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西方不亮,东方亮
本国员工被派到海外去管理当地业务,加强对其的控制,同时保证品质。我的一个朋友拖家带口被派到亚洲,负责公司股权衍生产品业务。他的妻子将这段经历描绘成“像在度假一样”。
即使用银行业奢华的标准来衡量,这些海外职位也都肥得流油。住房补贴和一系列的福利让他们的生活无比惬意。这些外派员工都住在高级的外交公寓里。商务人士和他们的配偶都“往来无白丁”。他们和当地的商界首脑、政府高官和专业精英打交道。除此之外,他们认识的当地人都是女仆、男仆和司机。语言、文化的阻隔和对未知的恐惧使这些外派员工无法融入到当地民众中。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我还记得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和一群侨居在印度尼西亚的银行家度过了一个梦幻般的夜晚。我们谈了许多话题,比如法国大使的新去向,要不要去香港参加滚石乐队的演唱会,还有在家网速太慢等。女人们则抱怨找不到好的女佣人;还有一个人抱怨会做好吃的意大利面酱的厨师太难找了。离他们处所不远的地方,那里的贫民窟里生活着10多万人;这些贫民一天还赚不到1美元。那时银行家不太相信会发生政权更迭。苏哈托的政权并没有受到威胁。
对于成了家的银行家来说,驻外生活是高福利、低税负和职业晋升机会的美妙组合。有些人是在英国混不下去了,就跑到香港来。他们要想回去可不容易。他们的妻子已经被收买了;她们身边有许多女仆、厨师和司机;她们过着在新泽西或者南部伦敦郊外根本享受不到的生活。对于年轻的银行家来说,外派生活就是青春期和大学生活的延续,就是一场场欢迎或欢送外派员工的派对。
对男人来说,疯狂是亚洲外派工作的一部分,他们会在曼谷、芭提雅海滩和马尼拉度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