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回忆阿·亚·斯塔霍维奇〕
,斯阿塔列霍克维谢奇·亚历山德罗维奇(1856—1919),是地主,莫斯科省总督的副官;酷爱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艺术,于1902年成为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股东。1907年,他从军队里退伍,便把自己的命运同艺术剧院联系在一起,成为剧院的一位理事,而从1911年起又成为剧院的一名演员。斯塔霍维奇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朋友和他的天才的热烈崇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给斯塔霍维奇的信发表于全集第7卷。
弗·伊·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关于阿·亚·斯塔霍维奇曾写道:“这是一个典型的‘宫内侍从官’,最文雅的美男子,也就是所说的特别有教养的人,但又是他所受的教育和自己贵族作风的奴隶。他献身于戏剧,但仍把世袭名门贵族,同上流社会的关系置于戏剧之上,而且他忧郁地结束了生命:他不接受革命,丧失了自己全部财产,在我们中间他也感到自己很孤独,于是自缢而死”。(《回忆录》,莫斯科,1938,第104页)列·米·列昂尼多夫在他的回忆录《过去与现在》(莫斯科,1948,第124—128页)中描绘了阿·亚·斯塔霍维奇的复杂而充满内在矛盾的形象。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回忆,据手稿(第1083号)初次发表,没有注明日期。
〔1〕阿·亚·斯塔霍维奇的妻子玛莉娅·波得罗芙娜(娘家姓瓦西里奇柯娃),长期住在罗马,并在瑞士达沃斯疗养地治疗肺结核病。斯塔霍维奇的儿子米哈依尔·阿列克谢耶维奇,患骨结核,曾在法国拉蒙沙海滨(贝尔格海滨浴场)治疗。
〔2〕达莉娅(德拉日卡)——斯塔霍维奇的小女儿。
〔3〕斯塔霍维奇一家酷爱戏剧,而且阿·亚·斯塔霍维奇从童年时期就听过关于伟大的话剧演员和歌剧演员的故事。米·亚·斯塔霍维奇(老一辈的),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伯父,是俄罗斯民歌的搜集者和民间生活戏剧的作者。《夜牧》,曾在首都和外省各地剧院公演,获得成功。
阿·亚·斯塔霍维奇的父亲——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是戏剧艺术的热情的崇拜者,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来说,他是“著名的业余演员和优秀的朗诵演员”。亚·亚·斯塔霍维奇(老一辈的)同果戈理、奥斯特罗夫斯基、列·托尔斯泰、谢普金、薇·萨莫依洛娃、普·萨多夫斯基等人很接近。他在《回忆集锦》(莫斯科,1904)一书中叙述了他同杰出的俄罗斯演员和外国演员会见的情况。
〔4〕,科安托东尼尼奥(1831—1918),意大利的歌剧歌唱家(男中音),曾演出《唐·璜》、《唐·卡尔洛斯》、《非洲女》等歌剧,获得成功。曾在俄国作过巡回演出。
,坦恩别利尔柯里(克1820—1888),意大利的歌剧歌唱家(男高音),旧意大利歌唱学派的杰出代表,具备出色嗓音,声音优美而有力量。在《奥瑟罗》(罗西尼)、《游吟骑士》、《弄臣》、《新教徒》等歌剧中,他演唱特别成功。曾在俄国作过巡回演出。
〔5〕艺术文学协会的演出是在俄国猎人俱乐部的场地举行的。卡·古茨科夫的悲剧《乌里叶尔·阿科斯塔》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95年1月9日导演的。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而且为了慈善目的不止一次地作过演出。
,斯特亚列历卡山洛德娃拉·尼古拉耶芙娜——著名的莫斯科女慈善家,领导勤劳促进会,参与了一系列慈善事业设施的工作。
〔6〕在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的宫廷里业余爱好者演出的戏,是1898年初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导演的。这是他们第一次共同合作的导演工作。
“在这年冬天,大公爵夫人打算在自己府邸以演出戏剧代替例行的招待晚会,而且在演出中要有上流社会的业余爱好者参加”,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在《回忆录》一书中曾叙述道,“从事业余爱好者的上流社会的演出,我们当然毫无这种愿望,但是拒绝是不可能的”。
演出是由彼·伊·柴可夫斯基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阿·尤·西蒙的《爱情的凯歌》(根据伊·谢·屠格涅夫作品改写)以及独幕剧阿·道杰的《莉莉娅》和艾·罗斯坦的《浪漫主义者》中的一些片断组成的。
