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2016年
抵御“第二天”
“杰夫,‘第二天’是什么样子?”
这是我在最近一次召开的全体员工大会上被问到的问题。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提醒大家,今天是“第一天”。我工作的亚马逊大楼就叫作“第一天”,在改换办公地点时,这个名字也如影随形。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上,我倾注了很多时间。
“第二天是停滞不动的。随之而来的便是故步自封。往后展开的,便是惨不忍睹、痛彻心扉的衰退。继续下去,便是死亡。正因如此,每一天都是第一天。”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诚然,这种衰退的发生是极其缓慢的。一家老牌公司或许能够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享受“第二天”的成果,然而,最终的结局仍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抵御第二天?”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有什么技巧和战术呢?置身一家庞大的组织之中,如何保持“第一天”的生机呢?
这样的问题是不存在非黑即白的答案的。复杂的因素、多样的路径及诸多的陷阱,都必然存在。虽不清楚完整的答案,但我知道一些有效方法。在此,我要将捍卫“第一天”的新手必备工具包分享给大家:发自内心对用户痴迷、抵制流于形式、拥抱外部趋势,以及高速决策。
发自内心对用户痴迷
想要为一家企业找准中心,途径有很多。你可以以竞争者为中心,可以以产品为中心,可以以科技为中心,可以以商业模式为中心,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在我看来,到目前为止,以痴迷用户为中心才是最能够捍卫“第一天”活力的方式。
为什么这样说呢?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有诸多优势,最重要的一点是:即便用户声称满意且业务顺风顺水,但永远处于不满足的状态。即便用户自己心中尚未意识到总想得到更好的,而满足用户的渴望,会驱使你以其利益为出发点进行创造。从来没有哪位用户要求亚马逊打造一款Prime会员服务,但毋庸置疑,这项服务正是他们想要的。类似的例子,我还可以举出很多。
想要保持“第一天”的状态,你就要耐心实验、接受失败、播下种子、呵护树苗,并在为用户带来喜悦的领域双倍下注。想要做到所有这些,最能够提供沃土的便是痴迷于用户的文化。
抵制流于形式
在公司变得越发庞大和复杂的过程中,流于形式的管理倾向也随之诞生。具体的模式形态各异、贻害无穷、难以捉摸,深深打着“第二天”的烙印。
一个常见的例子,便是拿流程作为形式。好的流程会为你带来便利,从而推动你更好地服务用户。然而,如果不加警惕,那么流程便有可能喧宾夺主。这种状况在大型企业中非常容易出现。流程成为达到结果的手段,你不再关注结果,而只是确保遵循流程。唉,这真太可怕了。“嗯……我们只是在遵守流程罢了。”一位经验不足的领导拿诸如此类的话作为糟糕后果的借口,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较为资深的领导者则会将此视为一个机遇,对流程进行调查和完善。流程并不是问题的本质。到底是我们左右了流程,还是流程左右了我们?这是一个无论何时都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一家具有“第二天”心态的公司中,你或许会发现,答案是后者。
再举一个例子:市场调研和用户调查也可能成为用户们走的形式——在发明和设计产品时,这个问题的隐患尤为巨大。“在参与Beta测试(1)时,55%的人都表示对这一功能感到满意,比第一次测试的47%有所上涨。”这样的结果不仅难以解读,还可能在无意中造成误导。
优秀的发明家和设计师对用户有深刻的了解。他们付出巨大的精力研究和消化大批案例,而不只看用户调查得出的平均数。他们会深切体悟自己的设计。
我并不反对Beta测试或用户调查。但是,作为产品或服务所有者的你,必须理解用户、抱持一定的愿景并热爱所推向世界的产品或服务。如此一来,Beta测试和研究才能帮你找到盲点。卓越的用户体验始于内心、直觉、好奇、乐趣、本能和品位。所有这些都是调研中找不到的。
拥抱外部趋势
如果你不愿或无法迅速适应趋势,那么外部世界就能将你推入“第二天”的心态之中。如果对抗趋势,你或许是在对抗未来。而选择拥抱趋势,你便有如搭上了顺风车。
这些宏观的趋势虽然不难发现(相关的讨论和文章不在少数),但奇怪的是,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想要拥抱这些趋势举步维艰。现在我们就置身于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之中: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计算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任务自动化,程序员能用清晰的规则和算法来描述任务。如今,在更难用精确的规则描述任务的情况中,现代机器学习技术一样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亚马逊致力于机器学习的实际应用。其中的一些成果非常显著,比如:亚马逊Prime航空的送货无人机,利用机器视觉让排队结账一去不返的亚马逊无人超市,还有我们的人工智能助手Alexa(2)。(尽管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还是难以保持Echo音箱存货充足。这虽然让人愉悦,但毕竟是个问题。我们正在全力寻找解决方案。)
