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黄金法则
机构里面套着机构,就像俄罗斯套娃那样。一家大型银行因为担心错过股票牛市就雇用了一批股权衍生产品交易员。为首的浪人吹嘘自己在特种部队时徒手杀人。他们只对银行的高层负责。其他人则对本部门的领导负责。他们独立于银行里的其他部门。
一家出版社曾让我帮忙推荐个人,帮他们写一本和银行战略有关的书。我推荐了一个名声不错的分析师,他是研究银行股票的。那个分析师觉得很好笑。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发现银行完全没有什么战略;在他的生活中,他经常遭到银行无礼的对待。深知这样的消息可能会对银行的股价产生影响,他觉得很难为银行战略这种本不存在的事物写一本书。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一家银行对战略和业务模式的态度极其坦诚。经过详细的评估之后,他们得出的战略是银行没有战略。他们唯一的战略是雇用聪明的人,然后帮助他们赚钱。从战略角度说,这并不坏。但唯一的问题是如何控制那些封建诸侯,以免他们因为嗜血而互相残杀,甚至摧毁银行。
事实上,银行业的战略非常明确。大家都遵循这一条黄金法则:谁赚得多,谁说了算。衍生产品业务上成功的领袖都明白这一点。其中,尤其成功的要数艾伦·惠特(Allen Wheat)和埃德森·米切尔(Edson Mitchell)。惠特刚开始给信孚银行打工,之后带着他的团队来到瑞信银行,建立了金融产品部。埃德森·米切尔刚开始给美林银行打工,接着就带了几个亲信加入了德意志银行,拓展其衍生产品业务。在一次采访中谈到衍生产品业务时,惠特难得坦诚了一回:“老实说,是的,我们小声说,事实上我们的薪资过高了。我们做的事没什么神奇的地方。是个人都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