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什维尔

Nashville, 1975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取下宝琳·凯尔1976年的影评集《胶卷》(Reeling,1976),重看她著名的《纳什维尔》影评,我发现一张黄色的纸夹在中间,上面有我为自己教的一门电影课做的笔记。我写到:“故事讲的是什么?”电影的伟大可能正因为你没法真正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一部音乐剧,罗伯特·奥尔特曼在新版DVD的评论轨中说它包含了一小时以上的音乐。这是一部关于纳什维尔的故事纪录片(docudrama),也是在水门事件直接影响下拍成的政治寓言(乡村老大剧院[Grand Ole Opry]的那场戏是在理查德·M. 尼克松辞职那天拍成的)。它讲述了爱和性、心碎和痊愈交织在一起的故事,狡猾地讽刺了美国人的虚情假意(“欢迎来到纳什维尔,我可爱的家乡,”一个乡村明星过于热情地对艾略特·古尔德说)。

但首先,《纳什维尔》是献给那些受创者和悲伤者的一首温柔的诗歌。电影里最难忘的角色是最好的那些:莉莉·托姆林(Lily Tomlin)扮演的家庭主妇爱着她耳聋的儿子;孤独的士兵守着他母亲从一次火灾中救出的乡村歌手;一位老人为刚刚死去的妻子而悲伤;芭芭拉·哈里斯(Barbara Harris)饰演的落跑新娘在枪击发生后接到了话筒并应付自如;甚至还有那个虚情假意的乡村歌手(亨利·吉布森[Henry Gibson]饰),他在危急关头作出了正确的举动。凯尔写到:“看着虔诚的哈文·汉密尔顿唱着福音般的‘走下去’,看着他监视观众的时候眼里闪着偏执的泪光,谁会想到这首歌代表了他的心声?谁会想到受伤之后他首先考虑的是观众而非自己?”

电影发生在纳什维尔临近总统预选的五天里。一个从未在银幕上露面的候选人哈尔·菲利普·沃克代表突然出现的代位党参加竞选,并在之前的四次初选里取胜。据美国广播公司的新闻记者霍华德·K. 史密斯报导,他的候选资格开始于一次向大学生们发表的演说。沃克问了一些诸如“对你们来说,圣诞节闻起来像橙子吗”之类的问题。史密斯的报道总结说:没错,对他而言圣诞节闻起来总是有点像橙子。

迈克尔·墨菲扮演约翰·特里普莱特,他是一个说话圆滑、举止文雅的竞选助理,正在布置纳什维尔帕特农殿的竞选之夜大会。尼德·巴蒂(Ned Beatty)扮演托姆林的丈夫,他是帮助特里普莱特的当地律师。特里普莱特想让传奇般的乡村歌手芭芭拉·吉恩(罗妮·布莱克利[Ronee Blakley]饰)在大会上唱歌,但她的丈夫(阿兰·加菲尔德[Allan Garfield]饰)不愿跟政治扯上关系。与此同时,其他踌躇满志的流浪者聚集到这座城市,满怀希望地寻找着突破。他们在夜晚对着露天的麦克风唱歌,兜售他们的曲子并录制磁带。

汤姆·弗兰克(基斯·卡拉丁[Keith Carradine]饰)是其中之一,他很讨女人喜欢,在一个录音棚里碰见了托姆林的角色(她正和福音唱诗班一起唱歌)。弗兰克急迫地给家中的托姆林打电话,而托姆林把电话挂了。但她和比蒂的婚姻并不顺利,当比蒂甚至不试图跟耳聋的儿子沟通时,我们能感到她的痛苦。当儿子正因为游泳课而兴奋不已时,比蒂厌倦地问自己的妻子:“他在说什么?”