我们在机器学习方面的大部分实践都发生在表层之下。机器学习对需求预测、产品搜索排名、商品和优惠推荐、周边产品植入、欺诈检测、翻译等各方面的算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虽然并不那么一目了然,但机器学习的影响大多如此——即便对核心业务的完善悄无声息,意义却不可埋没。
在亚马逊云服务里,我们很乐意降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成本和壁垒,以便这些先进的技术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机构所用。
使用我们预先打包好的、具有深度学习的框架在P2实例(该功能可以优化计算机负载)上运行,用户们已开发出各种功能强大的系统,涵盖领域从早期疾病监测到作物产量提高,应有尽有。另外,我们还以简便的形式推出了亚马逊的最高阶服务。有了Amazon Lex(即Alexa的内核)、文字转换语音的服务及图像分析功能,自然语言理解、语音生成及图像分析等领域的烦琐工作都被悉数承担起来。这些服务只要调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便可访问,而无须具备机器学习方面的专业知识。希望大家对这一领域多加关注,未来还会有更多精彩呈现。
高速决策
“第二天”心态的公司也能做出高质量的决策,但决策的速度非常缓慢。想保持“第一天”的能量和活力,你就得想办法制定高质量且高速度的决策。这一点对于初创公司而言轻而易举,但对大型企业来说就很有挑战性了。亚马逊的高管团队决心将我们的决策制定保持在一个高速状态。在商业世界,速度至关重要,而且高速决策制定的环境也要有趣得多。我们虽然不是无所不知,但仍有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第一,绝不要使用“一刀切式”方法制定决策。许多决策都是可逆的“双向门”决策,可以用轻量级的方法来处理。在这些决策上,就算误判又何妨?关于这一点,我在去年的致股东信中有更详细的阐述。
第二,搜集了大约70%你想要得到的信息后,绝大多数决策就差不多可以做出了。如果等到搜集90%的信息再做决策,那么你的行动十有八九就太慢了。另外,不管怎样,你都需要善于快速识别并纠正错误的决策。如果你在方向修正上做得好,那么犯错的代价或许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高;而如果在修正上缓慢迟疑,那么代价一定不小。
第三,试着说“求同存异,服从决策”。这句话能节省大把的时间。如果你对某个方向坚信不疑,那么即使意见没有达成一致,你也可以这样说:“你看,我知道我们对这个问题意见不统一,但你愿意跟着我赌一把吗?能不能求同存异,服从决策?”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没有人胸有定见,因此你应该很快就能获得大家的同意。
这句话并非只能平级使用。如果你是老板,这个方法也适用。我就经常求同存异,服从决策。最近,我们通过了一部亚马逊工作室原创剧的拍摄计划。我与团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这部剧的趣味性有待商榷,制作难度很大,商业条款也没那么合理,况且其他的机会还有很多。但团队的态度与我截然相反,希望继续进行下去。我立即回信,在信中说:“我决定求同存异,服从决策,希望这能成为我们创作的影视内容中最火的一部。”想想看,如果团队没有得到我这句痛快的承诺,而是要费心说服我,那么这个决策周期得拖慢多久。
请注意,这个例子并不是说我没有在心里暗想:“唉,这些人的判断是失误的,他们没抓住重点,但我再努力挽回也是徒劳。”这是一次真实的意见分歧,是我对自己看法的一种坦率表达,是团队对我的看法加以权衡的一次机会,也是让团队按自己的想法继续走下去的一句干脆而真诚的承诺。鉴于这个团队已经捧回了11项艾美奖、6项金球奖及3项奥斯卡奖,他们能在屋里给我留下一席之地,我已经深感荣幸了!
第四,尽早认识到分歧所在,并立即上报。有的时候,团队中会存在目标的差异和观点上的根本分歧。这些目标和观点无法达成一致。无论多少讨论和会议,都无法解决这根深蒂固的分歧。如果没有升级处理,默认的冲突解决机制只会让双方都落得心力交瘁。结果,谁熬得过谁,谁就赢。
几年来,我已经在亚马逊看到了许多这种意见实在无法统一的例子。当我们决定引入第三方卖家的时候,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聪明而满心好意的亚马逊人完全无法认同这个方向。一个重大的决策包含了成百上千个较小的决策,其中许多都必须上报至高管团队处理。
“就这样吧,你已经把我拖垮了”,这种决策方式是非常糟糕的。这样的进程不仅缓慢,而且会让人疲惫不堪。与其如此,不如立即上报,效果反而更好。
那么,你是否只在乎决策的质量,还是对决策的速度也很在意?世界的潮流能否让你顺风前行呢?你是否成了形式的牺牲品,还是让形式为你所用呢?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为用户带来喜悦呢?大公司的格局和能力,小公司的活力与激情,这二者是可以兼具的。但是,我们必须有意去做出这个选择。
非常感谢每一位用户给予我们提供服务的机会;非常感谢我们的股东的支持;也非常感谢世界各地的亚马逊人,感谢你们的付出、智慧和热情。
今天,仍旧是第一天。
(1) 指在产品发布之前进行的软件验收测试活动。
(2) 你可以试着问问:“Alexa,60的阶乘是多少?”纯属娱乐。——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