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第二节 经营相关资产
市场因分工和交换而产生。一家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必然会通过商业活动和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往来。这些往来,要么现钱现货,要么以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形式存在。前者产生现金流,后者产生应收应付。这是营业收入与现金流入、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之间的关系。
老唐在这里要提醒读者一点,凡是涉及增值税的企业,应收票据、应收款项和收到的现金里,都包含代税务局收的增值税。因而资产负债表的应交税费科目里,也包含代收的增值税。但利润表里的营业收入,是不记录增值税的。在计算他们之间关系时,不能忽略了增值税。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知识链接:增值税
增值税是中国第一大税种,它的75%归中央政府所有,25%归地方政府所有。2013年国内增值税总额2.88万亿元(不含进口部分),占当年政府税收总额的26%。
增值税是流转税,无论是否盈利,只要涉及商品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活动,都要缴纳增值税。简单说,你用100元采购原料,经加工后150元卖掉。中间的50元,就是增值额。无论这部分增值额是否足以覆盖其他成本,均不影响税务局按照法定税率对你征收增值税。
增值税是价外税。价外税指公司采购时支付增值税,不计入成本;销售时收来的增值税,也不计入收入。通俗一点说,就是义务帮税务局跑腿儿。
对上市公司而言,增值税率主要有17%、13%和0三档。在阅读财报时,你可以在搜索栏中输入“增值税”搜索,找到公司商品或服务对应的增值税率。但老唐要提醒各位读者注意,17%是商品售价的17%,不是商品售价和增值税总和的17%。例如,贵州茅台酒如果按照819元/瓶出厂,其缴纳的增值税不是819×17%=139.23元,而是819÷1.17×17%=119元。茅台公司收到经销商交来的119元增值税后,扣下自己采购过程中支付的增值税,将差额和供应商开给的增值税票,一起交给税务局。
增值税对商品征收,营业税对服务征收,理论上不会重复征收。当前政府正在推动营业税改增值税。未来的趋势是增值税逐步替代营业税,对商品和服务统一征收。
应收票据
几乎每家上市公司报表里都有应收票据。哪怕是茅台这种一贯都是客户提前打款、排队等货的企业,也可能因某些原因(如照顾老经销商资金调动的偶尔不方便)收下一些票据。对于销售方而言,销售产生了“应收票据”;对于购货方,负债栏目中便产生“应付票据”。
应收票据科目下的票据,可能是银行承兑汇票,也可能是商业承兑汇票,两者代表的含义大不同。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银行承诺兑现的,到约定期限,持票方确定可以拿到现金的票据。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假设市场资金成本为月息1%,则一个月后的100万元现金,约等于今天的99.01万元),银行承兑汇票的价值略低于同等面值的现金。收到银行承兑汇票的企业若急需用钱,可以打个折扣,向任意一家银行换取现金,这种行为被称为“贴现”,折扣率被称为“贴现率”。
知识链接:贴现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是银行的一项资产业务,汇票的支付人对银行是负债,两者实际上是一种间接贷款关系。它分为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
贴现:指持票人在汇票到期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收款权转让给银行的行为。贴现是银行出借资金的方式之一。
转贴现:指银行在资金临时不足时,将已经贴现但仍未到期的票据,交给其他银行或贴现机构获取资金的行为。
再贴现: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提供资金支持的行为。
贴现率:在人民银行现行的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上浮。贴现率是一种市场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一般不会超过现行贷款利率。
由企业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可信度就没有银行承兑汇票那么高了。能否按期足额兑付,取决于开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诚信度。
理解了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的不同,通过查看“应收票据”的组成,投资者便可以大致了解公司的销售政策及市场地位。以茅台公司为例,具体如下所示。
(二)应收票据
