剧角色的跳板,他在1896年1月重演《作威作福的人们》之后一个月表演了这一悲剧角色。

〔146〕玛·彼·李琳娜在特罗菲罗夫的通俗笑剧《离婚》中扮演叶甫根尼·阿列克谢耶夫娜·科谢茨卡一角。

〔147〕,哥别格努兰阿‐康斯坦(1841—1909),著名的法国喜剧演员,曾不止一次:到俄国旅行演出。

〔148〕,洛列帕钦夫·米哈依洛维奇,莫斯科大学教授,哲学家,演员弗·米·洛帕钦的长兄。

〔149,〕索就柯是洛夫康夫士妇坦丁·康士坦丁诺维奇,和他的妻子季娜·谢尔格耶夫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妹妹。

〔150〕帕·亚·里亚鲍夫的儿子在1934年8月12日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信中写道:“父亲一向是您的才华的最热烈崇拜者,我永远不会忘记他那像对一个演员那样对您所下的很有特色的评语。他说:‘如果把波萨特、萨尔维尼和杜丝都拿来,把他们的才华捣碎,再集中起来,这都不够造成半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51〕卢库京,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纸浆板艺术制品厂厂主。在艺术文学协会用亚历山德罗夫和尼科尔斯基艺名演出,是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股东。

〔152,〕别叶列卡渥兹杰契琳科娃娜·弗拉基米罗夫娜,玛·彼·李琳娜的弟媳。

,库普玛费·尔彼·李琳娜的母亲的女友。

〔153,〕特维列拉嘉柯·娃尼古拉耶夫娜,莫斯科的绘画陈列馆的创始人巴·米·特列嘉柯夫的妻子。

〔154〕1889年11月29日,重演《作威作福的人们》和通俗笑剧《离婚》。

〔155〕亚·菲·费多托夫离开艺术文学协会以后,话剧组的领导人实际上是格·尼·费多托娃。1912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给她的信中说:“在艺术文学协会面临崩溃时,您自告奋勇来加入这个为众人所抛弃的不大的业余爱好者小组;您在导演席上坐下说:‘现在我们来工作。’您支持我们对未来的信念,教导我们为艺术服务。”(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文、演说、谈话、书信集》,第235页,中译本257页。)

在《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回忆,在排练《作威作福的人们》时期,费多托娃担负起小组的领导工作,“她审查和修正我们准备演出的戏……她是力求沿着内心的线来指导我们工作的。”

〔156〕这次是为老叶卡杰琳娜医院所属的医士训练班进行义演。

〔157〕后来在自己排练《作威作福的人们》时,尼·叶·爱弗罗斯特别指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伊姆兴公爵临死的一场的表演:“演员以稀有的机智表演临死的场面,仅仅给身体上的痛苦、病态因素以次要地位……我不是一次观看过《作威作福的人们》,但是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种艺术性的结尾。”(《每日新闻》,1895年12月10日)

〔158,〕戈娜洛塔文娜丽娅·巴甫洛夫娜,玛·彼·李琳娜的表姊妹。

〔159〕在这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第一次提到弗·伊·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当时他已是著名的戏剧批评家,小说家和剧作家。他的剧本在首都和外省的剧院舞台上获得了成功。涅米罗维奇‐丹钦科的戏剧教育活动开始于1891年的秋天。

〔160〕这段补充写于演出后数月。

〔161〕,盖莉坚季亚·尼古拉耶夫娜(1857—1920),1873到1893年大剧院的芭蕾舞演员。根据季·谢·索柯洛娃的回忆,在70至80年代,盖坚是少年阿列克谢耶夫兄弟的“共同的宠儿”。她“用令人惊叹的面部表情征服了我们。有时我们甚至没有鼓掌,因为完全沉浸在体验中了。”(《回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第9页)

盖坚在艺术文学协会附属的歌剧话剧学校教舞蹈。她有时参加业余话剧演出。1888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拟定协会剧团成员的时候,打算邀请盖坚担任演话剧角色的演员。

〔162,〕尤谢里尔耶盖夫·安德烈耶维奇(1821—1888),文学和戏剧活动家,批评家。西欧古典剧作家包括莎士比亚、卡德隆、洛卜·德·维加的译者。

剧本《瓦桑塔先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误称作《萨凡塔先纳》)是谢·安·尤里耶夫根据古代印度叙事诗的情节编写的。看来,祭司卡鲁达塔一角分配给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63〕这次演出包括马蒙托夫父子的四幕“戏剧诗”《沙乌尔王》,萨·伊·马蒙托夫的两幕戏谑喜剧《匪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亲手写的戏目单上的日期是1890年1月4日;在阿·伊·马蒙托夫印刷厂出版的纪念册《我们艺术组大事记》第7页上的日期是1月6日。

在《沙乌尔王》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先知撒母耳·美术家弗·阿·谢洛夫扮演阿加格王。《沙乌尔王》的布景是根据米·亚·弗鲁贝尔的草图绘制的,《匪帮》的布景是根据瓦·德·波列诺夫的。