〔7〕在《爱情的凯歌》中,斯塔霍维奇唱的是穆茨的独唱部分;穆茨的仆人、马来亚哑人的角色,由大剧院芭蕾舞演员瓦·费·盖采尔(1840—1908)扮演。他是杰出的有代表性的舞蹈家和哑剧演员。歌剧片断的指挥是伊·卡·阿尔塔尼(1864—1919),他是大剧院乐队首席指挥(在这之前不久,1897年12月2日,大剧院演出了阿·尤·西蒙的歌剧《爱情的凯歌》)。
〔8〕特,德列米波特夫里·费多罗维奇(1855—1906),沙皇俄国反动的国务活动家,从1896年起到1905年止,担任莫斯科的警察总监。按照弗·伊·列宁对他的评述,特列波夫是“全俄人民最痛恨的沙皇制度的爪牙之一,在莫斯科他是以凶恶、残暴和参与祖巴夫分子腐蚀工人的勾当而出名的”(《列宁全集》第8卷第111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回忆斯塔霍维奇的草稿提纲中写道:“特列波夫为了《在底层》曾经想要关闭剧院”(第1083号)。
大主教——看来,指的是莫斯科总主教弗拉基米尔,他做到了禁止1898年在莫斯科艺术剧院舞台上演出霍普特曼的《汉娜莉》。参看弗·伊·涅米罗维奇‐丹钦科的《回忆录》一书中有关这件事以及斯塔霍维奇为此奔走斡旋未获成功的记载。(莫斯科,1938,第144—146页)
〔9〕康·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患肠伤寒病,恢复健康后,1911年1—2月间,曾同他的女儿卡·康·阿列克谢耶娃住在罗马。关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罗马的情况,参见他给玛·彼·李琳娜的信,载于全集第7卷。
〔10〕阿·亚·斯塔霍维奇是在艺术剧院学校里开设Maintien,style ettenue亦即风度、姿势、举止专业班的倡议者之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这个专业班在培养演员的体系中具有重大意义。
〔11〕在创造拉琪丁这个角色(屠格涅夫的《村居一月》,1909年)的第一阶段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采用了斯塔霍维奇的建议,并试图模仿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他准备这个戏的札记中指出:“斯塔霍维奇带着他的上流社会的要求来到这里,并给我和别的人表演了某些举止风度,使我们跟着他而背离了屠格涅夫,忘记了斯塔霍维奇尽管令人喜爱,但就其深度来说并不是屠格涅夫。我开始探索形象,莫如说是模仿斯塔霍维奇,而不再生活在角色中。”
〔12〕帕里纳(奥尔洛夫省叶列茨基县)是阿·亚·斯塔霍维奇的父亲的庄园,这里经常有些著名的作家、演员、画家来做客。(伊·叶·列宾在帕里纳的情况,参见《列宾艺术遗产》一书第1卷,苏联科学院出版社,莫斯科—列宁格勒,1948,第198—215页,伊·谢·吉里别尔什太因的文章)
1915年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在斯塔霍维奇的庄园里休养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7月30日在给玛·彼·李琳娜的信中曾写道:“俄罗斯的乡村真是好地方。帕里纳简直是迷人的美女。”
〔13〕1905年12月,在莫斯科,革命事件最紧张时刻,各剧院都停止了演出活动。莫斯科艺术剧院不愿意服从总督杜巴索夫要求于1906年初恢复演出的命令,作为对血腥镇玉起义的抗议,剧院出国旅行,作了第一次国外巡回演出。这次巡回演出是莫斯科艺术剧院以及作为导演和演员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胜利。
关于1906年莫斯科艺术剧院在国外巡回演出的情况,见全集第1卷第287—292页和弗·伊·涅米罗维奇‐丹钦科的《回忆录》一书。(莫斯科,1938,第225—268页)
〔14〕指的是1904—1905年日俄战争。阿·亚·斯塔霍维奇于1907年从军队退役,军衔是少将。斯塔霍维奇1907年7月12日(6月30日)在给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信中写道:“我最后决定,把我的余生完全献给我们的事业!”
〔15〕在莫斯科艺术剧院,斯塔霍维奇扮演过下列角色:1911—1912年演剧季,《活尸》中的阿布列兹柯夫公爵;1913—1914年,《尼古拉·斯塔夫罗根》中的至高无上的父亲和《没病装病》中的别拉里德;1914—1915年,《智慧的痛苦》中的列彼奇洛夫、《外省女人》中的留宾伯爵和《石客》中的唐·卡尔洛斯。在演阿布列兹柯夫和留宾这两个角色时,他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预备演员。在莫斯科艺术剧院第二讲习所演出的《金戒指》(1916年11月24日首场演出)中、斯塔霍维奇扮演米卡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