由上表可知,茅台公司的应收票据全部由银行承兑汇票组成,证明企业地位强势,产品抢手。反之,如果里面有大量的商业承兑汇票,则说明企业采用相对宽松的销售政策。如果企业的应收票据一直是由银行承兑汇票组成,某年商业承兑汇票突然大量增加,就证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遇到了困难,开始放松销售政策。
因为票据可以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于是就产生了票据交易市场。正常情况下,持票人将持有的票据贴现给银行,获得流动资金,银行也有利可图。当银行资金紧张时,便进行转贴现。其他资金头寸充裕的银行,会到票据市场上买票据,相当于迅速放出一笔贷款。所以,票据贴现是银行一块挺大的业务。然而,如果一家非金融企业报表里有与正常经营规模不匹配的应收票据,那么,这家公司很可能是在票据市场当炒家,也算是不务正业,投资者需要对其提高警惕。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就是赊销,也叫“白条子”。现如今,大部分产品都是买方市场,通行的模式是买家先拿货,一段时间后(称之为“账期”)付款。在这种模式下,对销售方而言,就产生了“应收账款”;对购货方而言,在负债一栏就产生“应付账款”。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还能够做到先收钱后给货的企业,或者现钱现货的企业,投资者在估值时,是可以给予加分的。
一家企业有销售发生,要么收了现金,要么收了票据,要么就变成了应收账款。总体来说,就公司经营稳健度和产品竞争力而言,从优到劣,可以排序为现金、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的陷阱
买东西的人没给钱,但按照权责发生制的会计规则,签了合同交了货,基本就可以确认收入,产生利润了。利用这一原则,有些公司会因为某些原因放货出去,以增加应收账款,虚增收入。正所谓白拿谁不拿,不拿白不拿,这样放货当然很容易创造收入。但从企业股东的角度看,这无疑是危险行为,很容易使公司产生巨额损失。曾经的优质股四川长虹,就是这样倒在高达45亿元的应收款上。该公司一次性产生了37亿元坏账,把多年累积的“利润”一次赔了个精光。
因此,如果一家企业应收账款大幅增长,增长幅度超过同期收入增长,应收账款回款速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往往预示着两种可能:公司临时放宽了信用政策,加大赊销力度;或公司提前确认收入甚至虚构收入。
另外,如果公司应收账款占收入的比例比较大,且有很大部分(如超过三成)是一年以上应收款,此种情况下,投资者就需要警惕公司收入的真实性。
还有一种需要投资者警惕的情况,且容易被一般的财报阅读者忽略——那就是应收账款非常低。嗯?老唐,没有应收账款还不好?
财报数据的分析,要结合公司的商业模式考虑。如果一家众所周知先款后货或现款现货的企业,没有应收款或应收款很低,当然是极好的。若是产品名不见经传,市场竞争激烈,同类替代产品多如牛毛,居然也没有应收款。那会是什么情况?收入造假!
当年的蓝田造假案,便是由此原因引发财报分析人士怀疑的。蓝田股份是卖水产品的企业,年收入近20亿元,基本现款现货,应收账款只在百万级别晃悠。财报分析人士就问:“这么多钱为什么不走银行呢?”公司回答:“我们那里偏僻,要办银行结算,必须要去70公里外,而水产品都是在基地买活的,所以就现钱现货了。”分析人士就继续问:“你一年20亿元的交易,居然没有银行去你家镇上开设分支机构?这个数额,就算把分行开你家池塘边,银行也得挤破头吧?”这样尖锐的问题,公司当然无言以对。
应收账款明细
投资者如果想了解应收账款的明细构成,同样可以输入“应收账款”进行搜索。例如,通过搜索,可以发现茅台公司2013年财报68页显示为:
(四)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按种类披露:
组合中,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2.本报告期应收账款中持有公司5%(含5%)以上表决权股份的股东单位情况。本报告期应收账款中无持有公司5%(含5%)以上表决权股份的股东单位的欠款。
常识告诉我们,应收账款拖欠的时间越久,变成烂账的概率就越大。出于谨慎原则,会计准则要求公司对应收账款必须计提坏账准备。搜索“坏账准备”,会在财报第61页发现一个计提坏账准备的规则,如下所示:
(十)应收款项:
1.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2.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应收款项:
组合中,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
组合中,采用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
这份坏账准备比例表达的意思是,一年内的100万元应收账款,公司会把它当作95万元的资产;若是欠了两到三年的应收款,100万元只能当70万元算;至于5年以上的100万元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里的价值视为零。计提的坏账准备,在资产负债表,是一种资产损失,减少公司资产账面值;在利润表是一种费用,需要从当期的利润表里减去,降低企业当期利润。
