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关于演员道德与纪律的札记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其全部创作活动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演员道德与纪律问题。从“体系”诞生的时候起,他就把道德看作是它的最重要的篇章和元素之一,以准备建立演员的创作自我感觉。道德一章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关于舞台艺术的著作的所有稿本中都是存在的。估计到演员道德培养问题的重要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打算随后为它写一本专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关道德与纪律问题的许许多多手记,在艺术剧院和以他名字命名的歌剧院的排演和演出记录本上都可以看到。

关于演员道德与纪律问题的大量文献草稿见于1908年。在1908年8月26日致玛·彼·李琳娜的信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到他对莫斯科艺术剧院演员们在《青鸟》排演中的工作很不满意(“他们既不知道角色,也不知道位置,尽管去年这一幕戏不止排练过上十次”)。“晚上待在家里写道德一章,看来进行得不坏,”他继续写道,“昨天星期天,在上午排练时给演员们念了一下。看来引起他们一些思考,排练进行得很好。”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在《摘自关于演员道德与纪律的札记》这一篇里发表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各种各样的手记和札记,其写作时间都在1907—1909年。

1﹒致若演干员同事的信

根据保存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档案中的手稿初次发表。这封在剧院十周年纪念之后一个月写的致莫斯科艺术剧院剧团的公开信或通知书,非常清楚地显示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性格。其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十分明确而坚决的态度反对创作上漠不关心和自我满足的现象。它表现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停滞不前和消极冷淡情绪的决不容情,他对道德与纪律的高度要求,以及动员剧团人员去解决巨大的艺术任务的意向。

根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请求,他的通知书曾预先在莫斯科艺术剧院理事会的会议上得到审议。理事会承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一系列批评意见是正确的。但不认为他对剧院的批评是充分客观的,并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作为依据的演员道德与纪律败坏的那些具体事实提出异议。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受委托写信给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告以理事会的考虑。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在信的最后部分表示了自己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提及的问题的看法。“我把‘救命’一信提交了。他们认为,它是不公正的。理事会并没有建议我把它张贴出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他于1908—1909年演剧季所作的札记中这样指出,札记的标题是:《剧院的错误,作为备忘》。(第545号)

〔1〕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手稿上有涅米罗维奇‐丹钦科亲手写的一些评语和修改意见。如上所述,莫斯科艺术剧院理事会认为对剧院的指责整个说来是夸大了的。因此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建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要写“并没有提起剧院更多的劲头”,而是用“……你们……劲头”来代替,就是说,这一指责不是对剧院的全体演员而发,而只对“若干演员同事”而发。类似的纠正也见于第四点。

〔2〕在写这封通知书的1908—1909年演剧季的上半季,莫斯科艺术剧院实现了准备近两年之久的《青鸟》一剧的演出,但再没有上演任何一个新戏。〔3〕指的是《青鸟》。

〔4〕指的是《钦差大臣》;莫斯科艺术剧院的首次演出是在1908年12月18日,即果戈理诞生一百周年纪念之前几个月。

〔5〕《钦差大臣》首演之前一个月期间,艺术剧院在星期一和星期二都不安排演出,以便于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排练。

2﹒〔论对剧院的态度的纯洁性〕

根据1907—1908年笔记本上的手稿(第773号,第43页)初次发表。

3﹒剧场是圣殿,演员是祭司

根据笔记本上的手稿(第545号,第34页)初次发表。与同一个笔记本上的其他材料相对照,指明日期是在1908年末至1909年初。

在这些年问,艺术知识界盛行着这样一些象征主义的理论,即所谓要把“圣殿变为剧场,剧场变为圣殿”(见《剧场。关于新剧场的书》,圣彼得堡,1908,第28页),还谈到宗教神秘剧和所谓“教堂戏剧”的复兴,在这种戏剧中,演员和观众应该在宗教和祭祀的场面中溶成一体。在那些年中还提出了各种各样“革新”剧场的计划,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他的手稿里都有所提及。这些计划建议对舞台和观众厅进行改造,恢复古希腊罗马的半圆形剧场,放弃那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分层式剧场”和“盒子式舞台”。西欧象征主义活动家之一哥·克雷于1908年应邀来莫斯科艺术剧院排演《哈姆雷特》时,就寻求在造就超傀儡式的演员方面来革新剧场,以便极其准确地体现导演的构思。

