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第三节 联辽抗宋,疆域扩展
乾顺执政早期,与宋之间的战争也是连绵不断。公元1100年(夏贞观元年,宋建中靖国元年),壮志未酬的宋哲宗年仅26岁突然病逝,其弟端王赵佶继位,是为宋徽宗,从此宋朝进入历史上最灰暗的一段岁月。宋徽宗任命蔡京为右仆射(右相),在他的推荐下,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邦彦相继入朝担任要职,六人把持朝政,狼狈为奸、横行霸道,时人号称“六贼”。他们倡导“丰亨豫大”(即丰盛、亨通、安乐、阔气)之说,大兴土木,并在全国各地大搞“花石岗”,借机对老百姓敲诈勒索,搞得宋朝上下鸡犬不宁、民不聊生。
六贼之首蔡京其人除了字写得好外,简直一无是处。宋朝书法四大家有苏、黄、米、蔡,其中蔡说的就是蔡京,但由于此人名声实在太坏,后人就将其改成了蔡襄。六贼对内祸国殃民,对外则主张对西夏用兵。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公元1004年(夏贞观四年)五月,陕西转运使、知延州陶节夫,遣兵攻入西夏石堡砦,夺窖藏粮食数千,并修筑城堡。乾顺得知宋朝夺了石堡砦,愤然道:“汉家夺吾金窟埚。”急遣精锐铁骑前来争夺,被陶节夫击败。六月,知河中府钟传派遣大将折可适率锐骑出萧关向灵州川进击,由于宋军行动迅速,西夏军没有防备,折可适大胜而返,俘获众多。知延州陶节夫,在延安一带大加招诱边民来降,西夏民有在边境放牧者,以兵威胁内附,不从者则杀之。十月,乾顺遣使向宋请和,陶节夫拒绝议和。乾顺大怒,调集四个监军司的军队,围攻平夏城,杀钤辖杨忠,再攻镇戎军,掳掠数万人口而返。
公元1105年(夏贞观五年)正月,乾顺再次遣使赴辽乞援。辽派遣枢密直学士高端礼入贡请求宋朝罢兵,并象征性地出兵千余屯兵塞上。宋徽宗没有答应。二月,宋军派裨将韩世忠率兵攻打银州,世忠斩杀守城夏将,西夏监军附马兀移率重兵来援,与韩世忠战于高平岭(今陕西米脂县境),大败而逃。韩世忠率军急追,再次激战,杀死兀移,守城西夏军弃城逃走。
接连攻占石堡、银州的大将陶节夫向朝廷上奏,向徽宗陈述进一步夺取兴、灵二州之策,宋徽宗表示赞同,令蔡京督促西部边境储粮备战。乾顺闻之,决定主动出击,首先派兵进攻顺宁寨,遭到鄜延路第二副将刘延的奋勇反击,最终败还,接着又转攻湟州北蕃市城,又被守将辛叔宪击败。
乾顺见防不住宋军的进攻,主动进攻又不能取胜,于十二月再次派遣李造福、田若水赴辽求援。辽遣枢密副使萧艮赴宋说道:“朝廷出兵侵夏,现在大辽以帝妹嫁夏国主,请赶紧退兵,归还侵地。”微宗不同意。
公元1006年(夏贞观六年)二月,辽国以宋使失礼为由遣知北院枢密使萧得里底、南院枢密使牛温舒出使宋朝,再次请求宋朝归还所侵夏地。经过讨价还价,宋朝答应归还自崇宁以来所侵西夏地,宋朝废银州为银川城,罢五路经制使,徙陶节夫知洪州。
宋朝之所以答应与西夏议和,完全是迫于辽国所施加的压力而行的权宜之计。实际上,徽宗、蔡京等的开疆扩土,对西夏用兵的方针并没有改变。经过七年的准备之后,公元1115年(夏雍宁二年,宋政和五年),宋徽宗以童贯总领永兴、鄜延、环庆、秦凤、泾原、熙河六路大军,志在夺取整个横山地区。