同时,公司还会为单项金额在500万元以上且占净资产超过千分之一的应收账款,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单独计提坏账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部分损失入账或是全部损失入账,并不影响这笔债权的存在。对公司而言,这笔账依然有权追讨,也需要追讨。一旦在某年公司将这笔欠款收回来了,实际收到的钱和报表上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还可以回到利润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冲抵,从而增加利润。很不幸,这个本来出于谨慎的规则,也被资本市场玩家演化为操纵利润表的热门手段之一:积极计提坏账准备,降低本期利润;下期收款转回,获得财报利润增长。
大部分公司,都是用类似茅台这种账龄分析法加单项减值测试法来计算并提取坏账准备的;也有一些公司使用的是余额百分比法(不区分时间,直接对总数提一个百分比);近来还有采用摊余成本估算的(摊余成本概念,将在投资相关资产里解释),方法众多。
坏账计提标准
在报表里输入“应收账款”搜索,可以在报表附注中找到自己关注的公司使用应收账款坏账计提的比例。请注意,不同的行业,使用的坏账计提比例可能不同。甚至同一个行业里,不同公司的计提比例也可能不同。此处老唐随便列两个行业几家公司的计提比例,你就能发现其中巨大的差异。
坏账准备是需要从当年利润里减去的。计提越少,意味着企业当年将会产生出更多的“利润”。如果你关心企业利润的质量,那就必须关心公司的计提标准。一般来说,计提标准越严格的公司越值得信赖。至于同行业内的公司为何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只有致电公司详细咨询了。
虽说计提标准越严格的公司越值得信赖,但如果公司的标准一贯宽松,突然严格,也可能是破罐子破摔,意图“洗大澡”做低增长基数,或为了次年转回坏账准备、美化利润表打算;同样,一贯严格,突然变得宽松,美化当年利润的意图也很明显。请投资者牢记:公司改变会计政策(含会计估计)是大事儿,遇见这种情况,一定要打起精神思考原因和影响。
老唐在这里要跟各位读者强调一句,报表里汇报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数据,都是已经减过坏账准备后的净值。
应收账款造假
因为知道投资人警惕大额应收账款,有些公司会以客户名义打一笔现金进来,冲销数额巨大或账期过长的应收账款;然后,再把这笔钱通过其他应收款、预付款、购货款等名义,从公司转出,从而将和经营有关的应收款,变成与经营无关的其他应收款、预付款或存货。因而,如果应收款长期挂账的企业,突然有了一笔大钱解决了应收账款问题,投资者仍然要观察企业是否新增了其他异常支出。
当然,在流动资产项目里造假,属于比较低级的造假手段,容易被识破。比较高级的造假,是将应收账款收回,利用在建工程、购买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活动将资金流出,然后光明正大地通过折旧、摊销或减值完成“毁尸灭迹”,这很难被查出来。正所谓江湖处处有陷阱,所以,才会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是预付给供货单位的购货款,或者预付在建工程价款等。对于收钱的公司,便是负债端的“预收账款”科目。
一家公司,如果经常需要预付大量款项给供应商,一般说明企业在整个商业生态链上地位不高或信用不好。预付款,无论是针对在建工程的预付款,还是给供应商的预付款,都可能成为企业造假的重要资金出口。当你发现公司预付账款大幅增长,尤其是预付工程款或预付一些专利技术或非专利技术的采购款大幅增长,则企业很可能是通过预付款流出资金,然后以营业收入的面孔,将资金重新流回公司虚增利润。
除了预付的数量问题,还要注意预付款的时间问题。长时间挂账的预付账款,很可能并不是什么采购,而是以此名义将上市公司资金挪为他用。因为正常经营中,不会有企业真傻到本不着急要货,却提前很多天把钱打给别人。
投资者需要持续关注公司历年预付款占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的比例。如果该比例发生大幅波动,就需要寻找合理解释。无法找到合理解释的,投资者就要考虑防假、防雷措施。
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是公司持有各类债权期间应该收到的利息。应收股利,是公司持有股权期间应该收到的其他公司分配的股利。与之对应的另一方,便是负债端的“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科目。这两个都很简单,一看就懂,此处不再多讲。
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通俗讲就是一个垃圾筐。所有跟主营业务无关的应收款,企业都会放进这个栏目。企业可能用它隐藏短期投资,截留投资收益;可能用它转移资金,如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可能用它来私设小金库,将款项源源不断地转移到账外;可能用它来隐藏利润或费用,调节报表。与之相对应的,便是负债方的“其他应付款”。
