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女真崛起,四国乱局

乾顺时期,西夏奉行附辽抗宋的政策,两国的关系一直很密切。就在宋、辽、西夏相互牵制,时和时战之机,迅速崛起的女真势力以一种强势姿态闯入三国乱局之中。女真族世居我国长白山、黑龙江、松花江一带,11世纪中期开始悄然兴起,在辽国强大之时,女真一直是辽的宗属国。

女真是满族的祖先,在古满语中,“女真”的意思是“海东青”,海东青是一种体型较小、却极凶猛的鹰。北方的辽国贵族四处搜刮“海东青”做猎鹰。即使是在女真族,海东青也极其稀有,辽国却令并不出产海东青的完颜部上贡这种鹰。要想完成辽国交给的任务,完颜部只有去出产这种鹰的偏远的东北边境五国部落。此乃辽国的一箭双雕之计,让完颜部和五国部落自相残杀,自己坐收“海东青”。12世纪初,完颜部的首领完颜阿骨打在为争夺“海东青”而四处杀戮的征程中,逐渐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统一。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完颜阿骨打从小举止端重,身强力大。年仅十岁时,在辽国使者面前,他对着一群鸟儿连放三箭,结果箭无虚发,辽国使者大为叹服。公元1112年农历二月,辽国在春州(今黑龙江肇源县内)举行传统的“春捺钵”,所有附属部落都要派首领参加辽国皇帝主持的“鱼头宴”。

宴席中,完颜阿骨打站起来要求辽天祚帝归还叛逃到辽国的女真首领,辽天祚帝没有理会。宴会高潮时,天祚帝乘着酒兴让各部酋长跳舞助兴。其他部落首领不敢违背,只得离座跳舞。唯独阿骨打依然端坐一动不动,天祚帝大怒,其他酋长纷纷劝说阿骨打跳舞,阿骨打冷冷说了句“我不会”。天祚帝气得当场就下令要杀了他,幸好被一旁随驾的宠臣萧嗣先拦住了,萧劝解道:“皇帝不值得为女真穷人大动干戈,杀他有损我们对臣属国的教化。”完颜阿骨打逃过一劫。

从“鱼头宴”归来后,完颜阿骨打深知辽天祚帝不会就此罢休,苦思对策,他的侄子完颜宗瀚建议:“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乘人不备,先发制人。”

经过两年的厉兵秣马,公元1114年(辽天庆四年,夏雍宁元年),完颜阿骨打不堪辽国欺辱,率领女真各部,正式树起反辽大旗,率领区区2500人,开始了伐辽征程。阿骨打首战即告大捷,夺取宁江川,队伍也扩大到3700人。女真的反叛和初战大胜引起辽的重视,辽天祚帝派十万大军前去征讨。

面对极其悬殊的双方力量对比,完颜阿骨打决定在辽军没有完全集结之前发动突袭,阿骨打在做最后的战争动员时说:“我刚要睡觉,就觉得有人摇我的头,一连摇了三次,这是神的暗示,他说我们如果连夜出兵,必定大获全胜,否则定有灭顶之灾。”

部下听了他的话信以为真,顿时士气高涨。三千多女真骑士乘风踏雪,极速前进。大意轻敌疏于防备的辽国军队没有料到女真人行动如此迅速,一时措手不及,纷纷溃退,女真乘胜追击,俘获无数。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此时的中国西北、东北边境,辽与女真,宋与夏之间战火连绵,烽烟四起。

公元1115年,在女真攻取了吉林的经济重镇黄龙府后,辽天祚帝动员了全国的力量号称七十万,御驾亲征。阿骨打的势力虽有增长,但也不过两万兵力,但是女真部毫不示弱,在阿骨打的率领下将辽军杀的人仰马翻,正当一方兵力占绝对优势,一方又势不可挡之时,辽国内部出现叛乱,辽天祚帝急忙回兵救火。阿骨打抓住战机,对辽军穷追猛打,在护步答冈追上辽军,左右包抄,辽军大败。此战,是“人类战争史上不可思议的对抗战”,显示了阿骨打超凡的胆略和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此战过后,辽国变得一蹶不振。同年,完颜阿骨打宣布即皇帝位,国号大金。

当女真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强辽时,宋朝的边防力量被牵制在西北,与夏交战正酣。然而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宋朝历代皇帝心中的一个梦,宋辽虽然自“澶渊之盟”签订后,两国基本处于和平状态,但是在女真兴起不断发动对辽的进攻,辽国危亡在即时,宋朝认为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与金结成联盟对抗辽国。

