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演出的规律

文章发表在1932年12月16日的《莫斯科晚报》上。编者说明中写道:“该文是康·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国外疗养时所写并发表在德国报刊上。”

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档案中保存着以《歌剧中的戏剧·歌剧导演的任务》为标题的该文的德语原文(第1170/2号)。在德文的编辑说明中写道:“作者当仁不让地自称为戏剧改革家,在本文中初次阐述了他对改革歌剧导演的基本原理的设想。”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据《莫斯科晚报》所载原文刊印。最后一句曾据德文校订。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采用“纯音乐”这一术语,意指不同于戏剧音乐的音乐会节目——交响乐曲和器乐演奏,据他的观点,戏剧音乐必定伴随有剧情。

〔2〕在德语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翻译时被忽略了:“首先,没有一个活动的产生是不符合音乐节奏的。”

〔3〕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排演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有几段音乐的引子是在幕启时进行的,演员们也随着进入剧情。据他的看法,这样有助于观众更深入地评价音乐的戏剧内容。

〔4〕1939年举行《利果列托》一剧的首演,该戏是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导演计划排演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这里谈到他对第三幕结尾的处理,他所写的演出的导演总谱反映了这一处理,总谱发表于巴·鲁缅采夫所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排演歌剧〈利果列托〉》一书。(莫斯科,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