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模型攀比
数量分析师现在是交易大厅的重要成员。他们躲在电脑屏幕后面,为了给衍生产品柜台叫卖的衍生产品定价而绞尽脑汁。他们为交易员提供对冲的工具,并测量头寸的风险。数量分析师“内置”在交易大厅里。面红耳赤的交易员和稳重的学者走到了一块,这种组合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我曾经在大学里教过书,干得不是很愉快,只做了很短的一段时间。那时,我决定参加一个“实证金融研究研讨会”。我想融入到大学里,贡献出我在实务工作中的经验。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主讲的访问学者开场就花了很多时间列出了他的假设。我听得很认真,并做了笔记。他列出了大约20个假设,其中有18个是错的,而且大多错得离谱。我觉得我可以做点什么:我把这些假设从头到尾过了一遍,解释它们在现实世界里会带来什么问题。我简单解释这些假设会对结论的有效性产生什么影响。我只想帮个忙。那个主讲人开始激动起来,看来我不明白这里的规矩。他打断我说:“假设所有列出的假设都有效。”为了加强效果,他还瞪了我一眼,把我晾在那儿。现实是错的,而他则是对的。
一家德国银行从一所顶尖大学聘请了一名教授,让他帮忙衡量风险。这位教授花了好几个月终于把风险算出来,并将它汇报给董事会。经过仔细的分析之后,他得出结论,认为银行“完全没有风险”。银行的交易部门主管回应道:“我很希望您是错的,教授先生[31]。如果您的结论正确,我们就赚不到什么钱了。”教授先生一脸迷茫。
每个星期,这个地球上总有一场衍生工具相关的会议:培训机构用它们来赚钱。有时候,即使会议桌是椭圆形的,他们也把会议叫做“圆桌会议”。很多会议都是围绕各种模型展开的:普通模型、高级模型和超级模型。
所有和模型相关的研讨会都被特意安排在重要的金融中心里,比如巴黎、维也纳、瑞士阿尔卑斯山和梵蒂冈,而且是在六星级酒店里举行。参加会议的人员大多数是来自投资银行的数量分析师。这些出席会议的学员都想用自己的风头盖过别人,让别人知道谁才是宇宙的真正主宰。初级数量分析师希望能够从中取到经,竞争对手想来了解对手的“专有”模型。此外还有一些来找工作的学术界人士。学术界人士内心看不起那些从事实务的数量分析师:“他们搞的不是真正的科学,他们是群巫医。”
这些会议常常让人失望:讲课的人为了给奇怪的结论做辩护,会抛出各种术语。会议的时间也很短:但足够他们推导出至少一个偏微分方程,然后对与其相左的理论进行挖苦讽刺。在走廊上,唇枪舌剑十分激烈。他们抬出一大堆名人,自吹自擂。他们按照奇怪的偏好结成帮派,如快速傅立叶变换和鞍点方法等。这里到处是模型攀比——我的“模特儿”比你的“模特儿”更性感。
[31]先生的原文为德文。——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