公元1118年(宋重和元年),由于宋金之间隔着辽国,两国从陆路联络不便,宋朝便派使者从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出发北上,与金会谈联盟之事。完颜阿骨打听取宋朝的联盟建议后,决定与宋联合共同进攻辽国。公元1120年(宋宣和二年),北宋再次派马植出海与金约盟,双方最终约定:“宋、金各按商定的进军路线攻打辽国,金军攻取辽的中京大定府,宋军攻取辽的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和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宋朝收回“燕云”之心迫切,加上当时女真已对辽形成绝对优势,所以宋朝答应了灭辽之后,将原来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则答应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宋,史称“海上盟约”。

西夏由于与辽国历来关系密切,再加上与辽的姻亲关系,西夏的王后耶律南仙积极努力游说乾顺出兵助辽,在女真进攻辽国的初期,西夏自然采取助辽抗金之策。

公元1122年(夏元德四年)二月,金国大将谋良攻下辽中京(今辽宁宁城县西)后,又进攻辽西京(今山西大同市)。三月,乾顺派兵五千增援辽国,还没离开国境,听说西京已被金兵攻破,遂即还师。五月,辽天祚帝战败逃入阴金,乾顺得知后派大将李良辅领兵三万前去援救,至天德军境,金都统完颜娄派数百骑迎战,被李良辅斩杀殆尽,良辅知道这只是金军的先锋试探部队,知道不久金军主力定会前来,于是设伏以待。不多久,金将阿士汗率数百骑兵来攻,结果中伏被全歼,仅阿士汗一人弃马爬山逃脱。连续两次击败金军,良辅以为金兵已经胆怯,并以自己人多势众而防备懈怠,令夏军乘胜向宜水(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进军。完颜娄室兵出陵野岭,纵兵渡过宜水,然后将兵分为两队,轮番向夏军发起冲击,逼夏兵于宜水河畔。金兵都统斡鲁率援军赶来,从侧翼向夏军发动攻击,两面受敌的夏军不能敌,溃败而逃,金军乘胜追击,杀死数千夏军,夏军慌乱渡河,恰遇河水暴涨,溺死者不计其数。

公元1123年(夏元德五年)正月,乾顺再次出兵救辽,受到金兵阻击,不能前进,便将军队驻扎在可敦馆以助辽威。五月,金军都统斡鲁派斡离不、银术可等率兵袭击了在阴山避难的辽天祚帝,诸王、妃、女眷被金军俘获。辽天祚帝遣使向金送国印伪降,作缓兵之计,然后西逃至云内州(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乾顺得知天祚帝已临近夏境,遣使前去迎接。天祚帝为了感谢乾顺,遣使封乾顺为夏国皇帝。当乾顺正准备迎辽帝入境时,金国元帅宗望的使臣也来到了夏国,游说夏国叛辽附金,向乾顺提出如果辽天祚帝进入夏国,希望将他擒获送金,许诺西夏以后如能以对待辽国那样待金,可以将辽国西北一带割让给夏。乾顺见辽国的灭亡已无可挽回,为了保全夏国的割据地位,答应了金国的条件。

公元1124年(夏元德六年,金天会二年)正月,乾顺派遣御使中丞芭田公亮赴金上誓表,表示将以事辽之礼事金,正式向金称臣,并请求金国兑现割地承诺。但是由于金宋的联盟关系,金国在攻取武州之后,却将此城给了宋朝,朔州守将韩正亦举城投靠宋朝。乾顺不敢对辽表示不满,就派兵进攻武、朔等州。乾顺数次出兵攻取,宋宣抚使谭镇遣部将李嗣本率兵迎战,双方僵持不下。十月,乾顺遣使赴辽再次请求割地之事,针对夏的要求,金太宗玩起了“踢皮球”的游戏,不断敷衍了事。

公元1125年(夏元德七年)二月,辽天祚帝延熹在山西应州被俘,辽朝灭亡。同年九月,西夏太子仁爱,聪颖好学,博闻多才,多次泣谏乾顺不要投金,终因伤心辽国之灭,忧愤而死,年仅17岁。同月,辽成爱公主耶律南仙伤爱子夭亡,忧祖国灭亡,愤李乾顺无情,悲伤过度,绝食抗议而死。

耶律阿保机打下的大辽江山在延续了一百多年后正式消亡,宋、辽、夏三方鼎立的政治格局宣告结束,开始进入金、宋、夏的新“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