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翻,不如不翻
一些外派的银行家都入乡随俗,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熟稔玛雅文化、爪哇艺术、俄罗斯圣像、清酒的等级或茶道的精妙之处。他们按照当地习俗打扮自己,并学习当地语言。
大多数的外派员工介于这两种极端之间。他们跌跌撞撞。一些开明的人努力去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比如学一点当地的语言。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格雷格是东京衍生产品销售部门的主管,他的日语非常流利。当你问起他在东京的生活时,这个沉默寡言的伦敦东区人会告诉你和生活在伦敦没什么差别。如果你进一步追问,他会告诉你在伦敦,他住的地方能看到巴特西电站;而在东京,住的地方能看到新宿电站。尽管他的日文流利,但开会时格雷格会用英语;有时他的客户很少能意识到他在说日文。
我和尼禄来到东京拜见一些客户,希望把一种新衍生产品卖给日本的银行。在一次会议上,我们对面坐了三个银行高管;其中职位最高的那位年纪稍大,不太会说英语;他的手下替他翻译。开会时,他经常转过身,问他同事问题。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问格雷格对方在说什么。“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他回答。我也没再追问,但尼禄的好奇心被挑起来了。他让格雷格翻译一下。格雷格依然说没什么。但尼禄逼得更紧了。格雷格越不说,尼禄就越想知道。最后,格雷格最终松口了,把对方的话翻译了一下。尼禄身材高大,四四方方;他的另一个绰号是鼻涕虫。那个日本老头问他的同事:“那个大胖鲸说啥?”
一个到日本出差的交易员所经历的遭遇也许算得上是最尴尬的跨文化误会。他觉得有必要将他的名片翻译成日文。他的正式头衔是“交易员—固定收益部门”。日文的翻译成了“工资固定的交易员”。这张名片让日本客户一脸茫然。看来这个翻译错的不是一星半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