〔164〕奥斯特罗夫斯基的人民正剧《切勿随心所欲》于1890年1月3日在艺术文学协会演出。

〔165〕萨·伊·马蒙托夫的孩子们参加了《沙乌尔王》的演出。

〔166〕,马米利宁哈依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歌剧歌手,曾在莫斯科马蒙托夫私家歌剧团演出。他曾扮演《白雪姑娘》中的米兹基里,《浮士德》中的瓦连京,《魔力》中的彼特尔等角色。参加了马蒙托夫艺术剧团的演出,在《沙乌尔王》中扮演军事长官阿文尼尔。

〔167,〕普阿拉德霍里夫安·维克托罗维奇(1846—1916),艺术史学家,考古学家,哲学家。1887—1897年领导基辅的弗拉基米尔大教堂的壁画工作。这壁画是由美术家B﹒M﹒瓦斯涅措夫并在M﹒B﹒涅斯杰罗夫等的参加下完成的。描绘在教堂祭坛壁上的圣经先知群像是瓦斯涅措夫完成的。

阿·维·普拉霍夫同瓦·德·波列诺夫一起。于1878年12月31日在萨·伊·马蒙托夫的莫斯科家中上演了“活画”(这个日期被认为是马蒙托夫艺术剧团活动的开始)。在普拉霍夫导演的“活画”《尤吉弗和奥洛芬》中,十五岁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了奥洛芬。

〔168,〕亚弗孔拉奇科基夫米尔·瓦亚里耶维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兄弟。

〔169,〕涅尼弗古列拉夫·瓦西里耶维奇(1830—1904),描写历史题材和日常生活题材的巡回展览派画家。参加过马蒙托夫艺术剧团的演出。

〔170〕1890年1月9日艺术文学协会的同仁晚会上演出了协会所属学校歌剧部学生们的一系列戏(达尔高梅日斯基的《人鱼公主》、契玛罗萨的《秘密结婚》等剧目中的一些场面),重新演出了格涅吉奇的独幕剧《正在烧毁的信》。

〔171〕,米特丘申罗菲姆·维库洛维奇,在艺术文学协会用艺名勃罗夫金演剧。

〔172,〕特尼列古嘉柯拉夫·谢尔格耶夫维奇,见第511页注〔5〕。

〔173〕·奥季尔加莫—费—耶别芙列娜渥兹契科娃,玛·彼·李琳娜的母亲。

〔174,〕凡德夏米茨基特里·费奥菲拉克托维奇,艺术文学协会的活动分子,用艺名涅沃林和沃利斯基从事表演活动。1887年协会成立之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和凡夏茨基在音乐话剧剧团的一些戏中演出(《少校夫人》、《森林》)。

〔175〕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高度重视李琳娜对自己的表演的反应。在1901年8月26日的信中他给她写道:“我感到非常自豪和快乐。所以自豪,是你在我这一生中称赞了我四次:《作威作福的人们》、《正在烧毁的信》、斯多克芒和克拉梅里……”(《回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第83页)

〔176〕亚·亚·费多托夫在1890年1月9日的演出中扮演奥利霍夫斯基。

〔177〕1890年1月24日为莫斯科保护贫苦儿童协会的孤儿院举行义演,重演了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切勿随心所欲》、克·阿·塔尔诺夫斯基的两幕剧《要是他知道了》中的“浪漫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剧中扮演彼得,在《要是他知道了》中扮演列采尔男爵。

〔178〕后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断言,与对手的相互动作是演员舞台行为的最重要的基础。他认为,演员对观众厅的影响的力量和深度,不是取决于他跟观众的直接交流,而是通过跟舞台上的对象的交流来实现的。

〔179〕亚·亚·费多托夫扮演铁匠叶列姆卡。

〔180,〕科索舍菲列娃娅·亚历山德罗夫娜,玛·彼·李琳娜的女友。

〔181〕,勃安连娜科·阿列克谢耶夫娜,见注〔12〕。

〔182(〕萨娘波家日尼姓科亚娃孔奇科娃),叶莉莎维塔·瓦西里耶夫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叔伯姊妹。

〔183,〕亚季孔娜奇科伊娃达·瓦西里耶夫娜,美术家玛·瓦·亚孔奇科娃的姊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叔伯姊妹。

〔184〕报刊对《切勿随心所欲》的表演的反应是矛盾的。其中一种反应指出:“戏演得很成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先生把彼得演得很好,而且他在同格鲁莎作解释的那场戏以及幻觉的一场,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印象。”《演员》(1890年第5册)和《闹钟》(1890年第2期)杂志对演出作了基本否定的评价。这戏共演出两次——1月3日和24日。往后,在《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自己饰彼得一角的表演作了断然否定的评价,说他在表现“俄国的勇士”时没能克服陈腐手法。

