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论剧场建筑〕
1﹒〔关于剧场的规模〕
在辽阔无垠的苏联全国正在筹建的大型新剧场,具有按最新建筑艺术和舞台结构设计的庞大设备。据说有些人民剧院已达到能够容纳15000名观众的规模。戏剧事业如此为人们所需要,如此兴旺发达,确实振奋人心。然而,这一现象也令人感到责任之重大。必须适应千百万人民的需要。倘若不能满足对艺术的普遍渴望,因而令人感到失望而悻然离开剧院,这将是很糟糕和遗憾的事。可是,这确实是很可能发生的,假若在许多宏伟的剧场里使人感到索然乏味,不值一看的话。在新的剧场里将给人们看些什么呢?蔚为壮观的群众场面?行进的队伍?阅兵式?竞技?非同寻常的布景装置?舞台噱头和效果?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当然,所有这些场面都可能是极为壮观的,美丽而引人入胜的,然而戏剧并非为此而存在,仅为饱眼福而存在。艺术不在于只是让大批的军队或群众演员登上舞台。否则,在杂技团、跑马场、广场岂不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演舞剧和歌剧呢?诚然,那也可能是艺术,假若拥有那么一些好演员、好导演及好的其他集体创造者,能在舞台上创造像样的作品的话。
演悲剧和正剧呢?无须证明,这类演出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它要求更为舒适的剧场,以便能听见和看见演员,以及他们的细致入微的表演。否则,在偌大的剧场,面向广大观众所创造的戏剧艺术,必须具有夸张的表演。这将使我们的艺术变得很粗俗,因为它首先不得不考虑使15000名观众能够听见和看见。
可是,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演员们也曾演出过卓越的悲剧。那时候,这些戏具有宗教仪式的性质,那么为什么现在不能赋予它们以社会政治思想性呢?为此,需要相应的话语,相应的嗓音或是特殊的带着扬声器说话的方式,以及我们目前尚未掌握的特殊的表演方法。论形式,这种方法同我们的相比较,大不一样。但是,它能改变艺术的总的原理和目的吗?艺术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人和数人甚而整个人民的内心生活,或者按照老的说法,在于“创造人的精神生活并把它艺术地体现出来”,这才是艺术的基本目的。倘若忘记这一目的,艺术就中止了,剧院将因无人光临,而失去灵魂,艺术也将沦为普通的匠艺。为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必须及早地为将在大型新剧场演戏的演员考虑,为将在这里推广的新型艺术考虑。
(关于古希腊罗马的演员及悲剧的情况待续。)
(2)﹒对沃龙涅什城大剧院设计方案的意见
莫斯科 1933年4月20日
(对教育人民委员会基建处0—319号件提问的答复)
1﹒对于正在设计的剧院面临着怎样的任务,必须树立明确的概念。
2﹒不能把歌剧、话剧和群众性演出的概念并列起来,因为这一个概念势必会抹杀另一个概念。
3﹒在一个具有3000座位的剧场里演出话剧,是无法接受的,正如距离最后一排足有35米之远,对于话剧是不可思议的一样。
这样的剧场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粗俗的演技,亦即降低表演技巧的合格率。距离第一排7米远的长度,正如通常观众席距舞台的间隔,会剥夺观众看清演员最关键的表演和最细腻而难于捕捉的眼神和面部表情。
4﹒话剧演出的座位不得超过1500个,歌剧演出的座位不得超过2000个。莫斯科大剧院有1970个座位,而大剧院的分院(过去的实验剧院)则有2139个座位,对话剧来说都是不适合的,甚至对于歌剧也过于庞大。
5﹒能容纳3000观众的剧场,既非话剧剧场,也非歌剧剧场,只不过是练马场而已。
6﹒比较恰当的是,建造一个备有两个舞台和两个观众厅的剧场,使用共同的化装室和车间,进行共同的管理。
7﹒以分散的光点照明台口弱光区的这个任务不明确。一般说来,台口弱光区——死区——是有损于舞台的,除非在某些场合,可以把乐队安排在台口弱光区的话。
8﹒假若一个大厅以3000座位计算,那么100人的乐队犹嫌不足。
9﹒舞台过分的机械化是不实际的,也派不了用场。
10﹒把剧情引进观众厅,使舞台和观众联系起来,以便将观众吸引到演出过程(群众戏)中去——这是错误的手法,是达不到目的的。这类噱头一度很时兴,如今已失去意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它们能从严肃的舞台上消失,还是把这一不严肃的游戏留给杂技团吧。这一切对那些蹩脚演员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在新艺术的幌子下,运用各种花招才能把他们掩饰起来,对于优秀的演员则是有害的。在严肃的剧院里,是不允许同观众这样逗趣的。
11﹒在舞台的机械设备系统方面,必须规定安装转台(台板和台仓)。同时整个圆形台面应划分为几个升降台区。不妨设计三个台区,每个台区有三个斜坡,各台区都备有运送布景的升降台。
12﹒应十分重视侧附台和后附台的作用。
13﹒幕间休息时卸台,应经过周密的考虑,有条不紊地进行。演员退向一处,布景搬向另一处,道具和照明器材搬至第三处。
14﹒最好把上述固定工作人员由200人增至250人。
15﹒舞台的深度不应小于台口宽度的150%。
16﹒台口上端至栅栏天顶下边缘的高度不得低于台口宽度的200%。这对于悬挂天幕或带有最少沿幕的活动布景是很有作用的。
17﹒搬运布景的门道不得低于10公尺,这样才能毫无困难地把高8—9公尺的布景撤出舞台。若把置于侧附台的布景搬进一个4公尺高的门道,是通不过去的。
18﹒在舞台的同一平面上,应设计数量众多的演员化装室。
19﹒台仓的深度不得低于6公尺。
20﹒把洗衣房、染房、消毒室设在剧场的底层,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这些设施和所有的车间都应安排在另一幢建筑里,只有布景车间可以例外。
21﹒应特别重视演员化装室的布局和设备。莫斯科艺术剧院在成立之初向自己提出的最高任务之一,便是关心演员,关心演员后台的生活环境,使之适应文艺创作任务的要求,并且正确地认为这关系到演员创作质量的问题。
22﹒在歌剧院则应照顾到演员休息室的安排使之通向乐队队员的休息室,以便沟通双方的专业,使他们的利害关系一致起来。演奏者常批评演唱者,而演唱者则批评为他们伴奏的乐队,这是不能允许的。
除上述情况外,还必须指出规划中所列条款的以下不足之处:
导演工作室的面积不得小于30平方米,因为这里可能举行会议,审查模型,等等。
助理导演的工作室不得小于16平方米。
大小道具车间不得小于60平方米。
舞台工人车间不得小于50平方米。
演员小卖部、阅览室和图书馆都应各自分设,共占面积160平方米。
演员公用化装室不得小于每人3平方米。
木工车间(制景和家具)占面积160平方米。
布景库房250平方米,高9米。
服装库房200平方米,高4米。
主管艺术部门和剧目的经理室30平方米。
共和国人民演员
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