童贯令熙河经略使刘法领兵十五万出湟州,秦凤经略使刘仲武领兵五万出会州,两路夹击西夏的卓罗和南监军司。童贯自率中军驻扎兰州,为两路后援。刘仲武率兵抵达清水河(今甘肃永登县境),遇到西夏兵阻击,便筑城留兵屯守。刘法率兵直抵古骨龙(今青海乐都县北),与西夏右厢军数万展开激战,大败西夏军,斩首三千多级,刘法即在此筑震武城。都统制种师道率诸路军于席苇城筑城,西夏军重兵前来争夺。种师道列好阵势摆出与西夏军决战的势头,暗中派部将曲充由小道出横岭,扬言宋援军至。西夏军惊慌回顾,时折可适率军绕道其后发动攻击,姚平仲率精锐攻击西夏前军,遭到前后突然夹击的西夏军大溃。
公元1115年九月,王厚、刘仲武再次会合泾原、鄜延、环庆、秦凤四路大军,进攻藏底河(今陕西定边县西北),屡攻不下,西夏援军赶到,内外夹击,宋军惨败,数万将士战死,秦凤路三员大将全部战死。西夏军乘胜纵兵攻入萧关,掳掠蕃、汉牲畜无数。王厚害怕朝廷追究责任,贿赂童贯不向徽宗奏报。
公元1116年(夏雍宁三年)二月,宋朝东西两线同时出击。东线由都统制种师道率领陕西、河东等七路共十万大军,再次大举进攻藏底河,藏底河城小但极其坚固,宋军原计划十日破城,攻城到第八天,种师道见守城夏军依然顽强阻击宋军,于是下令全力攻击,有懈怠者当即处斩。安边巡检杨震率敢死队带头登上城墙,宋军跟着攀垣而上,斩杀西夏守城将士数百,西夏兵惊慌弃城逃窜,宋军攻占藏底河城。西线由刘法、刘仲武会合熙、秦军队共约十万进攻仁多泉城(今青海海门源县东南),乾顺令察哥率军赴援,察哥率军前来,闻听攻城宋军为刘法统领,不敢向前。仁多泉城最终因粮草耗尽援兵未止而请降,刘法受降后,下令屠城,获首三千多级。刘法被西夏名将察哥誉为天生神将,以至此战中闻听刘法大名,都不敢率军前往。以凶悍著称的西夏将领见到刘法都畏惧三分,可见其勇悍,但是对这样一位令西夏胆寒的战将,史料中记载却极少。
公元1116年十一月,乾顺发兵进攻宋靖夏城(今宁夏同心县南),西夏军以数万骑兵绕城狂奔,荡起尘土飞扬,以干扰守军的视线,同时暗中派人挖地道通向城内,轻松破城后,西夏军下令屠城,以报当年宋军屠仁多泉城之仇。
公元1119年(夏元德元年,宋宣和元年)三月,童贯以统安城地处西夏腹地,令刘法率军攻占。刘法认为西夏精兵皆处于其心脏地带,现在深入西夏与其决战的时机还没成熟,因此刘法不愿冒险进兵。但是童贯逼迫他赶快行动,刘法迫不得已,只好率兵二万去攻统安城。
乾顺令察哥率兵迎战,察哥将万余步骑兵列为三阵,轮番上阵以阻挡刘法的前军,同时,派遣一支精锐骑兵登山绕到刘法军后面发动突袭,两军大战七小时,宋军兵马饥渴,死者甚众,前军杨惟忠、后军焦安节、左军朱定国等皆战败。刘法乘夜色逃走,然而由于战马疲惫不堪,至天明才走了七十里,行至盖朱,被西夏军发现,西夏军穷追不舍,刘法坠崖折足,一名西夏军赶来将其杀死。
察哥后来分析宋军此战是败在了“恃胜轻出”上。察哥攻破统安城后,乘胜围攻震武城。童贯急忙派刘仲武、何灌增援。震武城即将攻陷,察哥却下令说:“勿破此城,留作南朝病块。”于是引兵退还。统安城一战,宋兵损失近十万人,令夏军胆寒的大将刘法战死。
童贯为了邀功,竟谎报军情,向宋朝廷报捷。四月,童贯又命种师道、刘仲武、刘延庆领兵出萧关,攻取永和(今宁夏同心县南)、割沓城(今宁夏同心县北),鸣沙会三城,大败西夏军而返。至此,宋军夺取了梦寐以求的整个横山地区,这是宋帝国灭亡前军事上最后的辉煌。
战争拼的是经济,连年战火,使宋和西夏双方都损失惨重,无力将战争再继续下去。公元1119年六月,西夏以辽国名义主动向宋请和,宋朝答应议和,下令六路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