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第一节 纯祐执政,蒙古帝国崛起
仁孝皇帝以其勤勉将西夏帝国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位西夏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于公元1193年(乾祐二十四年)九月二十日辞世,年七十,谥号圣祖皇帝,庙号仁宗,墓号寿陵。仁孝的长子,17岁的纯祐继位,这就是西夏历史上第六位皇帝夏桓宗。
纯祐继位后,坚持继续推行仁孝时期的对内安国养民,对外附金和宋的政策。纯祐执政期间,依然重视文教,朝中也多耿直廉洁之臣。如夏国的御使大夫嵬名世安,清正廉洁,勤勉用事,居室简陋,仅可遮风避雨。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仁孝的族弟仁友,史称他是个深沉有气度的人,任得敬擅权期间,对宗室人员大肆迫害,仁友则独自韬光养晦,从来不开口提国事,后来仁孝决心除掉任得敬时,仁友密谋诱捕任得聪、任得仁,使任得敬孤立无援,最终被诛杀。因立下大功,被册封为越王。
公元1196年,仁友去世,他的儿子安全天资暴狠,心术险鸷,他向纯祐上表以他父亲的功绩,请求让他承袭父亲的爵位。纯祐深知安全品性恶劣,拒绝了他的请求,并将他降封为镇夷郡王。安全求封不得反被贬,由此怀恨在心。他在皇后罗氏的纵容鼓励下逐渐把持朝政,并图谋篡夺帝位。朝中大臣为之侧目,敢怒不敢言,但南院宣徽使刘忠亮,正直敢言,朝中议事皆以国为重,每见安全干预朝政,均敢直言斥之。安全以甜言蜜语拉拢他,但都被他严词拒绝。刘忠亮临终前对他的儿子思义说自己死后要像普通人那样下葬,不想沾染官气了。思义遵遗命,他自己也不再入朝做官,以免卷入不利夏国的争权夺利之中。
纯祐执政期间,继续推行科举取士,为自己的统治培养选拔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宗室子弟遵顼是齐王彦忠的儿子,在国中科举考试中为进士唱名第一,仁孝诏令其嗣齐王爵,不久又擢升为大都督府主,他就是后来的夏神宗。朝中高大亨、高大节、高伦三兄弟,才品俱佳,常常一同出使金国,不辱使命,金人称其为“三俊”。
虽然仁慈恭俭的纯祐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维持帝国的运转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西夏这部已经驶向巅峰的战车开始慢慢驶向下坡路。随着国家的安定和封建体制的发展,党项贵族地主阶级开始贪图安逸,日益腐朽坠落。西夏的政治也变得越来越腐败,国势逐渐衰落,由盛而衰已成为西夏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北宋灭亡后,黄河流域便纳入了金的政治版图,黄河流域也是西夏原来与宋贸易、征战争夺以获取经济利益的地方。金占据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后,西夏的东、南、西南都处在金的包围中,这种新的政治格局束缚了西夏更进一步的发展,使西夏原先倚重的与宋的经济交往不得不向依附金国转变,西夏的对外贸易仅有对金的贡使贸易和榷场两种方式。
仁孝执政期间,争取与金恢复了保安和兰州榷场,西夏通过珠玉、香料、药材、畜产品等换取金国的绢帛、铁器、瓷器、纸张等生活必需品。但是这种贸易方式引起了金国的不满,金国认为,西夏是以自己无用的东西换取金国的有用之物,这种贸易令金国得不偿失,后来下令关闭了双方的榷场。纯祐执政期间夏和金的使者往来依然很频繁,公元1193年(天庆元年),金国册封纯祐为夏国王。公元1197年(天庆四年),在纯祐的不断争取努力下,金国同意复置保安、兰州榷场与夏互市。
金夏两国没有大的利益冲突,再加上夏一直奉行亲近金国的政策,使得金国建立后,两国的和平状态持续了八十多年。南宋政权多次联络夏国,想与之结好,但是夏都不予理睬。这也为后来的夏金关系破裂,及面对更强大的蒙古入侵时缺乏盟友支持埋下了隐患。
在夏和金都在慢慢走向衰落之机,北部广阔的蒙古高原上迅速崛起一股势力,打破了夏、金的平静。公元10到12世纪,蒙古高原诸部在与南方的辽、金密切交往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先进文化的影响,铁器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封建生产得到较快发展,以往传统的氏族集体游牧的生产方式逐渐转向一家一户的游牧方式。社会阶级分化加剧,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各个部落之间为争夺牧场、牲畜和奴隶,相互侵犯和混战,弱肉强食。到12世纪下半叶,蒙古诸部经过残酷的角逐之后,整个高原从东向西逐渐形成:塔塔儿、蒙古部、克烈、乃蛮和北部的蔑尔乞五大势力集团,五大部落为争夺支配高原的最高权力,处于长年厮杀混战状态,严重阻碍了蒙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蒙古部的杰出首领铁木真横空出世,登上了统一蒙古诸部的历史舞台。
