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创造睡眠庇护所

如果你优先考虑的是精神恢复型睡眠,那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应对措施。卧室里首先要考虑两件事:①睡觉;②我们马上就能进入状态。

人类是受习惯和住处影响的生物。人类大脑总是在寻找某些模式,继而根据外部环境,自动调整人体行为。过了不久,你每天在特定时间进入不同房间,就不用有意识地考虑要做什么。你会直接走进房间,做你该做的事。也许是早上走进厨房,打开咖啡机;也许是下班后迈进起居室,打开电视机;也许是晚上走进浴室,抓起牙刷刷牙。你其实不用考虑很多,似乎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事实上,如果你想来点不同,甚至会觉得不舒服。(你试过用另一只手刷牙吗?感觉怪怪的,好像你用的是脚一样。)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为什么你会自动养成习惯?为什么想做点改变那么困难?简单说来,这就是大脑的运作方式,全要归结于“髓磷脂”的神奇力量。

髓磷脂是一种对神经纤维起覆盖、保护和隔离作用的脂肪物质,可以让神经纤维在大脑和身体不同部位间快速产生冲动。髓磷脂包裹在(控制人体活动的)神经通道外侧。每当一个行为重复时,髓磷脂就会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信号会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顺畅。这就产生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肌肉记忆”。

新手第一次挥杆打高尔夫球时,要考虑每个小细节,还只能打到一半的距离。老手打过几年高尔夫球后,甚至不用担心技术细节,就可以把球打到很远的距离。新手与老手之间的差异,就是因为髓磷脂的增长。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电影《高尔夫球也疯狂》里的基尔默那样,把球打到几百码的距离。世界上最出色的高尔夫球选手,打球动作已经非常自动化了。打球对他们来说,就跟呼吸一样自然。

同步放电的神经元因而彼此串联在一起。因此,你经常重复的动作,其实会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固定结构。提到睡眠环境时,如果你允许卧室里发生许多随机事件,那么,你就可能无法形成一进卧室就想睡觉的强大神经关联。

当你走进卧室时,一部分大脑会活跃起来,渴望看电视、打开电脑工作、回邮件或浏览社交网站。大脑不一定会听你的指示,而会根据习惯做事。你可能会认为,你是一个“成熟”的大人,能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睡觉。但是,我们只是基础程序相同的“大宝宝”。你创造的卧室环境,你在卧室里做的事,都会严重影响你的睡眠质量。

关键的一点是,把工作带到床上,可能是你犯下的最影响睡眠的过错之一。如果不注意的话,这样不仅会给睡眠带来负面影响,还会严重影响性生活。在第十二章,我们会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改善卧室环境,提升睡眠质量。现在,我们先看看在卧室里加点什么小物件,创造一个睡眠庇护所,尽量获得质量最高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