在运用当时流行的一些术语(“祭司”、“圣殿”、“教士式演员”等等)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那些象征主义者是大有区别的,他所力求建立的不是程式化的宗教神秘剧场,而是能够解决崇高的思想道德任务的现实主义剧场。在他看来,剧场是教育和在精神上革新人类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4﹒〔你们知道这种熟悉的演员类型吗?〕

根据笔记本上的手稿(第(5)45号,第51—52页)初次发表。与同一笔记本上的其他材料对照之后,确定写作日期是在(1909)年。

手稿的最初名称《旧派演员》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勾掉了。第二次标题——《匠艺》——指明作者的意图是在关于舞台艺术中的各种流派的著作里利用这篇材料。

5﹒摘自《话剧演员的案头书》

《案头书》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创立“体系”,以前时期的一部最有意义的理论著作。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档案中保存有这部著作的许多稿本,均写于本世纪初年,带有各种各样的标题:《话剧艺术文法的经验》,《话剧艺术普及课本(指南)的经验》,最后,还有《话剧演员的案头书》,其副标题为《为话剧艺术初学演员和学生提供的实践知识和良好建议》。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写这部著作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对它的内容和形式都作了很多改动。此书1907年的提纲草稿中包含有如下一些章节:(1)演员的本质,(2)演员的艺术,(3)演员的流派,(4)演员的实践,(5)演员的伦理学和卫生学,(6)导演。在1908年的稿本中,著作的结构则作了若干改动。

1909年3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导演会议上诵读了《案头书》的一些摘要。

这里根据打字本(第1261号)初次刊印的,是《案头书》的如下两章的原文:(1)《为才能的自由发展创造良好气氛》,(2)《伦理学》。后者曾与几篇手稿(第1252和774号)核对过。

在《案头书》写作提纲的更早一些的稿本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有关伦理学的材料列为篇幅很大的独立的一篇。

〔1〕与这段文字相对,在手稿的页边空白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引用了演员、导演和戏剧教育家阿·彼·彼得罗夫斯基的如下意见,他是在1907年告知后者关于《案头书》的情况的:

“演员们是不爱交际的,因为他们一方面都有自尊心,另一方面在主题、想象力、知识、艺术材料和体现手段上又很贫乏。

“例如,〔瓦·尼·〕达维多夫就不能批评,因为他有病态的自尊心,他避开可能把他陷进去的谈话。演员所拥有的东西是如此之少,他很害怕把什么给了别人之后,自己一点东西也留不下。

“彼得罗夫斯基曾向某一位演员问起如何才能把嘴封住的秘诀;那位演员长时间没有同意,最后才提议以彼得罗夫斯基在化装方面的三个秘诀来换取自己的秘诀。”

在有关《案头书》的材料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页边空白处记下了彼得罗夫斯基的一系列意见,基本上都是1907年夏天的。

6﹒〔“集体创作应该是协调的……”〕

根据手稿(第1246号)初次发表,这篇手稿是《话剧演员的案头书》中《伦理学》一章的准备材料。根据间接资料确定写作日期是在1908年。在1908年的笔记本(第774号,第24页)上,有伦理学一章的下续部分的提纲草稿。提纲的第一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称之为“集体创作的条件”。提纲后面还有这一章的最初草稿,其个别论点与这里发表的手稿原文相符。

〔1〕在笔记本(第774号)上的最初草稿里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关于演员对集体工作的态度的补充意见。对于那种只对自己的角色感兴趣而不参加创造整个演出的演员,他是这样描述的:“这是些没有艺术道德的演员,这是些创作意志薄弱和想象力贫乏的演员。这是坏同事和不劳而食者,因为他们一半靠别人的特别是导演的工作过活……导演为他们表演,央求他们,用自己的意志去感召他们。这是艺术道德上的犯罪,而不是不学无术之辈所通常认为的灵感和天才。”

7﹒演员的道德或发展才能的气氛

根据1907—190(8)年笔记本上的手稿(第773号,第65—66页)初次发表。与同一笔记本上的其他材料对照之后,确定写作日期是在1908年。

8﹒〔论职业道德与纪律〕

根据1908年笔记本上的手稿(第774号,第26—29页)初次发表。手稿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冠以《职业道德》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