〔185〕1890年2月2日的同仁晚会上,协会所属学校的歌剧部学生演出了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结婚》和契玛罗萨的《秘密结婚》中的片断。此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了普希金的《吝骑士》中在地下室一场。

〔186〕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里在谈1890年2月9日艺术文学协会举办的化装舞会。《石客》的重演是在1890年2月4日。

〔187〕1862年亚·菲·费多托夫在小剧院初次登台,在格·弗·库古舍夫的剧本《吝啬鬼,又名遗失的钻戒》中扮演吝啬鬼卢卡·德里亚目金。

〔188〕弗拉基米尔·谢尔格耶维奇·阿列克谢耶夫,和他的妻子普拉斯科维娅·阿列克谢耶夫娜,前者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哥哥。

〔189〕‐穆辛普娜希,金达丽娜娅·米哈依洛夫娜,协会所属学校话剧部学生,曾参加演出(通俗笑剧《女人的秘密》中的塞扎琳娜)。后来是亚历山德拉剧院的演员,用穆辛娜姓氏演剧。

〔190〕,涅彼维得任·米哈依洛维奇(1841—1919),小说家,剧作家。

〔19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没有停止扮演《吝骑士》中男爵的工作,而且把地下室一场列入自己的演奏会节目(1896年10月8日在亚尔京斯克市剧院,1897年2月15日在科尔什剧院)。

〔192〕1890年2月4日在“表演者会议”上重演了普希金的《石客》和康·阿·塔尔诺夫斯基的《要是他知道了》。

〔193〕在这次演出中,尼·谢·特列嘉柯夫扮演唐·卡尔罗斯(顶替费·里·索洛古布),亚·亚·费多托夫扮演雷波累罗,阿·德·勃拉加娅(当时是协会所属歌剧话剧学校的学生)扮演劳拉。

〔194〕塔尔诺夫斯基剧本《要是他知道了》中男爵列采利。

〔195〕1890年3月18日在同仁晚会上重演了Ⅱ﹒Ⅱ﹒格涅吉奇的《正在烧毁的信》,费·利·索洛古布独幕讽刺剧《荣誉与复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剧中扮演伯爵加斯顿·德·拉维拉克,索洛古布(用艺名布林斯基)扮演侯爵皮勃罗克·德·彼季富尔。

〔196,〕弗奥拉基莉米加罗娃·彼特罗夫娜,小剧院演员。

〔197〕‐罗辛英(萨帕罗申夫内),尼古拉·彼特罗维奇(1861—1899),著名演员,曾在许多外省大城市和莫斯科的科尔什剧院工作。苏联人民演员维·尼·帕申娜的父亲。

〔198〕(戈瓦列西夫里耶夫)·费奥多尔·彼特罗维奇(1850—1910),小剧院名演员。特点是强大的气质和魅力;演员艺术中豪迈浪漫主义派的出色代表。由于缺少高度的精神文化,以及对系统的自修的轻视,戈列夫有时达不到艺术上的完美结果。

《正在烧毁的信》在1886年上演于小剧院。戈列夫的同台对手是安·尼·叶尔莫洛娃‐克列切托娃,玛·尼·叶尔莫洛娃的亲姊妹。另一个叶尔莫洛娃,玛丽娅·伊万诺夫娜,是玛·尼·叶尔莫洛娃的叔伯姊妹,演配角的演员,没有参加这次演出。

〔199,〕曼德斯米弗特尔里德·阿夫古斯托维奇(1851—1909),翻译家和剧作家。他的作品缺乏艺术价值。

〔200〕亚·亚·费多托夫扮演子爵阿尔曼德·德·片索埃尔。

〔201,〕马索尔菲蒂诺娅娃·米哈依洛夫娜,娘家姓卡杰宁娜,玛·彼·李琳娜的中学同学。

〔202〕尼·瓦·达维多夫在《往事》一书(莫斯科,1913年)中回忆费·利·索洛古布时写道:“夸张的浪漫主义,啼啼哭哭的感伤心理,好像崇拜‘西班牙’……爱好悲观失望的浪漫性的必要特征——爱好吉他琴,斗篷,插羽毛的呢帽,响板,托列托城刀剑,秘密的奇遇”,这些曾存在于戏剧和文学中,在这充满冷嘲热讽的讽刺剧《荣誉与复仇》里,它们受到他无情而辛辣的嘲笑。

这次演出预示了后来在“哈哈镜”剧院轰动一时的讽刺剧《万普卡》,它嘲笑歌剧中的陈规旧套。

讽刺剧《荣誉与复仇》在1897年7月16日重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在普希金村尼·尼·阿尔希波夫的别墅作业余演出。参看参加者之——弗·伊·勃柳姆对这件事的回忆(《回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第251—253页),勃柳姆后来是戏剧批评家,用笔名萨德科写作。

〔203〕1890年4月5日,协会演出了新戏——奥斯特罗夫斯基的《没有陪嫁的女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巴拉托夫(帕·亚·里亚鲍夫导演)。最后演出了通俗笑剧《女人的秘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剧中扮演麦格利奥。

