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关于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学校〕
在《演剧季的开始》打字稿中,在同幻想舞台生涯的女中学生的谈话之后,紧接着这样一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其中说明了进莫斯科艺术剧院学校的条件,以及在那里学习的性质。这个没有刊入《俄罗斯演员》发表的片断,是根据经作者认可的打字稿(第727号)初次刊印。
早在艺术剧院成立的初年,它已把培养青年演员作为自己极重要的任务之一。经过附属于剧院的戏剧学校(莫斯科艺术剧院所属的话剧班是在1901年秋开设的),最早已把这项任务实现了,培养了一系列卓有才能的演员——柳·米·柯列涅娃、娜·谢·布托娃、安·格·柯奥年等人。往后,为了努力达到全面发挥曾在他的创作体系基础上受过训练的演员的个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自己的教学活动从学校转入讲习所,这既是学校,同时也是探索演剧新形式和培养演员新方法的试验性的创作实验室。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1〕在自己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坚决要求,在戏剧学校的一天,要从实际训练工作开始,目的是改进演员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除了这里指出的嗓音、发音、动作课之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后来把他在《演员自我修养》第一和第二部中详细订出的全套元素列入演员的早晨“梳洗”。
在自己最后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已不推荐六脚韵诗作为发展嗓音的练习之用。像实际经验向他显示的,诵读六脚韵诗往往把学生推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与之进行不懈斗争的程式化的朗诵和激情的道路。
〔2〕在《我的艺术生活》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回忆自己的艺术的青年时期时指出,参加同小剧院的闻名大师们的演出,对于当时还是业余爱好者的他说来,具有多么有益的意义。这些演出对他说来,是重要的表演技巧的实际学习。在莫斯科艺术剧院,他大胆提拔青年、学校的学生,把戏中重要角色分配给他们。安·格·柯奥年在自己的关于莫斯科艺术剧院学校的回忆中写道:“对于这个问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看法与涅米罗维奇‐丹钦科不同。吸引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的是青年演出的思想,而康士坦丁·塞尔格耶维奇却认为·对初学的演员说来,同那富有经验的和有才能的对手同台表演更为有益……在参加艺术剧院的演出时,我多次感受到那种来自其他有才能的人令人鼓舞的感染力,所以我认为,对青年演员说来,与成熟的对手同台有时比角色本身更有益。”(《戏剧》,1955,第4期,第119—120页)
〔3〕这里说的学校工作方法同演剧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演员的原则,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更晚后的著作中获得显著的发展,并以“实习学校”这一姑且假定的名称而闻名。(见全集第3卷,第282—303页,中译本第282—306页;《技巧的道路》,《消息报》,1937年5月8日)
〔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多次重提在戏剧学校中有关讲授理论和普通教育纪律的方法问题,这在全集第3卷的材料中都有所反映。(见第395—399,434—437页,中译本第407—412,448—4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