最终托姆林确实去见了民谣歌手,许多其他的角色碰巧也在他们见面的酒吧消磨时光。罗伯特·奥尔特曼一向属于最具包容性的导演,他的布景总是像舞会一样,而他的电影也经常给我们相同的感觉。他欢迎天才,忠于老朋友,想给每个人找到位置。(新版DVD的评轮轨带给我们的一大享受是听他描述自己数十年来和银幕上一些人的合作——其中包括助理导演托米·汤普森[Tommy Thompson]。他是奥尔特曼最好的朋友,也在电影里演了一个角色。在录评论轨的十天之前他死于一部电影的拍摄现场,当时仍在和奥尔特曼一起工作。)

由于奥尔特曼轻松自如地在朋友和同事的海洋里遨游,所以他能毫不费力地在电影里做相同的事情。神奇的并不是《纳什维尔》中有多少角色(重要的说话角色多于二十五个),而是它有多少主角。融入这部电影就会看到许多既有分量又有深度的戏,如此一来你的角色才能给人留下印象。而且,除了众多角色之外还有众多主题。要跟上电影里的政治评论是容易的(哈尔·菲利普·沃克的竞选可以代表自那时起所有持不同政见的人,从杰西·凡杜拉[Jesse Ventura]一直到拉尔夫·纳德[Ralph Nader][1])。更加微妙的线索是乡村音乐的歌词,它们可以用在电影里的角色身上。

凯尔在这点上展现了敏锐的观察力。电影开始不久,我们听到哈文·汉密尔顿(吉布森饰)唱着“为了孩子们,我们必须说再见”。后来,当托姆林离开民谣歌手的床,回到自己孩子身边时,凯尔说这“正是由于那个原因”。民谣歌手(卡拉丁饰)试图通过给另一个女人打电话来伤害她,但托姆林视而不见。托姆林离开时他厌倦地挂上电话,而我们意识到奥尔特曼在几分钟之内就讲述了一个具有惊人冲击力的短小故事。凯尔说,卡拉丁几乎记不得大多数和他睡过的女人,但这一位“他将永远铭记在心”。

《纳什维尔》里的几乎所有歌曲(它们为数不少)是由唱它们的歌手写出来的——布莱克利、凯伦·布莱克(Karen Black)、吉布森、卡拉丁和其他人。其中没有一位是非常出色的歌手(格文·威尔斯[Gwen Welles]扮演一名根本不能唱歌的女服务生,最后一个足够坦白的朋友告诉了她)。奥尔特曼在评论轨里说,排练所用的时间很少(“我们花在发型上的时间要更多”),然而这些歌曲即兴而热烈的音调听起来比精雕细琢的表演还要好。杰拉尔丁·卓别林(Geraldine Chaplin)空洞的闲扯也是一样,她饰演的BBC记者闯入了不欢迎她的地方,把自己的话筒戳到别人鼻子底下。当她在废汽车的垃圾场里闲逛,天马行空地联想时,我们怀疑她是否真的在为BBC干活——杰拉尔丁是如此的古怪,有可能是个冒名顶替的人。

在这些歌曲背后,爱情和政治打着更加阴暗的拍子,并隐含着一股政治暗杀的潜流。芭芭拉·白克斯利(Barbara Baxley)为其出现设置了舞台,她扮演哈文强悍的情妇,有一长段关于肯尼迪的独白。我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位年轻的流浪者身上——在歌手病房里度过夜晚的士兵,还有另一个租下设施齐全的房间的年轻人。当芭芭拉·吉恩在船上的音乐会唱歌的时候,我们脊背发凉地意识到这两人都在前排并肩站着。那里有威胁吗?是哪一个?

罗伯特·奥尔特曼毕生的作品都拒绝把自己限制在银幕的边缘内。他的影片里著名的众声喧哗是一种尝试,否认了一次只有一个角色能够说话的陈规。为此他还发明了全新的录音系统。他的角色们有邻居、朋友和秘密的联盟。他们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故事并不受限于传统的剧情。

从最初获得巨大成功的《陆军野战医院》到了不起的《秘密遗产》,奥尔特曼的电影里有许多相互联系的角色。他几乎是唯一一位从不忘记许多黑人也在城里生活和工作的美国白人导演。在《纳什维尔》以及紧随其后的成功之作《大玩家》和《人生交叉点》(Short Cuts,1993)中,他为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不羁夜》(Boogie Nights,1997)和《木兰花》(Magnolia,1999)指明了方向。去年我又看了几部有连锁角色的电影,比如最近的《仙境》(Wonderland,1999)和《感官五重奏》(Five Senses,1999)。其中隐含的信息可能是生活并不会以线性的方式发展到一个工整的结局。我们会撞见其他人,并和所有人一起困在凌乱不堪的生活里。这就是我在《纳什维尔》的结尾处获得的启示,它每一次都令我感动不已。

(周博群  译)

[1] 两人都是美国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