在艺术文学协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在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八个剧本中表演,其中三个是他自己导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许多年里扮演巴拉托夫一角的成功不断增长,获得广泛的承认。1894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受玛·尼·叶尔莫洛娃的邀请,参加3月20日在下诺夫戈罗德市剧院演出的《没有陪嫁的女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的艺术生活》中写道:“这是一次难以忘怀的演出,在演出过程中我觉得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个天才,尽管只是在一刹那间。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和叶尔莫洛娃同台演戏就不能不受到她的天才的感染。”

下新城的报刊高度评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评论者们充分肯定了巴拉托夫一角的处理,关于这种处理他曾记入1890年《艺术手记》。“表演者着重表现了巴拉托夫的冷酷无情和气质的生动性。他的笑,他的嘲讽,他那不知是做作的还是真挚的激情,鲜明地突出了人物,而且使他完全与众不同。”(《下新城报》,1894年3月22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现出自己是个很优秀的演员。他十分自然,典型和生动,致使巴拉托夫这个把农奴主老爷的顽固和伏尔加商人习气聚于一身的人物,在他的念白中表现得完整而突出。看来,台上是个十分生动的人物,他引起了愤怒,因为人物是生动的。”(《伏尔加河流域的人》,1894年3月22日)

在《戏剧四十年》一书中,尼·弗·德里津回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巴拉托夫时写道:“更好的巴拉托夫我不记得了。这真是个省里的狮子,容易征服女人心的男人,大家喜爱的人,朴实的人。总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军人很成功:甚至穿一件普通的常礼服,观众都感觉到军界典型的代表人物,雅致的风度,内在的纪律。”

1896年12月19日在艺术文学协会重新演出了《没有陪嫁的女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调整了表演者。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根据他饰巴拉托夫的表演作出的基本结论,包括他明确规定的自己的真正的角色类型和任务:“我是性格演员,”他在《我的艺术生活》中写道,“不仅如此,我主张所有演员都应该性格化——当然,这里不是指外部性格化,而是指内部性格化。”

〔204〕巴拉托夫一角由亚·巴·连斯基于1878年11月10日初次表演。

〔205,〕连米托哈夫依斯尔基·瓦连丁诺维奇(1843—1906),演员和戏剧企业家。见《我的艺术生活》关于他的叙述。(全集第1卷第76页,中译本第78页)

〔206〕亚·亚·费多托夫在这出戏里扮演卡兰迪舍夫。

〔207,〕戈伊罗万让·金尼古拉耶维奇(1848—1904),植物学家—形态学家;波格丹,诺安夫纳托利·彼特罗维奇(1834—1896),人类学家—动物学家,莫斯科大学教授。

〔208〕意大利悲剧演员欧纳斯托·罗西(1829—1896)的旅行演出,和导演路得维希·克隆涅克领导的德国梅宁根公爵剧团的旅行演出,是1890年莫斯科戏剧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对罗西和梅宁根剧团人员的艺术作了评价。

〔209,〕马维蒙克托夫多·尼古拉耶维奇,是萨瓦·伊万诺维奇的叔伯兄弟。

〔210〕,马安基德尼热洛(1845—1926),著名的意大利歌唱家,男高音。

〔211,〕萨玛马丽罗亚娃·亚历山德罗芙娜(1852—1919),小剧院演员伊·尼·格列科夫(见注〔236〕,第646页)的妻子,有一所戏装作坊。曾参加艺术文学协会的演出,扮演许多角色。1898年起是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员。

〔212〕,利伊沃夫凡·尼古拉耶维奇,过去是阿列克谢耶夫家孩子们的补习教师,留比莫夫卡最初几个戏的导演。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在炮兵学校和总参学院学习。伊·尼·利沃夫的某些特点,后来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创造《三姊妹》中的维尔希宁形象时所运用。

〔213〕1890年4月11日重演过去的戏,收入作为建造奥斯特罗夫斯基纪念像之用。

〔214〕艺术文学协会的第二演剧季结束时出现很大赤字。协会依然存在,但是不得不放弃在特维尔大街拐角和波·格涅兹德尼科夫巷自己的高价房屋,把它转交给了俄国猎人俱乐部。1890年夏协会搬到波瓦尔斯卡娅街卡扎科夫的房屋里。协会的戏每周在猎人俱乐部演出。小剧院演员伊·尼·格列科夫被吸收做导演。

〔215,〕菲维特利慎格加利根姆·费多罗维奇(1846—1890),莫斯科音乐学院大提琴班的教授。

〔216〕1890年11月8日在俄国猎人俱乐部的演出包括独幕喜剧《以毒攻毒》,维·费·柯米萨尔日夫斯基参加饰柳勃斯卡;两幕喜剧《越南鸡》;通俗笑剧《女人的秘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麦格利奥。伊·尼·格列科夫导演。

