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向诗人致谢
这篇文章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最著名的德国剧作家盖尔加特·霍普特曼(1862—1946)七十寿辰而写的。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档案中保存着这篇文章的最初原稿和最后完稿的打字副本,上面没有标题,注明日期是1932年2月8日(第1071/1—2号)。这篇文章发表在《柏林日报》(1932年3月1日),编者加的标题是Dank an einen Dichter(《向诗人致谢》)。
文章的俄文稿据打字副本首次发表。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1〕莫斯科艺术剧院上演了四个霍普特曼的剧本:《沉钟》(1898),《汉色尔》(1899),《寂寞的人们》(1899)和《米卡尔·克拉梅里》(190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这四个戏的导演(《寂寞的人们》由他和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共同导演),而且他还扮演了《沉钟》里的亨利傅和米卡尔·克拉梅里这两个角色。
在艺术文学协会工作期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了《汉娜莉》(1896)和《沉钟》(1898)。在莫斯科艺术剧院,他导演了《汉娜莉》,1898年,在彩排之前就被宗教检查机关禁演,因为发现剧本中有亵渎宗教的成分。
〔2〕在最初的原稿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写道:“另一位戏剧革新家和天才安·契诃夫通过自己的道路走向革新和加深戏剧任务的同一个目的。”
霍普特曼对契诃夫的剧作和艺术剧院演出的契诃夫的戏给予非常高度的评价,1906年莫斯科艺术剧院在柏林巡回演出期间他曾经看过这些演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906年在从柏林寄给季·谢·索科洛娃的信中曾写道:“他被我们完全吸引住,德国人都没有认出他,因为他是出名的孤僻。他甚至还有些超出常规的举动。例如,在《万尼亚舅舅》中间休息时,他走到休息厅里(大家对这一点都感到惊奇),集合起一大群人,让大家都能听到,大声宣布(既不多也不少):‘这是给我留下的最强烈的舞台印象,在那里演戏的不是人,而是艺术的上帝。’在《万尼亚舅舅》第四幕以后,他长时间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拿着手帕,用嘴咬住它。然后,他站起来,揩干泪水。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走到他跟前,而他只是回答他说:‘Ich kann nicht sprechen。’(我说不出话来。)涅米罗维奇‐丹钦科曾说过,在这一瞬间他有一副席勒或歌德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