铁木真像
蒙古部的首领也速该,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勇士,在他的妻子诃额伦临产的时候,他率军出征打败了世敌塔塔尔,并俘获了他们的部落首领铁木真兀格。就在他得胜归来之时,诃额伦生下一个婴儿,也速该为了庆祝战争的胜利,就给新出生的儿子取名为铁木真。在铁木真九岁时,他的父亲被铁木真兀格的儿子毒死,也速该死后,铁木真母子被蒙古部族遗弃,使其从部落首领的地位一夜之间跌入苦难的深渊。从此年幼的铁木真兄弟就和母亲生活在树林里,靠母亲一个人打猎,捕鱼、采集野果为生,生活十分困苦,还不断遭受领近部落的袭击。这样艰苦的岁月练就了他刚强的性格。他曾说过:“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高兴的时候,要像三岁牛犊一般欢快;在明亮的白昼,要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坚强的忍耐力。”
泰赤乌部怕铁木真兄弟长大成人后进行报复,派兵将铁木真擒获,铁木真凭借过人的机智和胆略虎口脱险,然后又找到失散的母亲和兄弟。此后,又屡经挫折和打击,铁木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迅速成长。
铁木真十八岁时,蔑尔乞部的脱脱部长抢走了他的妻子和财产。铁木真联合他父亲的安答克烈部的脱斡邻和自己幼年的安答札答兰部的札木合发动战争。这是一场由铁木真发起的第一次战争,他很快击溃了蔑尔乞人,战争赢得了胜利,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帖被夺回。初战胜利为铁木真赢得了声望,不但他父亲原来的部众、属民又重归铁木真帐下,就连其他不少部落也来投奔。
公元1184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铁木真派人将自己称汗之事向脱斡邻汗和札木合做了通告。脱斡邻表示了祝贺,而同样野心勃勃的札木合却心怀忌恨。不久,札木合的弟弟因为盗马而被铁木真的手下杀死,札木合大怒,他纠集了朵儿边、翁吉利、塔塔儿、泰赤兀等十三部向铁木真发动进攻,史称“十三翼之战”。结果铁木真因力量对比悬殊而主动撤出战斗,这也是其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战败。
战后,残暴的札木合支起七十口大锅,用来蒸煮那些归附铁木真的赤那思氏人,他的残忍令追随他的部下心寒,很多部落因此离他而去投靠了铁木真。铁木真虽然战败,但他的力量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增强。
公元1196年,金国讨伐塔塔尔部,铁木真趁机联合克烈部脱斡邻进攻塔塔尔,并大破塔塔尔部。获胜后,金封脱斡邻为王罕,铁木真也被承认他在其部族中的领导地位。铁木真认识到要最终统一蒙古草原,必须先与王罕联合。力量不断得到增强的铁木真率兵消灭了蔑尔乞部,杀其首领,部将木华黎父子投降。木华黎后来成为铁木真麾下第一名将,封太师国王,让他独当一面经略中原。
草原各部惧怕铁木真的崛起,于是推举札木合为“古尔汗”,即众汗之汗的意思,他们组建了十二部联军,试图一举消灭铁木真。这个联盟看起来声势浩大,但由于诸部各谋已利,不能形成统一指挥。铁木真联合王汗不到一天就击败了这些乌合之众,战败的札木合投降王汗。公元1202年秋,铁木真集中兵力消灭了塔塔尔部,获胜后,铁木真为报世仇,下令将成年的塔塔尔男子全部杀掉。
公元1203年,铁木真击溃了强大的克烈部。公元1206年,铁木真又出兵征服乃蛮部,乃蛮部首领塔阳汗战死,札木合被自己的部下捉到献给铁木真,铁木真赐他以“不出血而死”。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诸部,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库里尔台大会,即蒙古大汗位,诸王和群臣为铁木真上尊号“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国”,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成吉思汗立国后,这个“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的为战争而生的蒙古领袖,立即开始了对外大规模的征服战争,从此他麾下的铁骑,势如破竹,驰骋在广袤的欧亚大陆上。