〔217〕1890—91年演剧季,普罗科菲耶夫剧团的一群业余剧人加入了协会的剧团,他们是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见注〔132〕),他的弟兄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艺名普列日涅夫),他的姊妹叶莉扎维塔·亚历山德罗夫娜(艺名亚历山德罗夫斯卡娅),她的丈夫亚历山大·米哈依洛维奇·列维茨基及其他人。演剧季开始时演出了弗·亚历山德罗夫(克雷洛夫)的《靠施舍吃饭》(10月11日),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各守本分》(10月25日),由格利科夫导演,普罗科菲耶夫剧团的业余剧人参加演出。

〔218,〕埃安拉纳尔托斯基利·亚历山德罗维奇(1851—1897),东正教学校的教师,曾任艺术文学协会演出的儿童乐队的组织者和指导。

〔219,〕埃瓦别尔尔列瓦拉·阿波隆诺夫娜,协会所属学校歌剧部学生,后来是在大剧院和莫斯科马蒙托夫私家歌剧院舞台演出的歌剧演员。俄罗斯歌曲的演唱者。

〔220,〕勃叶拉连戈沃娜·亚历山德罗夫娜,1898年起小剧院演员。用艺名安年斯卡娅在协会舞台演出。

〔221〕弗·阿·库曼宁(卡列林)扮演安尼巴尔。

〔222,〕别玛列丽渥兹娅契·科娃德米特里耶夫娜,是玛·彼·李琳娜的姑母。

〔223〕1890年11月22日,重演了阿·费·彼森姆斯基的《苦命》(伊·尼·格列科夫导演),有许多新演员参加,其中有未来的艺术剧院演员瓦·瓦·鲁日斯基和亚·罗·阿尔杰姆。

〔224〕农夫费奥多尔·彼特罗夫一角,由伊·亚·普罗科菲耶夫顶替原有的演员亚·菲·费多托夫扮演。

〔225〕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档案里,保存有歌剧歌唱家和教育家埃·卡·巴甫洛夫斯卡娅1890年12月20日的一封信,在信中她谈到自己看《苦命》演出后的印象:“您强烈地影响了我,一般说来影响了全体观众。您体验到了全部悲剧的精神,您所表现的这个不幸者的恋爱的痛苦……您知道是什么使我震惊吗?那就是在这样小的舞台上,您的那种身材,丝毫不觉得个子太高,而且任何时刻也不觉得舞台太小。这就是造型艺术的秘密,当我初次看见您演唐·璜的时候,您就已经用这种造型艺术使我震惊了。这是伟大的艺术,掌握它的人非常少。”

〔226〕1890年12月21日在俄国猎人俱乐部艺术文学协会初次演出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喜剧《森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涅夏斯里夫采夫,亚·罗·阿尔杰姆扮演夏斯里夫采夫。伊·尼·格列科夫导演。

〔227〕叶·尼·谢缅诺夫斯卡娅为《艺术手记》初版写的注释中指出,1887年12月6日在莫施宁剧院莫斯科音乐话剧剧团的演出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初次表演涅夏斯里夫采夫。

谢·尼·杜雷林教授注意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艺术手记》正文中的这些话:“在第一次饰涅夏斯里夫采夫的表演失败之后,我为了第二次的表演去请教费多托夫”,便作出结论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1887年12月6日的演出中饰涅夏斯里夫采夫之前,早已扮演过这个角色了(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资料、书信、研究著作》,莫斯科,1955,第417—418页)。在保存的1887年演出的印刷剧目单上,没有列导演者。也许亚·菲·费多托夫不是这个戏的导演,而仅仅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起排了一遍涅夏斯里夫采夫一角。

〔228,〕雷尼巴古科拉夫·赫里桑福维奇(1811—1876),俄罗斯外省舞台的大明星之一,曾是奥斯特罗夫斯基的《森林》中涅夏斯里夫采夫一角的原型。奥斯特罗夫斯基高度评价雷巴科夫的才华,并在涅夏斯里夫采夫的台词中提到他的名姓以作永久的纪念:“最后一次在列别甸市我扮演维利扎里,尼古拉·赫里桑福维奇·雷巴科夫本人来看戏了。我演完最后一场,走进后台,尼古拉·雷巴科夫正在那里,他把手这样放在我肩上……他说,‘你……还有我……我们都要死的’……非常荣幸。”(奥斯特罗夫斯基全集,第6卷,莫斯科,1950,第33—34页)

1876年,在他的庆祝日那天,尼·赫·雷巴科夫在莫斯科扮演涅夏斯里夫采夫。奥斯特罗夫斯基亲自来向他祝贺。

〔229〕,丘明情况不详。

〔230(〕阿真尔姓杰是姆阿尔杰米耶夫),亚历山大·罗基昂诺维奇(1842—1914),带着“无系别艺术家”的称呼在写生、雕塑和营造学校毕业后,从1877到1902年在莫斯科第四中学担任书法和绘画教员。80年代,他用艺名阿尔杰姆参加过各种业余剧团的演出。初次会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在1887年11月15日,当莫斯科音乐话剧团演出伊·施巴任斯基的《少校夫人》的时候。1898年起阿尔杰姆参加艺术文学协会的演出;1898年加入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剧团,直到逝世。

