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莫斯科艺术剧院理事会的声明

据贴在一个硬纸夹内的手稿初次发表,纸夹内存放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自1908至1912年所作的笔记(第545号,第127—132页)。手稿的标题是《致莫斯科艺术剧院理事会的声明,曾于1910年1月19日的会议(讨论〈悲惨世界〉的角色分配)前,由斯塔霍维奇于午餐时读给涅米罗维奇听(我不在场)》。这份声明的最后定稿未经发现。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发现有机创作规律并将其运用于创作实践,乃是自己基本的生活目标和自己的艺术使命。然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新教学法尚未臻于完善,剧团里还存在着某些保守势力,因而在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法贯彻到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创作实践里去的过程中,最初曾经遇到重重困难和一定程度的抵制(见全集第1卷,第347—348页,中译本第362—366页)。于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同他的助手苏列尔日茨基将他们对于推行“体系”的实验挪到戏剧教学的范围中去,向剧院的青年和学校的学生们进行讲授。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发表的文件反映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革新和完善舞台艺术的向往,以及他对艺术剧院前途的担心。他一面在莫斯科艺术剧院进行紧张的导表演工作,一面着手以新的创作原理建立讲习所,将自己对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心置于剧院之外。

在《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怀着感激之情回忆弗·伊·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在推行“体系”,和筹建莫斯科艺术剧院第一讲习所这一时期(1912)所绐予他的帮助。

〔1〕斯和齐哈拉里,勃是古达希腊神话中的海怪,出没在狭窄海峡的两岸。凡从斯齐拉和哈里勃达身旁经过的航海家难免遭到死亡的威胁。成语“从斯齐拉和哈里勃达中间溜过去”意指摆脱困境。

〔2〕在写这篇《致莫斯科艺术剧院理事会的声明》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四十七岁。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体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讨,占据了他此后的全部有生之年。“体系”的第1卷是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去世后不久于1938年出版的。

〔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竭力要在表演技术领域内进行革新和改善,因而大胆地打破了剧院创作生活中已经确立的教条和常规。他的建议和方案有时打乱正常的工作进程,从而引起莫斯科艺术剧院领导成员中许多人的抵制。1916年8月11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给涅米罗维奇‐丹钦科的信中写道:“我给贴上了很危险的……标签——什么不实际的,绝妙的糊涂人等等。的确,若是为了当前这个演剧季,我是不实际的,但是为了将来,我是很实际的……”舞台艺术发展的未来前景,常比即将来临的演剧季的实际效果更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感到不安。

〔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导年轻演员的教学工作不可能立刻提供显著的成果。有时候,演员在掌握新的表演技术过程中,被剥夺了惯用的创作手法,一时会失去立足之地。这里列举的对B﹒B﹒巴拉诺芙斯卡娅、阿·格·柯奥年和列·安·苏列尔日茨基的评介,乃是偶然的,由于暂时的原因和一两次不成功的排练或其他因素所造成。以后B﹒B﹒巴拉诺美斯卡娅在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剧目中扮演了一系列重要角色,柯奥年在《活尸》中扮演的吉卜赛女郎玛莎赢得了普遍的承认,列·安·苏列尔日茨基成了著名导演和杰出的教师。(见本卷第598页对列·安·苏列尔日茨基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