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风险啊!
在20世纪90年代初,巴林银行和宝洁公司的亏损使得监管部门开始关注衍生工具行业和相应的风险。当时人们都在谈论对衍生产品进行立法,而银行以其一贯的方式作出回应——它们希望行业自治。的确,只有这些人才真的有能力来驾驭衍生品,对吧?
银行以其一贯的方式作出回应——它们希望行业自治。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一个名为G30的游说团体组建了一个专项研究小组。他们制作了一份报告《衍生工具:实务与原则》,这份报告最后得到的结论竟然是衍生工具不需要监管。监管反而会扼杀创新和影响市场效率。交易商的内控非常完善,行业自治就足够应付风险了。G30提出了一些风险管理原则,并认为金融机构应该遵循这些原则。
这些原则奠定了我们共同的价值观:银行的董事应当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理。这份报告的起草者显然对公司业务不熟悉,因为他们把“董事”、“责任”和“负责”放到了一个句子里。董事和高级经理应当接触过而且理解风险管理和衍生品业务。大多数专业人员都认为他们至少能写对两个词。现实世界和风险管理的原则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印度尼西亚的面条商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份报告为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中央银行非常喜欢这份报告,因为他们又有事情可做了。这些原则很快出现在了银行监管法规中。风险管理这个新行业就这么诞生了。
最愿意看到这些的要数咨询公司和软件供应商了。他们很快意识到风险管理带来的商机,摇身一变成了风险管理的布道者。他们夸大风险,大力宣传风险管理是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制胜的法宝,你值得拥有!要管理好风险,你得先买成车的电脑软件和硬件,然后花上百万的钱请顾问来帮你启动这些系统,要运行这些系统还得花更多的钱。专家们就这个专题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无数的论文。
那个时候,在风险顾问公司和科技企业赞助的会议上,风险管理行业的势力非常庞大。我最近参加了一个风险管理的培训,上一次参加大约还是10年以前。这个研讨会的名字大概叫“风险管理:新范例”。我之后总结出一条规律,凡是名字中带“范例”这个词的书籍或者研讨会都不值得读或者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