据同代人证明,阿尔杰姆是《森林》一剧中阿尔卡什卡的杰出表演者。画家米·弗·涅斯杰罗夫在1880年代初的一个业余演出中观看过他饰这个角色,他肯定地说,最初“看到了这个演员,他的艺术是这样完美,真正变成了生活。当时人们说,阿尔杰米耶夫扮演的阿尔卡什卡并不比曾创造这个角色的舒姆斯基差。”(米·弗·涅斯杰罗夫:《往昔的日子》,莫斯科,1941,第102页)

〔231〕,斯阿拉列文克谢·伊万诺维奇,外省演员,1889到1909年在小剧院表演。谢·尼·杜雷林在《阿尔杰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契诃夫》一文中写道:“我不大相信,阿·伊·斯拉文表演涅夏斯里夫采夫就像阿尔杰姆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描述的那样……看来,态度委婉、温和的阿尔杰姆并没下决心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直接指出他阐释涅夏里夫采夫的错误,而且也没有提任何建议,他认为最好是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列举另一个演员,这个演员似乎把涅夏里夫采夫‘首先看做是一个普通的人,只有在某些地方才是个悲剧演员’。”(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资料、书信、研究著作》,莫斯科,1955,第418—419页)

〔232〕1891年1月3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弗·亚历山德罗夫(克雷洛夫)的三幕戏谑喜剧《事出之因》中扮演律师塔里茨基。

猎人俱乐部失火以后,艺术文学协会把自己的戏搬到索菲卡(现在的普希金街,艺术工作者中央之家所在地)的德国俱乐部演出。

〔233〕托尔斯泰的喜剧《教育的果实》经书刊检查机关批准只许作内部义演,初次在莫斯科艺术文学协会演出是在1891年2月8日,重演是在2月11、15和18日。

〔23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这笔记写在《莫斯科新闻》(1891年2月11日)上的谢·瓦西里耶夫(弗列罗夫)的小品文旁边,贴在《艺术手记》簿里。

瓦西里耶夫(弗列罗夫)以《莫斯科新闻》编辑部的立场,企图诬蔑托尔斯泰的喜剧,否定它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瓦西里耶夫(弗列罗夫)在艺术文学协会看了《教育的果实》的演出以后,就于2月18日在那个《莫斯科新闻》上作出了对剧本的否定评价。

〔235〕1891年2月18日第四次表演《教育的果实》以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记下手记,而且似乎作出了他演出这个戏的结论。

扮演《教育的果实》剧中人的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兹委兹金采夫,玛·亚·萨马罗娃扮演兹委兹金采娃,薇·费·柯米萨尔日夫斯卡娅(用艺名柯明)扮演别特萨,尼·谢·特列嘉柯夫(塞尔格耶夫)扮演沃沃,帕·伊·戈卢勃科夫(格拉戈列夫)扮演萨哈托夫,伊·亚·普罗科菲耶夫扮演医生,尼·亚·卢库京(亚历山德罗夫)扮演彼特里谢夫,玛·彼·李琳娜扮演侍女坦尼亚,亚·亚·费多托夫、瓦·瓦·鲁日斯基和弗·米·洛帕钦扮演农夫,亚·罗·阿尔杰姆扮演老厨师,亚·阿·萨宁扮演雅柯夫。

这次演出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第一次重大的独自完成的导演工作,它引起社会上密切的注意,而且成为“莫斯科艺术生活中一大事件,正像由于著名作家的每一新作在群众中引起兴趣那样,也由于剧作在舞台上出现时的这一辉煌的演出。”(《演员》,1891,第13期,第145页)

报刊对这次演出的全部评价都是肯定的(仅仅谢·瓦西里耶夫的一篇小品文是例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导演工作和演员工作,获得了弗·伊·涅米罗维奇‐丹钦科方面赞许的评价,他用“戈鲍伊”笔名在《每日新闻》报(1891年2月10日)上发表意见,他写道:“我肯定地说,任何人和任何时候都没有看见过这样精彩的业余演员的表演。如果您没有肯定地知道这是些业余剧人,您是不会相信的。托尔斯泰先生的喜剧《教育的果实》由这样的剧团演出,演来很有,文化即修令养在科尔什那里也没有这样表演过。”剧评注意到了导演艺术,“演员全体无懈可击”,阐释作品的严肃态度。在《莫斯科小报》(2月16日)上评论者彼·伊·基切耶夫写道,艺术文学协会“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最强大的、对俄国社会最有益的真正私家剧院之一,成为一个其他私家剧院无法匹敌的剧院,而且真正促进俄国社会的理性和道德事业的发展”。