优秀上市公司有个特点,就是“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涉及金额极小,甚至为零。投资者如果发现这个科目的数字比较大,可以先抱着公司经营不够规范的初步印象来看财报。
还有,如果企业账上没几个钱,还容忍大量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存在,投资者可以直接怀疑应收款造假。道理很好理解,自己穷得揭不开锅,哪有大把钱借给别人。事反必妖嘛。
看这个项目的时候,老唐心中最为感慨的,是想起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解释他不喜欢律师行业的原因。芒格老先生说:“律师这行有个固有的缺点,就是你喜欢与之共事的人通常不会被卷入法律纠纷,而需要你帮助的人则通常是那些在品德方面有瑕疵的人。”老唐猜测,正是因为和“品德方面有瑕疵的人”打交道的不良记忆,才使得芒格在投资行业里,倾向于和好公司打交道。他愿意付出合理的价格买入好公司,而不愿意像格雷厄姆和早期的巴菲特一样,去垃圾堆里翻便宜货。正是芒格的这种思想,影响和改变了巴菲特的投资体系,成就了股神的巅峰神话。
长期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是2007年新增的报表科目。指企业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和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是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应收款项。
专业定义实在太绕口,老唐下面就用非专业语言解释一下“融资租赁”和“递延方式分期收款”这两个概念。所谓融资租赁,就是公司买个大件(如挖掘机、大货车、厂房、机床等)租给需要用这个东西的企业A,双方约定A每年或每月支付多少租金,N年或N月后,按照某价格把旧设备或厂房卖给A。租金加上旧货成交价之和大于最初买价的部分,相当于是A为这笔借款支付的利息。
所谓递延方式分期付款,就是虽然看上去是分期付款销售商品,但后面欠的钱约定有利息,相当于借了一笔款给对方。或者索性可以理解为公司卖了货(或提供了劳务)给企业A,收到全部款项后,又把这笔款子借给A用,然后A按约定利率付息。
以上两种变相融资行为产生的应收款,就按照规定单独列在“长期应收款”科目里。若企业是借款的那一方(公司A),该项目则显示在负债端的“长期应付款”科目里。
存货
存货是企业以出售为目的持有的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以及相关原材料等。报表展示的存货成本,主要由原材料、工人工资、制造费用构成。
原材料和工人工资都容易理解。制造费用,是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工资福利、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备件材料消耗、劳保、季节性或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费用。它会被财务人员分摊到单个产品上,进入存货成本。
利用存货造假的手法
上市公司通常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中较低者计算存货价值。也有些公司,为虚增当期利润,故意不对已经贬值的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减少当期费用。因此,如果一个行业的存货有贬值特性,投资者就需要了解同行业其他公司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的标准,再与自己关注的公司进行比对,以衡量公司存货价值的真实性。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有些行业的存货风险要高很多。如新鲜食品或高科技制造业,一旦过了保质期或者行业发生重大改变,存货价值可能会归零(想想过期食品饮料、BB机、胶卷及胶卷相机)。而有些行业的存货,基本不存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问题,如高端白酒。这些特性,需要投资者在跟踪自己心仪公司的时候,依照公司产品特性,区别对待。
除了应该计提跌价准备而不计提之外,与存货有关、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还有两种:一是通过虚构商品采购流出资金,再将资金流回企业、虚增利润;二是通过加大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从而欺诈性地提升毛利率,虚增本期利润。
