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在莫斯科艺术剧院第二讲习所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1916年12月7日(11月24日)在第二讲习所开幕典礼上演出了《绿戒指》。多年来,讲习所是作为一个在创作关系上从属于艺术剧院的独立的教学—生产机构存在的。学员们除参与讲习所的演出外,同时也被吸收参加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出。
1924年第二讲习所和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基本剧团合并,并且讲习所的许多学员后来成了艺术剧院的主要演员。来自第二讲习所的有尼·巴·赫梅辽夫、米·尼·凯德洛夫、阿·康·塔拉索娃、奥·尼·安德罗芙斯卡娅、克·尼·叶兰斯卡娅、尼·彼·巴塔洛夫、米·米·扬辛、马·伊·普鲁德金、维·雅·斯坦尼岑、安·普·祖耶娃、叶·谢·杰列舍娃、伊·雅·苏达科夫、弗·阿·维尔比茨基、拉·尼·莫尔恰诺娃、米·阿·季托娃等。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1926年12月27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作为庆祝会的主席在会上的讲话,初次发表于1946年《莫斯科艺术剧院年鉴》上弗·阿·维尔比茨基所写的《回顾第二讲习所》一文中(莫斯科,1948,第554—555页),但稍有删节。讲话的速记稿保存在莫斯科艺术剧院博物馆档案中,据速记稿全文刊印。
〔1〕第二讲习所独立存在的那些年(1916—1924)经历了一段错综复杂、自相矛盾的探索的道路。讲习所长期以来在剧目中保留了一批在思想艺术方面有缺陷的戏,如兹·吉皮乌斯的《绿戒指》,列·安德烈耶夫的《青春》,费·索洛古布的《玫瑰花图案》等。一些古典剧作——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大雷雨》、席勒的《强盗》——在讲习所的演出中也不乏程式化的、形式主义的处理。但与此同时,第二讲习所从未中断和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创作联系,在它的创作原理和演员的表演手法上也从不违背莫斯科艺术剧院的现实主义方法,并善于培养无愧于自己老一辈教师的演员接班人。
〔2〕瓦·列·(姆1切8杰8洛4夫—1924)于1904年进入艺术剧院,先后任导演助理和导演。1916年姆切杰洛夫——第二讲习所的创始人之一——排演《绿戒指》,在讲习所的开幕典礼上公演。
阿·亚·参斯塔加霍了维组奇织第二讲习所的工作,在《绿戒指》中扮演舅舅米卡一角。
叶·巴·(穆1拉8托7娃4—1921),自1901年为艺术剧院演员,曾作为导演—教师协助第二讲习所的工作。在讲习所成立之前是尼·格·亚历山德罗夫、尼·奥·马萨里丁诺夫和尼·阿·波德哥尔内依领导的戏剧学校的教师,第二讲习所的基本核心就是在这个学校的基础上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