〔236,〕格伊列万科·夫尼古拉耶维奇(1849—1919),小剧院的演员,玛·亚·萨马罗娃的丈夫,帕·亚·里亚鲍夫离开后,是艺术文学协会的导演。

在《我的艺术生活》(《匠艺式的经验》一章)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类似格列科夫这样的导演“教人单纯演戏”,显示出职业上的、照外在的匠艺线进行的工作方法。

〔237〕指那个在知识妇女中传播实际知识的协会,它跟艺术文学协会同一时间上演由小剧院导演阿·米·康德拉季耶夫指导的《教育的果实》。

〔238〕在两处演出中,弗·米·洛帕钦扮演第三农夫(见注〔89〕),1889年12月他曾在托尔斯泰的庄园雅斯纳亚·波梁纳的业余演出中扮演这个角色。托尔斯泰高度评价了洛帕钦的表演,而且大大发展了起初只有几句尾白的第三农夫一角。

〔239〕保存在莫斯科艺术剧院博物馆的《教育的果实》导演本,附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平面图和有关剧中人在舞台上的位置以及他们的行动的意见。在《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谈《教育的果实》的演出时指出,他学会了制定这样的场面调度,它“能使剧本的内核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

〔240〕兹委兹金采夫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上巨大的成功。“表演兹委兹金采夫的业余演员身上十分出色的,是那种无限的闪耀着有高度文化的愚蠢,天真而又深信不疑的强烈信念……相信很地道的白痴行径……来源于‘这种高度文化’的‘教育的果实’就应当是这样的。”(《戏剧与生活》,1891年2月15日)

报刊上指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饰兹委兹金采夫令人惊讶的是,“善于对角色刻画入微,赋予他十分独特的性格特征,在观众眼前体现出一个十分生动的人物。富有性格的美的化装是,浓密的斑白头发,侧分式,修理得很整洁的连鬓胡子,柔和的略微像老年人的语气,有一种特别的语;调有性格的衣服式样,那种巧妙表达出的、混合着兴奋之情的善良天真神情,浮现在脸上。”(《演员》,1891年第13期,第146页)

〔24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小说《斯捷潘奇科沃村及其居民》改编的《浮玛》,是1891年11月14日在德国俱乐部舞台初次演出。结束时演出了弗·阿·斯列普佐夫(什卡林改编)的独幕剧《法庭上》中的几场。这次演出是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他从1891到1892年演剧季起已是艺术文学协会的实际领导人。

为了避免检查机关的禁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得不改变了剧本名称和剧中人姓名,比如,把罗斯坦涅夫改成柯斯坚涅夫,把奥匹斯金改成奥普列夫金,把佩列佩利齐娜改成库里采娜,把科罗夫金改成布卡什金,如此等等。改动了的剧本被检查机关批准,作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阿列克谢耶夫)的作品”上演,不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但是标出:“情节是借用的”。检查机关那份剧本保存在莫斯科艺术剧院博物馆,并有1890年1月11日批准日期,在剧本的里封面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写有讽刺性的话“骗了检查机关”。

在《浮玛》这出戏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中心角色叔叔,亚·亚·费多托夫扮演浮玛,其余的角色由亚·罗·阿尔杰姆、玛·彼·李琳娜、瓦·瓦·鲁日斯基扮演。

〔242,〕格德利米哥特罗里维奇·瓦西里耶维奇(1822—1899),作家,享有盛名的作品——短篇小说《安东·戈列梅卡》、长篇小说《渔人》和《移民》的作者。剧本《麂皮人》(起初名《好挑眼的人们》)没有由艺术文学协会演出,因为作者对帝国剧院经理处负有义务,不可能把初演权让给协会。

〔243〕谢·米·维诺库罗夫用艺名米哈依洛夫扮演亚戈德金(即叶热维金)一角。

〔244〕在节目单中没有伊莉英斯卡娅这个姓。库丽齐娜(佩列佩莉齐娜)由安·费·斯莫连斯卡娅扮演。

〔245〕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自己说,叔叔一角对于作为演员的他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在这个角色中达到了内在和外在的充分再体现,和形象完全融合为一了。(见全集第1卷第138—139页,中译本第144—145页)

“他表演的优柔寡断的团长,以惊人的逼真生活在舞台上,您时刻准备相信,在您面前的不是演员,而是团长本人。”《演员》杂志(1891年第18号第127页)的评论这么说。另一个批评家写道:“他赋予罗斯坦涅夫一角这样丰富的才能,是那样质朴,自然。放逐浮玛一场是完美的顶峰……我敢说,俄国社会正受到很多损失,因为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先生这样的艺术家还在私家舞台上活动。”(《娱乐》,1891年,12月1日)

〔246〕在这里亚·菲·费多托夫叫作“梅宁根剧团手法”的是,戏中的静场、灯光和音响效果的方法,根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意向,这些应当创造需要的舞台情绪。评论中已注意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些“有声的静场”。“落幕之前(第二幕结尾——尼·丘·),有一段时间舞台是空无一人。花园被月光笼罩,夜莺在啼啭,台外有犬吠,农夫的歌声传来。”(《俄罗斯公报》,1891年11月16日)