第一种容易理解,造假者尤其喜欢通过虚构价值和数量不易确定的商品采购,将资金流出体外,再通过购买本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形式将资金流入,创造收入和利润。这种造假,往往伴随存货增长大幅超过同期营业成本增长幅度,且所备存货与企业销售速度相比,显著高于同行业水平。
第二种情况理解起来稍有难度。下面老唐具体解释一下加大生产如何能够虚增利润。
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之所以能够影响利润表的毛利率、毛利润和净利润,是因为存货的变化遵循“期初存货+本期生产(购买)-本期销售=期末存货”的计算规则。即本期生产的商品,先进入存货,然后再从存货拿出来,变成本期销售。
一家公司总有些成本和生产量无关,无论你生产一件产品还是一万件产品,都需要如数支付这一成本。如场地租金、生产人员基本工资、设备的折旧等。而另外有些成本,则和产量直接挂钩,多一件产品就多一份成本,如材料成本、效益奖金等。前者通常被称为“固定成本”(或“上头成本”),后者通常被称为“可变成本”(或“直接成本”)。
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组成的特性,使得规模经济成为可能。大规模生产商可以将固定成本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上,使单位产品成本低于小规模生产商,在保持同样利润率的情况下,可以让利消费者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这种特征,同样被造假者利用来美化报表,老唐就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展示这种造假手法。
案例:
公司A,去年生产并销售了产品1万件。总生产成本为2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100万元,可变成本100万元。单件产品成本为200元,其中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各100元。出厂价400元,毛利率50%。
今年预期市场没有变化,订货量还是1万件。公司管理层出于某种目的,意图美化利润表,于是决定:今年生产产品2万件。2万件产品,共计消耗固定成本100万元,可变成本200万元,合计总成本300万元。折合每件产品成本150元,其中固定成本50元,可变成本100元。
各位读者,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公司今年还是销售了1万件,出厂价依然是400元,然而产品成本由200元锐降为150元,毛利率从50%提升为62.5%,毛利润增加50万元,增幅高达25%。财报数据会展示出一幅企业深化管理,内部挖潜,大力降低成本,为股东创造利润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只须使劲儿生产而无须努力销售,毛利润居然增加了。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奥妙就在生产的产成品,首先要全部计入存货,而后再按照当期销售的数量,体现在利润表的营业成本里。企业通过扩大生产,将固定成本打入更多的存货里,表面上降低了当期销售产品的成本,提高了毛利率,增加了利润。但这个利润增加,是以存货增加、当期税收增加为代价的数字游戏,是实实在在的自欺欺人。丢开报表看实质,企业的价值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可能因存货积压带来存储成本增加、减值准备增加,甚至会因产品过时而产生存货价值归零的风险。
因而,毛利率的提升,既有可能真的是产品竞争力提升或生产成本下降的表现,也可能是因产成品库存增加造成的。如果是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可能伴随着产品在市场的旺销或提价;如果是生产成本的下降,则需要了解同行业是否有近似水平的下降。如果仅仅是因产成品库存增加造成毛利率提升,投资者就需要警惕财务欺诈了。这种现象在固定成本比较高的行业比较多,但固定成本低的行业同样可能出现——北方某白酒公司的最新财报,就展示了这样的操作。
存货的计价方式
因为生产(或采购)的产成品首先要全部计入存货,而生产成本可能因为物价变化等多种原因各期不同,所以,存货销售时,采用什么规则出仓库,也能显著影响利润表的营业成本。
在茅台财报中输入“存货的计价方式”进行搜索,可以在财报里找到公司采用的存货政策。常用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借用网络流传的通俗化解释如下:锅里有新饭有剩饭,你先吃剩饭,就是先进先出法;你先吃新饭,就是后进先出法;你把它们搅和在一起吃,就是加权平均法。至于个别计价法,则用于那些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或者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生产)的存货及劳务。最新的会计准则,建议企业使用除了后进先出法以外的其他方法。
