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犯罪现场见证1:1987年,“噢,老弟!”[28]
将复制法应用到期权定价模型中的想法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得到重视。海恩·勒兰德(Hayne Leland)作为一名金融学教授很担心市场行情,特别是他个人的财务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都出现了崩溃;高企的通货膨胀率和不断攀升的利率预示着危机正在逼近。勒兰德想到了设立投资组合保险的主意,这样他就能有钱给他的孩子支付大学学费了。股民们可以缴纳一定的费用,为他们的投资组合投保,将他们的投资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投资组合保险这个名字听起来挺诱人,但这个点子并不怎么样。任何人都可以买入以股票为标的的看跌期权,来达到保值的目的。勒兰德、约翰·奥布莱恩(John O'Brien)和马克·鲁宾斯坦(Mark Rubinstein)建立了LOR公司来推销这个点子。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公司迎来了大批客户。到了1987年,大约有6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购买了LOR公司和类似公司的投资保险。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这个想法很简单:LOR公司向客户出售以标普500指数为基准的股指期货,该股指期货能够保护投保股票组合的价值。事实上,他们是在模拟以市场指数为标的的看跌期权。LOR公司的电脑忙碌地工作着,根据价格变动一天对对冲做出好几次调整。这种看跌期权也被称为德尔塔对冲。不要去管伽马风险。
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当日蒸发了20%的市值,而之前一周股市已经下跌了10%。投资组合保险公司极力地对冲,期权市场上出现了抛售。抛售导致价格下降,引发人们进一步抛售,这真是恶性循环。布雷迪委员会指责投资组合保险公司加速了这次股市的崩溃。
投资组合投的保险并不起作用。投资者花钱买个最低保障,但他们最后却没能得到最低保障。他们比那些没投保的投资者稍微好一点,但不管怎样,他们还是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从正态分布图来讲,1987年股市崩盘事件处于20标准差开外的区间,可以说是不可能发生的。市场出现了巨大的缺口。交易并不是持续不断的。看来市场并不理睬有效市场理论。
从正态分布图来讲,1987年股市崩盘事件处于20标准差开外的区间,可以说是不可能发生的。
[28]作者一如既往地喜欢用影视作品的名字作为章节的标题,希望达到某种效果。老弟的原文为LOR-DY,原意是LORD(上帝),作者之所以这样用,是想借指下面的LOR公司。——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