在附有他的导演意见的第二幕结尾的舞台说明中,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这个静场的详细规定。(见莫斯科艺术剧院博物馆《浮玛》导演本)

〔247〕的确,彼·伊·基切耶夫在《莫斯科小报》上自己的一篇谈演出的短文里,推崇了表演的艺术性,全体演员的协同一致,第二幕布景的高质量(由康·阿·柯罗文制作的),同时一般地否定这个短篇小说改编的剧本的思想,而且指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改写本“根本缺乏舞台动作”。

〔248〕在1891年12月30日的演出剧目单上指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没有陪嫁的女人》中仍旧扮演巴拉托夫,然后将演出有他参加的《女人的秘密》。

〔249〕1891年夏天,艺术文学协会迁到沃尔杭卡的新房屋(斯皮里顿诺夫住宅)。

〔250,〕菲尼格古涅拉尔·尼古拉耶维奇(1857—1919),著名歌剧演员,男高音。

〔25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被邀请参加小剧院演员组(格·尼·费多托娃、奥·奥·萨多夫斯卡娅、安·亚·雅勃洛奈金娜、费·费·列维茨基),为了演员列维茨基到梁赞旅行演出。演出了小剧院的上演剧目、弗·伊·涅米罗维奇‐丹钦科的四幕喜剧《幸运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画家波古恰洛夫,亚·亚·费多托夫扮演上尉丘利潘诺夫。

1892年5月14日,小剧院的演员们在雅罗斯拉夫尔市剧院演出了《幸运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替代生病的尤仁,扮演以前演过的角色波古恰洛夫。

在《我的艺术生活》中谈到自己参加梁赞的演出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大概是把去梁赞和雅罗斯拉夫尔两处旅行一起并入回忆录里了。

〔252〕雅沙就是格列米斯拉夫斯基,雅科夫·伊万诺维奇(见注〔70〕)。

〔253〕索·亚·科舍列娃从梁赞致玛·彼·李琳娜的信中写道:“告诉康士坦丁·谢尔格耶维奇,要他不要感到失望,也不要以为失败了。我所知道的所有的人都因为他的表演十分高兴。”

〔254〕1892年春天,在红门阿列克谢耶夫家为了义演演出了《幸运儿》,参加的有小剧院的演员格·尼·费多托娃、奥·奥·萨多夫斯卡娅、安·尼·叶尔莫洛娃‐克列切托娃,以及艺术文学协会的演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李琳娜、亚·亚·费多托夫、鲁日斯基等。日期3月27日是根据鲁日斯基的档案材料查明的。

〔255〕1893年10月31日在都拉贵族会议厅由小剧院和艺术文学协会的演员演出了奥斯特罗夫斯基的《最后的牺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杜里钦。后来在1894年2月,《最后的牺牲》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协会舞台演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手记从这一小段开始系初次发表。

〔256〕关于在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达维多夫家认识列·尼·托尔斯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有所叙述(见全集第1卷,第139—142页)。托尔斯泰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你们让我这个老年人高兴高兴吧,设法使《黑暗的势力》解禁,演出它!”他同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建议,把第四幕的两个方案结合起来,以排除“戏进行到最高潮时产生停顿”。尼·伊·季姆科夫斯基在1895年4月14日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信中通知道:“昨天我见到了列·尼,他对我说,准许您对《黑暗的势力》怎样办都行,您可以在任何时候见到他。”

只是到了1902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才在艺术剧院舞台上演出了《黑暗的势力》。

〔257〕康·古茨科夫的《乌里耶尔·阿科斯塔》是1893年12月10日在都拉贵族会议厅演出的。除了扮演德·桑托斯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外,表演者都是小剧院的演员。在铅印的戏单下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亲笔附记:“潘诺娃、乌霍夫、雅科夫列夫、阿尔宾宁、波利、波梁斯卡娅——小剧院的青年演员。”

1895年《乌里耶尔·阿科斯塔》在艺术文学协会演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这个戏的导演和主角表演者。

〔258〕1894年10月9日在雅罗斯拉夫市剧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作旅行演出,扮演弗·吉雅琴柯的五幕喜剧《家庭教师》中的乔治·道西。在这以前不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在艺术文学协会扮演此角。

1894年10月11日《雅罗斯拉夫省公报》写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们眼前真正复活了那个在当代已经衰亡的生活在俄罗斯富裕地主家庭的法国家庭教师典型。巧妙的化装,极好的风度,出色的法国腔调,充分促成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先生极大的成功。因此不难理解,观众对自己喜爱的演员所扮演的角色从头至尾的表演报以热情洋溢的欢呼……”

〔259〕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雅罗斯拉夫市剧院作旅行演出,扮演巴拉托夫。在海报和剧目单上指出,1894年10月11日“著名的莫斯科业余演员康·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最后一次参加”演出《没有陪嫁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