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庆祝亨·易卜生诞辰一百周年〕
1928年3月于揶威的奥斯陆城举行隆重的庆祝会,纪念挪威最杰出的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诞辰一百周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接到挪威政府请他出席这次盛会的邀请,但鉴于艺术剧院和以他命名的歌剧院将同时上演他的新戏而忙得脱不开身,故而未能成行。
挪威和丹麦报刊的代表们请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易卜生的纪念日在他们的报章上发表感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写了三篇论易卜生的短文,文中注明日期是1928年3月20日。一篇寄往奥斯陆的Tidens Tegn(《时代的印迹》)报,另两篇寄哥本哈根的Kobenhavn(《哥本哈根》)报和Politiken(《政治家》)报。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据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签名的俄语打字稿刊印(第255/4—6号)。
1928年3月20日艺术剧院给奥斯陆庆祝易卜生诞辰委员会发去由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签署的电报,电文如下:“莫斯科艺术剧院自成立后的第一年起便将易卜生的作品列入自己的基本剧目。在莫斯科艺术剧院上演剧本的数量中,易卜生的剧本占首位。富于诗意的博大的形象为演员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坚实、宏伟的新形式激励着导演去创造优雅的舞台节奏。辛辣的社会内容使剧院得以站在宣传自由生活和自由创作的最前列。莫斯科艺术剧院向伟大的诗人兼剧作家的祖国表示最深切的感激之情并为在全世界颂扬他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莫斯科艺术剧院博物馆,档案B﹒Ж﹒)
〔1〕莫斯科艺术剧院曾上演易卜生的九部剧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过以下的戏:《海达·高布乐》(1899,饰乐务博格),《斯多克芒医生》(1900,饰斯多克芒),《野鸭》(1901);和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共同导演《群鬼》(1905)。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导演过《当我们死者醒来时》(1900)、《社会支柱》(190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饰博尼克)、《布朗特》(1906),《罗斯莫庄》(1908)和《培尔·金特》(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