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信投靠匈奴

就匈奴的民族本性和当时强大的军事实力而言,无论万里长城能不能挡住匈奴人的前进步代,冒顿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尝试。毕竟长城是死的,人是活的,任何坚固的防御工事,都有它致命的弱点,只要找到了这个弱点,就可以一举攻克长城。何况冒顿还是一个屡屡创造奇迹的人。

于是,冒顿下令匈奴军队沿着万里长城的各关口要塞开展试探性进攻,想通过这种方式为匈奴人大举进攻中原和抢掠中原而寻找突破口。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冒顿派匈奴军沿着万里长城进行试探性进攻,逐渐找准了万里长城的致命弱点——战线过长,所需人力过多。如果汉军处处防守,各处防守力量又趋于薄弱,这样的话匈奴就可以集中兵力强行突破;如果重点防守,汉军又会顾此失彼,而匈奴人就可以寻找到长城的薄弱点进行攻击。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后,冒顿认为,应该选准某个防守相对薄弱的关口,强力进攻,对汉军守军形成局部优势,强行突破万里长城。因为冒顿想利用强大的兵力告诉汉朝:即使万里长城修得固若金汤,匈奴骑兵照样能突破无疑。

他把最佳突破口选定马邑。马邑离匈奴单于王庭比较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只要突破马邑,匈奴军就可以长驱直入。而且选择马邑作为进攻突破点,可以出其不意,使马邑来不及汇集大量汉军就被攻破。

阅读 ‧ 电子书库

汉长城

于是,冒顿继续派匈奴军队频频侵扰长城的各个要塞,以分散汉朝守军的注意力,暗地里却将主要兵力集中起来进攻马邑。

这时,刚刚建立汉朝的刘邦对异姓诸侯王很不放心,正盘算着如何收拾他们。除了韩信、彭越、英布等人是他重点收拾的对象外,韩王信也进入了他的视线。

刘邦认为,韩王信强健勇武,而他的封地颍川北边挨着巩、洛,南边挨着宛、叶,东边挨着淮阳,汇聚了天下最精锐的军队,一旦反叛,将会给汉朝造成严重威胁。为了除掉这个潜在的威胁,公元前201年,刘邦改封太原郡为韩国,以晋阳为王都,作为韩王信的封国,让韩王信驻扎在那里,既便于控制,又能利用他防御匈奴。

韩王信何许人也?他是战国末期韩国韩襄王的庶孙,是刘邦打天下时的功臣,与同时代叱咤风云的楚王韩信同名,为避免把他二人弄混,史书一般称其为韩王信。韩国被灭后韩王信一直在韩国故地生活,后随张良入关任将军之职,不久又任韩国太尉,领兵攻取韩国故地,韩国平定之后受封韩王,之后刘邦撤出荥阳,留韩信和周苛等人守卫荥阳。等到楚军攻破荥阳时,韩王信先是投降了楚军,后寻机逃走,又投归刘邦,此后随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前,刘邦为了动员各派力量合击项羽,把战略要地颍川划给了韩王信,作为他的封国。如今刚刚击败强敌,刘邦就将韩王信从土地肥沃的战略要地迁往了北部边塞,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让韩王信非常不满。不过,韩王信没有表露出来,他很高兴地去了。在他看来,去太原郡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里与匈奴接壤,反正刘邦对异姓诸侯王不放心,一旦刘邦对他动了杀机,他可以借助匈奴的势力对付刘邦。

为此,韩王信耍了一个心眼,上书刘邦说:“韩国与匈奴接壤,匈奴人多次侵入边境,晋阳离边塞太远,致使边境防务空虚,为了加强对匈奴的防御,请求皇上允许我将王都设在马邑。”这个理由是站得住脚的,刘邦痛快地答应了。在刘邦看来,韩王信去帮他挡挡匈奴人也好,如果韩王信能死在匈奴人的刀剑之下,那更好。

但是,刘邦没想到,韩王信将韩国王都设置在边界马邑,竟为匈奴进攻汉朝提供了便利,引爆了决定汉朝和匈奴命运的一场大战。

公元前200年秋天,冒顿在派出几路大军佯攻长城其他关口的同时,集结重兵大举进攻马邑,将马邑团团包围起来。

韩王信认为,刘邦将他派到边境上来,无非就是想借助匈奴人的手除掉他。因此,他率军与匈奴作战时很不卖力,尽管他那支军队的战力完全可以与匈奴人一战。匈奴军包围马邑后,韩王信不是积极筹划作战方略,率军出奇制胜,击退匈奴军队,而是多次派人到冒顿那里请求和解。按惯例,两国一旦开战,一方如果没得到最高统帅许可,是不能擅自向另一方求和的,否则就难逃里通敌国、出卖国家利益的嫌疑。韩王信的意图很明显,他不想跟匈奴人打仗,他想保存实力。因为只有保存实力,他才有跟刘邦对抗的资本。

韩王信的反常行为让冒顿看到了汉朝并非铁板一块。他将计就计,进一步离间韩王信和刘邦的关系,以达到让汉朝内部阵营分化的目的。于是,他既不拒绝韩王信的谈判要求,也不撤军,冒着失却先机、遭致韩军围攻的威胁,对马邑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政策。他一方面促使刘邦怀疑韩王信,另一方面促使韩王信投降,以求达到不战而占领马邑、突破万里长城这道屏障的目的。

刘邦得知冒顿亲自率领大军包围了马邑后,非常吃惊。他知道马邑一丢,匈奴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但匈奴军只是围而不攻,局势还有得救。于是,他立即派人率军星夜增援马邑。

冒顿见汉朝援军到来,意识到他在战术上失误了,就主动撤离了马邑。但是,匈奴的这一举动无意间造成了匈奴军与韩王信默契配合的假象,促使刘邦和韩王信之间的信任彻底破产。

马邑之围解后,汉朝援军主将将前方的情况报告了刘邦。刘邦认为,这次军事行动是韩王信与匈奴人串通好的,要不然冒顿亲率大军前来,怎么可能不发生激烈的战事就主动撤退的?于是,刘邦便写信指责韩王信说:“匈奴围攻马邑,你韩王的力量难道不足以坚守城池吗?你作为一个据守要点的将军,必须尽忠职守,才能保全性命。”

韩王信收到这封信,想到为刘邦打下汉朝天下的楚王韩信无缘无故地被贬为淮阴侯,又想到自己曾经投降过项羽,如今又和匈奴人私下有了往来……刘邦是绝不会放过自己的。韩王信越想越害怕,最后一狠心,反正他已经有过投降的臭名,现在不如把马邑献给匈奴人,与匈奴联手攻击汉朝,或许可以求得一线生机。

对冒顿来说,他眼看这次侵略战争即将空手而归正心生懊恼,没想到韩王信却主动献出马邑投降,简直就是直接给他送战利品。很快,冒顿和韩王信就达成了协议。

匈奴军越过万里长城后,冒顿让韩王信率军为先锋,匈奴军作为他的后盾,纵兵南下攻略太原郡。这次,匈奴军队一直打到了晋阳附近。他们从来没有如此深入中原、尽情抢掠过。冒顿非常高兴,对韩王信投去了感激的一瞥,希望他能再接再厉,为匈奴人当好开路先锋。

这时,万里长城不再是阻挡匈奴人的屏障了。匈奴军大举越过长城,给汉朝带来空前的压力和灾难,而如何应对和化解这场灾难,决定着汉朝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