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妙计解围

刘邦能打败项羽,并不在于他比项羽会打仗,而在于他会用人,即将各种人才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去。他在总结夺取天下的原因时说,论治国、提供后勤保障,他比不上萧何;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比不上张良;论决胜于两阵之间、连百万之军,攻必取、战必胜,他比不上韩信。但这三位人中豪杰都被他用上了,所以他打败了项羽。

刘邦如今身陷白登山,但是,萧何留在长安辅佐太子监国,韩信被贬后幽禁在长安,张良修仙去了,他还能用谁呢?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幸好刘邦身边从来就不缺能人,关键看他愿不愿意用。危急时刻,刘邦想到了陈平。陈平这时就在军中任护军中尉。在刘邦的文臣武将中,陈平是个杰出的阴谋家,他的谋略可以跟张良相比。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之所以能成功地络拢住韩信,陈平没少出力。此外,陈平还用反间计成功地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汉朝建立后,燕王臧荼、颍川侯利己反叛,刘邦采用陈平之计,不费吹灰之力就平定了叛乱。刘邦希望陈平这次同样能扭转乾坤,力挽狂澜。

刘邦问陈平有什么脱困之计。陈平想了想,对刘邦说:“我愿前往游说冒顿。陛下身上带了什么宝贝没有?”

刘邦见陈平那样说,便立即解下玉带,取出一双白璧,交给陈平,说:“军中哪有什么宝贝,只有这些!你要,全部给你!”陈平又指了指刘邦的帽子,说:“陛下帽子上还有一颗夜明珠!”刘邦马上抠下夜明珠,递给陈平:“都给你!”

陈平看了看手里的三样东西,叹气说:“这些东西送礼确实有点少,但对匈奴人来说还是很稀罕的!我且去匈奴军营一趟,说服匈奴的阏氏!”刘邦点头答应了。

刘邦的最大优点就是知错就改和在危急时刻绝对信赖能人。此刻,刘邦无计可施,便将这件事委托给了能想出办法的陈平,以便借助陈平的智慧解决危机。

陈平做了简单准备后,向刘邦要了三四个亲兵,一个翻译,手持节杖,飘然下山,去了匈奴军营。

山下到处都是匈奴骑兵,陈平自称是汉朝皇帝的使者,特来求见大单于。那些匈奴兵倒也没有为难他。匈奴的千夫长命人将陈平带往冒顿大营。陈平从怀中掏出几方罗帕分给引路的士兵,说:“我听说阏氏在军中。我想先去拜见阏氏,烦请诸位引见!”罗帕在中原人眼中不算什么贵重东西,可在匈奴人眼里,可是稀罕之物。几个士兵接了罗帕,拿了好处,不好意思拒绝,就把陈平领到了阏氏帐中。

“外臣陈平见过阏氏,有玉带一条、白璧一双、夜明珠一颗敬献。”陈平恭敬地将礼物送给阏氏。

阏氏随冒顿前往前线,目的就是等打败汉军,抢掠到财物后,能挑选几件称心如意的东西。居住在草原上的人的确太寒碜了,除了牛羊马不缺,有肉吃、有奶喝外,其他器物和生活日用品、奢侈品少得可怜。如今有人主动将如此贵重的东西送上门来,阏氏哪有不高兴的道理?

陈平见阏氏喜欢那些礼物,便趁机对她说:“因为在军中,来不及准备更多礼物。像这种东西,在我们长安城里堆积如山,不计其数。如果阏氏喜欢,我马上派人到长安给您运几车来。但求您为我引见单于。”

阏氏笑了笑,说:“你要见单于就见去见,找我做什么呢?”

陈平说:“我大汉皇帝想和单于讲和,想用财物赎身,这事阏氏不出面成功不了。迫切希望阏氏成全这件事,我大汉皇帝和我绝不忘您的大恩,愿意送赎金一半数额的礼物给您!”

阏氏有些为难。她知道,作为女人,她不应该去干预国家军事。

见此,陈平又取出一副美女图,献给阏氏。阏氏问此是何意。陈平说,这是我大汉皇宫中的绝色美女,如果阏氏不愿帮这个忙,匈奴军再围困下去,汉朝只有将此美女送给单于,请求他退兵,到那时,恐怕阏氏的地位就保不住了。

阏氏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最终答应了陈平的请求。她让陈平先等着,她先去劝劝冒顿。

阏氏求见冒顿,对他说:“匈奴和汉朝是天下最大的两个国家,两国国君更不应该互相围困对方。现在汉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汉人怎么肯就此算了?必然会拼死相救。就算我们打败了汉人,夺取了他们的城地,也会因为水土不服,无法长住。万一灭不了汉朝皇帝,等救兵一到,内外夹攻,那样我们就不能共享安乐了。”说到这里,阏氏泪如雨下。冒顿一时也不知怎么办才好,已经围了好几天,攻不上去,双方僵持在这里,也不是个办法。于是,冒顿问:“那该怎么办呢?”

