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套娃

2000年12月,巴克莱资本公司(Barclays Capital),这家英国巴克莱银行旗下负责投行业务的子公司做了一笔名为CORVUS的CDO交易。在拉丁文里,CORVUS是乌鸦的意思。分层的评级从AAA到B。买家中包括德国的北方银行(HSH Nordbank)。

CORVUS是只“瘦狗”,很快就出问题了。在2002年年末2003年年初,评级机构调低了这批证券的评级。到了2003年9月,原本评级高的高级分层被降至“垃圾”级别(低于BBB级)。次级分层原本在BBB级被降低到CCC以下。同时巴克莱的另一个CDO产品NERVA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投资者不高兴了;他们因为高级分层的信用等级最高才购入AAA分层。北方银行找到了巴克莱资本讨论这个问题。由于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北方银行就将巴克莱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1.51亿美元。现已被北方银行并购的汉堡州立银行(Hamburgische Landesbank),当时也在考虑是否起诉巴克莱。它在两个产品上的投资额达到了4.2亿美元。据说之前巴克莱和欧洲复兴发展银行达成了赔偿和解。

北方银行起诉称巴克莱“误导”了它。巴克莱将它的产品卖给了错误的对象。其他的八卦消息也流传开来。评级机构罕见地将CORVUS投资组合的信息公布在自己的网站上。投资组合包括美国的航空公司和房地产企业。“9·11”事件发生后不久,CORVUS和巴克莱资本达成了一项交易,在投资组合中加大了飞机租赁公司、财务状况紧张的通信公司和位于新兴市场的公司的比重。CORVUS还收购了巴克莱资本发行的一些CDO。

北方银行称CORVUS的投资组合不佳,而且管理上也有问题。北方银行指责巴克莱资本把质量低下的资产都塞到了CDO当中,而且巴克莱资本没有按照之前协商好的资产组合管理规则来管理CORVUS,此外还有潜在利益冲突等问题。评论员也在考虑其缺乏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的问题。

巴克莱资本反驳说这些损失的原因是信用市场“意外”出现衰退,而且北方银行作为资深投资者理应知道其中的风险。巴克莱的管理层愤怒地指责“这些指控毫无根据”。银行将“针锋相对”。巴克莱资本“相信这些产品不存在欺诈销售的情况”。

在伦敦法庭受理纠纷之前的几个星期,巴克莱毫无悬念地和北方银行达成了和解。投资银行在开庭之前都会恢复理性:想到这场官司将成为每家商业报纸头版新闻,它们就立马清醒了。信孚银行和宝洁公司的官司还让人记忆犹新。无论谁对谁错,最终获胜的还是实用政治。

恰巧,美国银行和意大利人民银行由于一系列CDO的纠纷而上了新闻。美国银行的新闻发言人表达了公司将“不遗余力”为自己辩护。没人相信这些:2005年年中,双方以和解收场。这些突然爆出来的法律纠纷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结构化信用产品”中有多少是靠欺诈卖出去的?交易商通过欺诈销售取得的利润中有多少在诉讼中退还给了受害一方?交易员才不关心这些;他们已经赚到大钱了。公允价值会计在这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许多参与这些交易的员工似乎已经改行了。他们躺在某处的沙滩上,享用着他们的奖金。

CDO诉讼出现了空前的增加。CDO侦探开始出现,他们帮助投资者调查以前遭受损失的投资项目,希望从中找到起诉的理由。对此抱怀疑态度的人指出一些CDO侦探就是之前设计和推销类似产品的业内人士。他们会像童话里的大灰狼那样说:“见到你太好了。”

CDO诉讼也变得越来越让人费解。苏格兰皇家银行旗下的格林尼治国民西敏寺银行把它的法律顾问威嘉律师事务所告上了法庭,原因是事务所在一笔CDO交易的构建和归档过程中没有尽到职责。威嘉律师事务所发现自己还需要请律师来帮忙。一家美国公司的研究分析员状告其公司试图暗示他篡改CDO的研究结果。CDO给律师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