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普通嫌疑犯[36]
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化产品行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从非标准化向标准化方向发展。用行话说,它们被“商品化”了。业内对于现在什么是“结构化产品”或“小众产品”而争论不休。当价格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时,行业的利润水平开始下降。聪明点的投资者巧妙地利用这一点来为自己多争取点好处。
交易商开始寻找新的方法来提高盈利能力,直接向终端客户销售产品,也就是传说中的孤儿寡母。零售客户现在都是高净值人群和“大众富裕阶层”。这个逻辑非常诱人:你的客户越不精明,你的利润就越高。简单地说,你利用他们的无知狠狠地敲他们一笔。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在欧洲,人们在不逃税的情况下担心投资收益的减少。欧元的诞生带来了新的机会。在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投资者不得不适应投资收益的突然减少;一直是两位数的利率突然掉到了微乎其微的个位数。欧洲其他国家之前为了获得高回报,急切地买入这些国家的证券,他们现在也得做出调整。亚洲投资者因为一直担心本国的货币会大幅贬值,都渴望得到美元。美元支付的利息很低,尤其是把它和本国货币的利息放在一起比的时候。结构化产品是不二的出路。
他们的卖点是“投资分红”而不是“创新”;交易商开始以客户为中心;术语叫“品牌”和“渠道管理”。卖结构化产品现在就像卖牙膏,销售方式反映出这种转变。
一天,我走进一家新加坡的银行去换旅行支票(在旅行途中,我保持网络时代来临之前的做法来处理我的财务)。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妇女,她想把她快要到期的存款继续转存。新加坡元的利率只有可怜的0.5%。这个女的很不高兴。银行的职员向她推荐了其他的投资渠道。
“你可以购买特殊结构的存款产品,它的利率是4%。”他们善意地向她推荐道。我顿时竖起了耳朵。这名妇女购买这款产品就能投资于新加坡元;她能拿到4%的利息;在6个月之后,银行将把新加坡元、美元、英镑或者澳大利亚元返还给投资者。每种货币返还的金额在投资开始时就已经确定了,银行有权选择用哪种货币还给投资者。
事实上,这种储蓄并不是真正的存款。它是将新加坡元存款和复杂的外汇期权结合在一起。银行最终会用4种货币当中最不值钱的货币支付给投资者。每种货币的金额是按照投资者存款时的汇率确定的。如果投资者能够在到期时收到新加坡元那就谢天谢地了;但最坏的情况是银行到时候给她外国货币。这笔外币金额按照收到当天的汇率折算成新加坡元,将小于她当时存入银行的本金。
高收益来自于投资者当时卖出期权收到的手续费,这个期权比较少见,叫作“四色彩虹”或者叫“四中选最次”期权。对投资者而言,彩虹尽头的那罐黄金的大小取决于新加坡元相对于其他货币的表现。我并不看好她的运气。
这个妇女对这款产品很感兴趣,丰厚的收益起到了作用。销售人员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斗牛士,使出了杀手锏。“请问您有小孩吗?”女士点了点头,她有个儿子。“我敢肯定,你一定希望他将来去国外留学。”那女士又点了点头。“这款产品非常适合你。你可以将来用这笔钱给你儿子交学费,因为你不知道你是要美元、英镑还是澳大利亚元。您儿子会去美国、英国还是澳大利亚上学,你现在还不知道,而且这额外的利息非常棒。”女士点点头。她发出了成交的信号。这笔生意就这样做成功了。
2004年,花旗银行在日本的私人银行业务被金融服务管理局查封了。金融服务管理局发现银行存在大量的违规操作,包括误导高净值人群购买结构化产品。根据金融服务管理局的调查,花旗银行并没有向投资者详细说明产品的风险;它向客户做出了投资安全性的虚假保证;而且它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了大量的收益。花旗银行在衍生产品报价时没有验证报价的真实性。花旗银行没有对购买结构化产品的客户进行评估。
从瑞信第一波士顿的转移亏损灾难上洗去了教训,花旗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飞到日本道歉。大家还争论银行的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Charles Prince)先生是否应该在公开场合鞠躬谢罪。这是日本传统公开表达歉意的形式。如果能在鞠躬的同时失声痛哭就更好了。切腹谢罪也是大家熟知的一种方式。有人担心一个美国金融机构的领导人做出这些举动回到本国将不好交代。
最后,查尔斯成90°鞠躬,他的眼睛盯着地面,痛悔不已,但是大家不买账。也许哭泣或者剖腹效果会好一点。当时还发生了一些流血事件。一些花旗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被开了膛,但并不是自杀。他们中的一个曾被看作未来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和现任首席执行官是竞争对手。每一朵乌云都有一条银边。花旗银行期待“在日本市场上重新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我至今还忘不了当年新加坡银行那个销售人员说的那番“绝对合适”的推销辞令。我一直很担心她孩子的命运。随着汇率的上下浮动,他母亲将收到一种或者几种货币的利息,他是否也得不停地在几个国家之间转学?每当我想到那个可怜的孩子,我就痛心疾首。因为外汇市场上的奇思妙想,他的教育经历和个人发展道路就从此被改变了。
20年来,结构化产品行业依然是场没有疆界的游戏。20世纪80年代,资本市场上著名的期刊《国际金融评论》拿整个行业开了个愚人节的玩笑。一篇文章的作者构想了一桩结构化产品的交易,其中涉及日本河豚公司。河豚鱼的美味是出了名的,但如果处理不当,人食用后会中毒死亡。结构化产品也如此。
[36]原题为The Usual Suspects,该标题也是1995年一部黑色电影的名字。——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