阏氏说:“汉朝皇帝被围困了7天,军中却没有出现慌乱,想必是有神灵相助,虽有危险,最终会平安无事。你又何必违背天命,非得将他赶尽杀绝呢?不如放他一条生路,以免有什么灾难降临到咱们头上。”

冒顿将信将疑,沉吟不语。

有了阏氏这番铺垫,陈平就有底气了。

不一会儿,他前往单于大营,让人通报,说有汉使求见。

冒顿以胜利者的姿态接见了陈平,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陈平神态自若,并不把冒顿放在眼里,直接说:“单于将我大汉皇帝包围在白登山,究竟是什么目的呢?我大汉皇帝出征时,已安排了太子监国。他一旦遇到了不测事件,太子就立即登基。到时候,大汉所有人将视单于为不共戴天的仇人,而单于却什么也得不到!”

冒顿盯着陈平,一脸高傲,随即发出一阵怪笑,说:“这么说,汉朝皇帝是想让我放掉他?”

陈平朗声回答:“单于错了!今天这种形势,只能算是单于偷袭得手,不能说胜负已定。我大汉皇帝决意在山上坚守一个月,拖住单于的大军,大汉军民现在已经知道了皇帝被围困在白登山,正火速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救援。只要援军来了,我们里应外合,必定能一举打败匈奴大军。想必单于也已经知道了,周勃等人正率领数十万大军日夜兼程地朝平城方向赶来!我大汉军队久经战阵,他们的战斗力,单于想必已经领教了吧!”

听了这番话,冒顿没有吭声。因为,陈平说的是实话,探马回报,汉朝大部队正星夜朝平城进发,计算他们的行程,不过三两天就能到了。自开战以来,汉朝军队的战斗力的确令人胆寒,不说别的,就说被围困在白登山的这些汉军,人数虽然不多,却是一副兵来将挡的架势,让他头疼不已。

见冒顿默不作声,陈平缓和了一下口气,说:“虽然我大汉皇帝性格刚烈,想集中原的人力和物力与单于拼个鱼死网破,但作为臣子,我必须要分析利弊、评判得失。我劝我大汉皇帝说,匈奴单于得到塞内的农民无法役使,陛下得到塞外的牧民也无法管束,彼此争战,有什么好处呢?如果双方相持不下,或者两败俱伤,让月氏等国趁机得利,难道不是在自己祸害自己吗!经过我再三劝谏,我大汉皇帝才勉强同意了双方言和,各守疆界,永不相侵的条件!”

这一席话说到了冒顿的软肋上。比人力物力,匈奴远不能与汉朝相提并论,匈奴所有人口加起来,不及汉朝的一个大郡,物产的悬殊更是不用言说。一旦双方火拼起来,无论刘邦是死是活,匈奴都会跟汉朝结下血海深仇,更致命的是,匈奴西面还有月氏正密切关注着汉匈之间的战局,一旦匈奴失利,他们很可能要趁火打劫。毕竟月氏人受够了匈奴人欺负,对匈奴人恨之入骨,而且,在茫茫草原上,它是仅次于匈奴的一支强大的游牧力量。而更让冒顿揪心的是,先前他与韩王信的部属王黄、赵利等约定在此共击汉军,但久久不见他们率军前来。他们是不是和汉军合计好了,共同对付匈奴?冒顿心中充满了疑虑。

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冒顿就对陈平说:“双方和解可以,但我匈奴大军越过长城,浩浩荡荡而来,此行花费不少,我们不能空手回去!”

陈平说:“我大汉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匈奴举国人口,不如我大汉一郡,若两国能以兄弟关系和睦相处,我大汉每年拿出九牛一毛就足够贵国日常开支了。”陈平顺势给冒顿铺好了台阶。

冒顿顺势而下,接受了刘邦的求和,不久就将包围圈撤去一面。刘邦命令所有将士持弓拉满,两边护卫,他与陈平等人居中,一溜烟冲下山,逃往平城方向,并很快进入了平城。随后,汉朝援军陆续到达,匈奴也只能撤军而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登山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