这部分内容,很多财务书籍会讲厚厚一叠。老唐认为,对投资者而言,公司采用任何方法都不重要。拉长看,规则不变,影响可以忽略,因而无须浪费时间。只有在公司突然改变存货计价方法时,投资者才需要打起精神,仔细思索改变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老唐一直反复强调,任何会计政策的改变,都需要投资者高度重视。
阅读延伸
高端白酒为什么不需要计提跌价准备
说高端白酒不需要计提跌价准备,并不是说高端白酒的市场价格不会下降。而是首先因为其产品保质期长,甚至伴随着时间推移,品质和价格会逐步提高;其次是因为高端白酒毛利率高,存货的入账成本远低于销售价格。无论产品市场售价如何波动,也不具备跌至存货成本以下的可能。这一特点使得高端白酒企业无须考虑存货跌价准备的问题。
下表以贵州茅台存货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1)数据仅仅涉及茅台酒,不包括系列酒的产销存量。
(2)2000年库存量数据依据茅台公司公开披露数据计算所得。
(3)其中有6年的销售量数据是老唐通过计算的推测值,它们是2004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2年、2013年。其他数据来自年报及公司披露的其他公开信息。
(4)库存总量,按照2%假设了损耗。此假设与真实损耗的误差,可能会带来千吨级别的差异,不影响结论。
(5)库存总值里未去除近年增加的系列酒库存。考虑到总值里包含部分系列酒,茅台酒单瓶成本实际上是略低于表格计算结果的。
(6)因为单瓶茅台酒库存成本仅不足40元,而目前含税出厂价为819元。两者差距巨大,因而无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7)由于茅台酒需要库存五年,且市场价格远高于生产成本,因而存货的增加,对公司而言,就是实打实的价值增加。理论上,公司应该尽最大可能生产,无论当期是否有销售。事实上,公司也是这么做的。
(8)正因为如此,利用存货周转率之类的财务分析指标分析茅台公司时,如果简单套用教科书公式,会产生严重的误导。老唐个人引用成品酒库存量为公式所需的存货数量。
生物资产:造假高发区
存货里面,还有一种很好玩也很容易造假的东西,老唐顺带介绍一下,即生物资产。茅台2013年财报第42页“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有下面这么一栏。
如上表所示,该科目中数字空白,证明公司没有这个东西。这东西一般出现在农、林、渔、牧行业,包括动物、植物,如猪牛羊、鲤鱼王八、鲍鱼海参、蔬菜树木等。
如果这些东西是用于生产的,需要在资产负债表的“非流动资产”里单列“生产性生物资产”汇报;如果是用于消耗的,就算进存货,同样要计提折旧。简单说,一头猪,如果是母猪或种猪,算生产性生物资产;如果是准备出售的肉猪,就算消耗性生物资产,是存货。
生物资产的价值判断存在很大的难度。猪、牛、羊、兔也许还可以大致清点一下,水里的鲤鱼、王八、鲍鱼、海参,不但难以盘点数量,没办法测量大小,甚至连是否存在也不好确定,只能根据相关票据及经验判断,因而成为造假的高发地带。当年轰动股市的蓝田造假案,造假者就是指着20万亩湖水告诉会计师:“这下面有N万吨王八鱼虾,且由于本公司高科技养殖技术,王八鱼虾的繁殖率和生长速度,比同处于湖北的同行业上市公司高很多。所以,我们的每亩产值是他们的10~30倍。你做账吧!”
生物资产做了假账,之后填坑也很容易。需要的时候,公司可以直接告诉会计师,王八发瘟病,死光了,连王八蛋也没留下。死了,尸体呢——尸体烂在湖底了。
同时,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也可能成为农、林、渔、牧公司调节利润的手段。公司会告诉股东,最近口蹄疫横行,因而公司库存猪牛羊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使当期利润减少。下期报表告诉你,没事儿,口蹄疫并没有影响咱家的猪牛羊,堂而皇之地将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利润又魔术般地增加了。
所以,老唐提醒各位读者,农、林、渔、牧行业是造假高危区域。历史经验证明,除了农、林、渔、牧,软件、集成电路、生物科技也是造假高危区域。
为什么这些行业是造假高发地呢?具体分析,这些行业大致有这么几个共性:税收优惠多;产品不易核查;产品差异大,不易找到价格参照物;产品有没有移交或交货量的大小不易监控。
吹牛不上税,但造假收入税务局要抽税,这就有了造假成本之说。因而税收政策有减免的领域,由于造假成本低,必然容易产生造假。如农、林、渔、牧行业大部分免征所得税,小部分减征所得税;软件、集成电路、生物科技等行业,一般会享受高科技行业的15%所得税率。高科技企业容易产生技术转让收入,可以享受免征或税率减半。软件企业的销售还可以享受增值税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的优惠等。
此外,这些行业的产品都很个性化,价格差异也大。同样一张光盘,一套软件,从数元到数亿元都正常;同样是鲍鱼,几元到几千元一只都不离奇;集成电路,垃圾和宝贝都长一个模样;至于生物科技嘛,可能审计师也只能看看外包装,至于里面究竟是咖啡、可乐还是疫苗、配方、高分子,只能听公司专家说……
总之,对这类公司有兴趣的投资者,必须格外警惕。
本节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