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分析一下
打开财经频道,你可以看到屏幕的下方或者边上有滚动新闻,不停地显示着价格信息。主持人兴高采烈地在那儿说着,偶尔有“专家”会现身,这些专家通常是来自银行或者交易商的分析师。专家有5分钟的时间发表意见,但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主持人在说。如果幸运的话,专家能够偶尔插上几句。专家经过深思熟虑的意见还是非常有用的:“市场正等待格林斯潘的国会陈词,以便做出下一步的行动。”
电视上的分析师是忧郁博士[8]和末日博士[9]的传人。20世纪80年代,忧郁博士和末日博士改变了在银行业中经济学家和分析师的角色。在他们露面之前,分析师主要负责分析经济大势、公司、产品和交易策略等相对重要的工作。研究结果主要供内部人员做交易使用,同时也会发给客户,目的是为了让客户和交易商做交易。研究是一项严肃的工作。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到了20世纪80年代,研究工作成了一种娱乐活动。分析师成了一种受过训练的动物,专门从事表演。一些公司,例如所罗门兄弟银行,依然开展严肃的研究工作,发表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并提出完善的分析方法,但它们只是个例。严肃的研究工作不再对外,并且主要用于自营交易。所罗门兄弟银行的研究工作推动了其套利部门的数量金融交易,之后又作用于其校友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交易。但绝大多数时候,投资银行发给客户的研究报告成了自吹自擂的宣传,目的是吸引客户与之交易。分析师的目的是为公司和本人积累声望。
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和财经世界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由于经常在电视黄金时间露面,忧郁博士和末日博士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他们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和他们的公司能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我的经济学讲师转行做了一家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有时他会考虑他是否也应该加入这类文艺团,让自己成为银行在媒体上的形象代言人。
研究报告的质量越来越差,分析师和数量分析员的人数却越来越多。在一家投资银行里,分析师专攻一家全球能源公司的股票研究。研究报告的内容事无巨细,而且相关性也不高。分析师似乎搞糊涂了,不清楚自己是在研究还是在管理这家公司。
研究报告的质量越来越差,分析师和数量分析员的人数却越来越多。
衍生产品研究越来越数量化了,高深的数学技巧应用到了市场交易当中,历史数据被用来检测交易模型,然后说服客户采用这些模型。客户看不懂这些报告,他们只要能收到报告就很满意了。
分析师开始相信自己具有超常的能力,但他们的业绩却很难量化。主要的评判标准似乎是他们在公开排行榜上的排名。一个股票分析师曾威胁我说,一家金融期刊正在开展民调,如果我不投他票的话,他就让我们公司降级。一个外汇分析员担心如果他的部门不能挤进行业前两名的话,他就升职无望了。
我认识一个学者,他对研究分析师的业绩做了研究。他研究了来自银行和交易商的经济学家对未来利率和外汇走向的判断。他也研究由股票分析师对未来股票价格做出的预测。经济学家和股票分析师绝大多数是错的。他们的排名和他们预测的准确度完全没有联系。这真是奇怪。这名学院派经济学家没有发表这个研究报告。他当时渴望去银行从事研究工作。
研究报告的粗制滥造在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顶峰。一些分析师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和互联网繁荣时代的鼓吹者。之后,人们才发现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为了给他们的公司招揽投行业务,发布了虚假的公司前景报告。他们在内部的电子邮件里称一家企业是“瘦狗企业”[10];而在发给客户的研究报告里,他们却称这家公司为“明星企业”。
为了让其他银行在报告中对某公司美言几句,投资银行会偷偷给对方汇钱。有一种“钓鱼”手法,银行为了取得一家公司的承销业务,会把其他公司抢手的IPO股票送给这家公司的高官。这样做就给了对方实实在在的好处。分析员的薪酬和他研究报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研究报告完全沦为了营销的工具。
分析师帮助抬高价格。少数相信理性和效率的人不能理解没有根基的价格上涨。追赶趋势的买家,或者叫惯性买家由于能继续赚钱才不停地买入;谁也无法解释价值高估。悲观者的论点变得不堪一击,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价值高估能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原本明智、诚实的交易员也屈服了,想出复杂的假说来解释为何这次和以往情况不一样。价值高估能够持续下去。“新经济”的理论和丰厚的回报让现实推迟到来,但最后,庞式骗局还是被拆穿了。
市场每一次上涨都是以不同的面目出现,但每一次的崩盘都和上一次一样。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纳斯达克指数跌了80%。
埃里奥特·斯皮策(Eliot Spitzer)[11]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开始处理分析师的问题,有些人被禁止从事证券相关业务。他们支付了罚款,但在市场繁荣的时候,他们已经赚了很多。受损失的是银行和交易商的股东。华尔街上的公司支付了1.4亿美元的和解费。最终吃亏的是那些根据虚假研究报告而高价买入股票的投资者。
分析员并不是为客户提供研究报告的:要是他们真的研究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公司的交易柜台就会拿来做定价和交易。发送给客户的只是广告而已,但客户真正想要的是内幕消息。他们相信分析师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最终,他们发现这也是个美丽的谎言。
[8]此处指亨利·考夫曼(Henry Kaufman),所罗门兄弟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译者注
[9]此处指艾伯特·沃伊尼洛尔(Albert Wojniflower),第一波士顿首席经济学家。——译者注
[10]瘦狗企业以及下文的明星企业的说法均来自波士顿矩阵。根据市场份额和业务增长率,矩阵将市场上的企业划分为4类:问号企业、明星企业、现金牛企业和瘦狗企业。——译者注
[11]此人曾任纽约州州检察长和纽约州州长,后因招妓丑闻辞职。——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